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周裁论语·学而篇》 [打印本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2 16:26
标题: 《周裁论语·学而篇》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7 09:27 编辑

第一章 论语序言

1.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凡书,一般都有序言,序言的主要作用是说明本书的旨趣所在。论语有没有?有,就是这第一篇第一章。尤其是第一句,“学而时习之”。

入屋先入门,读书先读序。钱穆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论语新解》),胡适说“孔子的学只是读书”(《中国哲学史大纲》),入门就错了。关键在于参透宾语这个“之”的所指。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显然,“知之”指知道,“学之”指学道。没错,孔子不是私塾先生,而是人生导师——跟着艺人学艺,跟着武人学武,跟着人生导师自然是学道,正如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更如后人总结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显然,“学而时习之”是“学之而时习之”的蒙后省略。学之即学道,习之即践道。时,不是钱穆沿袭朱熹所理解的时时,而是适时——读书复习可以时时进行,践道不可能时时进行,只有合适时机了才可以。至于“不亦悦乎”的心情,不是传统理解的针对学道和践道——现实证明学道与践道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属于苦差事——而是针对践道过程中的所得,比如所学之道在践道中得到印证,或在践道中产生了新的心得,这种收获才是大多数用心之人“痛并快乐着”的根源所在,所以才有了“不亦悦乎”的反问。

但是学了道未必就有机会践道,于是阐述学道之后的两种情形。

首先“有朋自远方来”。有,表示不定指,相当于“如果有”。朋,传统解为朋友,貌似正解,但问题是论语全书连用“朋友”八处,为何在这里单用“朋”字?其实,同情曰友,同道曰朋,孔子在这里单用“朋”字,当是为了刻意突出同道之意,比如朋党,重点在志同道合上。李零别出心裁解为同门同学,更扯了——既然同门同学,自然朝夕相处,何来的特意强调“自远方来”?这个强调,不外是说有一位同道之人,即使未曾谋面,但是听说了你这位学道之人的造诣,于是不惜远道而慕名而来,然后主宾坐而论道。此情此景,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孔子自然要笑问,“不亦乐乎?”

那么如果你苦心学道而名不显,堙没乡间了呢?孔子教导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知,不是传统理解的被人知道,而是知遇、赏识之义,如“君知则仕,不知则已”(《管子·四称》)。古人晋升通道狭窄,学道初心大都是为了出仕,想出仕就得有人赏识而聘用。人不知,当指没人赏识——这是相对于前文有同道慕名远来一起论道的情形。此时能够“不愠”——心无怨天尤人,“不亦君子乎”——不也是成就了君子精神吗?

综上所见,论语开篇三句,犹如孔子校长在新生开学典礼上的动员令,直奔主题:学道并且适时践道,一旦得到印证或者产生新心得,不也是让人心生喜悦吗?如果有同道之人从远方来,坐而论道,不也是让人快乐吗?即使没人赏识自己所学,也不怨天尤人,不也正是成就君子精神吗?”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2 16:28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12:24 编辑

钱穆译文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一学习,二交友,三修养,三句话互不关联而连说,似乎孔子话痨。呜呼,面对大师如此误读,我辈岂能旁观?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2 17:15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2 22:45 编辑

那么,什么是孔门之道呢?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也从无一人说明白。如果真正参悟论语中的各种论道就会明白,孔门之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哲学意义上的天道,按照孔子“唯天为大”的说法,天道覆盖一切。第一层次的道也就是老子说的道,玄之又玄,只可悟不可说,所以孔子曾经感慨,“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旦领悟了天道,马上死去也值得啊。也因此弟子表示了遗憾,“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领悟天道需要慧根,但参悟天道人人可行。如果将参悟后的所得进行总结而言说,就形成了第二层次的认知意义上的天道之理,即现代人所谓的道理。朱熹《论语集注》(以后简称《朱注》)说,“凡言道者皆谓事物当然之理,人之所共由者也”,显然未明“道”本自然,无所谓有理无理,若言其理,必是以人心所识之后的人心所造,故不可能“人之所共由”。也就是说,道理不是天生而是人造,因此孔子说“人能弘道”——人能够光大道理。也因此人人皆可自产自家“道理”,故天下学说层出不穷而相抵牾。

如果将道理运用于实践,就形成了第三层次的践行意义上的道术,如论语中提到的先王之道、文武之道、君子之道、相师之道、善人之道等等。

综上,孔门之道或论语涉及的道,根据语境不同,分指三个层次不同的道:天道、道理、道术。天道可悟不可说,想学也无处学,所以孔门之学就是学习道理和道术——道理是道术的内干,道术是道理的变现,两者并学,才能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有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2 22:43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3 15:20 编辑

第二章  学道目的

1.2.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传统解读惯例,按照一条语录为一章的体例,分为三章(本书以◆标示传统的分章情况)。但从内容以及内在逻辑上看,这三条语录是围绕着同个话题而展开:先是有子议论孝悌乃为仁之本,然后孔子指出孝悌不能虚情假意,最后曾子自省每日如何求真。也就是说,论语章节编排自有内在逻辑。对联创作有一种手法叫“集句”,论语编撰手法则可命名为“集语”。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2 22:45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3 14:40 编辑

前面说完了学道,紧接着就提出了学道的终极目的——为仁。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没有给出定义。之所以没有给出定义,是因为当时人人皆知,无需解释。但苦了后人,各种探幽,各种发挥。好在论语颜渊篇中,有弟子“问仁”,孔子回答“爱人”,后人如获至宝,认定“仁即爱人”。《说文》曰“仁,亲也”,朱熹注“仁者,爱之理,心之德也”,钱穆说“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南怀瑾说“凡是博爱、慈爱都叫仁”,李零说“仁,我用最简单的话讲,就是拿人当人”,古今一致地“仁即爱人”了。但问题是,如果仁即爱人,那么孔子说“远佞人”——意味着不爱人,是否也意味着他在选择性“仁”了?如果仁即爱人,那孔子教导“仁者其言也讱”“刚毅木讷近仁”“克己复礼为仁”“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又关爱人何事?或许还有人问,爱人是仁,那爱动物、爱国家,就不是仁了吗?

