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汉语该死吗?演化在最前列的汉语之优势(一)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8 23:27
标题: 汉语该死吗?演化在最前列的汉语之优势(一)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8 23:37 编辑
汉语该死吗?演化在最前列的汉语之优势(一)
文:公理力
一、引言
世界上有些民族,语言天赋之高,令人咋舌。如在卢森堡,土生土长的当地人,简直人人都是“语言学家”。能说三国语言(德语、法语和卢森堡土语),只是起步水平,懂五国话也没啥了不起。
N年前,笔者曾去这个袖珍国家走马观花。没发现他们的脑袋大得出奇,亦未见天赋异禀的其它征兆。用英语与当地人交流,没啥障碍,倒是事实。
在各种传媒上,亦常常听闻掌握多国语言的达人,佩服羡慕者众。但这恐怕是个小误区。
在笔者看来,如果你的职业目标不是成为语言学家,学五种或更多种语言,则不见得明智。以本人为例。由于种种原因,除了汉语和英语,还先后选修过俄语、德语和日语。但多年后发现,除了汉语和英语可以成为混饭吃的工具,其它几种基本都还给漂亮或不帅的老师了。直至写这篇文字,方才忽然意识到,那些个日日夜夜神神叨叨苦学多种外语的经历,只有在本文中才算派上一点微不足道的用场,这个纯属意外。
前文主题是,中国人罹患“喜新厌旧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一个奇葩异化是,某些个感染者对老祖宗发明的汉语和方块汉字也不耐烦了,意欲同样来个除旧换新。这不,有人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消灭汉语、废除汉字的主张!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说起来,对汉语和方块汉字的诟病,始于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民国时代和新中国初期,均曾萌芽废除汉字,汉语拉丁化思潮。而网络时代以来,这一思潮伴随着汉字繁简之争,以及所谓汉语逻辑性差等论调而时有鸣放。
这促使我最终坐下来,耐着性子敲打这篇注定不会短的文字。主旨是讨论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1】与西方语言和拼音文字相比,汉语和方块汉字究竟有没有优越性?
2】从语言文字演化史的大尺度视野看,汉语是否处于领先西方语言的位置?
众所周知,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等西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比较两种完全不同语系的语言文字优劣,并非如想像的那般简单,而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假使要对该论题进行足够严谨、足够科学的研究和论证,获得具有足够说服力的严密结论,它足以成为一个正规的研究项目!本文当然不可能达到这一高大上要求,而只能就个人对该论题的感悟和认知,以及目力所及的文献,尝试做一回一般性梳理,提出一些粗浅个人见解。
二、语言文字发展史管窥
在直接进入汉语与西方语言优劣对比这个主题之前,对语言文字发展史做一管窥,特别是粗略了解那些与语言文字优劣相关的研究成果,对于较全面地认识一种语言文字的高下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极为必要的。
换个角度看,如果没能掌握至少两种语文,就无法令人信服地系统讨论任何语言的优劣。更进一步,即使掌握了两种或更多种语言,没有对语言文字发展史的基本了解,欲对不同语系的语言文字进行比较,依然会有相当大的局限性。故此,本文首先从语言文字发展史入手。本节主要参考引用关于语言发展史的切分说观点。
对于人类的起源,人类学、考古学、以及基因科学等相关领域,过去半个世纪取得不少引人瞩目的成果。例如,人类起源于约400万年前的非洲南部,直立人和智人至少分两批走出非洲。约5~8万年前,最后一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是今天地球上所有人的祖先。
而关于人类语言起源的研究,则要困难得多。由于几乎不存在语音这种直接性考古证据——某些个原始部落语言仅仅是推论性线索,世界范围内研究者们提出的各种语言起源学说,包括神授说、手势说、感叹说、摹声说、劳动说、突变说、本能说及切分说等,基本均属推论假说性质。
好在这并不过于妨碍语言文字发展史其它方面的研究。有研究者将人类语言的演化分为四个阶段历程:1】声音信号阶段、2】原始语言阶段、3】古典语言阶段、4】现代语言阶段。而每个阶段无不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演变。
1】声音信号阶段
在该阶段,语言尚未产生,人类相互间通过身体语言,辅以有限的几种嗓音信号(类似于动物的鸣叫),进行简单的信息交流。信息的传递与发声器官的演化是一个连续渐进的累积过程。声音信号的种类与內容必然由单一而多样,由简略而丰富。
据考古发现,250万年前,非洲南猿的喉头位置与人猿类似,其声音变化也就非常有限。而2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其喉头位置已经与现代人相同。喉头声帶上方拥有了更大空间,使嗓音有条件做更多修饰变化。
语言是在对嗓音信号进行分离、组合、替換等基础上产生的。音节量足夠多是信号分离的必要条件,而大量的音节则由原始的“语音词形”变化衍生而来。由此可以得出的第一个推论是:
