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内容 [打印本页]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3:35
标题: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内容
美国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内容是以1978年的《政府道德法》为法律框架,经30多年数次修改,特别是在联邦政府道德署(廉政署)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后,最终形成的一套较完善的办法。依据《政府道德法》规定,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内任职的人员,分别在本系统内申报财产。从美国《政府道德法》中涉及的申报人员范围来看,包括三大类:一是包括白宫官员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二是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及其雇员;三是法官和司法雇员。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美国财产申报的公职人员范围是十分宽泛的。但是,申报并不等于全部公开,考虑到公职人员人数众多,并因其岗位不同而产生的贪污腐败的系数大小有别,同时为寻求公职人员的隐私权与财产申报的平衡等诸多因素,美国最终采取了公开申报与秘密申报两种类型。具体来说,依《政府道德法》的规定,凡担负有重要决策权和指挥权的官员、高级科技人员、咨询顾问人员等,必须公开申报本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的财产状况。他们的个人财产报告要向社会公开,任何公民均可查看或复印。至于秘密申报的人员,一般由各单位自行确定,适用于中、下级官员和雇员。秘密申报人员一般包括:主要指那些从事工程合同、物资采购、执照发放、奖金管理、企业监管、行政执法以及对非联邦实体产生经济影响的人员。

在实际操作中,美国的政府道德署制订了统一的申报书,把要求申报的财产事项分类列在申报书的四张表格中。根据《政府道德法》的规定以及申报书四张表格的填写内容,美国公职人员申报财产的范围十分广泛。凡宪法容许和国会明确规定的事项都要申报。由以下七部分构成:

一是财产及其收入。包括个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的全部财产,这些财产所带来的收益,以及各种服务性收入。财产包括证券、债券、抚恤金、避税年金、个人储蓄、互助基金、房地产、自产粮食、牲畜、用于出售和投资的收藏品以及任何用于投资或产生收入的财产。申报人必须报告所有公平市场价值超过1000美元的经营性财产利益(动产或不动产)和经营活动,如参股私人企业、合股公司、合资企业等。本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拥有同一个公司的证券和来自同一源的收入要累计计算。财产的价值按申报时市场上的收购价评估,财产申报只报告其来源和价值等级。共分7个等级,即1000美元以下、1001~2500美元、2501~5000美元、5001~1.5万美元、1.5万~75万美元、5万~10万美元以及10万美元以上。收入分投资收入和劳动收入。投资收入指申报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从财产和经营中获得的利息、租金、版税、股利、资本收益等,同一源的收入超过200美元就要申报,申报等级同前。劳动收入包括工资、佣金、服务费、讲演稿费、以及其他劳动性补偿,起点同样为200美元。配偶收入的申报起点为1000美元,且只报来源不报数量。抚养子女的收入不需申报。但是,下列财产和收入不申报:个人住宅、在联邦政府任职的工资、联邦政府退休福利金、社会福利和老人补助、父母子女之间的债务、离婚或永久分居带来的收益以及在单一金融机构存款合计低于5000美元用在短期资本市场投资的资金等。正准备离婚或永久分居的夫妇不申报其配偶的财产和收入。同居但不构成婚姻关系的不申报对方的财产和收入。

二是买卖交易。申报人必须报告本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某些财产的买卖和交换情况。这些财产包括房地产、证券、债券、互助基金股票及其他证券。只申报交易的情况、价值等级、日期和种类,实际数量不报告。交易盈利与否都必须报告,不受前述200美元起点的限制。初次任职的不申报此项内容。不予申报的交易有:第一项所列的其他财产交易、夫妇双方的个人住宅(出租需申报)、家庭成员之间的买卖和交换、现金账户及支票账户、国库券等。

三是馈赠、补偿、旅行。申报人必须申报本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所接受的食、宿、行、乐方面的馈赠和款待,各种补偿、好处及其他有价值的赠品。申报起点为价值250美元,按当时公平市价估算。旅行补偿与直接礼品分列,按实际估算。来自于同一个人或单位的馈赠要累计计算,满250美元就必须申报。初次任职者不申报此项。下列礼品或馈赠不申报:按公平市价付款的,法律或合同规定可以接受的,配偶和抚养子女接受的与申报人无关的,申报人亲戚赠与的,遗赠及其他遗产,作为纪念的适当小礼品,单位之间交往性质的报纸杂志,友好个人或家庭给予的非商业目的的礼物,在国外由外国政府或在国内由联邦政府、州政府或地方政府提供的食、宿、乐补偿,本单位规定可接受的旅行补偿。

