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学术环境,人才风气 [打印本页]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5:04
标题: 学术环境,人才风气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13 16:46 编辑

学术环境,人才风气
话题/春江水

如题。
重学术,要环境,育人才,要风气。
不要怪罪孩子留学成潮。
不要怪罪清华北大的孩子都走了。
不要怪罪出国学成的不回,国内培养的也走了。要的是什么,是问当途用事的为什么没有干好。不要怨天尤人,怨美国尤日本,不成体统。
总之是尊重现实,检讨自己,追根溯源,是可以找到症结的。
北大许晨阳走了。为什么走了,还真是发人思考——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5:05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13 15:17 编辑

【转载】北大教授留下3句话后,辞职赴美任教,揭开中国科研界的遮羞布
吏智聊教育
2023-11-12 20:42河北

北大教授留下3句话后,辞职赴美任教,揭开中国科研界的遮羞布。

国外真的如此美好吗?为何中国无法留住本土培养的人才呢?

不久前,清华大学的留学生流失率高得令人震惊,引起了网友的广泛议论:“清华仿佛是为美国建设而存在的世界级高校。”

中国孕育了无数优秀的人才,但却一直无法解决不断攀升的“出国留学率”问题。

许晨阳,一位与韦东奕媲美的国内“数学天才”,毕业于北大,成就也在北大。然而,他突然宣布辞去中国的职务,前往美国担任教授。


消息一经传开,网络上沸腾不已。

“又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明明在中国学成才,却选择跑到美国,这种行为真是令人费解!”

关于许晨阳的谣言纷至沓来,他成为了众矢之的。

那么,为什么他会突然做出如此果断的决定,辞去职务并离开祖国?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位才子心生寒意?

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许晨阳成长在一个充满书香氛围的家庭中。父母都是高知识分子,他在父亲的书房里度过了一个无人打扰的幸福童年。


他展现出了卓越的数学天赋,从小就拿着高年级的数学书当作课外读物,并以此为乐趣。

初中和高中时期,他就读于成都树德中学。在高中时,他的数学才华受到老师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学校鼓励参加中国数学集训比赛。最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

随后,他进入了国家数学集训队接受深度培养。同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深入研究数学领域。

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因材施教的专业教育深深吸引着许晨阳。在这里,他更加坚定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专心研究数学的决心。


他常常在自己的研究室里播放摇滚音乐进行验算,疯狂程度堪比一台计算精密的“机器”。甚至在沉浸其中时,他会不眠不休地计算整整一天一夜,只为证实自己的理论。

他非常重视用于计算的快乐时光。通过选修自由的课程,他得以有足够的时间专注于他所热爱的事务。


依靠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独特思维,他仅用了三年完成了其他人需要四年才能完成的课程,并成功地从北大本科毕业。

接着,他被保送到本校攻读硕士研究生,为了更深入地参与学术交流,许晨阳专门在研究生第二年提出了出国留学的申请。

2018年,许晨阳成功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学位。在那段时间里,他领略到了国外学术氛围与国内有所不同的特质。在普林斯顿参加交流会时,他以出色的报告吸引了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激起了他们对许晨阳的师承兴趣。


然而,作为一名学生,他更迫切地想要迅速完成学业并回国报效祖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新的力量。

之后,他直接回到北大,成为了特聘教授,任职长达六年。在此期间,他为中国培养了众多领域内的杰出人才。

他在学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带领着科研团队在国际上屡获殊荣。他的独特教学风格将深奥难懂的专业知识分解得简单易懂,因此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和赞誉。


尽管能够为国家争光让他感到无比自豪,但最令他欣慰的事情是在他的指导下,中国的青年学子们逐渐茁壮成长。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位天才青年居然会做出选择离开的决定!

寻求美国职业机会的原因:

许晨阳之前在国内渴望参加一次“数学国际研讨会”,因为对于从事学术工作的人而言,交流和深入讨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某些情况下,过于封闭的思维往往会使思考者在极端条件下“陷入疯魔”,导致神经失常的情况也并非少见。

对此,许晨阳深谙其中道理,早早开始了解该研讨会的日期、参与的教授、研究方向以及讨论的主题等细节。


获悉参与需提前半年预约并提交资格后,许晨阳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然而,由于身份问题,他被告知需要更长时间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过后,距离会议召开仅剩下寥寥数日,许晨阳的第三次参会资格仍被拒绝。等到第四次获得入场资格时,会议已经提前结束。

无法如愿参与的研讨会给许晨阳带来沉重打击,也使他首次对国内学术环境产生了疑虑。

此后,他接连获得国内外学术大奖。尽管按照获奖情况和奖项水平,申请成为院士似乎理所当然,但资历、辈分和尊卑等因素却像一座高山,阻碍在许晨阳前进的道路上。他不解为何纯粹的学术领域要受到如此多社会因素的干扰。


“目前,资历和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很多领域更看重资历而非个人能力!”