所有语言其初始形态均具有词形变化。如果沒有原始“语音词形”变化,根本无法产生语言。
2】原始语言阶段
从认知原理和行为逻辑出发,人类首先能够关注、认知、并试图表述的信息,理应是具象的客体及其行为——抽象信息需要更高级的语言表达。与这一发展水平相适应,从嗓音信号中,最先分离出来的理应是名词和动词这两个基本词类。并由此形成原始的语言结构:〝动作者→动作〞型主谓句式, 或〝动作→动作对象〞型谓宾句式。这种基本句法的出现即标志着语言的诞生。该类型的语言称之为原始语言。
其间接证据可通过研究现有原始部落民族的语言获得。列维·布鲁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写道:原始民族的语言“永远是精确地按照事物和行动呈现在眼睛里和耳朵里的那种形式来表现其观念。”这些语言有个共同倾向:它们不去描写感知主体所获得的印象,而去描写客体在空间中的形状、轮廓、位置、运动、动作方式。一句话,就是描写那种能夠感知和描绘的东西。亦即以某种画出了最细微特点的“画面”呈现出来。
该专著进一步写道:在这些原始语言中,几乎完全沒有符合一般概念的类属名;同时,表示人或物的专门用语又非常丰富。……他们沒有树、鱼、鸟等的属名,尽管他们有每种树、鱼、鸟等的专门用语。
在他们的语言中寻找植物、动物、顏色、声音、性別、种等抽象概念的词,是徒劳的。概念的概括性只表现在经常使用的走、吃、喝、跳、看见、听见等不定式动词中。动词则通过词尾变化或附加词的办法来改变形式,借以表示人称、数、性(生物或非生物),以及坐或臥的性和格。在这些语言中,也有同样繁多的形式来竭力表现由动词表示的各种动作样貌。
阿鲁申语的一个动词可以有400多种词尾来表示式、时、人称,这还不算由助动词表示的时间。许多动词(特別是那些描写通过感觉器官而传达印象的动词)都拥有一系列的这种副词,它们极准确地表现由动词表示的那个行动、状态或属性…… 这些副词实际上是声音画面,是感性印象的声音摹仿。随着画面逐渐让位于真正的概念,专门的副词才趋于消失,它们的位置被其他比较一般的副词(如很多、大部份等)所代替。
在原始语言阶段,嗓音信号经由分离产生了包含名词及动词两种词类的语言,因而使得性、数等词形变化均与名词及动词二者有关。由于原始语言仍然无法表达抽象概念,所以性、数及其它各种信息仍需由名词及动词来承担,最终形成大量类似专有名词及专有动词的词汇。
20万年前的智人就处于该阶段。既然智人的喉头位置已与现代人相同,其音节量必然相当多。该阶段一直延续至约5~8万年前现代智人离开非洲为止。据此推测,原始语言阶段至少有长达10万年之久。一个基本推论是,所有语言均经历过名词及动词的复杂化过程,因此,该阶段亦可称为词形演变的繁化阶段。
3】古典语言阶段
在该阶段,词类逐渐衍生齐全起来,使句法逐渐发展成形。在词类增加过程中,为何性、数等词形变化未被直接分离出来呢? 主要原因在于各种词形变化交互混杂,使其无法被轻易分离。而唯有词类增长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词形变化逐渐退化,这就是古典语言。
在词类增加过程中,各种词形变化的信息衍生功能逐渐丧失,并最终成为一种累赘。在《词的学问》一书中,普林斯顿大学乔治·米勒教授如是说:“英文的历史让我们看到词形变化是在逐渐消失,它现在仍然在不断的消失中。I/me/my、he/him/his和who/whom/whose说明了格的差异,这在美国英语中已开始式微。由于语尾变化从英文中消失了,它们所负的责任只好由字序或介系词来承担。”
今天,许多语言的词形变化仍然相当复杂,这意味着这些语言仍处于词类增长阶段,或者它们脫离这个阶段还不够久远。在从事语料记录时,研究人员发现,该类语言较适合于拉丁字母形式的书写系统。
现代人类离开非洲后,大约五万年前进入所谓的“文明大跃进”阶段,这是语言发展的直接结果。现代人离开非洲为语言的发展创造了两个有利条件。
其一是生存环境改变,导致新概念不断出现。嗓音信号及原始语言均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因此需要较大的环境变化方能促使其发展。
其二是迁徙及气候剧烈波动,导致人类族群多次分合。在此过程中,频繁的族群分合使得语言产生克里奧进化现象。克里奥语起源于殖民化初期,是由洋泾浜语经几个世纪的演变,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语言。它的词汇主要是法语,但句法却是来自非洲语言。
概略而言, 这个阶段一直延续至约五万年前的文明大跃进时代为止。 因此,古典语言发展阶段约有五万年的历史。
4】现代语言阶段
在该阶段,词形变化的信息衍生功能完全丧失。当词类渐趋完备后,词形变化即进入消失阶段。因为词形变化的所有功能已被词类完全取代,名词及动词的简化过程就会自然发生。该种类型的语言意味着进入现代语言阶段,亦可称为词形变化消失阶段。
原始语言及古典语言均有复杂的词形变化,它们都需要大量记忆。在这种需求下,最终促使人脑的记忆量取得大幅成长。就现实语言形态而言,这个阶段至今尚未完全终止,这意味着现代语言阶段至少已有五万年之久。
在现代语言中, 还出现另外两个进化现象。一是词义朝多义项方向发展,二是音节朝多声调方向发展。
当词类齐全后,将使词的功能趋于单纯,而词义趋于细微分化,更易于用来表达相近的概念,因而导致多义项的产生。另一方面,有了齐全的词类,亦会导致音节的需求量降低,从而使音节首尾辅音逐渐消失。只有进入这样的阶段,声调变化才能发生。现代印欧语的起音与收音位置都可能出现复辅音。在这种语音结构下, 并不存在声调分化的基本条件。总之, 语义及语音两种结构分化的结果,均导致大量衍生信息。汉语不仅存在高频词多义项化的优势, 而且汉字的四个声调亦使信息承载量成倍提高。
5】语言进化大趋势
宏观地看,语言文字的进化方向是大量衍生信息的出现。它存在着复杂化及简易化两大相反趋势。
