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说说《红楼梦》里的晴雯及其它 [打印本页]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7:15
标题: 说说《红楼梦》里的晴雯及其它
  品读“红楼”话人生(二)由晴雯说起

  晴雯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也算是一个数得上的人物,因为曹雪芹把她写入了金陵十二钗副册里,可见其是让作者上心的人物之一。对她的判词是这样:“霁云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有关写她的文字很多,主要有第三十一回中的“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第五十二回中的“勇晴雯病补雀金裘”和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在第三十一回中就可见这个姑娘的性格了,也看得出贾宝玉对他的偏爱与忍让。晴雯这个女孩子,性格泼辣得理不让人,这从她对比她次一等的小丫鬟坠儿身上能体现出来。坠儿偷拿了平儿的东西,要惩罚好象应是宝玉,最低也应是袭人,但她就又是用锥子扎,又做主给撵了出去。可见这个人物的性格。平时对别的在贾府里的下人,她也可以说是口角锋芒毕露。所以得罪了不少人。最终有人在王夫人跟前讲了她的不是,落了个被带病撵出大观园的结局。至于她心是怎样的高我倒没看出来多少,只是好像打扮的很妖娆。要说爱美之心从皆有之,这本是常理,特别是青春期的女孩子们。是不是越妖娆了越好呢?这让我想起了古人说的一句话:漫藏侮盗,妖容至淫。意思是,有了财宝不隐藏,就容易招来盗贼;女子打扮得过于妖野,就容易招来奸人。我认为是很有一定道理的。不过《红楼梦》中没有牵涉到晴雯因打扮风流而出现奸情。好象贾宝玉和她也没有什么瓜葛。但本人对他一开始就和袭人有了云雨之事,后来却对这事只字未提有疑问。

  这里着重想说一说对她最后人生的一段描写,也就是贾宝玉最后探望她的一段。她被撵出大观园后,再也过不上那种优越的日子了,这从她喝水这一段描写中看得很清楚。

  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的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这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那炉台上就是。宝玉看时,虽有个黑沙吊子,却不象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了一个碗,也甚大甚粗,不象个茶碗,未到手内,先就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又用水汕过,方提起沙壶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太不成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清香,且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尝毕,方递与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心下暗道:往常那样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餍糟糠,又道是饭饱弄粥,可见都不错了。

  这一段把人物处在一种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思想和生理要求描写的栩栩如生。特别是这一句:“往日那样的好茶,她尚有不如意的之处”,可见晴雯在大观园里对生活的要求是什么样了。一个被主人有点庞幸的丫鬟都这样,主人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曹雪芹正是从一个大家族的公子哥,最后到了家无斗米的状况。所以他对这种生活的改变可以说有切肤之痛的,描写起来就更加得心应手。说到这里就不再说“红楼”故事了,说一说我们现在的今天人。

  我们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和晴雯差不多,有好日子过何曾想过有一天会有苦日子,然而事实也是,在没有了好日子时,绝大多数人也是能过苦日子的。作为大家族公子的曹雪芹就是一个例证。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在理——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意思是说人在承受苦难这方面是很有一定弹性的。这里想说的是,有了好日子想不到苦日子还不是可怕的;怕的是有了好日子就极度奢侈。《红楼梦》中的贾府就是这样,平时是怎样的锦衣玉食;到后来又是怎样的悲惨。其实曹雪芹在第三回:“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已把这部书的结局写了出来,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部巨著写完。虽然别人为他把这部书最终给了个结局,这说来是一个不小的贡献,终于让这部小说成了完整的一体,但遗憾还是有的,如果他本人能够写出来,不知要精彩多少倍。给后人的启示也许会更大一些。

  纵观人类,特别是中国人类总是在这样的旋涡里反复着。小里说就是今天吃饱不顾明天,大里说就是在有了条件的情况下忘记了要节俭,穷奢极侈,最终会被生活无情地嘲弄。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你看那一个朝代不是从一开始的,知道江山来之不易,还比较的节俭,后来日子太平了,物质生活好了就开始奢侈起来,最后必然引起暴乱,走到亡国败家的地步,只是他自己不知道或不认为是这样罢了。而每一个朝代的更替又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那是要无数人用鲜血和宝贵的生命换来的;而每一个生命对于人类来说可能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可对于他的家人和朋友来说又是那样的重如泰山。而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实际上也多是人为造成的。这才是问题的可怕之处。欧阳修在他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就说过——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自然之理也。毛泽东在进北京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这是去进京赶考,决不能学李自成。而今的社会中有的地方是不是有穷奢极侈的苗头存在,我不说国人也看得出,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及时治理,后果也是非常可怕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17:17
学会排版了啊?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17:17
我还有一节课。等我下班回家了去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23 17:18

沙发,下班、回家,吃完饭再看

@投入    哈哈哈

投入体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7:2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17:17
学会排版了啊?

