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06:45
标题: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07:11 编辑

[attach]797233[/attach]
【人的创造-5】现代人只有7万年!人类起源基因之解
文:公理力

(一)寻找人类祖先的考古热潮

    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花费22年心血完成的巨著《物种起源》,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其它两项是能量守恒定律和细胞学说)。书中阐述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演化机制,以及所有哺乳类动物拥有一个共同祖先等观点引起世界轰动,并在科学界引发一场寻找人类祖先的风潮。

    从欧洲到非洲的广大地区,遍布西方探险家和考古学者的足迹。然而,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发现最早的人类化石距今不过10万年左右。最有代表性的,如在克罗地亚一处山洞发现的欧洲史前人类,也只不过13万年前的尼安德特人。

  1920年代,有人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偶然发现一枚类似人类牙齿的化石,于是从1927年开始,展开一场正式发掘。发掘的结果令世界震惊。从石器、用火遗迹,到完整的猿人头骨,成果之丰硕,出乎预料。其年代最终鉴定为距今约6878万年(早前认为50万年)。周口店将人类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50万年!

  此前,虽然尼安德特人、爪哇人和海德堡人的遗骨化石已经问世,但由于受保守思想束缚,这些发现并未获得学术界公认。即是赞成进化论的学者中,对于这些化石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问题,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北京人”头骨发现后,特别是随后发现的石器和用火遗迹,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直立人的存在得到充分肯定;也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为“从猿到人”的进化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北京人”的出土被学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上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更一度使中国成为全人类的发源地!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也正是在这一年,美国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女学者,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轰动。数年后,则彻底动摇了中国人对发现“北京人”的荣誉感!(容后详述)

  50多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发现以元谋人(170万年前,另说约60~50万年前)、蓝田人(110~115万年前)、金牛山人(距今约28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和黄龙人(距今约3~5万年)等为代表的60多处古人类化石地点以及上千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未纳入近年来的一些新发现)。

  中国考古界认为,从“北京人”为代表的直立人到现代中国人,中间没有间断,是河网状不断推进,附带少量杂交而来的。因此,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于本土的早期智人!“北京人”作为现代中国人的直系祖先之一,被写入中国历史教科书。

    然而,世界考古工作者随后在非洲的重大发现异军突起。在那里发现了400多万年前、以及150~3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的人类化石!

    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一处沙漠地带发现了距今300万年的“露茜(Lucy)”。她是直立人,不是猿,但也不是智人。而约两百万年前的“匠人(Handy Man)”已能制造石制工具。

    1992至1993年间,美国一研究团队在埃塞俄比亚中部一处洼地发现了地猿(Ardipithecus),或称始祖地猿,又称阿尔迪(Ardi),是人科中最早的一属,鉴定认为生存在440万年的上新世早期。她是一个比露茜更原始的生物,她的存在证明了人和黑猩猩在更早的年代已分开进化。

    由于她与非洲的类人猿有很多相似之处,亦有观点认为她属于黑猩猩分支,而非人类分支。但因其牙齿像南方古猿,可双足直立行走。故主要观点认定味原始人。

  根据非洲的发现,权威观点认为,大约700万年前,非洲南方古猿出现,在以后的400多万年里,它们成为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人科动物。非洲南方古猿形成几个分支,但全都能直立行走。此后国际学术界对于古人类起源问题争论逐渐稀少,多倾向于接受非洲起源说。

  当代史前人类学还有另一个重要观点:人类分两批走出非洲!

    第一批是直立人,后来他们变成了爪哇人、北京人、尼安德特人、海德堡人等。在相当长时期内,直立人似乎是地球上唯一的人属。他们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开拓新疆域。似乎以极快的速度迁徙到世界各地。

    一般认为,大约100多万年前的某个时候,一些比较现代的直立人首次离开非洲,以大约每年40公里的速度,向新的疆域迁徙,最终在其它大陆定居繁衍生息下来。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被认为是欧洲直立人进化的结果;而北京人、爪哇人则是亚洲直立人的代表。

    第二批离开非洲者是进化程度更高的晚期智人,又称“现代人”,他们最终取代了早已在各大陆生存下来的首批直立人的后裔。这批智人就是我们现代人类的真正祖先。

    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认识的清晰度依然是差强人意的。令人意外的是,当代炙手可热的基因科学似乎在“不经意间”就揭开了这个长期困扰人类的谜团!