复杂化旨在满足信息爆炸时代的需求,它包括词汇量增长和词类由贫乏到齐全这个语言进化的基本模式。此外,词的多义项化及音节的多声调化亦是重要模式。
而简易化则使信息简单易记,旨在减轻记忆负担。词形变化减少和消失的过程即为达此目的。 归纳起来,语言进化呈现如下四大趋势。
—— 语法进化趋势:所有语言均朝向多词类方向进化。词形变化的附加信息改由特定词类承担,从而使信息衍生率由加法关系跃升为乘法关系。
—— 语义进化趋势:所有语言均朝多义项方向进化。词的多义项化即大量衍生信息。
—— 语音进化趋势:所有语言均朝多声调方向进化。音节存在先增后減的演化历程。目前许多语言均出现音节首尾辅音消失现象, 这将为声调的演化奠定基础。声调的演化属于语言的进化, 它使信息量以最低成本衍生数倍。
—— 文字进化趋势:所有文字均朝多造字法方向进化。基本而言, 惟有充分应用记形字、拼音字、形声字等多种造字术, 方能大量衍生信息。
【未完,待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8 23:2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8 23:46 编辑
早就有过念头,发这个在六星不曾发过的小系列,却一直没啥动力整这种费神的文字。
这几天有点懒,不想码字弄新帖,就用这个来充充数吧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12-29 00:00
写这种文章,感情不必那么充沛。那些充满强烈爱憎的词语,只会弱化观点的力量。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12-29 00:02
前文主题是,中国人罹患“喜新厌旧症候群”。该症候群的一个奇葩异化是,某些个感染者对老祖宗发明的汉语和方块汉字也不耐烦了,意欲同样来个除旧换新。这不,有人就不知天高地厚地提出了消灭汉语、废除汉字的主张!正所谓,无知者无畏。说起来,对汉语和方块汉字的诟病,始于一百多年前的新文化运动。民国时代和新中国初期,均曾萌芽废除汉字,汉语拉丁化思潮。而网络时代以来,这一思潮伴随着汉字繁简之争,以及所谓汉语逻辑性差等论调而时有鸣放。
………………
这一段尤为不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00:04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9 00:10 编辑
又不是发期刊的学术论文,就是避免严肃的话题太严肃。
还有漂亮或不帅的老师这种多余的遣词,都是故意加入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00:06
论坛发帖的需要,换个场合,大可一键删除。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12-29 00:10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29 00:06
论坛发帖的需要,换个场合,大可一键删除。
如果是我,会这么表述: ……在某背景下,xxx等人提出了汉语拼音化、甚至废除汉字的主张。他们认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00:1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9 00:21 编辑
正规场合,我会一字不改保留“说起来”之后的部分,前面那几句一字不留。
标题中的“汉语该死吗?”,也会删除。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2-29 07:01
你是“王力”的传人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9 07:19
放个书签。回头慢慢读。。。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12-29 08:50
你这些理论要静下来慢慢的消化。。。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12-29 08:51
我最佩服的是婴儿,他们的语言是从何而来?,但是明明从三个月开始就牙牙学语,说些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语言。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09:26
这个脉把的准。
如果感情不这么充沛,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跟他杠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09:27
标题的前半句,起到吸引火力的效果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0:02
我觉得不要比吧,
各有各的优势
毕竟你不能用汉字写代码
我们自己喜欢就好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3-12-29 10:11
哈哈哈
公教授,在我看来,是有德、道德之人。
所以,道德说教、育人,必须的。哈哈哈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1:59
王力这位语言学大师,当年也是主张汉语拉丁化的学者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03
