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也说说《第二十条》 [打印本页]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19 22:53
标题: 也说说《第二十条》
  今天刚看完,觉得还挺好。
  甚至觉得,剧情逻辑,推进节奏,观影体验,几乎无懈可击。

  有关韩明夫妇的碎嘴子日常,想想韩国电影《辩护人》,宋康昊演的小人物,韩剧细腻的搞笑,尽管是很正能量的题材,由小人物,甚至有点窝囊的小人物来展示,更让观众心理上能够接受,否则疑似伟光正的价值输出,令人抗拒。

  感觉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应该也是这个思路。

  韩明曾经是个热血青年,年轻那会儿因为见义勇为被记大过,毕业只能下放到县城,这导致了他工作后的油腻做派,只要不违背规则,尽管内心觉得不公正,也照办。

  但是自己儿子的见义勇为,赵丽颖哑女母女的遭遇,三年前办案上访者的死亡,这些积累起来,让他恢复了原本,年轻时的对正义的追求。前面细水长流的铺垫,韩明后期的转变很自然。

  片尾的慷慨陈词,也类似《辩护人》。

  觉得影片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很好,就像《辩护人》一样,后来推动韩国重新审判了当年的案子,无罪释放,尽管是迟到的正义。

  这部影片也一样,法治的推进,不应该只是寄希望于上层的觉悟,或者网民的吐槽,类似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影响力,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不管本意还是意想不到的客观,都会是好的影响。

  再有就是,许多人对公检法司的印象,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事实上,这十年的廉政,真的很少有人敢触碰红线,刁民真的会更厉害。特别农村,有些地方村霸一手遮天。

  比如,在卫生间,韩明对律师说的那番话,我没有找过你什么的,其实就是种自我保护,因为有些当事人求你办事同时会录音,会视频回放,会举报,会反咬一口,现在不会有人因为一点小利,就冒着失去公职而铤而走险。

  高薪养廉,毕竟公检法司的工资待遇,现在还是蛮好的。

  许多镜头,觉得特别真实。

  雷佳音和马丽的演技不用说了,表情/台词拿捏到位,分寸感刚刚好。
  张译演的也特别好,知识分子装腔作势的清高,还有被扎心窝子气得嘴直哆嗦。

  那个上访的女儿,年轻演员也演得很赞。
  赵丽颖之前宣传过多,弄巧成拙,觉得很尬。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19 23:04
这部影片也一样,法治的推进,不应该只是寄希望于上层的觉悟,或者网民的吐槽,类似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影响力,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不管本意还是意想不到的客观,都会是好的影响。


------


所以昨天我在上岸的帖子里就说了,第二十条虽然还不是尽善尽美,但是在推动法治的普法这一块起码做的很好了

就好像风扫之前写的一系列历史,用风趣幽默的写法

读历史书,涩且记不住,换个方式起码能多记住很多

第二十条也一样,法律条款很少会有人去逐字逐句的看,用电影的形势接地气的表现出来达到普法的目的,就挺好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19 23:23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19 23:04
这部影片也一样,法治的推进,不应该只是寄希望于上层的觉悟,或者网民的吐槽,类似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影 ...

对,尤其带有诙谐轻松幽默元素的电影,看着不累,不知不觉普法了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19 23:37
泼雷 发表于 2024-2-19 23:23
对,尤其带有诙谐轻松幽默元素的电影,看着不累,不知不觉普法了

说个搞笑的事儿给你听

大年29,我家小姨还了一笔钱给我妈

小姨属于畜牧场的工人,退休工资比社保的要高很多,技术农民的一种

当地同工种的退休金是划拨到账的,当地财务的会计假惺惺的还会公布工资明细

都是远亲近邻的,打入官方内部有寄几人啊,悄悄的透露给发的1800一个月不是真实薪资,真实薪资有三千左右再按工龄

好么,那一片的退休人员集体出动,70岁以下的静坐抗议,70岁以上的扁担锄头扒头拐杖的去砸门

保安和派出所的在场,还得搬椅子带靠背的安抚热血老年们,“您老别激动,有话好好说”“您老坐好,心平气和的聊”

