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月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4
标题:
月
皎月有时弯,有时渐渐圆。
不管缺与圓,人间有人看。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4
原文。月
薛涛〔唐代〕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5
译文
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
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圆,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注释
魄:月始生或将灭时之微光
扇:传班婕妤《怨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5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和十年(815年)以后,应在《别李郎中》这诗后面。十五月圆之际,引起作者对李程和祖父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这首诗。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5
赏析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第一句从光、形两方面描写农历月初的月相。其“魄”喻月或月光。而“钩样小”则是从形状上对月亮进行描述。薛涛在此综合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形容方法,分别从光、形方面对月亮作了近乎全面的细画。一个“依”字又赋予其动感,使得月光月形的变化具有了主观能动性。第二句的“扇”,也是对月的一种形容方式。不但赋情于“扇”,更给予其性格,寄其以希望。从整体上看,第一句呈现的“魄”依“钩”是光与形的整合。第二句的“扇”追逐“机”到达“团”的喜庆图景。旨在强调月复一月由亏至盈的客观规律必然性。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第三句以“细影”,即以柔和的光影喻月亮。俗话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将圆质”描述的正是十五那一天。在下半句的抒情中,薛涛一语道出自己亲人各居一方,不能在一起同赏明月,共享天伦的苦衷,其中“几处看”就是“共婵娟”的翻版。薛涛重视的则是不同之处亲人们的多人共赏,体现了她对家中所有亲人的切切思情。
综合全诗来看,其意即月亮每月都有从“钩”至“团”的一天,而作者的亲人们却长年分离,不能团聚。以无生命的客观自然现象变化的必然规律,来反衬持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的行为总是不能如愿以偿,真是可悲可叹。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6
薛涛(约768~832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亲薛郧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居成都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韦皋任节度使时,拟奏请唐德宗授薛涛以秘书省校书郎官衔,但因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却称之为“女校书”。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成都望江楼公园有薛涛墓。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5 16:06
歡迎賞评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25-4-6 09:24
诗人家境优渥,受过很好教育,而且家庭氛围比较自由,从“薛涛笺”可见一斑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5-4-7 10:38
笑流沙 发表于 2025-4-6 09:24
诗人家境优渥,受过很好教育,而且家庭氛围比较自由,从“薛涛笺”可见一斑
是啊
歡迎沙沙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