北斗六星网
标题: 友情提醒 5-8月易被蛇咬 [打印本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5 18:35
标题: 友情提醒 5-8月易被蛇咬
一个不起眼的小伤口,一次误判,一条27岁的年轻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凌晨的海南三亚街头,27岁的甜甜(化名)和男友饭后散步回酒店,绿化带旁突然脚趾一阵刺痛。 黑暗中被不明生物咬伤的她,回到酒店简单消毒后赶往医院。
“医生看了伤口说不确定是毒蛇,可能是蜈蚣或虫子咬的。”家属李先生回忆,此时甜甜已出现恶心呕吐、右下肢麻木的症状。
病情急转直下——她开始抽搐、晕厥、失去意识。
第一家医院没有抗蛇毒血清,将她转往某战区医院抢救,最终注射血清仍无力回天。
01 致命真凶,竟是“温柔杀手”
三亚卫健委通报中,甜甜被标注为“被不明物咬伤”,但专家从病程特征揪出了关键线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丁利分析: “90%的可能性是银环蛇!”这种蛇的神经毒素堪称“沉默杀手”——早期伤口不痛不痒,仅感觉麻麻的,“像被虫子叮了一下”。 等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时,毒素已悄然侵蚀神经。
“医生若不了解这种蛇的特性,极易误诊为普通毒虫咬伤。”丁利强调。
更令人心焦的是救命药的短缺。 华西第四医院急诊科荣霞医生坦言: “大部分医院没有抗蛇毒血清储备。”血清价格高、保存条件严苛、使用频率低,导致普及困难。
全国唯一生产抗蛇毒血清的上市公司赛伦生物,在事件曝光后股价一度飙升8%。
资本市场的反应,刺痛了多少普通家庭的焦虑?
02 医疗责任,谁为生命买单?
甜甜的遭遇并非孤例。 医疗处置中的一丝疏漏,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浙江某医院曾发生一级甲等医疗事故:
医生对患者病情恶化评估不足,未及时请专科会诊,最终患者死亡。涉事医生被暂停执业6个月。
更令人愤慨的是2011年武汉一起事件:
患者因钱不够支付医药费,医生竟将其缝合好的手指拆线!
院方最终对当事医生做出停职处理并记大过。 “无论患者如何要求,医生拆线都是不对的。”
武汉市第三医院副院长陈禹潭的回应掷地有声。
每一次停职处分的背后,都是对职业底线的一次拷问。
当救命成为生意,当责任让位于成本,谁来守护患者最后的希望?
03 生死急救,这些知识能救命
夏季蛇类活动频繁,5-8月为咬伤高发期。
深圳消防仅今年5月上半月就接到232起蛇类警情。
遭遇毒蛇咬伤后的“黄金2小时”该如何自救?
一冲二扎三记四送:
> 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矿泉水、自来水均可;
> 在伤口上方10厘米处松紧适中缚扎(每30分钟松解2分钟);
> 尽量记住蛇的特征或拍照,切勿追打;
> 快速送往有血清的医院,途中保持患肢低位。
特别提醒:
被银环蛇咬伤后即使无明显痛感也需立即就医!
它的神经毒素会麻痹呼吸系统,等出现胸闷时可能已错过最佳救治时机。
三亚的夜风吹过绿化带,甜甜最后走过的路已恢复平静。
她的家人仍在等待尸检结果,两家涉事医院的病历已被封存。
抗蛇毒血清短缺的困境如何破解?
误诊医生是否会被追责?
每一个问号后都牵动着公众对医疗急救体系的期待。
27岁的人生戛然而止,敲响的不只是蛇伤的警钟,更是整个应急医疗链的反思。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5 18:36
贾拖鞋常在鱼塘边晃悠,要特别小心。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5-6-5 20:15
哈哈哈
后面这段值得普及。
作者: 窥天瞳 时间: 2025-6-5 20:28
海南的医生都是SB吗?袁隆平摔了一跤就给治死了。这个女的的症状,换我也会首先考虑银环蛇,他们到底懂什么?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5-6-5 20:29
那个医生应该枪毙:
患者因钱不够支付医药费,医生竟将其缝合好的手指拆线!
作者: 周文王 时间: 2025-6-5 20:31
又一条花季生命陨落,
又想起小米苏琪,
一次三位。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5-6-5 21:08
这个也不能全怪医生。这也就是断指再植,耗材就是缝合用的针线及消炎药水,急诊手术室常备,因此,医生能先行手术缝合。但是,医院的规定是患方先缴费,手术室才能领到所需器械和耗材,否则做不了手术,做了就扣医生的钱。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