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欧美人有没有攀比心理?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12:19
标题: 欧美人有没有攀比心理?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1-8 12:21 编辑

前两帖谈攀比,分别着眼于特性——中国人攀比心重现象,以及由个体差异导致的攀比心理普遍性问题。本帖再具体看看欧美的情况。

物质或精神匮乏是攀比心理的土壤和空气。
匮乏导致不自信,攀比心理就成了孪生兄弟。物质或精神丰裕到一定程度,攀比心理悄然变化,滋生标新立异心理,成了新的B格。撒狗粮、凡尔赛式炫耀,都是其副产品。

但后者并不意味着攀比心理的必然消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即使人的生理、安全和归宿需求都得到了满足,还有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心理欲求。在这些需求满足之前,攀比心理都可能以某种方式存在。

而另一方面,自信心又是攀比心理的克星。在某种程度上,自信可以弥补匮乏之虞,从而抑制攀比心理的滋生。这个心理现象,可上溯至中国的老子和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就不赘述了。

广告是攀比心理的发酵剂。
再大的钻石,又有何用?除了工业用途,对居家生活者而言,其实用意义等于零。是广告商们赋予钻石独特意蕴。发迹于开采南非钻石矿的荷兰戴比尔斯的一句广告语“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掏空了无数人的钱包。置于人们心中的是“无价”“尊贵”“恒拥有”这类洗脑理念。于是乎,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朱丽特·斯戈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描述了美国人均消费量连创新高的过程。她指出:在过去,美国人买东西,总要与自己周围的邻居、亲友等比一比,只要别人有了,自己最好也不要缺。

在今天,由于广告媒体对商品的大肆宣传,美国消费者开始以广告或肥皂剧中所描绘的生活作为自己的攀比标准,由于电视上宣传的生活方式大多属于中上阶层,甚至富裕阶层的,事实上,美国消费者在不自觉中将攀比的参照系转向了那些收入远在自身之上的人。

说到底,东方与西方,谁也别笑话谁,攀比乃人性之一,欧美人也不例外。

上一帖跟帖中,公某曾提到,英语世界有一个习语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指的是与邻居进行比较,作为社会阶层或物质财富积累的参照基准。有人直译成“跟上琼斯”,原意就是与琼斯家攀比。Joneses泛指生活条件比自己好的左邻右舍,不能“跟上琼斯”,被视为表现出社会经济或文化劣势。

与一般词条动辄几十种语言版本不同,该习语在维基百科上只有英文等区区3个版本,更无中文版,这意味着在整个中文世界也是个陌生词。公某准备回头给维基翻译出这个中文版词条。

那么,该词条是怎么来的呢?

据溯源者考据,Keepingup with the Joneses由“to keep up with the Smiths and theJoneses”简化而来,后者最早出现于1884年。从1908 年开始,DW·格林菲斯执导了一个系列喜剧短片《传记女孩》,以邻居琼斯一家(The Joneses)为主角。

1913年,漫画家亚瑟·莫曼德开始创作连环漫画,取名“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用以讽刺争相攀比斗富的浮华尘世。但直到1940年才上了《纽约世界》专栏和其他报刊。漫画描绘了打拼社会的麦吉尼斯一家,他们努力“跟上”邻居——琼斯一家(The Joneses)——整个漫画中经常被提及,却从未出现过的角色。由于该连环漫画广受欢迎,名字自然传播开来,成了大众俗语。

“与邻家攀比(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的理念对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根据这一哲学,当人们关心自己的生活水平及其相对于同龄人的表现时,炫耀性消费就会发生。

根据罗杰·梅森的说法:“在炫耀性消费推动下,对地位商品的需求已将许多资源从投资转移到更多物质产品和服务的制造上,以满足消费者对其相对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关注”。

社会地位曾经取决于一个人的姓氏,然而,美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消费主义的兴起都引发变化。随着商品供应的不断增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根据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来定义自己,这就加剧了对更高地位的追求。从那时起,炫耀性消费和物质主义便成了贪得无厌的主宰。

无法“攀比”可能会导致不满,即使对于地位很高的人来说也是如此。这或许与被称为“享乐跑步机”的概念/理论相关。

对某些人来说,收入水平与追求社会地位相矛盾,“攀比”导致“入不敷出”。一个显见的指标是信用卡债务——愈加依赖信用卡支付基本生活费用。

克利福德·C·福纳斯在 1936 年出版的《未来100年》一书中这样写道:“‘攀比’现象……源于孔雀开屏”。

在时下中国语境里,“琼斯家”与“隔壁老王家”异曲同工。而“人家的孩子”,是另一个“中国造”家长们攀比心理的典型例子。

OVER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2:50
“攀比源于孔雀开屏”,和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理论差不多,人类的行为源于性冲动