【楼下继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06:46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06:54 编辑

(二)“基因夏娃”理论横空出世

  按照《圣经》,上帝取他创造的人类第一位帅哥亚当的一根肋骨造了第一位靓女夏娃。这对新人成了伊甸园的主人。此后,他们辛勤劳作,生儿育女,繁衍后代。这俩帅哥靓女也就成了全人类的共同祖先。

  现在我们知道,DNA结构是一个生命体的“蓝图”,是我们在分子级别上的“标识码”。而生物体细胞中除了来自细胞核的染色体DNA,还有一种“线粒体DNA”来自细胞核外。与来自细胞核的染色体DNA决定下一代的绝大部分性状特征不同,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身高和眼睛的颜色。

  线粒体DNA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母系遗传,没男人什么事儿。男性从母亲遗传来的线粒体DNA无法传给下一代,而只能由母亲遗传给女儿,才能代代相传,而且遗传过程中几乎不发生改变。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线粒体DNA纪录着全世界女性的演化史,因此也是人类的历史!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追溯任一女性的血统关系。在线粒体DNA未发生大的变异前提下,拥有共同女性祖辈的所有女性后裔应该有相同的线粒体DNA。假如目前全球所有女性具有相同的线粒体DNA,那意味着什么呢?

  有亚当、夏娃情结的善男信女们想来一定不少,其中就包括蜚声世界的美国女学者、夏威夷大学的丽贝卡·康恩教授。康恩女士是该领域的先驱。她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线粒体DNA中,无害的变异随时都可能发生。而每次变异都会在DNA中留下微小的“标记”。这些标记就像条形码可以解读。而她发现,变异发生的几率十分固定!拥有最原始标记的族群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非洲的族裔。她由此认定,这些非洲人是地球上最古老的人类!

  她与合作者动员了来自非洲、欧洲、亚洲、中东、澳洲土著和新几内亚的147位孕妇捐献出胎盘,供她采样。然后采用线粒体DNA分析技术研究遗传特征变化。结果显示,所有这些样品的线粒体DNA都有可以识别的差异。但令人意外,差异都极其微小!人类线粒体DNA的差异比所有脊椎动物或哺乳动物间的差异都要小得多。这意味着人类是一个很年轻的物种(变异的机会少)!

  所有胎盘样品的线粒体DNA可分为两类。一类仅在新近的非洲裔中发现;另一类则在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所有族裔包括其他非洲裔中出现!非洲裔之间线粒体DNA的较大差异意味着积累了较多的变异,表明这是一个历史更长的族群。无疑她们是血统树上最长的一支。因此,线粒体DNA树起始于非洲。而世界各种族的人共同拥有唯一一位女性祖先,她就是“基因夏娃”!

    尽管不同种族外貌有相当可观的差别,如肤色差异。非洲人肤色很深,是体内产生了较多黑色素的缘故,以抵御过强紫外线对人体内一种关乎生育的叶酸的破坏作用。而欧洲人的白色皮肤有利于从不多的阳光中吸收足够的紫外线,以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

    顺便说一句,现代城市人室外活动太少,接受阳光雨露的机会不够,体内维生素D不足是大概率。我的家庭医生查不出我有什么疾病,她却一直叮嘱我每天补充一片维生素D3。只是我不是那种特别听医生话的人,经常忘到脑后。

    据研究者测算,肤色这类小变化只需几万年即可导致基因发生改变!而大脑容积这类重要变化则需几十万年时间。

  称之为“基因夏娃”,很容易令人产生对圣经故事的联想和误解。在圣经故事里,夏娃是当时唯一的女性。基因夏娃的情况并非如此。她所处的远古时代是群居部落时代,人类祖先们有很多部落。即使在她所处的部落,她也不是唯一的女性。只是携带不同基因体系的其她女性的后裔没能延续而已。这里有一个基因体系遗失规律。

