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18 22:52
【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说,“谥法大抵是在战国中期才规定的,此事初由王国维揭发, ...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1-18 22:52
【郭沫若在《由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一文中说,“谥法大抵是在战国中期才规定的,此事初由王国维揭发, ...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0 19:44
这里孔子以“敏而好学”对应《谥法》“学勤”,标准提高了不少。继而以“不耻下问”对应《谥法》“好问”, ...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1 08:10
看主帖不仔细,小心打手心哦
此法始于西周中叶稍后的周孝王,是封建社会里一项极具民主色彩的政治行为 ...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1 08:48
我以为孔文子的“文”谥,孔子只是客观陈述,也就是谥法的有关部门的定性依据,而不是孔子或者儒家的所谓拔 ...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1 08:48
我以为孔文子的“文”谥,孔子只是客观陈述,也就是谥法的有关部门的定性依据,而不是孔子或者儒家的所谓拔 ...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1 09:20
孔子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把一个具体谥号的依据,拔高成他儒家的标准呢~~~
————— ...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1 08:46
之前是看了的啊。我的意思是,是有司按程序正式定下的,还是几个大臣想起来,给某人定谥号,然后才召开临 ...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1 09:41
周公制谥
惟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功于牧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 ...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1 09:43
关于“文”的有六条
经天纬地曰文。成其道。
道德博闻曰文。无不知。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1-21 09:20
孔子有什么资格,有什么理由,把一个具体谥号的依据,拔高成他儒家的标准呢~~~
————— ...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1 10:13
所以啊,我认为,孔夫子只是客观阐述,表示“文”字的定论标准~~~而不是什么拔高~~~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21 10:14
那可能是你的阐述,让我阅读的时候有些误会了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