安全距离五米

29早上去闹的,下午就补了两万多一个人,补下来我姨就还钱了

老可爱们商量过了,过年的钱到手,明年再去

我二姑奶奶八十多了,还被公务车送回家去的。笑死我了

所以说,当刁民也得懂法,在不违法的基础上维权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19 23:44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19 23:37
说个搞笑的事儿给你听

大年29,我家小姨还了一笔钱给我妈

哈哈哈

我姑姐夫有个亲戚,一到开两会,社区主任就找他:
老李,哪儿呢?我请你喝酒,别四处乱跑,

怕他上访,,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24-2-20 07:19
许多镜头,觉得特别真实。
——

我也是这个感觉。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24-2-20 07:21
观影体验,几乎无懈可击。
——
这一点,我有不同看法。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08:27
演的没问题,马丽稍有点用力

一些吵架台词多余

再是村民阻拦检查官执法有点假。堵检察院大门讨说法算上访,尚可接受。但暴力阻止检察官带证人回去,还把检察官打伤了,则是严重违法,刁民再刁,这点觉悟还是有的,给十个胆子也不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08:54
韩明曾经是个热血青年,年轻那会儿因为见义勇为被记大过,毕业只能下放到县城
==========
这个前提被我忽视了,虽然影片里强调过几次,但我还是没跟他后来的行为联系上。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4-2-20 08:55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08:27
演的没问题,马丽稍有点用力

一些吵架台词多余

有同感
一看他们俩口子吵架就看不下去了。马丽演技还是欠缺,听到爱人对初恋的那段,回家不应该是大吵大闹么,哪里还能心平气和,反正看不下去……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08:57
雷佳音和马丽的演技不用说了,表情/台词拿捏到位,分寸感刚刚好。
===========
马丽演的妻子接话和歪楼的速度让人崩溃,我都怕看她说话。
当然,她的行为是质朴感人的,就这一张嘴太太太太烦人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08:58
这部影片也一样,法治的推进,不应该只是寄希望于上层的觉悟,或者网民的吐槽,类似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影响力,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不管本意还是意想不到的客观,都会是好的影响。
===========
泼雷总是能看到重点,这个主线是认可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4-2-20 09:13
今天有个聚会。如果晚上回去早的话,我也写写这个。。。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0:29
知音 发表于 2024-2-20 08:57
雷佳音和马丽的演技不用说了,表情/台词拿捏到位,分寸感刚刚好。
===========
马丽演的妻子接话和歪楼的 ...

笑晕~~
想起来《繁花》的汪小姐,也是总叽叽喳喳,
可能你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比较安静,我还好,所有的吵架梗都能get到,看得乐不可支,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11:13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0:29
笑晕~~
想起来《繁花》的汪小姐,也是总叽叽喳喳,
可能你们平时生活的环境比较安静,我还好,所有的 ...



可能你思维敏捷能适应那个语速,我现在迟钝到看不了美剧了,思维跳动不起来了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1:46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08:27
演的没问题,马丽稍有点用力

一些吵架台词多余

电影的背景是小镇

铁链女的案例举例,当地派出所和妇联会完全不知情么?不存在

为什么不执法?因为偏远地区的法律形同虚设,地头蛇或者法不责众的不懂法的老百姓抱团,很难执行的

黄渤演了一个什么电影来着,片名忘记了,在当地村长村支书就是山高皇帝远最大的法和律

再说近一点的疫情期间,四川某地的疫情防控联合派出所要带走两个小区的疑似病例,小区住户齐心协力挡住了,再次核酸检测,确认并未感染病毒

这事当时还闹挺大的,上了热搜

我觉得第二十条的意义恰好就是接地气的普法,照亮有法依不了的阴暗角落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1:49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08:27
演的没问题,马丽稍有点用力

一些吵架台词多余

我有点恶趣味,可喜欢看他俩吵架抖机灵了,哈哈
刁民,,就影片通过各种人的描述给出的各种信息来看,他们已经不只是刁民
应该是黑社会团伙了,从老爷子开始,到他二儿子,否则也不可能放高利贷,不法催债,强奸等,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1:52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1:46
电影的背景是小镇