  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群体中,随着时间推移,基因体系的数量稳定减少。基因体系减少的过程称为基因漂变。这种漂变与群体大小有关。与外界隔离的群体越小,漂变速度越快,即线粒体DNA体系减少得越快。原因是有的育龄妇女没有生育女儿,有的女儿未能存活到生育年龄而夭折。由于群体处于孤立状态,仅限于群体内的婚配繁衍,经过足够长的年代后,最后只剩下一个线粒体DNA体系!例如,一个250人的孤立群体,可能会有五、六种不同的基因体系。基因图谱显示,线粒体DNA体系减少到一个大约需要一千年时间。

  一个实际例子发生在南太平洋上的皮特克恩岛(英属)。1790年,6位英国水手和13位塔希提女人开始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岛上定居。仅仅经过7代之后,一半的姓氏就消失了。如果该岛继续与世隔绝下去,可以预期,岛上的所有人将都有相同姓氏!正如某个威尔士小山村或意大利村庄,经历多少代之后,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姓氏一样。中国偏远农村地区,应该也找得到这种例子。

    康恩教授与合作者这一颠覆人们对人类历史认知的成果,于1987年发表于科学界最负盛名的《自然》期刊。该项研究最具争议性的部分在于:并非如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一直坚信的那样,现代人是缓慢地、循序渐进地在世界各地分别独立进化。

    人类从远古猿人到现代智人的进化似乎只发生在一个地方——基因夏娃家族活动区域!然后,在距今6~8万年前的某个时期,她的一部分后裔进化出某种优于世界上所有早期人类族群的优势。一旦他们向世界各地开拓前进,便所向披靡,成功取代当地所有原有族群,无一例外地成为每个新疆域的主人,最终成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康恩教授的理论发表后,受到一些痴迷于“骨头加石头”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质疑。这是不奇怪的。圈内人士并没有忘记此前十年(1967年)遗传学家给人类学家们上那一课时的情景。

  当时,“骨头加石头”们相信,人类祖先与黑猩猩分道扬镳进化至少始于约1500万年前。遗传学家通过对比研究狒狒、黑猩猩和人类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据信其伴随物种进化而以缓慢但稳定的速率改变)发现,与预期的一样,狒狒和黑猩猩间分子结构差异很大,这是它们已经分开进化达3000万年的合理结果。而黑猩猩与人类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差异却出乎意料的很小!遗传学家们用不同方法重复测试,结果类似。于是,他们信心十足地指出,人类祖先与黑猩猩分道扬镳的开始时间并非1500万年那么久远,而是要晚得多!应该在500~700万年之间。

  有人指出自己的研究错了800或1000万年,自然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愤然拒绝和无视这项成果达十年之久!最终,随着更多考古发现和证据的出现,他们最后也意识到,1500万年前的骨头并非属于人类祖先,遗传学家们很可能是对的!

    康恩教授的“基因夏娃”理论发表后,在美国人类学学会(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同样引发激烈争论,甚至争吵。但最终两个阵营都认识到,在重建人类起源这个大目标上,双方比以往任何时候联系更加紧密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06:46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07:35 编辑

(三)史前现代人的长征

  康恩教授的理论发表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接受了她的观点。两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通力合作,为史前现代人类演化的伟大史诗,描绘出一幅远为清晰的壮丽画卷。

   约15万年前,地球处于冰河期。地球两极冰帽逐渐扩大,海平面下降达120余米!北非除了几处绿色“小岛”,几乎全是广袤的沙漠。绿色小岛上聚集了一些人类小群落。他们是地球上首次出现的现代人!在体格、智力和能力上都与今天的人类相似。他们和我们都属于同样的种属。当初能够想到简陋石头工具的大脑,与今天把人送入太空的大脑没有太大差异!