前人正是因为未曾探及仁的真义,致使整个论语解读云山雾海。

论语里提到,孔子曾在齐国时沉迷于韶乐不能自拔,“三月不知肉味”。为什么?用他自己的话说,“尽美矣,又尽善也。”我以为,孔门之仁,当指尽善尽美。正因为此意,所以当子张提起楚国令尹子文和齐国大夫陈文子的事迹,孔子分别给出了“忠”“清”之评语,但当子张追问“仁矣乎”,孔子回答“未知焉得仁”,婉转地说他俩尚未到达尽善尽美境界。又,鲁国高层孟武伯来孔门挑选人才,孔子介绍自家弟子,说子路大将之选,冉求可任高管,公西赤外交没问题。孟武伯问这三人“仁乎”,孔子回答“不知其仁也”,言下之意,他们三人虽然各有优点,但离尽善尽美境界尚远。

佛门以成佛指达到圆满觉悟境界,孔门以成仁指达到尽善尽美境界。

前人未明仁的真意,微辞孔子许仁太过严苛。现在明白仁即尽善尽美境界,也就明白了不是孔子严苛,而是真正达到者几何?正因为如此,孔门弟子七次问仁,请教如何达到尽善尽美,孔子针对各人不足之处对症下药,指出了七条各不相同的完善路径。也正因为到达尽善尽美境界极难,所以当有人表扬孔子已然成仁时,孔子慌忙表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不过,尽善尽美毕竟是孔门中人的毕生追求,因此他们念念不忘“为仁”——追求尽善尽美境界,也因此序言之后开宗明义就提出“为仁之本”。本,不是朱熹理解的根本,而是基础之义。万丈高楼平地起,追求尽善尽美境界,应该从哪里起步呢?被尊称为有子的孔门弟子有若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如果为人孝悌,上孝父母,下爱同胞,那么他几乎没有喜欢犯上的可能性。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的,根本就没有这种人。我们知道,身为君子的人会致力于确立基础,因为基础一旦确立,接下来路径也就自然而生了。从这个道理来说,为人孝悌,大概可算是一个人追求尽善尽美境界的基础吧?”

有子言下之意,追求尽善尽美境界要从善待家人做起。无疑真言。但是,世人为了博取名声,假孝假悌的也不少,因此编撰者引用孔子语录补充道,“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装模作样,怎么可能尽善尽美?

确实,从“真善美”的排序可知,真是善与美的基础。无真则无善,无真亦无美。也就是说,为人孝悌是追求尽善尽美境界的基础,但是这孝悌必须出自真情实意,而不是虚情假意。那么,如何去伪求真呢?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反省什么呢?“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忠,尽心。尽心即真心。为人谋事不尽心,即是为人不真心。

信,前人以诚信为解,未达。信的古文“訫”,从言从心,《说文注》“言必由衷之意”,可见其本义指真心。真心对事,为诚信;真心对人,为真诚。这里说“与朋友交”,是对人,当解为真诚。不信,即不真诚。

传不习乎,朱熹注“受之于师”,李零说“老师讲了回去不复习”,显然未明这是“[吾]传不习乎”的主语承前省略。曾子也带弟子,这是自问:我有传授道理却自己不践行的吗?自己不践行却传授弟子,无疑不诚信。

综上,一问真心,二问真诚,三问诚信。九九归一去伪求真。

至此,从孝悌入手,延伸出忠信,共同构成了仁学的四大基石。如果细心考察孝悌忠信这四字,我们便会发现,悌从心从弟,忠从中从心,訫(信)从言从心,都跟心相关,只有孝字“子承老也”,与心无关。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行孝源自天性的自然之道,无需刻意用心。由此可知,孔门仁学以孝道为根基,乃至提出“以孝治天下”,本质上是遵循自然之道。

综上所见,论语编排非常用心和讲究,伊始就切入仁学根基。孝悌体现在血缘关系上,是家族稳定的必要基础;忠信体现在社会关系上,是社会稳定的必要基础。二千多年以来,在遍布城乡的宗族祠堂,在高高的墙壁上,都会大书特书这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庄严肃穆。大人带孩子们去祠堂,总是先教孩子认识“孝悌忠信”,从此成就了中国人文精神的四大基石。

另外需要注意,这里开篇就提出犯上作乱的话题,无疑提示我们,仁学本质是对治犯上作乱,就是说,仁学本质是政治学,讲修身是为讲政治服务的。学者须要对这个要点有深刻认识,否则,皓首穷经而不得真意。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3 11:00
关于仁的真义还没读完。

上面都读懂,深“入”浅“出”,通“情”达“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3 11:1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3 11:00
关于仁的真义还没读完。

上面都读懂,深“入”浅“出”,通“情”达“理”。

关于仁的真义,昨天解释得还是有点绕,现在又修改了一下,敬请提点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3 21:01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16:28
钱穆译文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 ...

可惜段子迷路了。否则她倒是很适合跟你扯这类话题的。。。。她也是个擅长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解读的人。。。。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3 21:06
主帖而言,算一种思路吧。倒是挺新奇的。我暂时还不太能接受。。就先看看。。。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23 21:50
这个好像讨论过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1:1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3 21:01
可惜段子迷路了。否则她倒是很适合跟你扯这类话题的。。。。她也是个擅长另辟蹊径剑走偏锋解读的人。。。 ...

段子不在,确实是很大遗憾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1:17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3 21:50
这个好像讨论过了。

论金兄好论语二十篇,我准备每一篇用一个帖子解读完毕,敬请论金兄每每提点而知无不言!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24 11:21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17
论金兄好论语二十篇,我准备每一篇用一个帖子解读完毕,敬请论金兄每每提点而知无不言!

提点不敢,勉强交流一下可以。儒家学说,我学得也不多,没有我读佛经读得多和深刻。
去年听了王德峰和傅佩荣共200多节课,主要是讲东西方思想比较的。对儒家又有些认识。
贵在学习,学而知无知。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24 11:23
我今年的精力主要是学习藏传佛教和西哲。
藏传佛教的书读了一堆,读完了,不想读了。现在读西哲的半路上。今年要梳理完西哲的脉络。明年再读一年各类原著。
等到50岁,我静下来自己开始写中国人的哲学。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1:27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23
我今年的精力主要是学习藏传佛教和西哲。
藏传佛教的书读了一堆,读完了,不想读了。现在读西哲的半路上。 ...