这说法很难说是对是错,但意义层面的因果关系显然不会有规律性结论,弗洛伊德非说自己去钓鱼是为了抑制性冲动,别人也无从反驳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11-8 13:15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11-8 13:19 编辑

攀比心理,一般情况下:熟人社会比生人社会严重,穷人乍富比富得久的严重,自由度低的单元社会比自由度高的多元社会严重,不讲平等的非民主国家比讲平等的民主国家严重,福利低的比福利高的严重……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8 13:17

攀比心理是天生的吧,
攀比心理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3:20
本帖比前面的帖有进步,明确了“攀比是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不再混淆攀比和争强好胜
但把欧美国家的信用消费模式说成攀比心理恐怕是错误归因,超前消费未必就是不切实际的消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3:22
知音 发表于 2023-11-8 13:17
攀比心理是天生的吧,
攀比心理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攀比是消费心理,这是后天习得的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5:54

都说孩子是人家的好,可是要跟人家换谁也不干。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5:55

有没有人为了攀比而拼命的呢?
比如,因为自己超不过隔壁老王而自杀?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5:5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3:22
攀比是消费心理,这是后天习得的



不同意后天形成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13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5:57
不同意后天形成的

消费心理,这是社会行为的心因分析,而社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人类的性欲是先天本能,但婚姻是社会行为,婚姻观是后天习得

这不是个你同意与否的问题,是社会学常识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6:1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6:13
消费心理,这是社会行为的心因分析,而社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人类的性欲是先天本能,但婚姻是社会行 ...



攀比只是消费心理?
那体育是什么?竞技体育的元神是不是攀比?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19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5:55
有没有人为了攀比而拼命的呢?
比如,因为自己超不过隔壁老王而自杀?

攀比确实是一种争强好胜心理,但不是所有的争强好胜都是攀比
攀比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消费心理,不是消费行为就别用这概念
就像你每天只吃半饱可以说自己是节省,但你不能把只写一半作业也说成节省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6: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6:19
攀比确实是一种争强好胜心理,但不是所有的争强好胜都是攀比
攀比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消费心理,不是消费行 ...



同学聚会,比老公官大官小,是攀比吗?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25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6:16
攀比只是消费心理?
那体育是什么?竞技体育的元神是不是攀比?

竞技体育精神一般指“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团队意识职业精神等等,说竞技体育精神是争强好胜好勇斗狠都属于庸俗化解读,更别说是肤浅的攀比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28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6:23
同学聚会,比老公官大官小,是攀比吗?

不是消费行为就别用攀比这词儿
比老公官大官小,比老婆身材长相,用“虚荣心”形容就行了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6:2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6:25
竞技体育精神一般指“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团队意识职业精神等等,说竞技体育精神是争强好 ...



那就要看你是想拿第一还是想破纪录了,本质是一样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30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6:29
那就要看你是想拿第一还是想破纪录了,本质是一样的。

如果你知道“攀比是指不切实际的消费心理”,那就不一样
你不知道,那叫辞不达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6:37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6:29
那就要看你是想拿第一还是想破纪录了,本质是一样的。

靠吃药就算得了冠军,也违背竞技体育精神
竞技体育精神不仅是争一个竞技结果,同时还包含着各种精神追求以及方式的合理合法
而攀比则是不切实际的非理性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7:08
“别人有我也要有”,这只是从众心理
“老王家有,我借高利贷也要买”,“别人家有一个,我就要有俩,哪怕用一个扔一个”,这叫攀比心理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7:1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7:08
“别人有我也要有”,这只是从众心理
“老王家有,我借高利贷也要买”,“别人家有一个,我就要有俩,哪怕 ...



我好好想想,先保留意见。。。

作者: 牛鲜花儿    时间: 2023-11-8 17:1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6:37
靠吃药就算得了冠军,也违背竞技体育精神
竞技体育精神不仅是争一个竞技结果,同时还包含着各种精神追求 ...