四是债务。申报人必须申报本人及其配偶和抚养子女的债务,含申报期间从1万美元降到1万美元以下的债务,非公经营所负债务也不例外。这些债务包括各种贷款,如租借抵押贷款、学生贷款、投资贷款及个人限额信贷。下列贷款不予申报:配偶、父母、子女、兄妹之间的个人债务、任何抵押或以个人住宅担保的家庭股本贷款,以个人汽车、家具、电器设备作担保的贷款、离婚或永久分居带来的负债。

五是任职协议与安排。指申报人的未来任职协议或安排以及过去延续下来的安排,如继续参加养老金计划等。申报项目有未来拟任职情况、原雇主的继续支付包括未付的解雇费、继续参加原雇主的福利计划等。必须简要列举协议的时间、种类、条款、目前状况以及协议所涉及的各方。

六是政府工作之外的兼职收入。申报人必须报告个人在社会上所有有偿和无偿的兼职情况,例如任营利或非营利机构、劳工组织和教育机构的官员、董事、信托人、合伙人、老板、代理、顾问等。担任名誉职务、普通会员、在宗教、社区、政治组织中兼职、代表美国政府以官方身份兼职的情况不申报。

七是5000美元以上的来源。初次任职者申报此项。报告前两年度因个人服务而获得的5000美元以上补偿的来源。必须注明款源的姓名和地址以及服务的性质。

美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和内容非常详细,而且又能发挥实效,这与健全的财产申报监督机制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政府规定了严厉的违规处罚措施。美国法典和《政府道德法》对违反利益冲突规定的行为和财产申报中的违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拒不申报、谎报、漏报、无故拖延的申报者,各单位可对当事人直接进行处罚。司法部可对当事人提出民事诉讼,法院可判处1万美元以下的罚款。对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的人,可提出刑事诉讼,判处最高25万美元的罚款或5年监禁。违反利益冲突法的规定、参与与其经济利益有关系的事项的行为,判处1万美元以下的处罚或2年以下的监禁,或两项并处。如美国纽约市警察局长就因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而故意未申报,被法院判决坐牢。另一方面,落实有效的公众监督途径。《政府道德法》规定,财产申报结束的15日内,申报资料应向公众公开,此后6年内,只要不是出于非法目的查阅或公开申报资料将危害国家利益等情形,任何公众经申请可查阅。正是依据《政府道德法》中的财产申报程序,在奥巴马上台后,白宫就公开了联邦政府官员的财产和财务报告。根据奥巴马首席经济顾问、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的申报表格,媒体发现,2008年萨默斯从所兼职的一家对冲基金中获得了520万美元的报酬,还从美国政府所救助的华尔街金融机构及其他组织中领取了270万美元的演讲费,其中有高盛和美林所支付的两笔报酬,此事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最后,白宫发表一份声明称,在两年内萨默斯不能参与和他曾就职的对冲基金有关的政策决议。在此之前,奥巴马曾经提名达希尔任联邦政府卫生部长,但最终遭到否定,原因不仅是因为达希尔存在漏税问题,还因为他曾在保险公司获得过高额报酬,人们担心他与医疗保险行业间的利益关联可能在将来发生角色冲突。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07:33
条条框框真够多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9 09:07

只要系统建设好了,运行起来没问题。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09:16
知音 发表于 2023-11-9 09:07
只要系统建设好了,运行起来没问题。

如果你有权,法律就是你操纵的工具
如果你有钱,法律就是为你而服务的
如果你既没权也没钱,法律就是为你而定的
所以,由谁来建这个系统?狮子可以给羊建圈,但是狮子能给自己建笼子么?

英国有大宪章,美国有独立宣言,中国有什么?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9 09:2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09:16
如果你有权,法律就是你操纵的工具
如果你有钱,法律就是为你而服务的
如果你既没权也没钱,法律就是为你 ...