真好!如果不嫌弃,能否专题发于此,让我做个旁听生?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24 11:34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27
真好!如果不嫌弃,能否专题发于此,让我做个旁听生?

藏传佛教我看完没做笔记。之前写过一些浮躁的分享。不重复贴了。
西哲有做笔记,手写的。我学完再总结一下。到时候贴出来。
我同时读几本,进度很慢。主要依靠晚上一点时间。坚持很困难。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1:37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34
藏传佛教我看完没做笔记。之前写过一些浮躁的分享。不重复贴了。
西哲有做笔记,手写的。我学完再总结一 ...

一个悄悄话,我经常去榕树下找你帖子看,找的蛮辛苦的。所以啊,论金兄最好还是将以前的分享贴过来,最好呢,分类一下,一类别一长帖,可好?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0-24 11:4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37
一个悄悄话,我经常去榕树下找你帖子看,找的蛮辛苦的。所以啊,论金兄最好还是将以前的分享贴过来,最好 ...

那我研究一下。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1:49
论金 发表于 2024-10-24 11:40
那我研究一下。

真心好这就达到我邀请你做版主的效果了。我要的就是你的各种心得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24 11:53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1:49
真心好这就达到我邀请你做版主的效果了。我要的就是你的各种心得

心得摆出来是可以的,但我认为他的心得会引来各种围攻。得做好心理准备哦。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24 11:54
论金不要做版主,他论不过肯生气,当普通版友就可以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12:0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4-10-24 11:53
心得摆出来是可以的,但我认为他的心得会引来各种围攻。得做好心理准备哦。

窃以为,要说论坛里谁跟我最相似,应该是论金了。他的各种论调,基本都是我认可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4-10-24 12:0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12:01
窃以为,要说论坛里谁跟我最相似,应该是论金了。他的各种论调,基本都是我认可的。

是的,有三个是一样的。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1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2:54 编辑

第三章 从学道到践道

1.3.1子曰:“道[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3
上章讨论学道终极目的是成仁,这里就学道的次第展开讨论。

前面说过,仁学本质是政治学,孔门学道就是对标于治国,因此论语编撰也不掩不藏,上来就说:“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注意,这里的“人”与“民”是分开的。为什么?在先秦时期,统治阶层为“人”,被统治阶级为“民”,正如先进篇说“有民人焉”,民与人构成整个社会。上层人为贵,故称贵族。下层民为贱,故称贱民。八佾篇说“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未必是真相,但揭示了人与民的对立。因此这里说,“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泾渭分明:被关爱的是“人”,上层贵族;被役使的是“民”,下层贱民。

再说千乘之国。千乘,千辆战车。每乘战车配马四匹,兵士一百人。千乘之国,计有十万人马的国家,在当时算是一个普通小国。李零说是大国,胡扯。且不说子路篇的“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可证千乘乃小国,翻阅《左传》春秋时期襄公十八年的记载也可见,弹丸小国莒国都可出兵千乘。

这里孔子是说,领导一个普通小国,主要做到下面三条:

一是对待政事,“敬事而信”,尽心职守而言出必行。

二是对待官员,“节用而爱人”,节制使用官吏并要关爱官吏。

三是对待下民,“使民以时”,对待民力要适时役使。《诗经·鸨羽》曾有如此民怨:“王室差事做不完,无法去种稻子和高粱,用啥去给父母尝?生活何时能正常?”孔子非常了解底层,深知民怨一旦聚合,破坏力特别巨大,所以告诫适时役使民力。秦王朝就因为忽视这一条而二世而亡。

综上三条,“敬事而信”重在执政者本人修为,“节用而爱人”和“使民以时”关系到人心向背,政权安危,是衡量是否仁政的重中之重。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4
朱熹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误将三事当五事了。朱熹又说,“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又误解“节用”为节约费用。首先,节约费用排在关爱官吏之前,重财胜于重人,不是孔子精神。根据乡党第十篇记载,马厩发生了火灾,孔子退朝后得知,只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可见孔子重人不重财。其次,“用”字在论语其他地方出现20次,从来没有费用之义。最重要的是,从个人生活或家庭建设以及单位开支来说,讲节约是德行,但从治国而言,讲节约未必正道。无论延安时期还是建国之后,我们接待外宾从来是拿出最好的东西待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搞阅兵以壮国威,又举办奥运会以树立国际形象,经济上或许有所失,但国家形象以及政治影响上绝对大得。孔子是政治家,自然明了,所以综观论语全书,孔子从来没有讲过治理国家要节约。治理国家讲节约只是国家困难时期的权宜。有人引《孔子世家》“政在节财”为证,但事实上司马迁擅自添加孔子之话的很多,未必孔子本人原话;后面会多次提及。至于李零解读说,“孔子讲节约是心疼有钱有势有身份的人”,无疑恶心孔子而已。其实,节用而爱人,是“节用[人]而爱人”的蒙后省略。前面说过,人,指统治阶层,也就是泛指各级官吏。节用人,是说不要滥用官吏,导致官吏满街跑。

朱熹还说,“爱民必先于节用”,从“爱人”推导出“爱民”,混淆了当时人、民之别。民,其甲骨文造型是战俘被刺瞎眼睛,无力逃跑而成为顺从的奴隶。后来虽然转化为泛指庶民,但在上层人的眼里,“民”依然不是“人”,只是和平时期的生产资料,战争时期的战略物资,因此是“使民”。凡是被使的都是工具,只是这些活的工具有情绪,一旦聚合,破坏力巨大,所以孔子警告要适时役使民力。这不是道德上的关爱,而是道术上的必须。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圣人孔子也不例外,我们无需去刻意美化。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6
或许有人会问,孔子说领导一个普通小国,是孔子谦虚自己只能治理小国,还是孔子不自信能够治理大国?都不是。这是孔子教导弟子的话,量才引导,如他曾评价得意门生子路说,“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种“道千乘之国”的能力呢?学道。我们常说,教育要从青少年抓起。孔子认为,培养治国人才也得要从青少年抓起:“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入则孝,进入父母居室则孝敬父母。

出则悌,出了父母居室则尊顺兄长。

谨而信,处世言行谨慎而态度真诚。

泛爱众而亲仁,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如此躬行之后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

