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警惕文革思想回潮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4 18:51
标题: 警惕文革思想回潮
先把题目放在这,有时间我来说说。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3-24 19:34

等着看看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4-3-24 19:36
我们不但要反对极左,也要反对极右,这两种极端分子对中国的危害性是相当的。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4-3-24 19:49
文革思想早已而且始终在回潮。
要警惕的是其通过权力变成现实。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3-24 19:54
根本不是回潮,是从未消失过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3-24 22:24
等你说。
作者: 凶猛老狐狸    时间: 2024-3-25 00:13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3-24 19:54
根本不是回潮,是从未消失过

完全赞同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4-3-25 10:19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4-3-25 00:13
完全赞同

老狐狸,别跟风。这里的回潮不是否定消失,而是声势可能要达到预想不到的规模~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4-3-25 10:3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3-24 19:54
根本不是回潮,是从未消失过

上世纪、90年开始,确实是全面转右的。---也就是,现实主义、自私主义、忙活自己挣钱。

因为前一年,理想主义、利他主义、集体主义,被破灭了。呵呵

然后,到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国4万亿、救了世界的时候,左又开始发声:你救世界、就是救美帝!---哈哈哈

从此,直到、目前、----呵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6 11:49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4-3-26 12:00 编辑

感谢大家的参与,就不一一致谢了!
很早就想和大家说,我写帖子都是临屏写的,这样就节省时间,但是缺点很多,首先就是错别字标点,再有就是整篇的逻辑和连续性以及前后的安排也很不规范,没办法,水平问题,时间问题。
有人总会问,你老说时间问题,你到底忙什么呢?不会是我们见惯了的那种忙于事业吧?
哈哈,扯犊子了,我就没有过事业,现在黄土埋到了脖颈子还有事业可忙?看孩子,做饭买菜,接送孩子,还有无穷无尽的家庭琐事,这还不包括有些突发事件,坐下来写字的时间就少很多。
我以前一般都放在晚上写,大家也可能注意到了以前很多的帖子都是很晚或者清晨写的。但是现在感到精力不足了,特别是坐骨神经痛,坐着时间长了非常难受。我为什么先说这些咸淡的零碎呢?目的就是为了如果我的文中有我说的那些毛病请大家原谅,当然观点的错误不在其内,欢迎大家指正。
好了,不啰嗦了,言归正传。
在说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就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文革到底是对还是不对?
有人会说,这还用说吗?我告诉您这个问题不但要说,而且一定要仔细想,因为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没解决。
我们可以用官方的定义回答这个问题,比如1976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对文革是否定的,并且明确指出这是毛爷爷的错误。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看到文革不但没有被否定而且文革思维在延续。
我记得我在这里写过一个东西,就是介绍了“枫桥经验”的由来。因为前不久好像就是去年吧,我在电视上看到要发扬枫桥经验的说法,内容我不赘述了,这是一个明显的官方对文革的重新定义,我这样说不知道是不是过分。
枫桥经验实际上就是要群众自己把自己管理起来,用分门别类的方法实行控制的一种办法。我说的是原版的枫桥经验,并不是指的现在的所谓《新时代枫桥经验》。
另外一种官方的说法是,文革是党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段痛苦的经历。
那好,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聊聊这个痛苦经历的由来,他到底让我们痛苦到了什么地步?为此造成的巨大损失以及后来的影响仅仅就是痛苦的经历能概括的?
又TM有事了,有时间接着聊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3-26 11:5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3-26 11:49
感谢大家的参与,就不一一致谢了!
很早就想和大家说,我写帖子都是临屏写的,这样就节省时间,但是缺点很 ...



