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苏州宝带桥 [打印本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05
标题: 苏州宝带桥
  宝带桥,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横卧于大运河和澹台湖之间的玳玳河上,是一座长316.8米,宽4.1米,53个桥孔的大型古代连拱石桥。宝带桥是中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08
宝带桥桥面由青石铺就,桥身的53个桥孔一字排开,桥墩厚实坚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09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09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1
  以往,人们一般通过填土作堤的方式连结两岸,但后果就是切断了太湖入海的通道,容易造成水患,因此以桥代堤势在必行。然作为运河漕运的必经之路,建桥还需考虑于纤夫的拉纤方便问题,因此造桥难度很大。
  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间,时任苏州刺史王仲舒为保证漕运的顺利畅通,决计下令广驳纤道,建桥湖上,并且捐出自己玉质宝带以充桥资(“宝带桥”因此得名)。建成后的宝带桥跨拱小、多孔、狭长而平坦,非常有利于纤夫的拉纤,同时也解决了两岸交通及漕运问题,对当地民生多有裨益。
  王仲舒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2
王仲舒像: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4
宝带桥屡经兴废,唐、宋、元、明、清五代曾六次重建、重修(其中林则徐主持维修过一次)。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6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7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8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8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19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0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0
宝带桥概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2
清乾隆下江南,惊叹宝带桥的壮美,在《过宝带桥有咏》写到:“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孔五十三易疏泄,涨痕犹见与桥平”。
古代诗人咏颂宝带桥的诗词很多。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4
走在桥上,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6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7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8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8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29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0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0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1
宝带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2
桥北还建有石碑亭和石塔各一座: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2
桥北的石碑亭和石塔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3
桥北的石狮: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4
站在宝带桥上隔河相望斜港大桥: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5
  站在宝带桥上,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宝带桥不仅是一座实用的桥梁,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苏州古城的发展变迁,承载了无数苏州人的回忆和情感。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3 11:35
谢谢浏览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5-2-13 13:32
没去过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5-2-13 15:34
53个桥孔一字排开,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5-2-13 15:36
这样的桥,现在很少见了,因此被列为文物保护
作者: 纯粮小烧    时间: 2025-2-13 17:44
井冈 发表于 2025-2-13 11:08
宝带桥桥面由青石铺就,桥身的53个桥孔一字排开,桥墩厚实坚固,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沙发上的这两桥,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

作者: 纯粮小烧    时间: 2025-2-13 17:47
井冈 发表于 2025-2-13 11:24
走在桥上,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历史的厚重。

16楼那两石兽的样子是看对眼了。

作者: 草原牧羊人    时间: 2025-2-14 09:26
这座古桥挺长挺壮观
作者: 草原牧羊人    时间: 2025-2-14 09:29
唐代的宝带桥,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6
肥园子 发表于 2025-2-13 13:32
没去过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6
梦缘和梅 发表于 2025-2-13 15:34
53个桥孔一字排开,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正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7
梦缘和梅 发表于 2025-2-13 15:36
这样的桥,现在很少见了,因此被列为文物保护

嗯,是这样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8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2-13 17:44
沙发上的这两桥,是古代与现代的结合。

相邻的两座桥,古代和现代。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9
纯粮小烧 发表于 2025-2-13 17:47
16楼那两石兽的样子是看对眼了。

呵呵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09
草原牧羊人 发表于 2025-2-14 09:26
这座古桥挺长挺壮观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4 11:10
草原牧羊人 发表于 2025-2-14 09:29
唐代的宝带桥,距今一千二百多年了

是千年的历史了。

作者: 小二黑嘿嘿    时间: 2025-2-15 15:18
这座桥很有名的
作者: 小二黑嘿嘿    时间: 2025-2-15 15:18
我还没去过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2-15 18:12
53孔的石桥,放眼全国,也就只此一座了。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2-15 18:13
纤道兼石桥,古人的智慧令人感叹。
作者: 季风    时间: 2025-2-15 18:14
希望永久保存下去。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47
小二黑嘿嘿 发表于 2025-2-15 15:18
这座桥很有名的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48
小二黑嘿嘿 发表于 2025-2-15 15:18
我还没去过

有空可以去看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48
小二黑嘿嘿 发表于 2025-2-15 15:18
我还没去过

有空可以去看看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49
季风 发表于 2025-2-15 18:12
53孔的石桥,放眼全国,也就只此一座了。

正是!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49
季风 发表于 2025-2-15 18:13
纤道兼石桥,古人的智慧令人感叹。

是的是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50
季风 发表于 2025-2-15 18:14
希望永久保存下去。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5-2-16 12:50
季风 发表于 2025-2-15 18:14
希望永久保存下去。

是的,我也是这么想。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