来交作业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7:27
知音 发表于 2023-11-23 17:18
沙发,下班、回家,吃完饭再看

@投入    哈哈哈

首版辛苦

作者: 坡度    时间: 2023-11-23 17:27
拜读。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7:48
坡度 发表于 2023-11-23 17:27
拜读。

多谢鼓励,问好!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03
知音 发表于 2023-11-23 17:18
沙发,下班、回家,吃完饭再看

@投入    哈哈哈

是投哈哈体。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08
这篇比较接地气。
晴雯第一次出现在书里是人还没出现,就在枫露茶那回名字先出现了。宝玉在宝钗处回来,发现特意留给晴雯爱吃的糕点和茶被李嚒嚒喝了,他气的摔了那被枫露茶,为此最后是茜雪被撵出去了。从此就可以看出宝玉是在跟袭人云雨后,开始对晴雯这个怡红院第一美人儿特别的关照了。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17
咱也别说宝玉是不是有驴心思,反正从撵茜雪事件,透露出晴雯是得宠之人,恃宠而骄不把##和同事放在眼里是晴雯的弊病。于是,当宝玉因她没拿住扇子发了一句牢骚时,晴雯能几倍怼回去,把来劝架的袭人也怼了。晚上宝玉回来了,为了和她套近乎拉她一起洗澡,她能爆料出碧痕和宝玉一起洗澡两个时辰,这不是变相揭短吗?又为了自己在宝玉面前取乐把麝月的扇子给撕了。这一天袭人,碧痕,麝月三个同事全得罪了。真是狂妄自大不成样子了。
如果读红楼梦不能跳出传统的视角一味的只美化里面的人物而不是看到她们的缺点,读着真没啥意思。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20
秋纹送东西,王夫人给两件衣服。晴雯能说是别人挑剩给你了。把秋纹和王夫人都得罪了。
说她清高有骨气吧,撕扇子那回宝玉在气头上要撵她走,她就哭闹表示不走。这边讽刺挖苦秋纹得了王夫人赏的衣服,这边又抢着要去王夫人处办事,好也讨个赏赐。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25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把坠儿手用针扎。坠儿偷东西不对是肯定的。撵出去或者教导都可以,用私刑太残酷了。哪里有点仁慈样。自己损坏自己的阴骘。就像玩个论坛,某人连事情的来龙去脉都没搞清楚,就是为了批判为了独树一帜大嘴咧咧,生怕语不惊人!哪里有知道世上有德行这个词啊!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8:31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17
咱也别说宝玉是不是有驴心思,反正从撵茜雪事件,透露出晴雯是得宠之人,恃宠而骄不把##和同事放在眼里是 ...

这是懂《红楼梦》的人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8:34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25
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把坠儿手用针扎。坠儿偷东西不对是肯定的。撵出去或者教导都可以,用私刑太残酷了。哪里有 ...

晴雯有越级管事的嫌疑,生活中的大忌啊!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8:36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20
秋纹送东西,王夫人给两件衣服。晴雯能说是别人挑剩给你了。把秋纹和王夫人都得罪了。
说她清高有骨气吧, ...

这才是客观全面的评说。高度赞同!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18:42
过路的鱼 发表于 2023-11-23 18:20
秋纹送东西,王夫人给两件衣服。晴雯能说是别人挑剩给你了。把秋纹和王夫人都得罪了。
说她清高有骨气吧, ...

看看曹公对人物描写的把控。林黛玉做事说话是一个有文化人的做派,晴雯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做派。这绝对是两个形象,不能混为一谈……
作者: 过路的鱼    时间: 2023-11-23 18:50
牛山峰 发表于 2023-11-23 18:42
看看曹公对人物描写的把控。林黛玉做事说话是一个有文化人的做派,晴雯就是一个没文化的人做派。这绝对是 ...

这个我也认同。所谓的袭为钗副晴为黛影,也只是指一个方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23 20:09
我觉得,红楼梦的研究所以成为一种文学现象,特别是后来统称为“红学”,是喜欢红楼梦的人过度的解读。
直到后来,红学已经走偏到放弃了对红楼梦文学成就的研究,个人认为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此。
那么为什么一部红楼梦会引发这样的现象呢?这才是最值得研究的,只可惜就我所看到的,这样的研究还很少。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20:5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1-23 20:09
我觉得,红楼梦的研究所以成为一种文学现象,特别是后来统称为“红学”,是喜欢红楼梦的人过度的解读。
直 ...

大鹰兄说的太对了,过度的解读不是好现象。应该多研究他的写作技巧,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继续光照世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23 20:57

还有这么鲜明的对比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23 20:59

好好学习学习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3 21:27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在理——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
这句真值得深思。就这个句子而言,本篇的“其他”,比故事情节好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23 21:4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21:27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在理——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
这句真值得深思。就这个句子而言 ...

晴雯不是有受不了的罪吗?要不然她身体那么好咋会死呢?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21:4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3 21:27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在理——人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
这句真值得深思。就这个句子而言 ...