在美国公职人员谎报漏报财产,会遭到严厉的处罚。
在中国要是谎报漏报,那叫本事,还会有人效仿。

就像城市下水道,一开始没有规划好,再修修补补也无济于事。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09:2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1-9 09:26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11-9 09:20
在美国公职人员谎报漏报财产,会遭到严厉的处罚。
在中国要是谎报漏报,那叫本事,还会有人效仿。
...

制度腐败的根子在于,那就是立法者的需要
不实行官员财产公开的原因,就是官员不想公开
作者: 岫雨烟桥    时间: 2023-11-9 09:25
你知道的可真多啊~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09:29
岫雨烟桥 发表于 2023-11-9 09:25
你知道的可真多啊~

这是陕西省纪委监委网站上发的公开内容
很搞笑
关于如何真正反腐,他们比老百姓清楚得多
所以这个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的距离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09:5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09:16
如果你有权,法律就是你操纵的工具
如果你有钱,法律就是为你而服务的
如果你既没权也没钱,法律就是为你 ...

中国有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09:5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09:29
这是陕西省纪委监委网站上发的公开内容
很搞笑
关于如何真正反腐,他们比老百姓清楚得多

就好像金砖几国,唯大国经济最雄厚,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免费医疗的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00
知音 发表于 2023-11-9 09:07
只要系统建设好了,运行起来没问题。

关键还是完善立法。同时,加强监管机制。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02
角兮 发表于 2023-11-9 09:55
就好像金砖几国,唯大国经济最雄厚,却是唯一一个没有免费医疗的

应该会逐渐完善。起码现在农合的推行,很多人不会有病不会像从前一样,只能等死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1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02
应该会逐渐完善。起码现在农合的推行,很多人不会有病不会像从前一样,只能等死了。

制度性的工作,只有有和没有两种情况,不存在逐渐完善的可能
官员财产公开不是做了但没做好,而是根本没有这个制度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9 10:2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02
应该会逐渐完善。起码现在农合的推行,很多人不会有病不会像从前一样,只能等死了。

也跟一个。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0:2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02
应该会逐渐完善。起码现在农合的推行,很多人不会有病不会像从前一样,只能等死了。

体制内的人可以享受到那等福利。
但是普通老百姓生不起大病,这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把医疗费扩大到十倍甚至几十倍,然后再去报销百分之几十,实质上还是医疗相对来讲比较偏高的。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0:3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19
制度性的工作,只有有和没有两种情况,不存在逐渐完善的可能
官员财产公开不是做了但没做好,而是根本没 ...

宪法是可以修改的,制度也是可以变更的

很简单一个例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是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3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19
制度性的工作,只有有和没有两种情况,不存在逐渐完善的可能
官员财产公开不是做了但没做好,而是根本没 ...

我们国家也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啊。这也是昨儿我问你,申报和公示,是不是同一概念的缘由。。。申报,算不算公开,或者说,半公开的一种?~~~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38
角兮 发表于 2023-11-9 10:31
宪法是可以修改的,制度也是可以变更的

很简单一个例子,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不是一夜之间就土崩 ...

要先有制度才能谈“期待逐渐完善”
要先有宪法才涉及修宪话题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期待一夜之间土崩瓦解都比幻想逐渐完善现实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42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1-9 10:44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38
我们国家也有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啊。这也是昨儿我问你,申报和公示,是不是同一概念的缘由。。。申报,算 ...

有申报无公开,这是没有社会监督,只有内部串供
中国就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美国是部分特殊岗位可以只申报不公开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42
角兮 发表于 2023-11-9 10:23
体制内的人可以享受到那等福利。
但是普通老百姓生不起大病,这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把医疗费扩大到十倍 ...

这个应该是管理的话题,你说的这种,医疗费扩大报销,太普遍了,就。一边喊养不起了,一边如此养,吃亏的还是老百姓。要想实现免费医疗,任重而道远,就这个现象就必须杜绝~~~·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0: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38
要先有制度才能谈“期待逐渐完善”
要先有宪法才涉及修宪话题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期待一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大宪法和自己特色制度的。

在这基础之上去逐渐的完善和改变,应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4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42
有申报无公开,这是没有社会监督,只有内部串供
中国就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官员财产公开制度