都是为了超过别人嘛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17:22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7:11
都是为了超过别人嘛

别望了“攀”字,有不切实际的语义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8 18:27
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吧。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0:5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2:50
“攀比源于孔雀开屏”,和弗洛伊德性心理学理论差不多,人类的行为源于性冲动

这说法很难说是对是错,但意 ...

引述这个,当个玩笑——尽管作者可能十二分认真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0:52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11-8 18:27
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吧。

必须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05
螃蟹 发表于 2023-11-8 13:15
攀比心理,一般情况下:熟人社会比生人社会严重,穷人乍富比富得久的严重,自由度低的单元社会比自由度高的 ...

熟人社会比生人社会严重 —— 基本等同废话;

穷人乍富比富得久的严重 —— 还是匮乏说;


自由度低的单元社会比自由度高的多元社会严重 —— 想当然;
自由度低如纳粹德国时期,攀比更严重吗?


不讲平等的非民主国家比讲平等的民主国家严重 —— 还是想当然;
与嘴上讲平等的民主印度不讲平等的沙特、阿联酋攀比会更严重吗?


福利低的比福利高的严重 —— 仍然是匮乏说。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21
知音 发表于 2023-11-8 13:17
攀比心理是天生的吧,
攀比心理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即使不是天生——遗传学不支持,也是在个体很早阶段出现,如幼儿看到同伴获得某种好处(如食物、关爱)的某些表现。

攀比心理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 这个说法没问题,攀比存在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攀比包括有积极意义的,如攀比学习、贡献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2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3:20
本帖比前面的帖有进步,明确了“攀比是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不再混淆攀比和争强好胜
但把欧美国家的信用 ...

前后三个讨论攀比现象的帖子,各有侧重点而已。
“攀比是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这个理解过于狭义。


上一帖就提到,广义的攀比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两大类。

还举了一个发奖金的例子,与同事攀比奖金就并非消费行为。还可以有更多消费行为之外攀比的例子。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35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5:55
有没有人为了攀比而拼命的呢?
比如,因为自己超不过隔壁老王而自杀?

呵呵,西方曾流行的决斗现象,除了捍卫名誉等复杂心理,倒也不排除某些决斗的肇因包括攀比因素。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8 21:3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1:35
呵呵,西方曾流行的决斗现象,除了捍卫名誉等复杂心理,倒也不排除某些决斗的肇因包括攀比因素。


今天让不主流把我和鲜花俩人气毁了,专门抬杠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1:3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1:29
前后三个讨论攀比现象的帖子,各有侧重点而已。
“攀比是不切实际的消费行为”,这个理解过于狭义。


攀,抓住东西向上爬
攀比,设定不切实际的高目标进行对比

别违背本意做引申解读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4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6:13
消费心理,这是社会行为的心因分析,而社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人类的性欲是先天本能,但婚姻是社会行 ...

再说一遍,把攀比仅仅限于消费方面,是一种狭义理解。无法涵盖其它攀比现象。

广义的攀比现象,还包括羡慕、崇拜某种制度特征,如某些自由、权益、普选民主,等等,这些都不是消费行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43
知音 发表于 2023-11-8 21:37
今天让不主流把我和鲜花俩人气毁了,专门抬杠

呵呵,不抬杠就不是不主流啦,为抬杠而生的一个ID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4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1:38
攀,抓住东西向上爬
攀比,设定不切实际的高目标进行对比

抱怨自己的奖金少了,希望比同事的高。你能说,这不是攀比?理据是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50
牛鲜花儿 发表于 2023-11-8 16:16
攀比只是消费心理?
那体育是什么?竞技体育的元神是不是攀比?

那体育是什么?竞技体育的元神是不是攀比?

这个可以肯定回答。“元神”这个词儿亮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1:5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1:41
再说一遍,把攀比仅仅限于消费方面,是一种狭义理解。无法涵盖其它攀比现象。

广义的攀比现象,还包括 ...

你把自己羡慕崇拜姚明参加NBA全明星大赛说成自己在攀比,这叫辞不达意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1:5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17:22
别望了“攀”字,有不切实际的语义

按你这个说法,“攀登”岂不也成了贬义词?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2:0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1:57
你把自己羡慕崇拜姚明参加NBA全明星大赛说成自己在攀比,这叫辞不达意

这种举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除非你能论证:消费之外的一切攀比现象都不是攀比!你能吗?咋个论证法?