  这些现代人打猎,采集种子和果实,在散居的小群落中生活。基因夏娃就生活在他们中间。她当然不是唯一的女性,甚至也不一定是生育最多的女性。但她的特别基因却是硕果仅存!他们经常长途迁徙,随处栖身。恰似当代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

  15万年前,狩猎是生存的要务,也表明了人类进化的方式。打猎需要思考、规划和群体合作,也需要一定智慧进行沟通。

  英国考古学家找到了最接近基因夏娃长相的头骨,踞今约十二万年。地球上第一批现代人曾多次尝试离开非洲,但都未能存活下来。而冰河期逐渐将整个北非变成了沙漠。被困在撒哈拉沙漠北部的现代人群落没了退路,甚至没有栖身之处。整个族群灭绝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多死于11万年前的严重干旱。1933年,其中一个小群落的遗骸在伽里克的库夫兹洞穴被发现。共有13具遗骨。其中有一位女性和一名婴儿。当时人类的生存完全取决于气候的恩赐!

  约7万年(不同说法在6~8万年间)前,地球再次降温,两极冰帽扩张,海平面显著下降,大地枯竭——地球上的水相当一部分凝结成了冰。非洲大地一片干旱,连饮用水也枯竭了。鸟兽也不得不北移求生。严苛的气候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活在东非的人类祖先们也只好迁移到红海边靠捕鱼和捡拾贝类糊口。这是新夏娃的新人类家族。他们是15万年前基因夏娃后裔的一个支系。这样的小型部落不过几百个。整个现代人类家族一度只剩下一万人左右!

  1999年,考古学家在12.5万年前的珊瑚礁中发现了石头工具和大量破碎的贝壳。找到了人类曾在海岸生活和利用海洋资源的证据。这个发现也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揭示出人类为何要长途跋涉离开非洲。

  长期吃海产品,可以养育更多孩子。但人口的增加,又为食物来源带来更大压力。而红海盐分升高(因海平面下降)导致获得海产品的难度加大。当海产品资源不足以维持日益庞大的人类部落生存时,就只有一条路可走:跨越红海,进入中东地区!

  人类祖先们终究要离开非洲,但时机和路线则取决于气候变化、饥荒程度、部落间争斗压力,以及对对岸未知新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等因素。自基因夏娃出现以来,人类又经历了7000代的演进,他们的心智和技能能已经是这个地球上的佼佼者!

  稍早,专家学者曾多次描绘人类走出非洲的路线是沿红海西侧北上,通过今天的埃及,进入以色列到达中东地区(下图)。但DNA追踪显示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该领域的权威斯蒂芬·奥本海默教授将基因树与史前气候变化模式进行对比研究。他首次提出:人类祖先并非北上绕过红海,而是走南路离开非洲的。

  7万年前,海平面比现在低45米左右。亚丁湾海峡红海入口处要狭窄得多,大约只有10英里,并有许多岛屿和礁石露出海面,可以成为歇脚点和跳板。涉水跨越这段海峡完全可行。而走北路的麻烦是必须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当时的气候远比现在干燥,难度可想而知。

  7万年前,由于恶劣气候和其它因素的影响,一群现代人终于开始万里长征第一步。他们跨越亚丁湾海峡最狭窄处,成功抵达对岸——现今中东的也门。尽管这只是一小群人的一场行程不大的迁移,却是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大事件。那不是单纯跨越浅滩的一次跋涉,而是史诗般的求生奋斗。不仅关乎他们自己的生死存亡,更关乎人类的命运!

  这个群体是人类率先离开非洲、开拓新疆域的现代人。他们在新世界的边缘独立奋斗。来到也门地区,生活有所好转。绿地、淡水到处都是,并且气候宜人。据认为,这个群体可能很小,不过250人左右。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散居,每个家庭5~20人。但他们与其他群体有联系。在当时严苛的条件下,少于200人的群体无法生存。他们对抗不了传染病或者饥荒。新夏娃和她的女儿们都活了下来。因为有了她们,才有了非洲以外的所有人类!

  线粒体基因体系追踪研究显示,人类祖先走出非洲之后就各奔东西了。有些族群往东、往南,有些群体往北、往西。当然,也有留在原地定居的。分开之后他们彼此再也没见过面。

  往东的一支并没有在中东停留很久,他们沿阿拉伯湾和孟加拉湾海岸线一直东进。在七万四千年前或更早到达马来西亚。
   7万年前苏门答腊的图巴火山爆发是200万年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爆发事件。岩浆喷发达25英里高。很多地方经历了六年漫长的冬季!南亚、甚至中东的一些地方都被厚厚的火山灰覆盖!