这段话透露出孔子重要的育人观,强调培养人要先德育再文教,只有德育日趋进步了,学习文化才能增光添彩。可惜现代人反其道而行之,轻视德育熏陶,一心送孩子进贵族学校,报名各种学习班,美名其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不给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三观,才是真正的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7
青少年长大了,那就成人了。成人标志是成亲,所以先看娶妻标准。孔门提倡“贤贤易色”。贤贤,以贤为贤,崇尚贤德。易,不看重,轻视。色,美色。孔门为什么要将娶妻崇尚贤德而轻视美色放在首位?古今大量史实证明,多少人本来大有作为,最后毁在美色之上,经验教训不可谓不重。

其次,“事父母能竭其力”,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

第三,“事君能致其身”,为国家做事能够全身投入。

第四,“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不食言。

一个人如果做到了以上四点,“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即使他说她没有学过道,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过道了。说话者子夏为什么这样断定?因为正如“学而时习之”,学道是为了践道,已践道等于已学道。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28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0:30 编辑

如此践道之后,不仅生理上成人,修为上更是成人了,那么就可以考虑出仕从政了,也就是可以成为“君子”了。君子,有人以“君王之子”为解,望文生义了。君,从尹,表管理;从口,表发号施令。所谓国君,发号施令的国家管理者。所谓家君,发号施令的家族管理者。子,尊称。合起来“君子”,用我们现代语言来类比,就是领导人。身为领导人,必须有领导人的修养和风范,因此又以“君子”指代道德修养。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计出现109次,有时身份属性,有时道德属性,有时合二为一,不一而足。

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说,身为领导人,应该需要做到的三个标准:首先要自重。领导不自重,就没有威严;领导不自重,学道也难以巩固。其次崇尚忠信,不要结交崇尚忠信不像自己的人。最后,错了不怕改,不要文过饰非。

这三条强调是身为上层领导人的自身修养。最后引用曾子语录,讨论针对整个国家层面的价值观导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忧惧。终,相对“始”。慎终,忧惧结局,自然谨慎过程了。

追,追求。远,相对“近”。追远,追求长远,自然不拘眼前了。

民,被统治被管理之义,在不同语境里的指向不同。相对于“人”时,“民”指被“人”统治的下层贱民。相对于卿大夫时,“民”指被卿大夫管理的士及庶人。相对于国君时,则指受国君差遣的卿大夫及以下所有人,也就是说,卿大夫是国君之民。相对于天子时,国君则是天子之民。相对于上天时,天子则是上天之民。“民”字在单用时,并且没有以上语境,一般是指国君之下的全体国民,或者代指社会。这里“民德”就是这种用法。

孔子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倡导人人都忧惧结局且追求长远,那么就民德归厚了。民德归厚,意为国民品性归厚,也就是社会风气重返厚实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30
综上,以“道千乘之国”始,以“民德归厚”终,九九归一到治国。
按常理,本可以结束话题了。但编撰者生怕后学不达,又引入一个孔门弟子的对话,来补充说明何为“民德归厚”。先是子禽问子贡,咱们老师每到一个国家,都能得知该国国政,是他老人家自己要求来的,还是人家主动给他的?子贡回答道,他老人家有“温、良、恭、俭、让”五德,以此得到分享国政殊荣。他老人家即使要求,恐怕也与他人要求有所不同吧?


温,温和,主要表现在心性上的中道之美:对人不冷漠也不热烈,但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做事不拖拉也不急躁,但让人感觉按部就班。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又说温文尔雅,加强文化修养,是培养温和心性的必然过程。


良,善良,主要表现在心地上,是五大美德的核心。为人如果不善良,温、恭、俭、让,无疑于装腔作势。《礼记·经解》引用孔子语录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可见文化对心地和心性的熏陶。


恭,恭谨,主要表现在态度上,对事不敷衍了事,对人不嬉皮笑脸。恭和敬,都指不苟,但有区别,恭是态度一丝不苟;敬是内心一丝不苟。


俭,节制,主要表现在行为上。《礼记·乐记》“恭俭而好礼者”,孔颖达疏“俭谓以约自处”,节制约束身心。前人解为“节俭”,偏了。


让,谦让,主要表现在作风上,不争为美。不争利易做到,不争名难做到,比如二桃杀三士。不争气更难做到,很多淡泊名利之人,碰见意气相争时,还是忍不住论个真章。这在佛家来说,是忍辱功夫不到家。孔子在郑国被人嘲笑犹如丧家狗时,他却欣然说,这个比喻真像啊!这是真功夫。


综上五德,全部体现在待人接物上,正是“民德归厚”的表现。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33
本帖最后由 临窗独饮 于 2024-10-24 20:35 编辑

【指缪】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汉代孔安国注,“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

朱熹略作修改而注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

今人因袭,译文说,“慎重对待父母死亡,虔诚追念远代祖先。”

胡适甚至断言,“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中国哲学史大纲》)

但是,无论《尚书·太甲》的“慎终于始”,还是《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以及《荀子·礼论》的“君子敬始而慎终”,都以“慎终”表达忧惧结局,何曾涉及过孝道?再说“远”字,在论语中出现21次,乃至在所有先秦著作之中,何曾有过“远祖”之义?显然是前人首先望文生义“终”为寿终,然后顺理成章地添字解读“远”为远祖了。不得不说,古今盛行厚葬之风,跟这些千古误解脱离不了干系。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4 20:42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17:15
那么,什么是孔门之道呢?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也从无一人说明白。如果真正参悟论语中的各种论道就会明白, ...

这样说来,“学”的是道理,“习”的是道术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45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0:42
这样说来,“学”的是道理,“习”的是道术了。

你这个说法,又更深入了一步
非常感谢提点,我要将你这个说法写进书里。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4 20:46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0:45
你这个说法,又更深入了一步
非常感谢提点,我要将你这个说法写进书里。

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0:49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0:46
只是我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

你说的很有道理。道理是虚,道术是实,化虚为实,正是从学到习的过程。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4 21:28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22:45
前面说完了学道,紧接着就提出了学道的终极目的——为仁。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没有给出定义。之所以没有 ...