任何人只需举出一个反例,你的说法就站不住脚了。

我已经举出了攀比奖金多少的反例,你却绕开,不回答,自己再弄个荒谬的例子,这根本不是讨论问题!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2:1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1:58
按你这个说法,“攀登”岂不也成了贬义词?

攀登,中性词,攀与登是并列的动词,没有感情色彩
攀比,攀字是副词词性,不切实际地与高目标比较,贬义词

你需要重学你的母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2:19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2:05
这种举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除非你能论证:消费之外的一切攀比现象都不是攀比!你能吗?咋个论证法?

...

你随便举个不是消费的攀比例子,我教你该如何正确使用汉语
作者: 角兮    时间: 2023-11-8 22:20
繁比心,是人应该都有的吧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8 22:33
本帖最后由 春水秋霜伊人 于 2023-11-8 23:02 编辑

我的意思,人心人性是差不多的,无关东西。自信自抛自张扬一点的,就会放大自己的资源乐观的做些消费;跟谨小慎微正好相反。至于攀比应该不是消费的动因,是我们看到的旁视比较。不定人家没有攀比,旁边的人看是攀比。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2:4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2:19
你随便举个不是消费的攀比例子,我教你该如何正确使用汉语

前面已经举出了不止一个,是好几个,你真看不见吗?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2:45
角兮 发表于 2023-11-8 22:20
繁比心,是人应该都有的吧

嗯,大致如此吧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2:46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2:45
前面已经举出了不止一个,是好几个,你真看不见吗?

我前面也说了,你那叫辞不达意用词不当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2:49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8 22:33
我的意思,人心人性是出不多的,无关东西。自信自抛自张扬一点的,就会放大自己的资源乐观的做些消费;跟谨 ...

嗯,人与人有差异,确实不能一概而论,主帖提到自信心的影响,就是这个意思。
你后面说的那种情况,肯定也存在。不是一切这类想象都是源于攀比心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3:0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2:18
攀登,中性词,攀与登是并列的动词,没有感情色彩
攀比,攀字是副词词性,不切实际地与高目标比较,贬义 ...

按你现在这个说法:攀字是否有贬义,与后面搭配哪个字有关!

再看你前面的说法【别望了“攀”字,有不切实际的语义】,意思是,其贬义无关后面的搭配!

这是不是又双叒叕打自己嘴巴呢?首先应该学好母语的是你不主流{:4_134:}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3:0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2:46
我前面也说了,你那叫辞不达意用词不当
说话要有起码的诚实!

我前面的第一个举例是攀比奖金多少,后面关于广义的攀比现象,进一步举例攀比他国的某种制度特征,如某些自由、权益、普选民主,等等……

你那个回帖里提到过???

再说一遍:不规矩的狡辩,不是讨论问题。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8 23:0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2:45
前面已经举出了不止一个,是好几个,你真看不见吗?

再复3句话。
什么孔雀开屏,下蛋的孔雀不开屏。
生命的动力,是生长是上行,不是攀比。
道家有被褐怀玉,如斯高人他比谁呀。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3:16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3-11-8 23:08
再复3句话。
什么孔雀开屏,下蛋的孔雀不开屏。
生命的动力,是生长是上行,不是攀比。

前面也提到,主帖最后引述那个老外的说法,不是认真的,当成一个调侃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3:1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11-8 23:19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3:00
按你现在这个说法:攀字是否有贬义,与后面搭配哪个字有关!

再看你前面的说法【别望了“攀”字,有不 ...

老文盲,阅读时要分析语境
“攀,不切实际语义”是指“攀比里的攀”
单独的一个攀字,我前面也说了,是“用手抓着向上爬”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11-8 23:3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11-8 23:42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1-8 23:17
老文盲,阅读时要分析语境
“攀,不切实际语义”是指“攀比里的攀”
单独的一个攀字,我前面也说了,是“ ...
别望了“攀”字,有不切实际的语义

这话不是解释“单独的一个攀字”??这不是你这老东西的原话??


一旦理屈词穷了,就耍无赖,展览你这没教养的杠精、臭嘴、丑态!
要点老脸!已经提醒你无数次:没教养,就滚出我的帖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8 23:3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3:37
理屈词穷了,就耍无赖,展览你这没教养的老东西的杠精、臭嘴、丑态!

学不会照镜子的老文盲
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时间: 2023-11-9 03:5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11-8 23:16
前面也提到,主帖最后引述那个老外的说法,不是认真的,当成一个调侃

不复。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11-9 11:29
有吧,通病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