铁链女的案例举例,当地派出所和妇联会完全不知情么?不存在

这次广东潮汕游,了解了改开第一批特区汕头的发展,直到2000年中央纪委派调查组查汕头走私和偷税漏税,被当地排外不说,一把火烧死了3个人,中样震怒之下,全国十几个省都表态不与汕头做生意,许多外企纷纷外撤,于是沦落成四级小城,,
地头蛇确实厉害,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1:53
知音 发表于 2024-2-20 11:13
可能你思维敏捷能适应那个语速,我现在迟钝到看不了美剧了,思维跳动不起来了

昨天貌似看过一个你的回复,说赵丽颖跳楼很突兀

连续的打击,最后选择跳楼而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代表的是底层老百姓的绝望,更是法律还需要完善的理由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1:59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4-2-20 08:55
有同感
一看他们俩口子吵架就看不下去了。马丽演技还是欠缺,听到爱人对初恋的那段,回家不应该是大吵 ...

每个人的反应会不同吧,,换了我,也不会大吵大闹,会像马丽一样阴森悱恻笑里藏刀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2:01
知音 发表于 2024-2-20 11:13
可能你思维敏捷能适应那个语速,我现在迟钝到看不了美剧了,思维跳动不起来了

上海人特别女人说话本来就是那样快,发音没有太多长音,都是短促的,这和东北以及北京人完全不同。
我第一次去上海,听他们讲话头都大了,觉得每个人都是五百只鸭子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2:0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2-20 09:13
今天有个聚会。如果晚上回去早的话,我也写写这个。。。

好啊,等你写,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2:03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1:52
这次广东潮汕游,了解了改开第一批特区汕头的发展,直到2000年中央纪委派调查组查汕头走私和偷税漏税,被 ...

中国不仅仅只有一二三四线法律完善的大城市
还有很多有法不能依的偏远地区

潮汕地区的地头蛇也是一种文化,和台湾的黑金政治系出同门

台北最繁华的地方,即便是竹联帮四海帮青帮洪帮三合会的都洗白成了各种明面上的物业管理,其实就是擦边球的汲取土地资源城市建设和巧立名目的保护费

只要名目立的好,警察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初恋有个潮汕的朋友,在当地属于地头蛇世家,有一回犯了事被抓,他老婆一手交钱那边一手放人,99年那会的三百万呐,简单粗暴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2:20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1:46
电影的背景是小镇

铁链女的案例举例,当地派出所和妇联会完全不知情么?不存在

我觉得电影背景是城市,事发地类似城中村

执法部门不执法是渎职,这个常见,但执法时要带走证人(证人也愿意,不同于防疫隔离者不配合),这时刁民再抗法甚至打伤执法人员,性质就不一样了,说暴民暴乱也行

再,电影要基于一定普遍性事件,才能提出正当防卫讨论,上面刁民抗法更像为了突出矛盾强加进去的情节,和铁链女一样,就算有也不具普遍性,不能拿来在电影中说事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2-20 12:2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2-20 13:38 编辑

所以,张导的这片子的片名,其实应该叫《检察官》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2:24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1:49
我有点恶趣味,可喜欢看他俩吵架抖机灵了,哈哈
刁民,,就影片通过各种人的描述给出的各种信息来看,他 ...

这种抖机灵吵架抖音或小品上一抓一大把,当速食快餐行,在电影中反映传统家庭生活日常,浮了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2:37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2:20
我觉得电影背景是城市,事发地类似城中村

执法部门不执法是渎职,这个常见,但执法时要带走证人(证人 ...

[attach]806432[/attach]

江西上饶广丰,属于三线城市,百度搜一下,阻扰执法的多了去,还是去年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桥段的存在就是为了普法阻扰执法属于违法呢?