把“仁”理解为尽善尽美似乎笼统了些。
从孔子论仁的诸多方面看,大端有三:敬畏天命,尊美人伦,明辨善恶。
这三个方面或许概括了“仁”的涵义。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1:34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1:28
把“仁”理解为尽善尽美似乎笼统了些。
从孔子论仁的诸多方面看,大端有三:敬畏天命,尊美人伦,明辨善 ...

每个词,都应该有对应的相对固定的内涵。如果包括有三,就发散了,在对话过程中,先要定义某个意思先了。你说的这三点,是仁的外延表现,不是仁的内在定义。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4 21:49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0:24
朱熹说,“言治国之要,在此五者,亦务本之意也”,误将三事当五事了。朱熹又说,“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 ...

“节”和“约”在古汉语里还有节制、约束的意思。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1:57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1:49
“节”和“约”在古汉语里还有节制、约束的意思。

对的,这里节用之节,就指节制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4 22:0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1:34
每个词,都应该有对应的相对固定的内涵。如果包括有三,就发散了,在对话过程中,先要定义某个意思先了。 ...

孔子所谓尽美尽善,意指齐的韶乐,韶乐怎么能比及“仁”呢?
仁的首要标准是知“道”,其次是孝悌和忠信及其他。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4 22:42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4 22:07
孔子所谓尽美尽善,意指齐的韶乐,韶乐怎么能比及“仁”呢?
仁的首要标准是知“道”,其次是孝悌和忠信 ...

先生的意思,指“仁“专用于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4-10-24 23:44
关于论语序言,不妨来个大胆假设:

假如论语不是其弟子们在夫子身后的集成,而是圣人在世时即已成书

并请夫子亲自作序,这个序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当然,这只能是个纯假设,无法小心求证的那种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07:5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4-10-24 23:44
关于论语序言,不妨来个大胆假设:

假如论语不是其弟子们在夫子身后的集成,而是圣人在世时即已成书

这个假设有意思,我也准备想想,老夫子到底会说什么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5 12:48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4 22:42
先生的意思,指“仁“专用于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不就是体现于人么。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5 13:07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07:59
这个假设有意思,我也准备想想,老夫子到底会说什么

正是门下弟子蒐集编篡而成,孔夫子的言论才显得散乱无序。
“仁”的精义还要从《大学》,《中庸》诸篇中探讨,才能窥见全豹。
阳明所说“一体为仁”,意为人合乎天地之道,中和与物类,才能称为“仁”。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3:09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5 12:48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不就是体现于人么。

如果“仁”光用于人,那么“仁政”就说不通了。因为,仁政虽然也针对人,但重点在政。
政,不像人,有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仁政”呢?如果解释“仁政”为尽善尽美的政策,就通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3:16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5 13:07
正是门下弟子蒐集编篡而成,孔夫子的言论才显得散乱无序。
“仁”的精义还要从《大学》,《中庸》诸篇中 ...

先生好,我今天会发第四章,里面会说到“仁”是如何合乎天道,你看完,大概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了。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5 14:04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3:09
如果“仁”光用于人,那么“仁政”就说不通了。因为,仁政虽然也针对人,但重点在政。
政,不像人,有主 ...

政在人执,政施于人,仁怎么能和人割裂开呢?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5 14:08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3:16
先生好,我今天会发第四章,里面会说到“仁”是如何合乎天道,你看完,大概就会同意我的观点了。

既然仁政合乎天道,您就不会说敬畏天命是表象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5:46
第四章 践道必备

1.4.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导],可谓孝矣。”

“父在观其志”,父亲在世时观察他志向。因为他还没有自主权。

“父没观其行”,父亲过世时观察他行为。因为可以自己做主了。

那么主要观察他什么行为呢?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对于这个说法,后人很多议论。因为,人间之道,既有正道,也有非道,如果父亲本非道,怎么办?朱熹说,也须等到三年后再改,因为“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但南怀瑾质疑道,“假使父母行为不端,以窃盗为生,儿子不想当小偷,有反感,可是为了孝道,就不能不当三年小偷去。这样,问题不就来了?”

不得不说,前人都被高大上的“道”字障了眼。其实,跟前面“道千乘之国”一样,这里的“道”也是“导(導)”的本字。父之道,即“父之导”。《玉篇》曰,“导,教也。”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身为父亲,即使偷鸡摸狗之辈,教导子女也必是他自认为的正向教导,因此孔子真意是说,“三年都没有违背他父亲的教导,那就可称得上孝了。”这表面在说行孝,其实是说践道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但孔子很务实,只说三年无改于,而不说一生无改于,可见孔子不是守旧之人,而是主张继承中有发展。

还有,这句话很短,信息量不少。第一,古人生死观朴素,明白客居世界,活着曰“在”,死了曰“没”。从“在”到“没”,就是一生。第二,家长制。现代是儿子长大成人就可以独立自主自己的志向和行为,古代儿子须在父亲死亡了之后才可以自作主张。第三,男尊女卑。只提父亲在或不在,没有母亲她什么事,说明古代只有父亲这个角色对家庭具有主宰权。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5:50
1.4.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这里提出了为仁的两大支柱:义与礼。前面说过,孔门之仁的真意是尽善尽美。内容合道为尽善,形式合道为尽美。前者称之义,后者称之礼。

先说义,繁体为義,从羊从我,“羊”表吉兆,“我”表武器表讨伐,联合起来表达扬善惩恶是替天行道,由此可知,义指内容合乎天道。

再说礼,本字为“豊”。上“曲”,象形许多打着绳结的玉串;下“壴”,象形脚架的建鼓(后误作“豆”),合在一起表示击鼓献玉,敬奉神灵。后来加“示”成“禮”,强调祭拜含义。那时人们认知低下,解释不了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以为有天神主宰,心生敬畏。为了祈求天神多赐福少降灾,产生了祭天仪式,以期合乎天神之意——也就是合乎天道。后来发现仪式化之礼可以较好约束人们,遂将内部规范也称之为礼。久而久之,从口头之礼发展到文字之礼,从内政之礼发展到外交之礼;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之礼,发展到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文之礼。以人文之礼来进行社会管理,就称之为礼治。礼治的依据,首先在于承认社会存在等级差异,其次制定各个等级的规范行为,最后达到各行其是,保证各个等级之间互不冲突而和谐社会,因此,有若在这里言简意赅地指出:“礼之用,和为贵。”

