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会理:时光的印迹 [打印本页]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36
标题: 会理:时光的印迹


  他们说,会理是冷门的、小众的。然,是我想要抵达的。

  成都出发。沿途,诸多山河。横断山脉,绵延不绝,苍莽,又辽远。

  凉山彝族,我的刻板印象,是:地处偏远,物资匮乏。民族艰难,迁徙,又辗转。

  实际如何呢?或说现状如何呢?总要身临,才略知一、二。

  马不停蹄,于午后到达。

  选住在古城附近,只为早晚间抵达,能分分钟亲近。推门下车前,想起一个词:蛮子。释义是蛮夷之人。川语里泛指贫困山区,主指少数民族地区,略带贬义。

  若真还有“蛮”,未必是坏事,比踉跄奔跑,丢失初心强。我最想看见什么呢?是文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却又还能触摸到旧时光的痕迹。比如,村居,农耕。再如,文化,传承。

  踏入古城前,我跟先生和儿子说,晚餐吃羊肉米粉,或到钟鼓楼啃筒子骨,记得再留点肚子间给熨斗粑、鸡火丝什么的哈。他们说哦哦。莫名想乐,怎么感觉我跟个老妈子似的?好在俩爷们儿习惯成自然了。

  会理的招牌小吃,羊肉米粉,据说融合了川菜的麻辣鲜香和本土的豪爽汁味。简而言之:粉粗肉肥,少了婉约细腻,多了山野粗犷气。再有筒子骨,清炖,髓浓肉松,棒骨嶙峋,桀骜不驯的感觉有没有?至于熨斗粑、鸡火丝之类随喜就好,也未必吃得下了。

  古城不大,四面通达。大街与小巷相对而立。巷里院落众多,黄泥墙随处可见,时光的痕迹斐然成章。

  至于大街么,青砖石铺就的道路,古色古香的建筑,人来人往的街头,繁华,也不失静谧……置身其间,就成为繁华和静谧的一部分。

  忽而醍醐灌顶般,读懂了:所谓积淀,历史,文化,都依赖人来体现。人才是特定地域的产物及精神意志的持续。

  古城墙与东城巷相连,很低矮,且不起眼,加之城墙上、下繁花似锦,又设有休闲茶座,很容易被忽略。好在有大水车,被大茶壶冲刷带动,视线不自觉随之而动,正好指向古城墙,不至于错失了遇见。

  东城巷大概是会理古城最热闹的地儿了吧?类似成都锦里的商业美食街。

  跨出东城巷往主街走,顺理成章的就看见绿陶了。彰显岁月痕迹的绿陶工艺,在会理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因采用天然“孔雀石”配釉,高温烧制后呈宝石绿而得名。其图案古朴而又充满禅意,既有国画所特有的悠远意境,又有很强的变形和夸张手法,整体充满隐喻性与艺术张力。

  若不是游程还长,携带不方便,真想买几个回去,感觉好有文化的样子。

  才知道,会理在历史上曾有富庶时。古城建于乾隆十二年。斯时,清帝国持续强盛,且稳定发展。位于川滇两地要冲,会理商贸通畅繁忙,绿陶就是盛于明、清时代的。关联“青瓷”的发展史,可窥见西南地区的发展,从来都与时代并行的。

  什么时候“蛮荒”起来的呢?或许远离王朝中心,多了经济边缘化,少了疆域归属感,便顺理成章“蛮”了。

  城鼓楼(北城门,拱极楼),会理现存最古老的。据说建于明代,朱姓王朝还算强盛时。时移世易,沧桑变迁,王朝不复存在,惟泥砖之物依旧。城墙根一路往上,生满了苔藓,蕨类及其他杂草。最夸张的是,一棵小树,以根悬空盘曲,竟也蔚然。它们安静自在,任人张望。也只有这类善于攀援和极易生长的贱生植物,才能在时光的罅隙里绵延,一代,一代,又一代。

  漫步上城楼,竟有茶馆,悠然而在。还有个小书店。惊不惊喜?意不意外?站到城楼边,呈俯瞰之姿。远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建筑,人影,尽收眼底,忽而就有了出世的心境。不知是不是巧合,在城门洞旁,遇见了“苏尼”(彝族社会中的巫师,“苏”在彝语中意为“人”,“尼”意为作法术时的情景)正在给人看病,用一个奇形怪状的槌子,敲击这同样奇怪的鼓,闭着眼浑身律动,唱着听不懂的咒语。让我想起《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尼都萨满。

