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浅谈太白诗句“床前明月光”里的“床”为何物 [打印本页]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1:47
标题: 浅谈太白诗句“床前明月光”里的“床”为何物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11-23 09:14 编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本版本为:举头望山月)李白这首《静夜思》,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无穷,世间广为传诵。但首句里的“床”究竟为何物,历来诗歌爱好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归纳起来,多持这四种意见:一,就是现在意义上的床;二,胡床。在古代,“胡床”是一种坐具,类似今天的“马扎”;三,应该是窗户的“窗”的同音通假字;四,井床,也就是井栏。

有人说,首先要排除今天意义上的床,理由是古人没有“床”这一称呼,床称之为榻。这种说法显然很无知。别说唐代了,更早的先秦时期,床就有了卧具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弄璋之喜这个词,它的出处是《诗经·小雅·斯干》。原文说:“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意思是,生下男孩,把他放在大床之上,穿上衣裳,把玉璋给他玩儿。

到了南北朝时期由于浮艳诗风的盛行,有大量涉及床笫(音姿)之欢的诗作出现。“床笫”一词里的床,是指床榻,笫是指床上的席子。总之有大量的“床”字入诗,都是本意。比如阴铿的五言排律《和樊晋陵伤妾诗》里写道:“户余双入燕,床有一空帷。”很明显,这里的“床”就是卧具床榻。

作为南北朝之后的唐代肯定有床,及床这一称呼,但“床前明月光”这句诗里的床,为卧具之床的可能性不大。首先,根据记载,李白这首《静夜思》写于公元727年深秋季节。这时候室外已经很寒凉了,作者不可能把床搬到院子里乘凉睡觉。那么,有没有可能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室内床前呢?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古代没有玻璃窗子,月光照到屋子里一大片的几率很小。

关键是后一句“疑是地上霜”,有生活经验的人基本都知道,深秋、初冬季节霜是结在户外草丛地面的,尤其在草丛比较明显。李白思乡心切,也不至于看成屋内地面结霜的,而霜结在院子里就比较合理了。月光洒在地面、特别是杂草之上,真的很像结了一层白霜。而后面一句说,“低头思故乡”,诗人如果真的躺在床上,也很难做出低头的动作。

那么,说胡床合理吗?在这里,说是胡床也很牵强。举头望明月,说明夜已深了,诗人很可能是夜半醒来难以入眠,起床披衣来到院子里徘徊,这就符合生活常识了。但如果大半夜不睡觉,提个马扎坐到寒凉的院子里发呆,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于说,床与窗因同音而通假,也是说不通的。因为在唐代,床与窗根本就不是同音字,韵母完全不一样。在《平水韵》中,床归上平声“三江”,而窗则是下平声“七阳”,读音不同。因此,它们不会因同音而通假。

那么,诗中的“床”字最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呢?应该是“井床”,也就是院子里的井栏。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诗人漂泊在外思念故乡,辗转反侧深夜无眠,他起身披衣来到院子里踱步,看到皎洁的月光洒落在院落及井床上,犹如结了一层白霜。诗人抬头凝望秋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于是,触景生情吟成了这首诗

是事实上,“床”字以井床意思入诗,在李白的诗中早有先例。他早期的作品《长干行》中就有“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句子。这里的“床”指的就是院子里的井床。

是否诗人今夜看到井床前的月光如霜,思念的正是自己童年时,家乡那个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绕床转的女孩儿,也未可知。

[attach]857943[/attach]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1:48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4-11-22 12:12
挺有道理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4-11-22 12:37
学到了知识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32
首先先了解作者创作背景,《静夜思》创作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当年李白26岁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33
本帖最后由 熙儿 于 2024-11-22 19:18 编辑

地点呢,是扬州旅舍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38
本帖最后由 熙儿 于 2024-11-22 16:41 编辑

这时候室外已经很寒凉了,作者不可能把床搬到院子里乘凉睡觉。那么,有没有可能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室内床前呢?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古代没有玻璃窗子,月光照到屋子里一大片的几率很小。
========
我又查了一下唐朝的窗子的图片,唐朝早期的窗户通常用纸或薄绢糊住,具有一定的透光性
有诗云:“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也就是说外面的光是可以照进来的
没传上来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44
李白诗歌向以夸张特点著称于世,在写作手法上有没有联想成分呢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47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6:33
地点呢,是扬州旅社

《静夜思》,一定是晚上,晚上他会去井床边吗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6:48
嗯,具体啥意思,还得问李白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6:52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11-22 17:14 编辑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6:47
《静夜思》,一定是晚上,晚上他会去井床边吗

想家了,或者是思念青梅竹马的初恋了,睡不着,怎么办呢?在院子里瞎溜达呗。一不留神,就溜达到了井栏边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6:54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6:33
地点呢,是扬州旅社

不确定,说法很多。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6:5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4-11-22 12:12
挺有道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6:54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4-11-22 12:37
学到了知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7:05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6:38
这时候室外已经很寒凉了,作者不可能把床搬到院子里乘凉睡觉。那么,有没有可能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室内床前呢 ...

嗯,各说各有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7:12
本帖最后由 兰亭流觞 于 2024-11-22 17:42 编辑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6:38
这时候室外已经很寒凉了,作者不可能把床搬到院子里乘凉睡觉。那么,有没有可能月光透过窗子洒到室内床前呢 ...

在室内隔着窗户纸“举头望明月”、或者“举头望山月”,不大现实。一些传到日本的古诗词,一般保持原样;倒是国人在传抄过程中某些字词时有改动。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4-11-22 17:31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4-11-22 16:54

前天去合肥,一天连喝两场,头天晚上还喝了一场,今天一天都不舒服,果然是廉颇老矣
作者: 怜花绣屏    时间: 2024-11-22 17:32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4-11-22 16:54

所以,一看见酒杯就感觉不能再喝了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7:58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4-11-22 17:05
嗯,各说各有理

你最近伤风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18:03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7:58
你最近伤风了

伤风与感冒有舍区别?

作者: 熙儿    时间: 2024-11-22 19:03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4-11-22 18:03
伤风与感冒有舍区别?

擦鼻子

作者: 梦缘和梅    时间: 2024-11-22 19:17
只能意会,具体地要问李白了。
作者: 归晚    时间: 2024-11-22 19:40
应该是“井床”,也就是院子里的井栏……还真要认真学习了,古诗中的有所指,并不是字面意思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20:30
熙儿 发表于 2024-11-22 19:03
擦鼻子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20:31
梦缘和梅 发表于 2024-11-22 19:17
只能意会,具体地要问李白了。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20:33
归晚 发表于 2024-11-22 19:40
应该是“井床”,也就是院子里的井栏……还真要认真学习了,古诗中的有所指,并不是字面意思

是的,某些字的读音、字义,古今是有区别的。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11-22 20:41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24-11-22 17:31
前天去合肥,一天连喝两场,头天晚上还喝了一场,今天一天都不舒服,果然是廉颇老矣

羡慕酒量好的人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