正因为是影视剧,平淡的叙述或者常见的案例表达不出张力

我挺庆幸自己生活的地方属于阳光尚能照耀到大部分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想否认还有照不到的地

再说铁链女,拐卖妇女儿童从来不是个案啊,骚年



作者: 平常人家平常心    时间: 2024-2-20 12:39
国情仍是
天大的官司
只要有地大的银子
总归能摆平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2:39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2:20
我觉得电影背景是城市,事发地类似城中村

执法部门不执法是渎职,这个常见,但执法时要带走证人(证人 ...

你看看他们在赵丽颖家的涂写,以及放高利贷,不法催债(砍狗/强奸/入室乱翻),这种目前在扫黑除恶中定性就是黑社会。

这部影片的双方,就是面对的黑恶势力(校园霸凌),见义勇为/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对面就是黑恶势力的犯罪,不只是被刺杀那一个强奸犯,他的同伙都是一样的,包括扔掉了刀的堂兄,威胁赵丽颖的村民,要是没记错的话,最后都有判刑的,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2:42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2:24
这种抖机灵吵架抖音或小品上一抓一大把,当速食快餐行,在电影中反映传统家庭生活日常,浮了

如果没有这些,影片的题材,太沉重了。

我可能经常看韩片,习惯了这种穿插方式,觉得还挺惊喜的,
感觉走出了正统题材一定要严肃,搞笑题材就没深度的套路,
混搭很赞,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2:44
螃蟹 发表于 2024-2-20 12:20
所以,张导的这片子的片名,其实应该叫《检察官》

影片好像是和检察影视中心合作的,描述的角度应该是检察官,但涉及的面是全社会。

前一个坚如磐石是突出反腐倡廉的公安系统
突出律师,突出法院,希望还有系列片,,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12:58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1:53
昨天貌似看过一个你的回复,说赵丽颖跳楼很突兀

连续的打击,最后选择跳楼而不是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 ...



赵丽颖的这个桥段,就是检察官的失误:

一是她一个聋哑人自己去求证人作证?(不知道她求的那个人能做什么证);
二是孩子丢了还当着她的面说让她听见;
三是,凭什么认定她死了她男人就能活呢?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3:11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2:39
你看看他们在赵丽颖家的涂写,以及放高利贷,不法催债(砍狗/强奸/入室乱翻),这种目前在扫黑除恶中定性 ...

这就要看程度了,无法穷尽细化

比如王大勇,看到现场却沉默自保,算不算帮凶?没法说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3:18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2:42
如果没有这些,影片的题材,太沉重了。

我可能经常看韩片,习惯了这种穿插方式,觉得还挺惊喜的,

不是不可以有

韩剧就算穿插搞笑也透着温馨,最主要融合剧情

国剧的穿插多恶搞式,生糅进影片,让人出戏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3:25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2:37
江西上饶广丰,属于三线城市,百度搜一下,阻扰执法的多了去,还是去年的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桥 ...

拐卖妇女儿童当然不是个案,但铁链女有几个?
我不是漠视,只说没普遍性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4-2-20 13:37
我喜欢读泼雷的影评,这篇如是。:)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4:05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3:25
拐卖妇女儿童当然不是个案,但铁链女有几个?
我不是漠视,只说没普遍性

把铁链换成绳索各种禁锢工具或者强迫生下儿女以后的凑合

归根结底都是被侵犯在先

法律的制定是大众权益,但是法律的完善背后推手永远是个案

法律的受众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尽其所能的普照每一个人,让弱者也有法律撑腰的底气

从于欢案到昆山龙哥反杀案再到电影第二十条,不外乎先破再立,我认为不仅仅只是普法国人,公检法也在与时共进的改善

你说,当年的于欢换到现在还存在防卫过当么?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2-20 14:18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2:44
影片好像是和检察影视中心合作的,描述的角度应该是检察官,但涉及的面是全社会。

前一个坚如磐石是突 ...