  钟鼓楼,位于十字大街,建于清雍正12年。随不能登楼而观,也可窥见许多,譬如雕梁画栋,朱柱挺拔,做工精细。与城鼓楼遥遥相对,一新一旧,一巍峨一拙朴,也很是相映成趣。

  漫步在古朴的大街小巷,感受浸润在岁月中的古城历史文化。大概是小众旅游地的缘故?街巷没有熙攘的游客店,更多是日常的生活小店。听着“大减价”,“大甩卖”的吆喝声,感觉根本就在家门口的场镇似的,不觉莞尔。

  有一条小巷子名为科甲巷,顾名思义,“书香之地”,据说有诸多进士府邸。我在巷子里晃悠了一阵,却没有寻到,或是近在眼前不相识?倒是无意中看见了“仓圣宫”的标识,想起来有人提及,说是始建于清同治年间,供奉仓颉的——倒也符合会理对“文”的重视,跟科甲巷、金江书院等的气质相匹配。

  然,走近了才发现关门闭户 ,将游客拒之门外。探头往里去看,其布局坐北向南,隐有复四合院布局,却几乎呈废弃状态。不由得一声叹息。

  想象漫步走进仓圣宫,仿佛穿越回清代,触摸着那个时代的建筑之美,该是怎样感慨呢?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就这么悄无声息隐入尘烟,会不会涉嫌暴殄天物了?

  忽然就失去了闲逛的兴致。

  金江书院就在不远处——会理一中校园内。迟疑半秒,想着可能会被拒,便连努力都不想了,于是往回走,回酒店。

  天府之南,彩云之北。“川滇锁钥”的特殊地理位置,奠定了“会理虽小,内里博大”的基础。

  说起来会理在“文”之一字上是有优势的。在清代,或者更远的朝代,类似会理,海南,云南,西北等边远地区都是皇帝流放犯官逐臣的地方,而这些犯官逐臣,大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与远见之人。他们的到来,或多或少带动了会理的文化气息。

  就这一点已然足够。回到酒店,安静躺在床上,翻看着照片和视频,我如此想。其他像红色文化,石榴文化之类,无非是锦上添花而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2 编辑

[attach]830579[/attach][attach]830578[/attach][attach]830577[/attach][attach]830580[/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8 编辑

[attach]830583[/attach][attach]830582[/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4 编辑

[attach]830584[/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6 编辑

[attach]830586[/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7 编辑

[attach]830587[/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08 编辑

[attach]830590[/attach][attach]830589[/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5 22:4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4-7-15 23:10 编辑

[attach]830595[/attach][attach]830594[/attach][attach]830593[/attach][attach]830592[/attach][attach]830591[/attach]。。。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7-15 22:49
很向往的小镇,有羊肉米线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7-15 22:50
天府之南,彩云之北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4-7-15 22:52
蜀滇交界处呗。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4-7-15 22:52
进军大西南的节奏,图文并茂哈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5 23:00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4-7-15 22:52
进军大西南的节奏,图文并茂哈

图文并茂?我网可能不好今天,看不到图啊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5 23: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7-15 22:47
。。。

城门隧道长度等于城墙厚度吗?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5 23:1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7-15 22:47

城墙太有时间感了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5 23:18
喜欢胡同那张,有历史感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4-7-16 05:48
  这游记真不错!游记介东西,其实就是自己眼中的某地,包括吃食,别人说好的,靓的,你未必感兴趣。一句话,得有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学习了!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4-7-16 07:06
居然没有赋诗一首?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7-16 07:10
哈哈哈 挺好的会理

不是一般人的行程安排,若我就直接越过。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4-7-16 07:10
黑云压鼓楼

不见金豆豆

粉粗羊肉肥

撑坏十指扣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7-16 07:14
有内容的具体的现实的行程
不是抽象的普遍的……

旅程的人,人的旅程。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07:32
看地图,会理南边便是元谋,瞬间感觉古老扑面而来。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7-16 07:34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4-7-16 07:49 编辑

“ 他们说,会理是冷门的、小众的。然,是我想要抵达的。

  成都出发。沿途,诸多山河。横断山脉,绵延不绝,苍莽,又辽远。

  凉山彝族,我的刻板印象,是:地处偏远,物资匮乏。民族艰难,迁徙,又辗转。”