礼之用,“用礼”的倒装。和为贵,“贵和”的倒装。和,动词之用,表促和,如《尚书·周官》“和上下”。合起来“用礼贵和”,用礼贵在促和。为何这样说?有若举例,“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先王执政之道,最为看重这个,大小事务都通过用礼促和。然后就为何需要用礼促和给出解释,“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若有哪个地方不行,只知道为了促和而促和,而不以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或许有人问,为何用礼可以促和?原因在于礼是形式合道,调节时自然合规合理,也就容易达成各方和谐。若用现代语言解释,礼即规矩,用礼促和就是用规章制度保证各方和谐运行。这个思想很重要。不过,用礼只是外在作用,内在力量还需要内容合道之“义”作为支撑。礼与义,犹如人之双足立地,一足为义,一足为礼,缺其一即为瘸子;并且,这两足必须服从一个中枢指挥,这中枢就是仁。因此,我曾将仁学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有若讲完用礼促和,接着就提出这两个基本点的综合运用: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信诺合乎道义,诺言可以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敬合乎规矩,就远离耻辱了。

前者比如朋友约架,叫你一起拿刀砍人,你答应了。但仔细一想,后怕了。去还是不去?后者比如参加有领导在座的宴席,你作为手下,敬酒是表示恭敬,但当时领导正在讲话,你却不管不顾上去敬酒,合不合适?可见有若是提醒我们,信诺与恭敬都是德行不假,但必须讲道义讲规矩,不然,要么可能失信,要么可能受辱,因此他最后总结道,“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依照这样做,不失讲道义讲规矩的追求,也就可以被人尊重了。

有若前面谈孝悌,这里论义礼,都是一语中的,难怪被尊称为有子。《史记》说孔子死后,弟子们思慕孔子,因为有子跟孔子长得极像,弟子们共立有子为师。依我看,有子何止在外貌上像极孔子,在思想上更像极孔子。或许正因为有子的理论水平高,本篇讲道都以有子先来破题,实在殊荣!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5:51
1.4.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里讨论践道必备的第三条,好学。这在孔门是很重要的概念,论语中共计出现了8次。前人要么原文搬用,要么直译“喜爱学问”或“努力学习”。在雍也篇中,鲁哀公曾问孔子,你弟子中谁为好学?孔子回答颜回,给出理由是“不迁怒,不贰过”。这是一种道德修为,跟“喜爱学问”或“努力学习”有什么关系呢?可见传统解读之非。我们在解读“学而时习之”已经明确,孔门之学指学道。因此,“好学”就是热衷学道,也就是“好道”。正因为好学即好道,重在道德修为,所以孔子答以“不迁怒,不贰过”。

那么如何才算好道呢?首先在心态上,“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言下之意,饭有吃,居有所,就行,主要精力用在提升精神层面上。

其次态度,“敏于事而慎于言”,勤勉做事又谨慎说话。

最后方法,“就有道而正焉”,亲近有道之人来修正自己不足。

如果全然做到,孔子点赞“可谓好学也已”,那可算真是好道了!

子贡听到了,有了想法。他名赐,卫国人,出身贫穷,经过多年努力华丽转身为成功人士,名列《史记·货殖列传》第二富豪,自然有一些亲身体会。于是请教老师道,“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我们知道,人穷志短易于献媚,身处富贵易生骄慢。子贡检讨自己没有这些毛病,贫穷时不献媚,富贵了不骄慢,算是做到了“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境界吧?

可以想象当时情景,子贡貌似虚心请教,实质等待点赞。孔子也知趣,点头称是,“可也”,还可以啊。谁知,却话锋一转,“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言下之意,贫穷不献媚,说明有骨气,但不如贫穷照样安乐更见境界;富贵不骄慢,说明比较自重,但不如富贵依然好礼更见修养。

子贡听了或许失落,好在绝世高才,领会并背诵起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然后问孔子,“其斯之谓与”,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吗?

切、磋、琢、磨,是制作玉石的四道工艺流程:首先切石找玉,然后磋出玉体,继而细琢成器,最后打磨成品,可见顽石成玉绝非一日之功。这是《诗经·卫风·淇澳》的诗句,子贡家乡卫国的民歌,他自然很熟悉,于是就用这诗句请教,言下之意是探问老师,是否认为自己学未成器?

孔子对子贡之探问真意心知肚明,喊了一声子贡之名“赐也”。在古代,平辈之间称字,上辈对下辈则直呼其名。孔子对弟子从来直呼其名,正是按礼。孔子说,赐啊,“始可与言诗已矣”,现在可以跟你谈诗了啊。

这是场面话,真意是“看来你还是懂我深意的啊”,针对的是刚刚对子贡的点拨。听话听音,见子贡听出其中潜台词,并且反应很快,无愧于高徒,所以点赞子贡说,“告诸往而知来者”,告诉已知你能推知到未知。

这里的已知,是孔子说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句点评。这里的未知,是这句点评暗示“子贡你尚需打磨”。子贡领会了,并且马上转入了虚心,请教自己的前进方向。孔子很欣慰,所以表彰子贡可以跟自己谈诗了——凡是真正的好诗,真意从来不在字面上,而是深藏诗句背后。

接着孔子就子贡听懂潜台词之事,进一步引导,“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应该担心自己不理解别人啊。

论语首篇
至此结束。各种巧妙集语编排,宛如编撰者组织的孔门沙龙。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5 15:54
关于“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李零给出“是安贫”的解读,太草率了。不求饱,不求安,强调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不是说现实已然贫困。真正好道者,即使身处富贵乡,依然还会保持“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精神。何况,安贫乐道不是说行动上安于贫困,而是说好道之心不受贫困的影响。

关于“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十一代孙、西汉经学家孔安国注曰“能贫而乐道”,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不如贫而乐道”,都添了“道”字。不知是他们认为“贫而乐道”与“富而好礼”更对称,还是不明白“贫而乐”本身依然是“道”?查阅《简本论语》(《定州汉墓竹简论语》)残文“……乐,富而好礼者也”可知,原文就无“道”。

至于朱熹说,“乐则心广体胖而忘其贫”,更是拉低了孔子境界。贫而乐,是说客观贫而主观不贫。单单“忘其贫”,说明主观还有贫之念,依然在意贫,只是“忘”了而已。但好道者根本无视客观“贫”与否,正如《庄子·让王》所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6 17:30
逻辑自洽,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需深入且静心阅读。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6 21:3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6 17:30
逻辑自洽,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需深入且静心阅读。

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
——————


这个指什么?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6 22:24
“贫而乐、富而好礼”,显然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高了一个层次。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6 22:46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2:24
“贫而乐、富而好礼”,显然比“贫而无谄,富而无骄”高了一个层次。

先生展开来说说?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6 23:09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足,既乐和知足就不会去谄媚权贵了;富而好礼,富足的人知道礼节、谦恭,言下之意,必然没有骄矜之态了。
子贡注重的是外表姿态,孔子体现的是内心志向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6 23:15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3:09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 ...