我不喜欢张导这片子,他小嘴一歪,就把公共舆论质疑促成司法进步的功劳给算尸位素餐的公权机构头上了。
为司法公正承担代价的也不是什么检察官,警察,而是普通的网民。还有之前的死磕律师们……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5:53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4:05
把铁链换成绳索各种禁锢工具或者强迫生下儿女以后的凑合

归根结底都是被侵犯在先

法律的受众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尽其所能的普照每一个人
——————

这句说的好,但要知道,这每一个人里包括违法者。制定的基础就是,人性本恶,每一个人都是潜在违法者,如果像秦法一样稍过即严惩,那在个性张扬的今天,监狱外很快没几个人了。

违法程度不同,应该承受的“防卫”上限不同,就像你不能因为挨了一巴掌,就可以反手抄刀把他宰了,说正当防卫

于欢判故意伤害还是防卫过当还是过失杀入,都没问题。

罪犯当时的侮辱更多是人格上的,尚构不成严重人身侵害。于欢虽是应激反应,但结果致一死三伤还是过于严重了。高法可能也是考虑了实际情况改判五年,算从轻了。如果放现在,有可能再轻一点,但不会无罪判决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2-20 15:56
中国难以认定正当防卫,是因为大量的正当防卫案件会唤醒国人的权利意识,将使警察尤其城管的工作难以开展,因为侵犯公民权利最多的就是这两个部门,毕竟这是个打砸抢者缔造的社会
作者: 不忍    时间: 2024-2-20 16:2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2-20 15:56
中国难以认定正当防卫,是因为大量的正当防卫案件会唤醒国人的权利意识,将使警察尤其城管的工作难以开展, ...


这才是说到根子上了。张的厉害,就是能够找到这个G点,而且撩拨得恰到好处,各方都能接受。
可是好多人似乎是兴奋过头了,一本正经讨论,以为开了新纪元。怎么可能。
我已经说了,张的三部曲,《坚如磐石》是公安,《第二十条》是检察,下一部可能是法院。
无论哪一部,必须可管、可控,分寸感拿捏得死死。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6:27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5:53
法律的受众不是一部分人,而是尽其所能的普照每一个人
——————

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恰恰说的不就是法不应该让步不法么。。。

在被侵犯权益的当下反击就是正当防卫,注意是进行中的被侵犯

于欢案,是团伙入室囚禁并且长时间的殴打以及侮辱,重点,被囚禁的第二天是报警并且警察到场又离开以后发生的

正是因为国内对于正当防卫的模糊,执法人员对于入室囚禁的渎职,才造成了受害人的奋力反抗

在场没有处理并且离开的警察,按理来说才是杀人案沉默的推手,警察甚至连公民的人身安全都没有最基本的保障

当然,电影只是电影,不主流楼上有句话说的好,模糊的法律边界也许就是不能太让老百姓懂法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4-2-20 16:42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6:27
第二十条这部电影恰恰说的不就是法不应该让步不法么。。。

在被侵犯权益的当下反击就是正当防卫,注意 ...

我从来没说不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只是在说这个度

因为无法要求当事人准确把控,所以才有后一句从轻或免于处罚”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7:07
上岸 发表于 2024-2-20 16:42
我从来没说不可以实施正当防卫,只是在说这个度

因为无法要求当事人准确把控,所以才有后一句从轻或免 ...

2(于欢+于欢的妈妈):11(入室囚禁催债集团)
在人数悬殊的前提下,个人觉得再多伤几个都不存在过度

首先,于欢得先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及他妈妈的人身安全,不是1:1的对峙,而是1:11

法律的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和愿意拼死一搏保障自己权益的个案,就正当防卫来说,还得需要各种配套的措施才能完善

比方说,在没有被允许的前提下入室被侵犯,房主以及其亲朋好友就有权正当防卫

再比方说,中间走流程因为执法人员的疏忽导致案件升级的,是否可以整个国赔省赔市赔县赔区赔村赔之类的

举个例子,大花莲的市公所在沿海公路绿化带了很多椰子树,马路旁边有规划的停车格,如果有人把车停到停车格里被树上掉落的椰子砸到车了,私人解决的方式是修车厂更换原厂配件谁的树谁负责,公所管辖绿化带的树就归公所负责,而且赔偿是私人的十倍之多
不能种树得好评,砸车全不管,老百姓摸摸鼻子认倒霉替公所买单

火车属于台湾铁路局,上次宜兰到花莲段的火车事故,国赔两千万,商业保险赔付正常是两百万

执法人员渎职,个人免职调查或者负法律责任,窃以为执法单位也得做出补偿,才会更谨慎办案结案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8:44
知音 发表于 2024-2-20 12:58
赵丽颖的这个桥段,就是检察官的失误:

一是她一个聋哑人自己去求证人作证?(不知道她求的那个人 ...