这段,大气。力度。



作者: 坐忘庄    时间: 2024-7-16 07:35
本帖最后由 坐忘庄 于 2024-7-16 07:49 编辑

成都阿来,以前读过小金……
阿来在《大地的阶梯》开篇写到:我看那些山,一层一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我觉得总有一天,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到天上去。

行走的内容,内容的放飞。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7-16 08:46

赶紧搜了一下百度:
会理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公园路72号,是始建于明初的卫城,已有600多年历史,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驿站。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7-16 08:48

文字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4-7-16 09:03
各具特色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4-7-16 09:40

城墙新建的痕迹很明显,或是重新粉嵌了一遍,你细看过木有?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09:42
知音 发表于 2024-7-16 08:46
赶紧搜了一下百度:
会理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市公园路72号,是始建于明初的卫城,已有60 ...

原来也是卫。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7-16 09:51
炉渣渣 发表于 2024-7-16 09:40
城墙新建的痕迹很明显,或是重新粉嵌了一遍,你细看过木有?



古城的城楼基本都是要重修的,真正的古迹很少见了,但布局不会变。

作者: 肥园子    时间: 2024-7-16 09:58
彝族舞,学会了没?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4-7-16 10:10
知音 发表于 2024-7-16 09:51
古城的城楼基本都是要重修的,真正的古迹很少见了,但布局不会变。


是的,位置不变,只是游客容易出戏,,
作者: 炉渣渣    时间: 2024-7-16 10:19

所以我建议豆豆在接下来的行程中多关注自然风物,少看这些人为的痕迹,凉山在多年前还是奴隶社会,这些彝人种地是农,打仗就是匪,都是双重身份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4-7-16 10:37
金老师这文笔,百看不厌!哪个是玉器还是瓷器,看着好精致啊,喜欢……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10:54
杀手 发表于 2024-7-15 23:11
城门隧道长度等于城墙厚度吗?

城门都是个墩子,比城墙厚很多。

作者: 嘉人    时间: 2024-7-16 11:04
一提会理就想起那年的PS爆火网络事件。这个事情我现在经常作为讲课的素材用。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7-16 11:18
多拍点照片看看……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1:1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4-7-16 10:54
城门都是个墩子,比城墙厚很多。

城门比城墙厚很多?不理解,不是一般相反吗?
(不是质疑,只是单纯不懂,哈哈)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1:20
嘉人 发表于 2024-7-16 11:04
一提会理就想起那年的PS爆火网络事件。这个事情我现在经常作为讲课的素材用。

哪个事件?
少数民族的就记得一个金发帅哥唱歌,歌词好像是“我们。。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11:31
本帖最后由 刘庄主 于 2024-7-16 11:33 编辑
杀手 发表于 2024-7-16 11:19
城门比城墙厚很多?不理解,不是一般相反吗?
(不是质疑,只是单纯不懂,哈哈)

[attach]830714[/attach][attach]830715[/attach][attach]830716[/attach]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1
知音 发表于 2024-7-16 09:51
古城的城楼基本都是要重修的,真正的古迹很少见了,但布局不会变。

仓促行文,忘记补充说明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修改,姑且就这么搁着吧。等我返程了,再来微调细节。。。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4-7-16 11:31

哈!这个是旧楼?看着很漂亮!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11:34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7-16 11:32
哈!这个是旧楼?看着很漂亮!

为说明城门比城墙厚找的照片,和会理没关系。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6
牛山峰 发表于 2024-7-16 10:37
金老师这文笔,百看不厌!哪个是玉器还是瓷器,看着好精致啊,喜欢……

绿陶。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6
螃蟹 发表于 2024-7-16 11:18
多拍点照片看看……

六星发照片麻烦 还需要处理。耽搁很多时间。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7
杀手 发表于 2024-7-16 11:19
城门比城墙厚很多?不理解,不是一般相反吗?
(不是质疑,只是单纯不懂,哈哈)

不叫城门。叫城门洞。哈哈!这样能不能理解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8
肥园子 发表于 2024-7-16 09:58
彝族舞,学会了没?

