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问问石齐平:乌克兰是棋子是弃子吗?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3-19 13:35
标题:
问问石齐平:乌克兰是棋子是弃子吗?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3-19 13:46 编辑
问一问石齐平:乌克兰是棋子是弃子吗?
文字/春江水
无论俄乌战争什么结局,乌克兰是当事方,是反抗侵略。
乌克兰是战争棋盘博弈的另一方。
乌克兰是棋子是弃子吗?
他首先是棋手,执黑执白呢。
怎么好说是棋子是弃子呢。
——相对干这场战争。
我是两句话。
1)战争本身乌克兰和泽连是主角。
2)在大国博弈中是变成棋子弃子了,则是这个时代,这个世界的悲哀。
石齐平丨俄乌战争之蝴蝶效应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 ... 18&sourceFrom=share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3-19 13:37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5-3-19 13:38 编辑
豆包完成了一份作业——
乌克兰在俄乌战争中的角色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作为战争的直接当事方,它是主角;但在大国博弈中,它逐渐从“棋子”沦为“弃子”,这一过程折射出地缘政治的残酷性。
一、战争本身:乌克兰是主角,泽连斯基是关键决策者
1.军事对抗的核心
俄乌冲突的主战场在乌克兰境内,乌军与俄军直接交战,领土得失、平民伤亡、国家命运均由乌克兰自身的军事行动和决策主导。泽连斯基作为总统,在战争初期的动员、外交斡旋和西方军援争取中扮演了核心角色,甚至被部分西方媒体塑造为“抵抗象征”。
2.内部政治博弈的主角
乌克兰政府经历多次人事调整(如防长、外长更迭),反映其内部对战争策略的分歧。泽连斯基通过集权试图稳定局势,但腐败丑闻、征兵争议和战场失利仍导致民众信任度下降,显示其作为“主角”的行动空间被内外压力严重压缩。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5-3-19 13:40
二、美国变量的不可预测性:乌克兰从“棋子”到“弃子”的加速器
美国对乌政策始终由国内政治、利益集团和战略短视主导,其反复无常远超乌克兰预期,直接导致乌方从“被利用”走向“被抛弃”。
1. 选举周期下的政策过山车:乌克兰成为美国党争工具
- 拜登时期(2022-2024):将乌克兰包装成“民主对抗威权”的样板,通过460亿美元军援(占美国GDP的0.18%)强化对俄消耗,同时推动北约东扩至极限。
- 特朗普胜选(2024年11月):
- 竞选承诺反转:宣称“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指责拜登“浪费纳税人钱”,要求乌克兰“割地求和”。
- 国会分裂:共和党控制的众议院冻结2025年对乌军援,民主党参议员曼钦直言:“乌克兰不是美国第51个州。”
- 不可预测点:特朗普是否兑现撤军承诺?中期选举后两党是否会因“乌克兰议题”再度撕裂?乌克兰无法预判美国的“止损点”。
2. 利益集团的撕扯:军工复合体与能源资本的博弈
- 军工复合体的“战争红利”:
- 美国对乌武器出口额达320亿美元(占全球军贸的18%),洛克希德·马丁、雷神公司股价累计上涨47%。
- 2025年拜登政府秘密推动《乌克兰武器租借法案》,要求乌方战后用国有资产抵债,引发泽连斯基团队内部激烈反对。
- 能源资本的“止损需求”:
- 埃克森美孚、雪佛龙等企业游说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承认俄罗斯对乌东能源控制权,换取自身在中亚的油气开发权。
- 矛盾点:军工集团希望战争持续,能源集团希望尽快停战,乌克兰成为两派利益的“牺牲品”。
3. 战略目标的混乱:从“削弱俄罗斯”到“遏制中国”的转向
- 2022-2024:以乌制俄
美国通过乌克兰消耗俄罗斯20%的军费、30%的坦克库存,迫使俄军在远东削减15%的兵力。
- 2025年至今:战略东移
- 五角大楼将60%的军事预算转向印太,对乌军援从“优先项”降为“次级议题”。
- 特朗普团队提出“乌克兰-台湾联动论”,要求泽连斯基配合美国在台海的行动,遭乌方委婉拒绝。
- 不可预测点:美国是否会为拉拢俄罗斯对抗中国,而牺牲乌克兰领土主权?
4. 泽连斯基的“赌徒心态”与美国的“空头支票”
- 乌方误判:
泽连斯基团队基于2022年西方舆论支持,误以为美国会“无限兜底”,拒绝在2023年和谈中割让乌东四州。
- 美方背刺:
2025年美俄沙特谈判中,美国默许俄罗斯保留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以换取俄方在中东的“中立”,事前未通知乌克兰。
三、乌克兰的困境:被美国“不可预测性”吞噬的主权
表格
美国行为 对乌克兰的直接影响 不可预测性后果
军援时断时续 乌军前线出现弹药缺口(2025年2月北约库存仅够维持17天) 战场主动权易手,和谈筹码丧失
要求“以领土换投资” 乌方被迫签署《哈尔科夫矿产协议》,拱手让出稀土控制权 经济主权沦丧,战后重建被美国资本垄断
默许波兰吞并乌西领土 波兰边境部队进入利沃夫州“维和”,引发乌民众抗议 领土完整名存实亡,国家认同面临解体危机
结语:美国变量下的小国悲剧
乌克兰的命运揭示:当小国将国家安全寄托于大国的“善意”时,其结局必然受制于大国国内政治的波动性。美国对乌政策的不可预测性,本质是霸权主义“工具理性”的体现——乌克兰的价值仅在于“是否符合美国当下利益”,而非其自身主权。这一教训对全球中小国家具有警示意义:自主外交与战略定力,才是避免沦为“大国弃子”的唯一出路。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