证人看见强奸犯的堂哥,把刀从车里扔掉了。
有没有刀,是判案的关键,有刀,就是正当防范,没刀,就是杀人。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8:51
螃蟹 发表于 2024-2-20 14:18
我不喜欢张导这片子,他小嘴一歪,就把公共舆论质疑促成司法进步的功劳给算尸位素餐的公权机构头上了。
...

应该不是讴歌的主题。

你看检察院那个副检察长,还有王检,还有政法委书记,起初的思路都是按照惯例判有罪,或者息事宁人,自保,仕途等等。
包括最后听证会冰冷提问的一些人。

最窝囊的韩明,还有愣头青高叶,只有这两个在群体中不合时宜的,在唱反调。


其实韩明等,也是打工人,只不过在公检法司打工而已。

我觉得这部影片,如果能够从公诉检方,普通群众/受害者,歹徒/行凶者等各方都能够或多或少感受到法治的影响力,就是成功的。
这比拍多少部法制宣传片力度都大。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8:52
不忍 发表于 2024-2-20 16:22
这才是说到根子上了。张的厉害,就是能够找到这个G点,而且撩拨得恰到好处,各方都能接受。
可是好多 ...

拍了比不拍强。
难道真的希望全民都看综艺浪姐跑男吗。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8:53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4-2-20 13:37
我喜欢读泼雷的影评,这篇如是。:)

谢谢烟云兄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18:5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2-20 15:56
中国难以认定正当防卫,是因为大量的正当防卫案件会唤醒国人的权利意识,将使警察尤其城管的工作难以开展, ...

所以推动很必要,,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0 19:21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8:51
应该不是讴歌的主题。

你看检察院那个副检察长,还有王检,还有政法委书记,起初的思路都是按照惯例判 ...

说到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国家机器的制度

比方说,疫情的时候公务员包括老师还得领取完成打疫苗的指标任务

再比方说,公安系统包括交警居然也有指标压力

再再比方说,关于犯罪率评安全城市的指数

这些都属于过度干涉自然了,消灭犯罪率的最低成本就是和稀泥吃案啊

有一年我去湖北玩,就在最热闹的步行街被扒手割了背包,台胞证丢了必须报案拿着报案记录和证明去重新补,嘿,派出所就给我开了个证明,上书:遗失

八千多的现金够报案条件了吧,我从受害人摇身一变成了糊涂蛋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2-20 19:32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8:51
应该不是讴歌的主题。

你看检察院那个副检察长,还有王检,还有政法委书记,起初的思路都是按照惯例判 ...

嗯,从这个角度看,算是成功的。普遍宣传。这就像低度酒也是酒,虽然没能充分满足老酒鬼们的心意,但好歹算是有酒。:)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2-20 19:58


把主检察官由吕玲玲换成韩明有什么玄机吗?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4-2-20 20:21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4-2-20 21:11 编辑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9:21
说到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国家机器的制度

比方说,疫情的时候公务员包括老师还得领取完成打疫苗的指标任 ...

制度根本,人的因素也重要,人不同也会不同。

也说疫情,打疫苗……

打疫苗基于自愿。但实际要求是能打尽可能打。
有同学老婆是上海大学老师,她就顶住压力没打疫苗,
说:学校不打疫苗开除,那就打,不开除不打。
上海像这种有自主意识,还坚持原则的人应该有不少。

这里没打疫苗的人不少,周围很多人没打,我也没打
不打疫苗的压力,感觉也没那么大。
结果,还真体现了“打疫苗基于自愿”的原则。

东北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那边同学亲朋一大堆,但基本没有一个是没打疫苗的。
尽管很多人心里,其实也不想打这个疫苗……
他们听说我没打疫苗,非常吃惊,认为天方夜谭。
因为当地默认就是必须都打,教师公职人员更不必说。

打疫苗基于自愿,在东北就成了一句空话。

同样制度,同样规定,因为人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22:02
小炸毛 发表于 2024-2-20 19:21
说到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国家机器的制度

比方说,疫情的时候公务员包括老师还得领取完成打疫苗的指标任 ...