子贡注重的是外表姿态,孔子体现的是内心志向。精准!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0:29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6 23:09
贫而无谄,只是说守贫而不去谄媚权贵;富而无骄,只是说富足的人不骄傲。
贫而乐,在守贫时还很乐和、知 ...

先生好,我将你这个说法引入文章之中了。感谢!

可以想象当时情景,子贡貌似虚心请教,实质等待点赞。孔子也知趣,点头称是,“可也”,还可以啊。谁知,却话锋一转,“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言下之意,贫穷不献媚,说明有骨气,但不如贫穷照样安乐更见境界;富贵不骄慢,说明比较自重,但不如富贵依然好礼更见修养。简单说,子贡注重与人交往的外表姿态,孔子追求自我内心境界的修为。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0:49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0-27 11:03 编辑

但是,无论《尚书·太甲》的“慎终于始”,还是《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以及《荀子·礼论》的“君子敬始而慎终”,都以“慎终”表达忧惧结局,何曾涉及过孝道?再说“远”字,在论语中出现21次,乃至在所有先秦著作之中,何曾有过“远祖”之义?显然是前人首先望文生义“终”为寿终,然后顺理成章地添字解读“远”为远祖了。不得不说,古今盛行厚葬之风,跟这些千古误解脱离不了干系。

———————
这段解读感觉有点问题。

春秋时期,西周朝四分五裂,原从事官学的学术官流至民间转开私学,从原来的政教合一、官师合一演变成政教分设、官师分离。
学术官在民间的教学并未脱离“周礼”。周代礼制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古今盛行的丧葬之风显然不是误解,而是官方倡导的结果。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0:5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0:49
但是,无论《尚书·太甲》的“慎终于始”,还是《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以及《荀子·礼论》的“君 ...

论语先进篇里有段描述: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注意第四段。可见孔子并不赞同厚葬。在孔子这里,强调的葬之以礼。为政篇说到这个问题: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05
另外,论语子罕篇提到: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病危,子路以为阳寿到了,心想老师曾任大司寇,应当享受大夫待遇。但是孔子没有家臣,怎么办?好办!子路指派孔门弟子变身为家臣,组成治丧机构,准备风风光光地大办一场。但是孔子命大,好转了。他听说了此事,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说,“子路他啊,爱搞面子活啊,由来已久!没有家臣却装成有家臣,我想骗谁?骗老天爷吗?我与其死在假家臣之手上,不更应该死在真弟子之手吗?我纵然不得风光大葬,难道我就会死在路上吗?”言下之意,我不可能暴死路上一般被草草埋葬,我该有的体面还是会有的!

这里强调的还是葬之以礼。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1:05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0-27 11:06 编辑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0:57
论语先进篇里有段描述:

◇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 ...

论语里的主张没问题,关键是临老师批判的“古今盛葬之风”并不是古今对“慎远追终”之误解,而是夏商发轫、成于周朝的“鬼神文化”所致。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0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1:05
论语里的主张没问题,关键是临老师批判的“古今盛葬之风”并不是古今对“慎远追终”之误解,而是夏商发轫 ...

你说的这个问题,我好好思考一下。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08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1:05
论语里的主张没问题,关键是临老师批判的“古今盛葬之风”并不是古今对“慎远追终”之误解,而是夏商发轫 ...

用推波助澜此意,怎么样?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1:11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1:08
用推波助澜此意,怎么样?

不妥。不是同一个文化和同一个语境。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17
★汉代孔安国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朱熹略作修改而注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今人因袭,译文说,“慎重对待父母死亡,虔诚追念远代祖先。”胡适甚至断言,“一切丧葬祭祀的礼节,千头万绪,只是慎终追远四个字,只是要民德归厚。”(《中国哲学史大纲》)但是,无论《尚书·太甲》的“慎终于始”,还是《老子》的“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以及《荀子·礼论》的“君子敬始而慎终”,都以“慎终”表达忧惧结局,何曾涉及过孝道?再说“远”字,在论语中出现21次,乃至在所有先秦著作之中,何曾有过“远祖”之义?显然是前人首先望文生义“终”为寿终,然后顺理成章地添字解读“远”为远祖了。不得不说,如此误解,对古今盛行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18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1:11
不妥。不是同一个文化和同一个语境。

上楼改了,请梅老师批讲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1:40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0-27 11:42 编辑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1:17
★汉代孔安国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者,祭尽其敬。”朱熹略作修改而注曰,“慎终者,丧尽其礼。追 ...

从学术严谨角度来说,还是不妥,最好不加。
春秋战国,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提倡厚葬;道家”齐生死、以死为乐“,主张薄葬,但这二位大家的提倡都未憾动另一个敬”人鬼神“的文化体系,及“以厚葬为奉终,以高坟为行孝”的社会人情世故----后者是前者演变的结果----因为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就认为灵魂不死,信奉鬼神慰藉来世。

结论,厚葬之风和古今对“慎远追终”的误解,完全不挨边。硬挨也可以,但占比极小极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1:46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1:40
从学术严谨角度来说,还是不妥,最好不加。
春秋战国,儒家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不提倡厚葬;道家”齐 ...

好!听梅老师的!献花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1:56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5 15:51
1.4.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 ...

这段妙趣横生。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1:59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6 21:39
甩出去的话头还圆回来
——————

逻辑推演使人信服。
比如,仁=尽善尽美;好学=好道。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2:07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0-27 12:08 编辑

以上全部认真读完。从编辑角度和读者角度(而非学术探讨),除了个别标点符号引用和语句略有(仅仅为略有)不畅之外,其他无挑剔之处。

如果一定说一点,就是第26楼关于现政那一段,容易让读者瞬间出离原学术氛围,好比古人突然穿越到现代,落地的刹那有点懵。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2:1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2:07
以上全部认真读完。从编辑角度和读者角度(而非学术探讨),除了个别标点符号引用和语句略有(仅仅为略有) ...