婴儿的语言全部来自模仿,那些听不懂的,属于不成功的模仿。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08
那就是问题所在。看不起汉语,主张汉语拉丁化者,症结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汉语较之拼音语言的优势。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2-29 12:08
那你更了不起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09
不对比不行。总有一些论调指责汉语汉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2:1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29 12:08
那就是问题所在。看不起汉语,主张汉语拉丁化者,症结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汉语较之拼音语言的优势。
除了思想者,我还没看见过别人这样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15
他们当年应该主要被革命的激进观念左右、裹挟。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17
这几年有些沉寂了,前些年,网上很多诟病汉语和汉字的声音。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2-29 12:18
王力的古汉语研究,在音韵学和同源词两个方面,让我服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12:23
嗯,王力的学术贡献和地位毋庸置疑,真正的顶尖级大师!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2-29 12:33
就是,就 是。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12-29 13:23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12-29 16:22 编辑
丽丽被殴,99.99%是因为说话太啰嗦,前戏过长。就拿这个帖子来说吧,扯了这么大一堆蛋蛋,到现在还没进入正题呢……
故作高深,扯东扯西,划拉了一大堆有的没的,最后呢,很可能就是讲了一很浅显简单(甚至又傻又荒谬)的道理或观点。而自己划拉的一堆,往往又不是能有效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你说,观众席上那些脾气急躁的能不炸么?某些网友心说,我裤子都脱了,你丫就给我看这个??于是上去就叭叭叭,啪啪啪……最后悲剧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3:34
[attach]800673[/attach]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12-29 16:12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29 12:09
不对比不行。总有一些论调指责汉语汉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要承认各自特点和差异。
如要比较,首先要克服情感立场,从文字语言作为一种工具的角度,比一比不同铺子的产品哪个更好使。
纠纠于民族情感、历史荣耀,那就不是冷静理智的对比了。天天强调祖上阔过没啥意思,齐白石的虾填不饱肚子。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29 16:21
本帖最后由 南天牧云 于 2023-12-29 16:22 编辑
粗略扫了一眼,感觉这又是一个你无法驾驭的话题。
再次忠告你一句,做文摘就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抄,别夹杂私货,一夹杂私货就会露馅。比如开头啰嗦了一大堆,什么「中国人罹患“喜新厌旧症候群”」,通顺吗?再说,这个“ 喜新厌旧症候群”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医学概念?心理学概念?还是社会学概念?解释一下,十有八九是你杜撰的吧!
“奇葩异化”,都异化了还奇什么葩?
“汉语属汉藏语系,而英语等西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比较两种完全不同语系的语言文字优劣,并非如想像的那般简单”
这话吧不能说你不对,只是从你文中想表达的内容来说,属于不咸不淡地放了个屁,至少专业性不够。专业的表达,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来说,应该立足孤立语和屈折语,或分析语和综合语,再或表意文字和拼音文字之间做出比较。你从语言谱系亲缘关系开始展开话题,并不能准确表达论述意义。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12-29 16:26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29 16:21
粗略扫了一眼,感觉这又是一个你无法驾驭的话题。
再次忠告你一句,做文摘就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抄,别夹杂 ...