听不懂。我就觉得那个苏尼巫医的驱邪治病特别有意思。围观了好久。。。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1:39
嘉人 发表于 2024-7-16 11:04
一提会理就想起那年的PS爆火网络事件。这个事情我现在经常作为讲课的素材用。

哈!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1:44
刘庄主 发表于 2024-7-16 11:34
为说明城门比城墙厚找的照片,和会理没关系。

啊!谢谢,原来说的是城门楼啊?
我理解成“城门”那两扇门了,就那个开开关关的木板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4-7-16 11:4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7-16 11:31
仓促行文,忘记补充说明了。又没有时间和精力修改,姑且就这么搁着吧。等我返程了,再来微调细节。。。

你看看楼上,图片的构图,色调,是如何鲜明、完整与和谐,要揣摩。尽善尽美不易。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1:4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4-7-16 10:54
城门都是个墩子,比城墙厚很多。

看照片理解了,谢谢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4-7-16 13:27
杀手 发表于 2024-7-16 11:44
啊!谢谢,原来说的是城门楼啊?
我理解成“城门”那两扇门了,就那个开开关关的木板



作者: 风花    时间: 2024-7-16 14:25
都在挑我家豆豆的刺 我看着明明写的很好
豆豆咱不理他们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7-16 16:02
风花 发表于 2024-7-16 14:25
都在挑我家豆豆的刺 我看着明明写的很好
豆豆咱不理他们

嘻嘻(*/∇\*)。确实是行程仓促,又是手机码字,没办法静心思虑全局,疏漏在所难免,挑刺儿也正常,也阔以哒!。啃啃小娘子。。。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6:21
风花 发表于 2024-7-16 14:25
都在挑我家豆豆的刺 我看着明明写的很好
豆豆咱不理他们

队长横刀立马保护铃小六


作者: 杀手    时间: 2024-7-16 16:2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7-16 16:02
嘻嘻(*/∇\*)。确实是行程仓促,又是手机码字,没办法静心思虑全局,疏漏在所难免,挑刺儿也正常 ...

记住了你省字的写法:然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17:57
谢谢好文!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19:37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4-7-16 17:57
谢谢好文!

其图案古朴而又充满禅意,既有国画所特有的悠远意境,又有很强的变形和夸张手法,整体充满隐喻性与艺术张力。

如是禅意,是时光的印迹,是历史与现实,过去心与当下心的叠加意象。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19:46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4-7-16 19:37
其图案古朴而又充满禅意,既有国画所特有的悠远意境,又有很强的变形和夸张手法,整体充满隐喻性与艺术张 ...

禅意之美,是纯净心性的觉受意象。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19:51
禅,是意象,是净智。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19:57
40年前,我的大学毕业论文:论潜意识的表象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20:11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4-7-16 19:57
40年前,我的大学毕业论文:论潜意识的表象

那时的我,还不懂禅。只是从唐诗宋词,莎士比亚,浅述了潜意识表象的一点感悟。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20:18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4-7-16 19:51
禅,是意象,是净智。

现在知道了。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20:21
谢谢美文!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20:38
空灵山人 发表于 2024-7-16 20:21
谢谢美文!

时移世易,沧桑变迁,王朝不复存在,惟泥砖之物依旧。城墙根一路往上,生满了苔藓,蕨类及其他杂草。最夸张的是,一棵小树,以根悬空盘曲,竟也蔚然。它们安静自在,任人张望。也只有这类善于攀援和极易生长的贱生植物,才能在时光的罅隙里绵延,一代,一代,又一代。
作者: 空灵山人    时间: 2024-7-16 21:03
禅的意象,沧桑清净。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4-7-16 22:15
说起来会理在“文”之一字上是有优势的。在清代,或者更远的朝代,类似会理,海南,云南,西北等边远地区都是皇帝流放犯官逐臣的地方,而这些犯官逐臣,大都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其中不乏饱学之士与远见之人。他们的到来,或多或少带动了会理的文化气息。
-------------------------------------------------------------------------------
格格不虚此游。想当年,才子杨慎被贬流放云南,围炉斗诗才诞生出《双百梅花诗》。
作者: 嘉人    时间: 2024-7-17 11:34
本帖最后由 嘉人 于 2024-7-17 11:37 编辑
杀手 发表于 2024-7-16 11:20
哪个事件?
少数民族的就记得一个金发帅哥唱歌,歌词好像是“我们。。的”

2012年还是哪年来着,会理的政府网上刊了一篇信息,就是几个市领导视察公路建设的,放了张图片,几个领导站在一条新建成的路上指导工作,结果被网友看出那张图是合成的。然后在天涯引起了热议,网友们纷纷恶搞,把几个领导的图PS到各个场景 ,会理全网爆火。不过后来的应对非常好。转负为正。

我在讲YQ的处置和应对时,经常用这个作例子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