  在马来西亚的考古发掘发现了被埋在了火山灰层下面现代人使用的石制工具。基因跟踪调查显示,马来西亚有两个古老的部落就是直接来自夏娃7万年前的后裔。

  由于当时海平面要低很多,马来西亚实际上是一片大陆。正是从这里,现代人先到印尼的一些岛屿,然后在约6万年前成功登陆澳洲大陆!

  到达马来西亚的现代人中有一支继续东行,最终到达中国,他们就是中国人的真正祖先。另有观点认为,中东地区的一部分现代人经西亚进入中国中原地区。

  7万年前成功跨越红海海峡到达也门后,有一部分现代人留在原地,他们就是中东人的祖先。直到4万年前,其中有一支才经土耳其进入欧洲,他们就是今天欧洲人的祖先。

    北美洲原住民最早的祖先们是在约5万年前从东北亚,途经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另有一支,大约在1万年前从欧洲经今天的俄罗斯地区抵达南美。

[attach]797235[/attach]
史前现代人的长征示意图
       【本篇到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7 09:34

[attach]797252[/attach]

第一个DNA起源于非洲呗?

作者: 东方安澜-    时间: 2023-12-7 10:08
对。基本是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论主要内容。

另,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论的依据依然强大。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13:03
序号错了,应该是6吧
而且从5开始,主题已改为小黄文,你这个副标题可改为:6个英国水手和13个部落女人的故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7 13:1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3:03
序号错了,应该是6吧
而且从5开始,主题已改为小黄文,你这个副标题可改为:6个英国水手和13个部落女人的 ...

别闹了,还是把你那个改了吧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13:20
知音 发表于 2023-12-7 09:34
第一个DNA起源于非洲呗?
呵呵,只能说人类起源于非洲。

人类的DNA有很大部分是与其他物种共享的。即使动物与植物之间,也共享一半左右的基因。如香蕉,就有约50%的基因与人类相同。

人类与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4%,尽管对此有不同看法。

一种可能是,遗传学家们对DNA的认识还很有限。随着基因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差异会发现得越来越多。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13:24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10:08
对。基本是现代人的非洲起源论主要内容。

另,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论的依据依然强大。

嗯,目前主要是中国该领域的研究者,仍坚持现代人类多点起源说。

我不清楚,他们如何解释国际上越来越丰富的DNA溯源成果。

科学问题是不能沾染民族主义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7 13:35
精神小伙儿~~~必须给你点个赞!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13:43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13:44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13:35
精神小伙儿~~~必须给你点个赞!
我感觉又年轻了几岁!

不过,年轻人也得睡觉,回见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7 13:4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13:43
我感觉又年轻了几岁!

不过,年轻人也得睡觉,回见

嗯嗯。你晚安,好梦。我这边,……是准备下午的第一节课了。

作者: 东方安澜-    时间: 2023-12-7 14:44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13:24
嗯,目前主要是中国该领域的研究者,仍坚持现代人类多点起源说。

我不清楚,他们如何解释国际上越来越 ...

我的感觉是,考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支持现代人多地起源论的比较多。

而倾向非洲现代人起源的,主要是分子生物学家或基因生物学家。

分子或基因生物学家的分析技术更靠前。

我的感觉未必准确。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18:03
知音 发表于 2023-12-7 13:17
别闹了,还是把你那个改了吧

这就是个文摘,专门唬你这样的小白,赶紧披红戴花,,
我还告诉你,我那篇可是原创,说的是国外专家的很正经的学术研究,论文的观点是,动物届只有人类面对面做爱,这种做爱方式因为能通过眼神表情交流,促进了古猿的感情发育,进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这是古猿进化成人类的根本原因。。。可惜你们不识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7 18:0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03
这就是个文摘,专门唬你这样的小白,赶紧披红戴花,,
我还告诉你,我那篇可是原创,说的是国 ...


那也是你没写明白,或者说是没好好写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7 18:11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03
这就是个文摘,专门唬你这样的小白,赶紧披红戴花,,
我还告诉你,我那篇可是原创,说的是国 ...