许晨阳无奈地表达出一些愤怒,但他深知,凭借个人有限力量无法改变庞大的中国学术现状。

学术研究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需要持续的时间和坚定的耕耘。成果不是一蹴而就,灵感并非随时都能涌现。如果长期坚持的人无法获得他们期望的回报和成果,那还有什么动力?

“我国学术环境存在严重的不正常现象,许多人更关注名利,而对科学研究工作漠不关心。”这是他的第二种表达。

周围的环境使他开始感到焦虑,他觉得学术氛围过于浮躁,许多人无法专心从事科研工作,过于追逐名利。这种现象只会加剧研究领域的不良氛围。


既然力不从心,他只好选择回避和放弃。

因此,他别无选择,只能不舍地告别了生养他的祖国。他清楚这个决定将在国内引起广泛议论和质疑,更意识到自己的离去对国家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尽管国家的总体政策积极向上,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通过搅动是非,给那些专注科研的人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最终做出了离开的抉择。

许晨阳曾言:“某些学术论文的严重造假,使国内的状况变得难以启齿。”

如今,大学生们普遍在毕业时寻找一个名叫翟天临的人“请教”。


翟天临,拥有博士学历。在毕业那天,他激动地进行了直播,与网友分享了自己的博士毕业证书。

“天临,你的论文中关于能源资源利用的部分是在知网的哪个领域查找的呢?我一直找不到适当的引用资料。”

“知网?知网是什么鬼?”

众所周知,为了证明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原创性,必须在知网平台上进行查重。要避免自己的研究与他人重复。

重复率越高,抄袭的部分就越多,原创性就越差。

大学毕业生想要成功毕业,必须凭借四年学到的知识和个人见解。只有写出高度原创性的学术论文,才能得到学校教授的认可并顺利毕业。

翟天临虽然已经获得博士学位,却连知网是什么都不了解,这表明他的文章并非真正由他本人撰写,而是由第三方机构代写的。


随后,国家教育局向全国各高校发出了严格的指示,增加了大学生毕业的难度。对于在大学期间懒散度日的学生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犹如天打雷劈的消息。

这些学生占用了丰富的学业资源,最终导致他们在毕业时付出了更大的努力。

学术造假必然遭到唾弃,也会受到社会的冷眼。

仔细想一想,身边是否有很多这样的人呢?

明明自己能力不足,却要通过“走后门”或者玩弄小心机,排挤掉真正有才华的人。

出于对职称和高薪的诱惑,一些人毫不考虑努力者的感受,甚至不惜选择捷径,只为“奋勇直前”。

不配得到的德高望重的情况非常普遍,对于国家和学术环境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像许晨阳这样的人才,他既不是“崇洋媚外”,也不是“攀附权贵”,只是无奈之下,无法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中积极发展。


还有很多像许晨阳一样的人才,他和其他三位:张伟、恽之玮、朱歆文被誉为“北大四大才子”。

这四位才子分别在数学领域的不同领域有着出色的研究,散发着相同的光芒。但毫无意外的是,他们全部选择了出国,没有一人回国。

面对这一结果,我们应该进行反思,而不是愤怒或抱怨。我们需要思考中国的学术环境为何与国外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留住人才,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对此,小编提出一些建议:
1)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确保努力科研的专家得到应有的回报,避免“研究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情况发生。
2)给予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空间,减少“以资论辈”的不正之风。
3)严肃查处学术研究环境,确保每个人的劳动成果真实可信,合理规范。

总结:人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要从内部找问题,不能片面地将“奔赴国外”视为“不爱国”的行为。一些人可能深感思乡之情,但由于无法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发展机会,只得远赴他乡,无法回报祖国。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意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5:24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5:05
【转载】北大教授留下3句话后,辞职赴美任教,揭开中国科研界的遮羞布
吏智聊教育
2023-11-12 20:42河北
...



这里面的人名好耳熟呀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5:31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13 15:34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5:24
这里面的人名好耳熟呀

是你同学吗?