有时候觉得,老天爷自动会给一个平衡生态。

比如,信息不透明,公权滥用,制度也不完善的时候,民间网络监督自动生成,达成平衡,


现在一手遮天的成本太大了,动辄手持身份证实名举报,网上热搜沸沸扬扬,啥都捂不住的,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22:04
知音 发表于 2024-2-20 19:58
把主检察官由吕玲玲换成韩明有什么玄机吗?

追吕玲玲那个副检察长,对她的一种变相保护吧。
结果让韩明得以发挥,,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22:06
螃蟹 发表于 2024-2-20 20:21
制度根本,人的因素也重要,人不同也会不同。

也说疫情,打疫苗……

也不是呀,我们打疫苗真的是基于自愿,虽然也会统计,但是不打没人把你怎么样,而且特别声明是自愿,不过我们胆小的,真是自愿打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2-20 22:48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22:06
也不是呀,我们打疫苗真的是基于自愿,虽然也会统计,但是不打没人把你怎么样,而且特别声明是自愿,不过 ...

“胆小者打”,这不叫自愿
“家属不打疫苗者孩子不得入校”“打疫苗者送一百万港币新冠保险”,这都不叫自愿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4-2-20 23:0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2-20 22:48
“胆小者打”,这不叫自愿
“家属不打疫苗者孩子不得入校”“打疫苗者送一百万港币新冠保险”,这都不叫 ...

怕的是新冠好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4-2-20 23:33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23:00
怕的是新冠好吧,

苛政猛于虎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1 01:52
螃蟹 发表于 2024-2-20 20:21
制度根本,人的因素也重要,人不同也会不同。

也说疫情,打疫苗……

所以前面我和上岸就聊到了城市的区别

一二三线城市不管是执法者或者老百姓的法律意识都比落后的城市强

约等于一个班级里成绩好的学生,但是就班级荣誉,还得全班携手并进。又所以,更体现了普法的重要性

山东,有名的考公大县,比方说家里一个公务员被分配五个打疫苗的指标,还得现场拍照回传消任务,试问能不打么

我怂,我打了的,不打不让出入境啊

前面一直坚挺着不打就是不打,好么,不打机票都不能买,我还替一个老师完成了一个指标任务呢

到打疫苗的地,拍照回传。打了疫苗,还得拍疫苗卡回传,才算完成





作者: 小炸毛    时间: 2024-2-21 02:13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22:02
有时候觉得,老天爷自动会给一个平衡生态。

比如,信息不透明,公权滥用,制度也不完善的时候,民间网 ...

一边发展网络+时代,一边还想着只手遮天,很难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使用技术手段屏遮一部分信息,还是易如反掌的,比方说疫情的时候,有动静的城市别的地方根本刷不到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以算是中国老百姓的生存之道,不然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尚且存在着

疫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我想刷哪个城市的即时事件,我就设置IP在哪个城市,半夜看了好多直播,火灾和跳楼事件以后广场聚集推翻警车的现场都看了的

纸包不住火的,堵不如疏,通常来说带意识形态的社会案件,都是忍无可忍才不忍爆发的,中国的老百姓骨子里没有刁民的基因

有法可依,还得执法要严,保障老百姓的合法权力是底线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法律应该成为百姓的渔

国外动不动就挂嘴边:我要提告嗷。其实是一种幸福

没讨论影片的细节,是因为盗版的第二十条还在收藏夹里,我根本就还没看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4-2-21 15:04
泼雷 发表于 2024-2-20 18:53
谢谢烟云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