文章嘛,认真写的,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的,当然要披红戴花喽。

你说的也没错,那种特别有新境界的新话题也是值得鼓励,前提是你得好好写呀,让人看明白,好吧,回头我再去看看你那个。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18:19
知音 发表于 2023-12-7 18:11
文章嘛,认真写的,付出了心血和精力的,当然要披红戴花喽。

你说的也没错,那种特别有新境界的新话 ...

别看了,看了也不懂,我只是因为你要求我改标题才有感而发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2-7 19:15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19
别看了,看了也不懂,我只是因为你要求我改标题才有感而发


只是建议改标题,态度还是要明确哒。

读也要读,还要有读后感,等有时间别忘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1:2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13:49
嗯嗯。你晚安,好梦。我这边,……是准备下午的第一节课了。

隔着地球的轮班制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1:31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14:44
我的感觉是,考古生物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支持现代人多地起源论的比较多。

而倾向非洲现代人起源的,主要 ...

国内大致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国外考古界,包括搞古生物、地质的也已基本接受了遗传学界,特别是基因科学的相关成果。

国内的多点起源说要想服人,除非也能找到200~400万年间的猿人、直立人、早期智人等,能够发现更早的古猿,则更有说服力。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1:5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22:02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03
这就是个文摘,专门唬你这样的小白,赶紧披红戴花,,
我还告诉你,我那篇可是原创,说的是国 ...
这个说法反而暴露了你的小人心态。

本篇既有科普功能,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史范畴。

无论是科普,还是科技史,都不容许对具体研究成果有丝毫个人发挥!

但即使如此,材料取舍、内容组织、清晰表述,也包括篇章结构布局,逻辑、文笔等,也属于原创要素。

这也是为什么哲学史有无数,罗素的在国际学术界独领风骚,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只是薄薄的一本,仍受华文圈喜爱。中国历史又有多少版本?而易中天已经开始写他理想中的中国历史。

你竟然好意思说这篇是“文摘”,是你不懂文摘概念?还是典型的小人之心呢?你自己清楚。

至于你故意也用【人的创造-5】,提醒你都坚持不改,只是来展览你的不地道、缺德而已!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1:55
知音 发表于 2023-12-7 18:07
那也是你没写明白,或者说是没好好写吧……

他那篇东西,就如其标题,也就是“小黄文”的不堪而已。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1:5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18:19
别看了,看了也不懂,我只是因为你要求我改标题才有感而发

你他么一开口就是井蛙的大嘴口气,让人想吐

作者: 东方安澜-    时间: 2023-12-7 22:03
本帖最后由 东方安澜- 于 2023-12-7 22:06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31
国内大致是你说的这种情况。国外考古界,包括搞古生物、地质的也已基本接受了遗传学界,特别是基因科学的 ...


还有一个,判定古代遗骸年代的方法是遗骸中的碳14,半衰期是5730年,完全衰变没有了大概需要4万年,

所以极限也就4万年左右,

而现代人非洲起源论的线粒体基因法,它本身不能检定遗骸年代,它是什么方法测定10万或百万年以上?我没发现。

哈,我也是对人类起源挺感兴趣,偶而也关注。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2:15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22:03
还有一个,判定古代遗骸年代的方法是遗骸中的碳14,半衰期是5730年,完全衰变没有了大概需要4万年,

...

现在的成果是考古界与基因科学界(还包括几个其他相关学科)协作取得的。

DNA研究可以追溯世界不同地区不同种族人的血缘关系及其传播史,结合人类遗骨化石等考古发现和其它方面的成果,综合推定年代。

当然,现在发表的结论肯定不能说完全可靠,今后需要修正也是肯定的。事实上,目前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就不一致,存在各种异议声音。

例如,人类很可能不是只有两次走出非洲,而是多次;最后一次走出非洲的时间范围6~8万年前,也不排除今后进一步修正的可能。

作者: 东方安澜-    时间: 2023-12-7 22:21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2:15
现在的成果是考古界与基因科学界(还包括几个其他相关学科)协作取得的。

DNA研究可以追溯世界不同地 ...

