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无理扁担三 [打印本页]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2-20 10:25
标题: 无理扁担三
有理三扁担 无理扁担三
都能理解。全句最好理解,前边的有理三扁担,语法上好诠释,后边的无理扁担三,单拿出来论不好讲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0:39
又一个研究语文的?哈哈O(∩_∩)O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0:40
庄主你先论着。回头让公理力和不主流来论~~~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2-20 10:50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20 10:40
庄主你先论着。回头让公理力和不主流来论~~~

有理和无理,都是省略了的。
三扁担也是省略,省略了打。扁担三就比较特殊,意思肯定也是打三扁担,但是,在整句中的语言鲜活,在单拿出扁担三三个字讲的时候,就文了,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后置数量倒还常见,又省略了(下),确实比较少。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1:00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2-20 10:50
有理和无理,都是省略了的。
三扁担也是省略,省略了打。扁担三就比较特殊,意思肯定也是打三扁担,但是 ...

你应该读过很多古文才对。这种名词提前,省略量词的情况,比比皆是~~~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1:03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2-20 10:50
有理和无理,都是省略了的。
三扁担也是省略,省略了打。扁担三就比较特殊,意思肯定也是打三扁担,但是 ...

你举的这首古诗,倒也是挺有意思的表达。因为名词提前,数量词都在。。。但古文常见的情况,是名词提前,连量词都没有的,要不你找几篇再试试呢?估计你平时没怎么关注这个层面,我却是很在意的,跟孩子们强调了又强调~~~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2-20 11: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20 11:03
你举的这首古诗,倒也是挺有意思的表达。因为名词提前,数量词都在。。。但古文常见的情况,是名词提前, ...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穰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石,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石,各色干菜一车,外卖粱谷,牲口各项之银共折银二千五百两。还有孝敬哥儿姐儿顽意:活鹿两对,活白兔四对,黑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作者: 左手之方向    时间: 2023-12-20 12:38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2-20 11:11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 ...

这一段摘自【红楼梦】
--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5:07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 ] 魏学洢《核舟记》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5:11
曩与吾祖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
这,有其他翻译,不算是典型,只能勉为其难吧。最典型的,还是《核舟记》里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5:13
想起来了,还有一个:

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六七十”指六七十只,数字后置,并省略量词。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12-20 15:16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20 15:07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 ...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5:17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23-12-20 15:19 编辑

我引用的这句”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是我们四川乡下的俗语。大致意思就是:有什么好争吵的?叫花子争花龙门啊?

譬如兄弟姐妹之间打架,父母就会很恼火,觉得吵输吵赢了又如何?有理无理又如何?一家子是讲情的,不是说理的,但凡争执起来,双方都有责任~~~最初不能理解,慢慢咂摸,……还挺有生活哲理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20 15:1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12-20 15:16

还有很多这类的情况,文言文特别典型。我只是老年痴呆症……暂时回忆不起来。能想到的,大概就这几个了~~~

作者: 小城又倾杯    时间: 2023-12-20 15:33
打卡大蓉儿的语文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