文化点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龇牙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3 21:49
知音 发表于 2023-11-23 21:41
晴雯不是有受不了的罪吗?要不然她身体那么好咋会死呢?

什么事都有个前提(度)吗,她就是过了这个度了……这大概就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吧……龇牙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4 06:38
牛山峰 发表于 2023-11-23 21:45
文化点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龇牙

这有点扯犊子。两句话完全不在一个层面吧?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4 06:42
知音 发表于 2023-11-23 21:41
晴雯不是有受不了的罪吗?要不然她身体那么好咋会死呢?

谁都有受不了的罪。牛山峰说的那句话,并不是说受罪能不能久活的话题,而是谁落到窘境都不得不适应——得“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24 16:48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4 06:42
谁都有受不了的罪。牛山峰说的那句话,并不是说受罪能不能久活的话题,而是谁落到窘境都不得不适应——得 ...



只能说是从受苦到享福容易接受,从享福到受苦难以接受

宝玉看似贾府的命根子,实际上谁也保护不了,金钏儿、晴雯、黛玉,他连抗争搜没有,ε=(´ο`*)))唉
银样镴枪头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24 19:4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11-24 19:48 编辑

我说后来研究红学的方向发生了问题,因为不是在研究这部作品的艺术性而是变成了考古学。如果当初的红楼爱好者留意那些红学研究就会发现这一点。
在他们看来,曹雪芹写红楼梦几乎是在写一篇侦探小说,处处都有机关和隐喻。所以,去研究这些就成了后来红学家的任务,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在后来说道。
由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爷爷也喜欢红楼梦,所以红楼梦没有被在文革中打入冷宫。
但是,红楼梦像四大名著的命运一样,他后来被赋予了政治色彩。
如果有年纪的人还应该记得,当时人民日报评论员,后来成了人民日报的总编李希凡,他写过很多关于红楼梦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是《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于是曹雪芹一下子就成了一个中国革命的预言家。
这个李希凡最后到了什么名声呢?文革中有一种说法叫“南姚北李”。这个“南姚”说的是所谓“四人帮”的笔杆子姚文元,“北李”说的就是李希凡。
我们看看其他“四大名著”几乎都在文革里政治化,特别是水浒,居然能够把内容改变,替罗贯中增加了很多新章节。
擒方腊的武松变成了鲁智深等等。
正是文学作品的这种命运,他的后果不仅是一时的需要,是不能够再有好作品问世。

作者: 牛山峰    时间: 2023-11-24 20:29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1-24 19:43
我说后来研究红学的方向发生了问题,因为不是在研究这部作品的艺术性而是变成了考古学。如果当初的红楼爱好 ...

大鹰兄身体恢复好了吧,有时间你给讲讲,我们洗耳恭听……问好!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24 20:33
牛山峰 发表于 2023-11-24 20:29
大鹰兄身体恢复好了吧,有时间你给讲讲,我们洗耳恭听……问好!

千万别这么说, 我也算是喜欢红楼梦的人,仅此而已。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4 20:49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1-24 19:43
我说后来研究红学的方向发生了问题,因为不是在研究这部作品的艺术性而是变成了考古学。如果当初的红楼爱好 ...

幸好我啥都不晓得,只埋头读自己的感觉,不然呢,多尴尬啊!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11-24 21:18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11-25 07:26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24 20:49
幸好我啥都不晓得,只埋头读自己的感觉,不然呢,多尴尬啊!

喜欢是自己的事,千万别看别人是不是喜欢,这有啥尴尬的?
说一个所谓红学变成考古的事,这个说法不是我的发明,我哪有那个水平,最先这样说的就是胡适,他把那些钻牛角尖的红学家叫“考据癖”。
说起胡适也很有意思,大家知道,无论是胡适还是鲁迅都被认为是“五四文化”的倡导者,胡适更是发明了“白话文”。因此他写的一首诗里居然有“匹林匹克到江边”的烂句。和他齐名的还有郭沫若,他也写出过“毛主席大统帅,共产党人人爱”这样的玩意。我没有否定他的内容的意思,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文化人说出菜农的话来的确可笑。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末代皇帝溥仪在他写的自传《我的前半生》里曾经记述过胡适上他那见他的情景。
那个时候大清已经倒台,溥仪还在故宫里,是因为冯玉祥还没把他赶出来。
一天胡适就来见他,溥仪记述大意是说,他知道胡适,也知道他是新文化的倡导者,更知道“匹林匹克到江边”这个诗句。于是就为了他来见自己怎么安排发愁,胡适来了,让溥仪非常诧异的是,他居然见到溥仪行跪拜礼。
看来,无论你的思想怎么更新,浸泡在骨子里的东西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更新是不管事的。
关于这一段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能说个大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溥仪在《我的前半生》里的描述。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24 21:30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11-24 21:18
喜欢是自己的事,千万别看别人是不是喜欢,这有啥尴尬的?
说一个所谓红学变成考古的事,这个说法不是我 ...

鹰王晓得好多东西,有些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