正文还没写,一个标题就引起轩然大波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6 11:54
知音 发表于 2024-3-26 11:51
正文还没写,一个标题就引起轩然大波了

希望有错误及时指出,不合规矩立即删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3-26 12:02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3-26 11:54
希望有错误及时指出,不合规矩立即删除。


枫桥那个不提也罢,个人感觉
作者: 平常人家平常心    时间: 2024-3-26 12:14
兰羽 发表于 2024-3-24 19:36
我们不但要反对极左,也要反对极右,这两种极端分子对中国的危害性是相当的。

这回支持您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4-3-26 14:03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3-24 19:54
根本不是回潮,是从未消失过

同意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6 15:00
知音 发表于 2024-3-26 12:02
枫桥那个不提也罢,个人感觉

好,就听你的!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6 15:00
平常人家平常心 发表于 2024-3-26 12:14
这回支持您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6 15:00
小红袄 发表于 2024-3-26 14:03
同意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4-3-26 15:59
知音 发表于 2024-3-26 12:02
枫桥那个不提也罢,个人感觉

首版不简单,政治敏锐性很强,能发现关键点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7 20:30
六镇 发表于 2024-3-26 15:59
首版不简单,政治敏锐性很强,能发现关键点

多谢夸奖,哪有什么敏锐不过是瞎聊还请多指正。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7 20:4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4-3-27 21:13 编辑

发错地方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7 21:30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4-3-27 21:33 编辑

经历过那段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有一句令国人骄傲的词汇形容文革说他是“史无前例”,
这句话真的没说错,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想想,在我们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特别是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的历史中,动乱都是自下而上的。封建皇帝担心的就是动乱,维护的就是他的统治,这是他干的唯一一件重要的事情。
文革则不同,他是一个自上而下引发的动乱。
所以说,用“史无前例”来形容文革是很恰当的。
我不从大道理和理论上来印证我的观点,原因很简单,我没那个水平,我只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来说明文革,这也是我能力能及的。
文革开始于1966年,我在《我的一些碎片里》说过我的感受。就是从我舅舅拿回家来的一个整开的纸开始的。那张纸让他用图钉按在了墙上,上面满都是字。标题是《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底下还有一行小字标明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
这就是后来著名的“516”通知。这就是文革开始的信号。
那张纸很大,我们家那间小屋的墙面有限,唯一可以容纳的下的就是靠着炉子边上的墙,以至于后来那个通知被熏得发黄。
第二张后来又叫我舅舅带回家来,那就是一张印有毛主席穿着军装的半身像,旁边是红底黄字的文章,题目叫《炮打司令部》。
当时我还是小孩子,只上了两年想小学,字我认得,但是内容不理解。更不知道舅舅拿回这些东西为什么要挂在墙上。因为过去墙上挂着的都是杨柳青的年画,比如年年有余之类。一个大胖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那种。
今天就说到这吧,累得不行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4-3-28 06:57
1970年,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参加了当时的国情庆典。斯诺大家都熟悉,他写了一本书《红星照耀中国》。从长征来时倒后来的延安,他都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按照我们的评论是,他客观真实的报道了中国的情况。
他登上天安门是 受到毛爷爷的邀请,也是唯一的一个美国客人登上城楼的。
在这次庆典上,毛爷爷对他说了对文革的看法有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时间这么长,想不到规模这么大,想不到死人这么多。
大家记住,这仅仅是文革开始的第四个年头,他老人家就已经感到超出预期了。
的确,文革在规模上,几乎是全国各地,据说除了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都波及了,这个规模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涉及的范围值广也是实属罕见,牵涉的人之多可以说是举国上下,死了多少人就更无法统计。
文革的十年让中国的经济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这才是后来邓小平改革开放的真正动因。
我那个时候大概是上二年级,对于这场运动几乎一无所知。但是从周围的变化来看,让我这个孩子都吓一跳。
我记得我在这里写过一个短篇叫《杀瓜》,那个用木工的刨刃把自己开膛自杀的老木匠,就是哪个时候的真实写照。
要送孩子了,回来接着聊。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4-3-28 08:44
所有的运动都有初始目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搞文革?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3-28 08:51
小红袄 发表于 2024-3-28 08:44
所有的运动都有初始目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搞文革?

为了“人相食”的历史责任被扣自己脑袋上而丢了权力性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3-28 09:28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3-27 21:30
经历过那段经历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有一句令国人骄傲的词汇形容文革说他是“史无前例”,
这句话真的没说错 ...




那段历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痛点,是非功过早有定论,我们就不再回忆和讨论了。

大鹰老师,这个话题我们暂停吧,也免得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在这里借题发挥。

清明节来了,大鹰老师可以聊聊风土人情。

这个关了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