是,也许将来随着基因或其它技术的进步,谜底越来越近了。这个"夏娃基因"技术的进步可能就是个标志性转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2:35
东方安澜- 发表于 2023-12-7 22:21
是,也许将来随着基因或其它技术的进步,谜底越来越近了。这个"夏娃基因"技术的进步可能就是个标志性转折 ...

我有个涉嫌过于乐观的推论或说期待。

今后科学界的突破,最值得期待、最有希望的应该就是基因科学


目前基因科学对DNA的认识还很有限,随着这个学科的不断发展,总有一天,不止是弄清人类起源的完整图景,或许从基因结构中,还能有新的发现,揭开人类从猿到人的质变以及人类加速进化的谜底。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7 22:4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55
他那篇东西,就如其标题,也就是“小黄文”的不堪而已。多看一眼都是浪费时间。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开调侃和其他那啥外,其实还真是有可取之处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2:4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7 23:52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22:45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 ...
与那些无关,他的标题使用【人的创造】就不地道。
只扫了一眼开头部分,没看下去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12
本帖最后由 南天牧云 于 2023-12-7 23:17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1:50
这个说法反而暴露了你的小人心态。

本篇既有科普功能,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史 ...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史范畴。”?
难怪不主流说你不能正确使用概念。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身高、眼睛颜色,属于性遗传,一般遵循孟德尔定律,实际的遗传机制很复杂,既有基因重组的因素,也有基因突变,多基因共同调控以及环境因素等等,按你的说法,孩子的身高和父亲没有关系了,符合常识吗?
既然你口口声声说是做科普,传播的知识起码要靠谱吧,不能信口开河胡咧咧。
再有,我还要告诉你,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1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你有起码的理解力吗?科普和科技史是指同一部内容吗?
还需要再给你讲一遍吗?你承认自己是弱智,可以。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1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2-7 22:45
你可能忽略了,达尔文除了《物种起源》之外,还有《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那篇文章除 ...

这就是专业和外行的区别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20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3:17
你有起码的理解力吗?科普和科技史是指同一部内容吗?
还需要再给你讲一遍吗?你承认自己是弱智,可以。 ...

你就解释一下我引用你的这句话吧,哪部分和科技史有关系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22
你再给出身高眼睛颜色遗传自母系线粒体的文献来源吧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32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对于研究者的结论,他人没权随意改动!我当然是照录研究者的结论。

信口开河胡咧咧的正是你这种货,法国研究者在西伯利亚发现四种3万年前左右的病毒,你的胡说八道,与四方面事实完全不符!
就你这等,还有脸说别人?你的脸皮是啥做的?

再有,我还要告诉你,最新的研究发现,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 我的文字能没有取舍吗?完全不接受人类与动物基因比对结果的声音也有,我都得列入?

你就是狗屁不通,还要展览你的井蛙大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32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22
你再给出身高眼睛颜色遗传自母系线粒体的文献来源吧

你不配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3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2-7 23:32
【还有,身高和眼睛颜色,谁告诉你是母系线粒体遗传的?】

——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清楚吗 ...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人指路。呵呵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39
她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在线粒体DNA中,无害的变异随时都可能发生。而每次变异都会在DNA中留下微小的“标记”。这些标记就像条形码可以解读。而她发现,变异发生的几率十分固定!
———
这个叫分子钟技术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39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20
你就解释一下我引用你的这句话吧,哪部分和科技史有关系

这是承认自己是弱智了?

除了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属于科普性质,本篇其余所有内容都属于科技史范畴。


一句话就能说清的事,你竟然看不明白!


我问你,啥叫“文摘”?你有基本概念吗?


愚蠢不是你的错,咧着井蛙大嘴自以为是,指点江山,就是令人作呕的犯贱了,懂?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45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有一次我去一家盲人诊所按摩,听一个盲人对另一个盲人描绘花儿的颜色,当时我即觉得好笑又感到悲悯,这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47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明明是法国研究者的成果,在你嘴里就成了只有俄罗斯的研究者能做!你这种不规矩,还缺德之徒,就不配讨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7 23:49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45
有一次我去一家盲人诊所按摩,听一个盲人对另一个盲人描绘花儿的颜色,当时我即觉得好笑又感到悲悯,这就 ...