所以啊,我觉得不在于制度本身有没有,而在于监督机制是不是到位——比如规定了要公开,瞒报的谁举报?谁查证?该如何处罚?这一系列都要跟得上才行~~~~其实卡尔、知音她们之前说的也是有道理的,大数据时代很容易公开明面上的资金往来,暗地里的现金贿赂、包括美色什么的勾扯,其实还是需要各方面监管机制才行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46
角兮 发表于 2023-11-9 10:4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着大宪法和自己特色制度的。

在这基础之上去逐渐的完善和改变,应该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

有改变是肯定的,但谁说逐渐完善是历史必然趋势?历史也会开倒车的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0:47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42
这个应该是管理的话题,你说的这种,医疗费扩大报销,太普遍了,就。一边喊养不起了,一边如此养,吃亏的 ...

时代在进步,文明在进步是势不可挡的,然而需要过程也是在所难免的。理解。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10:4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19
制度性的工作,只有有和没有两种情况,不存在逐渐完善的可能
官员财产公开不是做了但没做好,而是根本没 ...

关于“不存在逐渐完善”的话,这个我不赞成。包括法律的制定,也许要逐渐修订,并通过法律解释,进行完善,而况一些政策性法规,更是要在推行中发现问题并进而补足~~~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4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46
所以啊,我觉得不在于制度本身有没有,而在于监督机制是不是到位——比如规定了要公开,瞒报的谁举报?谁 ...

无米不要谈如何炊
楼文写着美国如何公开如何查询,并不存在技术层面操作的困难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0:5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46
有改变是肯定的,但谁说逐渐完善是历史必然趋势?历史也会开倒车的

是的,开倒车的历史不乏其例,但是,在大趋势之下还是缓缓向前着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0:52
角兮 发表于 2023-11-9 10:50
是的,开倒车的历史不乏其例,但是,在大趋势之下还是缓缓向前着的。

你最好只对时间永远缓缓向前抱有乐观态度
人永远只能活在现在,明天肯定存在,但永远不会到来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9 11:0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0:52
你最好只对时间永远缓缓向前抱有乐观态度
人永远只能活在现在,明天肯定存在,但永远不会到来

总有人奋力前行的是吧,就好像大清时代之皇帝太后权臣们,应该不会相信中华大地会出现民主共和一样。

而且是有很多仁人志士也是看不到你所说的明天,但是,能拥抱明天的还是多了去了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1:01
今天该做却不去做的工作,不要期望明天或后天会做,也不要幻想什么逐渐完善,这也是墨菲定律给人类的启示,在意识到事情可能变得更糟的情况下,才会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不能麻痹自己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1:23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9 10:48
关于“不存在逐渐完善”的话,这个我不赞成。包括法律的制定,也许要逐渐修订,并通过法律解释,进行完善 ...

没有,何来完善?
你连乒乓球拍都没有,说什么“乒乓球水平会逐渐提高”?
不能给自己煲毒鸡汤,现在不去做的事不要期待完善


作者: 黑龙门    时间: 2023-11-9 11:3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9 11:01
今天该做却不去做的工作,不要期望明天或后天会做,也不要幻想什么逐渐完善,这也是墨菲定律给人类的启示, ...

如性骚扰2005年实施,家暴法2015年实施,袭警罪2021年实施——无论是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中国都是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也一直都是在学习借鉴他国的道路上。腐败已经引起民众强烈不满,现有阶段的反腐力度再大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安抚一下民心罢。这些上层和专家们不明白?答案是肯定的。而官员财产公布是防腐极有利的措施,他们也明白,自1987年首次提出至今36年了,就是一直没有实施。为什么?正是因为官员和专家们都明白其利害关系。故,与技术操作无关,取决于阻力和决心,谁大于谁。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1:36
黑龙门 发表于 2023-11-9 11:33
如性骚扰2005年实施,家暴法2015年实施,袭警罪2021年实施——无论是制度和法律的完善中国都是落后于欧美 ...

没错,就是想不想公开的问题
至于不想公开的原因,只有一个,反腐不是目的,腐败才是目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9 12:53

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美国也有很多避税的漏洞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3:2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1-9 13:27 编辑
知音 发表于 2023-11-9 12:53
看过《肖申克的救赎》吗?美国也有很多避税的漏洞呢。

能称之为避税就不是法律漏洞
比如安迪教狱警把财产转赠妻子以避税,是每一个公民可以使用一次的福利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