我自己对当途用事的一直不悦。
差不多是几十年一贯制了。
——学术的观点管理学术。
——人才的观点管理人才。
——重先进,重创新,重专长,重差异,重特立独行新持异秉……这都是基本的东西。是孔老夫子就搞明白了的。
今年六一,央视节目,丁肇中讲得多好。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5:37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5:24
这里面的人名好耳熟呀

这是我今年六一,发“槐荫论坛”的文字——

六一寄语:
       学习丁肇中做个爱科学的幸福的孩子
图文/林深数树

快6.1了。
今年六一儿童节,我给孩子们的祝福语是“学习丁肇中做个爱科学的幸福的孩子”。
央视正在播诺贝尔物理奖丁肇中的专题节目。
我是喜欢和感激。
我用自己的感动和喜欢,挑三点是自己最想说的话。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关于成才,关于教育,关科学和科学创新创造。丁肇中说兴趣第一,兴趣最重要。兴趣确定方向,突破口,灵感,热情和持久的动力。

2)喜欢妈妈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
丁肇中直言不讳,比较爸爸妈妈,他更喜欢妈妈的教育。
我信弗洛伊德,常常说有恋母情结的孩子是幸福的孩子。
我尤其注意到他妈妈对丁肇中的尊重。

3)于科学创新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
丁肇中有自己的思考,坚持自己的思考。
他那种不迁就常识,不迁就多数,不迁就多数科学家,要在实验室,乃至于太空寻找属于自己结论的事实,令我非常感动。
我们要给科学,要给先进,要给天才,要给教育出人才创新,创造土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5:47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5:37
这是我今年六一,发“槐荫论坛”的文字——

六一寄语:



先使自己成为人才,才有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学术环境。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6:10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5:47
先使自己成为人才,才有能力去选择合适的学术环境。

这话对呀。
花千芳讲文学,异味。
郑强讲教育,野路子。
许多不知哪儿来的人大代表,提案让百姓目瞪口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6:12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6:10
这话对呀。
花千芳讲文学,异味。
郑强讲教育,野路子。



没注意过有啥提案
学术要单纯一点好,
一旦掺入功利
就分心了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6:51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6:12
没注意过有啥提案
学术要单纯一点好,
一旦掺入功利

基础科学一块,要深厚肥沃土壤。
韩愈讲伯乐,是相马,伺马,知马,用马。
大学没有学术氛围,独立精神,兼容并蓄,天才跑马,那是什么大学?
这些,都重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6:55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6:51
基础科学一块,要深厚肥沃土壤。
韩愈讲伯乐,是相马,伺马,知马,用马。
大学没有学术氛围,独立精神 ...



现在大学的教材已经跟不上学生的思维了,学生个个鬼精鬼精的,啥都明白,就是缺乏独立思考。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7:04

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也一样,个个古怪精灵的,比老师还明白,都没法教。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7:14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7:04
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也一样,个个古怪精灵的,比老师还明白,都没法教。


真学术了,真做学问和科学追求了,会不一样。
到学术,到创新突破,当然不是所有孩子的事。还是我说的先进。
是异秉,是独行,是特立——的那些孩子。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13 17:33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5:05
【转载】北大教授留下3句话后,辞职赴美任教,揭开中国科研界的遮羞布
吏智聊教育
2023-11-12 20:42河北
...

我居然在走路回家的路上一字不漏看完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13 17:39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6:12
没注意过有啥提案
学术要单纯一点好,
一旦掺入功利

现在哪一行单纯?中小学教育都掺杂了很多东西,承担了很多责任——比如这段时间形式主义似的学宪法系列活动,一会儿国旗下诵读,一会儿知识竞赛,一会儿班团活动、黑板报,手抄报比赛什么。烦人,直接把思品丢了开设法制课堂不就好了。而况还有这个部门来搞个宣传,那个部门来弄个讲座,老师们还得组织孩子们进入社区宣传什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13 17:48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13 15:05
【转载】北大教授留下3句话后,辞职赴美任教,揭开中国科研界的遮羞布
吏智聊教育
2023-11-12 20:42河北
...

资历,在评优晋级方面,我们戏称比胡子长度。很多看似公平的评比规则,都是某些人内部圈定了按他的优势修改的。。。比如,有时候侧重胡子,有时候侧重论文获奖等。。。说真的,确实不好拿捏和评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13 17:5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13 17:39
现在哪一行单纯?中小学教育都掺杂了很多东西,承担了很多责任——比如这段时间形式主义似的学宪法系列活 ...


流于形式,只能让学生们思想越来越复杂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13 18:08
知音 发表于 2023-11-13 17:04
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也一样,个个古怪精灵的,比老师还明白,都没法教。

朋友讲的是事实。网络和家长文化的提高使然。
但极顶,但前沿,不是这样。
朋友是知道的。谢谢老大。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