我很浮躁,交给你了。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29 16:34
我也没兴趣教导他,丫的辩品太差了,动不动就投诉,还不许我提他的名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7:03
你要不要写一篇---《怀念战友不主流》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29 17:09
你这是刽子手的嘲弄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7:12
你拍我一下让他出来……
我保证不急眼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29 17:15
拍哭了我可不负责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7:16
哭啥,从来不知道啥叫哭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29 17:18
铁石心肠的女人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17:24
不哭不等于铁石心肠,是不让人操心
{:4_136:}终于放假啦,新年快乐!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2-29 18:39
放假快乐。
儿子要值班到31号。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21:19
哈哈~,这个首篇竟然成了坑,我也是醉了。
要理性深入比较不同语言的优劣,特别是把握各自处于何种发展阶段,首先梳理语言形成与发展史,必不可少。
而只用一篇的篇幅,已经相当简略。不夸张地讲,仅仅“5】语言进化大趋势”,就可以展开论述,单独发一篇!
你抱怨这部分太长,足以表明,你对稍大一点的论题该如何系统化论证,毫无概念。
【最后呢,很可能就是讲了一很浅显简单(甚至又傻又荒谬)的道理或观点。而自己划拉的一堆,往往又不是能有效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
且不说这些傻话暴露了你屁股决定脑袋,先入为主的不堪,你现在已经在坑底,知道不?
无需发完全部,下一篇出来打你脸的时候,我就很有兴致看看,你会如何辩解这些蠢话。{:4_134:}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3-12-29 21:21
你这是刽子手的嘲弄吧?
-----------------
哈哈哈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3-12-29 21:25
哈哈哈,
您这,
妥妥的出版署、行径啊。哈哈哈
为了你好,
发个万言通知书。--然后,duang4的一声。--腾讯跌没个小米。
再然后,
赶着开盘前,破记录,发了100多个版号。---我是支持游戏产业的。呵呵
再据说,
给中宣部气得。---你小子,刚划拨归我管,就给我整这么一出。
好,----我要好好查查,有人在香港,2分钱买腾讯期权,获利500倍的事儿!----哈哈哈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21:26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9 21:29 编辑
【纠纠于民族情感、历史荣耀,那就不是冷静理智的对比了。天天强调祖上阔过没啥意思,齐白石的虾填不饱肚子。】
看看,你也暴露了吧,跳坑了吧?{:4_134:}
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更糟的是,这是把一个科学问题政治化!公某最看不上的一种文革思维。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29 21:37
投入 发表于 2023-12-29 21:25
哈哈哈,
您这,
你是证券公司做数据分析的吧?
高级白领呀
作者: 投入 时间: 2023-12-29 21:48
没有。
喜欢、阅读、各种八卦。哈哈哈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21:54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9 22:11 编辑
【什么「中国人罹患“喜新厌旧症候群”」,通顺吗?再说,……】
无意贬低你,但一开口就暴露你只有大嘴的能耐。如此简单的主谓宾结构你都看不明白?
某人罹患癌症,能看懂不?中国人罹患“喜新厌旧症候群”,完全同一结构,哪来的不通?
至于“喜新厌旧症候群”,但凡看过那个帖子的都清楚,那只是一个调侃性说法。
即使不看帖,仅从“喜新厌旧”这个成语也能猜到,所谓的“症候群”,只是一种讽刺性借用。
【“奇葩异化”,都异化了还奇什么葩?】
这更是愚不可及的问题,这个偏正结构无非是告诉你,奇葩到了何种程度。看来,只有写成“奇葩到异化的境地”,你这小学生认知才能理解。
【专业的表达,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来说,应该……】
还是无知无畏的蠢话。开篇概述语言史时,仅提及不同语系,这是简略的必然。
你又如何知道,在后面具体比较时,不会包括你呓语的这些内容???你这不还是自证大嘴井蛙?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29 22:0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29 22:12 编辑
你他么心瞎嘴歪,上次已经给你说得足够清楚。那货满版都是人身攻击言论,六星骂人第一是版友对他的客观评论。
他前几次的恶劣违规言论,公某放过了。但这货把恶习当能耐,不思悔改。
老话讲,事不过三。这次他是咎由自取,也是教他长点记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