你连脸都不要的货色,你的心情值几文钱?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7 23:54
好了,对你所谓科普的反科普到此为止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8 00:4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3:25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2
介绍线粒体的一些基本知识,和科技史有什么关系?怎么就“如线粒体DNA特点和作用的大段表述,也属于科技 ...
即使不考虑被你刻意不提的前半句,只看后半句:“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身高和眼睛的颜色。”

你竟然愚蠢地理解为,否认了其它因素对身高等的影响!展览你的脑残逻辑:“人类父系也有线粒体遗传的现象。

——你看不懂“只影响”是什么意思?有任何否认其它类遗传机制的意思吗?
——“只影响”下一代的某性状,与“决定”下一代的某性状的区别你都看不明白??
——就因为母亲“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某性状,就与父亲没有关系啦?!你懂人话吗?

不客气地讲,你也就是当个书刊搬运工的能耐,科学素养、理解力、思辨力都不够。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8 07:59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38
身高眼睛颜色的遗传机制生物学和遗传学有明确的结论,你不知道这说明你是科盲,你来做科普,相当于盲人给 ...
举个你能看懂的例子。

假如我引用某人的说法:饮食只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而已。

按你前面不堪的逻辑,就变成影响健康的因素就是饮食!你有起码的逻辑思维能力吗?

即使有人只强调饮食对健康有影响,也绝没有否认其它影响健康因素的意思

例如:睡眠、锻炼、劳逸结合、生活规律、精神压力、环境因素、空气质量、遗传等因素,都没有排除。

更进一步,即使列出这些,仍不意味着穷尽了全部因素。社交活动,婚姻、家庭,甚至包括性生活,都可能影响健康。

记住了,说话不要总是那种大嘴口气,学会有点自知之明。在公某面前猪鼻子插大葱装象,你还嫩了点。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8 13:45
没有这个只字,你犯的是学术错误,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学术结论。
有了这个只字,你同时又犯了个逻辑错误,因为线粒体影响寿命。
作者: 南天牧云    时间: 2023-12-8 13:46
说是学术错误抬举你,应该是胡咧咧,说谎精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8 21:2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9 02:56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8 13:45
没有这个只字,你犯的是学术错误,因为根本没有这个学术结论。
有了这个只字,你同时又犯了个逻辑错误,因 ...
我的主帖原文:“来自细胞核的染色体DNA决定下一代的绝大部分性状特征不同,线粒体DNA只影响下一代的身高和眼睛的颜色。

“与A决定……不同,B 只影响……”,这个句式再清楚不过,是在比较A与B的差异这个语境中,加“只”字,只是为了强调两者间的不同而已。更别说“决定”与“影响”含义的重要差异了!

另外,在主帖语境中,无意,也完全不必要,穷尽线粒体DNA影响的所有方面——篇幅就不容许。
更严谨地看,也不可能穷尽!毕竟,基因科学是个新学科,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随时都可能有新发现,纠正、完善此前的认知。

你这井蛙不只是断章取义后半句,属于论辩中缺德,更凸显你的理解力和逻辑思辨力一团糟。
造个你能看懂的句子:
螃蟹经常知道自己错了就闭嘴默认不同,牧云只会咧大嘴呱噪,自取其辱。

按你自己的愚蠢逻辑,这句话的意思是:你除了自取欺辱,就不会别的了!

必须承认,没错,你不限于不守规矩到缺德,不会正常论辩、不会认错,不会自省,这都是事实。

问题是,你也不会吃饭、睡觉吗?!

说你理解力太丢人,只是大嘴井蛙一只,乃足够客观的事实陈述。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8 21:41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2:04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8 13:46
说是学术错误抬举你,应该是胡咧咧,说谎精
就你这种大嘴井蛙,提学术两字就是笑话。

你还有脸提说谎精,你这是自抽上瘾吗?

就在3天前,公某就列出你在同一个回帖中4条与你自己提供的文献不符的谎言!

你南天牧云是自证的、不折不扣的说谎精一只。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2-8 21:5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2-8 22:09 编辑

南天牧云 发表于 2023-12-7 23:18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专业和外行的区别

这话还是自抽,能看懂吗?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