好,也听从梅老师的,坚决去掉!一切以梅老师为准!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2:2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2:10
好,也听从梅老师的,坚决去掉!一切以梅老师为准!

老舍说:改我一字,男盗女娼!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2:27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2:20
老舍说:改我一字,男盗女娼!

老舍:改我一字,男盗女娼。
吕不韦:改我一字,可得千金。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2:35
看到一个日本学者原重治,他把“仁”演绎成“仁为人道之至极”。
我觉得也有点意思。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2:4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2:35
看到一个日本学者原重治,他把“仁”演绎成“仁为人道之至极”。
我觉得也有点意思。

至极,就是尽善尽美啊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2:45
本帖最后由 飞梅弄晚 于 2024-10-27 12:48 编辑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2:40
至极,就是尽善尽美啊

那尽善尽美就理解得通了。全意是:仁即人道之至极,至极即尽善尽美。比起“仁即尽善尽美”,好像容易理解些---我的一家之言,不足之处临老师多担待。

一开始和泌水兄一样,也觉“尽善尽美”有些笼统,但又说不上哪里笼统,一知半解下又找了一些资料看看。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7 12:46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0:29
先生好,我将你这个说法引入文章之中了。感谢!

可以想象当时情景,子贡貌似虚心请教,实质 ...

敬佩临窗的虚怀若谷和富而好礼!
其实这个“贫而乐”后面还是添一个“道”字为好,虽然有佐证就是这三个字,但毕竟是模糊了指向。
贫而乐,可以是安贫乐道,还可以是乐善好施,也可以是乐见其成等等。未若“贫而乐道”之一言以蔽之。
司马迁去孔不远,他对圣人语录要比宋明以降的理学家理解的深刻。
安上一个“道”字,无比贴切。虽然原文并无此字。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2:50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7 12:46
敬佩临窗的虚怀若谷和富而好礼!
其实这个“贫而乐”后面还是添一个“道”字为好,虽然有佐证就是这三个 ...

我的意思是,“贫而乐”,已是"道"本身.

请先生容我再想想。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7 13:2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2:50
我的意思是,“贫而乐”,已是"道"本身.

请先生容我再想想。

窃以为贫而乐的意指局限,远不能代表“道”。
就好比“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远不及“贫而乐,富而好礼”一样。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3:4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2:45
那尽善尽美就理解得通了。全意是:仁即人道之至极,至极即尽善尽美。比起“仁即尽善尽美”,好像容易理解 ...

人道之至极是一面,为政之道需不需要至极?
如果需要,那仅仅说人道之至极,就狭窄了啊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3:45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7 13:25
窃以为贫而乐的意指局限,远不能代表“道”。
就好比“贫而不谄,富而不骄”,远不及“贫而乐,富而好礼 ...

我的理解刚刚相反。如果贫而乐道,仅仅只有乐道,狭窄了。
如果贫而乐,乐山、乐水、乐品茶、乐谈恋爱、乐斗机锋,所乐更广泛了啊。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可是孔子说的呢。
孔子还乐唱歌,乐弹琴。。。。。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4-10-27 14:03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3:45
我的理解刚刚相反。如果贫而乐道,仅仅只有乐道,狭窄了。
如果贫而乐,乐山、乐水、乐品茶、乐谈恋爱、 ...

我理解的人道,是天地人的“人”,相对天道而言,人道包含为政之道。
临窗的人道,指的是人伦之道、人性之道,不包含为政之道。

应该是我生造了一个“人道”的析义。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4:0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4-10-27 14:03
我理解的人道,是天地人的“人”,相对天道而言,人道包含为政之道。
临窗的人道,指的是人伦之道、人性 ...

人道具有广泛性,政道虽然基于人道,但政府具有唯一性,所以政道也需唯一性,二者不可混淆一起谈。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7 15:14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3:45
我的理解刚刚相反。如果贫而乐道,仅仅只有乐道,狭窄了。
如果贫而乐,乐山、乐水、乐品茶、乐谈恋爱、 ...

身在道中,还说道外。诸乐乐只要不涉淫逸,不都是道么。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7 15:17
泌水 发表于 2024-10-27 15:14
身在道中,还说道外。诸乐乐只要不涉淫逸,不都是道么。

好吧,各自保留意见

请先生继续捉漏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4-10-27 20:0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7 15:17
好吧,各自保留意见

请先生继续捉漏

一己之见,岂敢捉漏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8 12:19
后面两章,很容易联系在一起。第一章,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8 12:28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17:15
那么,什么是孔门之道呢?众说纷纭,云山雾海,也从无一人说明白。如果真正参悟论语中的各种论道就会明白, ...

道术这个词,用在儒学上,我倒是没怎么想到~~~~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8 12:30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22:43
第二章  学道目的

1.2.1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

原来这三则在一起,且孝弟是基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10-28 12:35
临窗独饮 发表于 2024-10-22 22:45
前面说完了学道,紧接着就提出了学道的终极目的——为仁。
那么,仁是什么?这里没有给出定义。之所以没有 ...

有个句子: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跟这段关乎”仁“的解说,似乎略有些出入?我再多读几遍~~~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8 12:5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0-28 12:35
有个句子: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跟这段关乎”仁“的解说,似乎略有些出入?我再多 ...

没出入。不恰当地类比:

一个是:只要你努力挣钱,钱自己就会来!
一个是:你要努力地挣钱,总会挣到钱的!

前者主观鼓励,后者客观实现。

作者: 云川    时间: 2024-10-29 10:56
斑竹方便写一写《小窗幽记》吗?
写出来,我就不用抱着书本看了,我那本书纸质差,看着费眼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4-10-29 17:13
云川 发表于 2024-10-29 10:56
斑竹方便写一写《小窗幽记》吗?
写出来,我就不用抱着书本看了,我那本书纸质差,看着费眼

云川兄好,《小窗幽记》我还没有看过呢,惭愧啊

以后多来指教啊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