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简论事物的实质与思考的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9 07:49
标题: 简论事物的实质与思考的方法





1,

看待任何事物都要落到实处,不能浮在表面。以包子店赠人免费包子一事论之,事情的实质是:包子店愿意赠送免费包子使那个老人获得安顿。这个意愿是善良的。一年之久的坚持也是善行。

一年之后,老人突然挑剔包子破皮,不知什么具体细节,只知道最后老人用包子甩哒店员。面对此情此景,该怎么做?


1,此时此刻,有人疾呼“善良不要送给不知感恩的人”,“有些人不值得同情”。包子店如果听从这种呼声则会完全颠覆事情的实质:一是中止自己店里一年之久的善行,一是使老人失去安顿

2,又有人呼吁:店家啊,对那老人多一些同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如此则可安顿那老人的脾气。




顺着包子店一年之久的意愿,是把发脾气的老人安顿下来。因为包子店一直努力使老人获得安顿。这是包子店的本心。店家经营一个商业铺子,面对来来往往的顾客,比老人发脾气更复杂的事情也会时有发生,店家也会有得体的职业应对。安顿老人一次偶然发脾气,对店家不是什么难事儿:即使用上五六分的职业处理办法,也会很轻松安顿下来老人。


安顿老人本来就是店家的意愿和初心,安顿老人发脾气对一个商业店铺也不是什么困难。此时,该听从“有些人不值得同情”之类的噪音呢?还是听从那些“多一分同情与理解”的呼吁呢?

店家听从那些“多一分同情与理解”的呼吁,更容易使偶然的争执平息下来,使老人安顿下来,使店家继续保持一年之前的初心。

店家选择听信那两种噪音,即是选择一个激化矛盾的方法,选择一个难而且拙劣的方法,会搞得两败俱伤,搞得店家可能中止自己一年之久的意愿,搞得稍或安顿的老人不再安顿。显然也会干扰店家一年之久的意愿。

如此明显的区别,为什么有些人不去做容易做的事儿,却偏偏坚持鬼吹“有些人不值得同情”,“善良不要送给不知感恩的人”?为什么这种会导致两败俱伤的噪音能获得六星一些人的支持呢?

因为先入之见,因为迁怒,因为脱离事物的实质。


2,

脱离事物本身而论事,容易陷入先入之见,容易迁怒。有些人制造“有些人不值得同情”的噪音,有些人支持“善良不要送给不知感恩的人”的呼声,便是铁证。

脱离事物本身而论事,这种论事的方法就是臆想,就是猜测。

猜测并不是坏事儿,现代科学方法也有猜想,也有假设,研究甲骨文时即使甲骨文四堂也会猜想。但是不能一味地猜想,猜想之后要考证,假设之后要实证。考证和实证,才能回到事物的实质。

“刍狗”,在先秦文献里算是“孤例”,一次出现在老子的句子里,又一次出现在庄子的一个句子里。“孤例”是可疑的,孤例是偶然的,我于是猜测孤例不作数,然后考证,找到一些依据证明“刍狗”不实。

那个老人偶然发一通脾气,具体过程虽然不可知,仅仅凭一年只发一次脾气这一点,仅凭这个“孤例”不能断定这是什么大恶。因此就不能断言“善良不要送给不知感恩的人”。

凭着偶然一次发脾气的“孤例”断言“有些人不值得同情”,就像凭着“刍狗”一词的孤例去理解“天地不仁”,那是肯定会闹笑话的,肯定要偏离事物本身。

浏览论坛上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帖子,发现都停留在“猜测”的阶段,基本上都没有切实的考证。没有考证就不能接近事物本身,不能揭示事物的实质。就像凭着老人偶然一次发脾气的“孤例”而挑拨“有些人不值得同情”,必然偏离店家的本心,坚持“善良不要送给不知感恩的人”之臆想,只能两败俱伤。


3,

方法不对,得不出对的结论,得不到事情的实质。

猜测没有什么不好,不好的是不进一步考证,不好的是持续猜测,以下一个猜测证明上一个猜测,以猜测为实质,大谬焉,何不知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9 07:54



很容易平息的事情,很容易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儿,有些人偏偏选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庸手俗手恶手

我猜想这就是犯轴

爱犯轴的人肯定不会只犯轴一次

一次,一次,有一次的犯轴之事,就不再费心考证,留着各位自省吧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08:18
本帖最后由 知音 于 2023-8-9 10:30 编辑

占楼是为了发这个:

18112:50 徐教授抛砖砸李熙
“不要把你的善良给不懂感恩的人”
28120:35 公理力惊诧徐教授的惊诧
段宝宝惊诧:“不要把你的善良给不懂感恩的人”(更新)
3829:01 有花插入一枝花
说说包子事件
48211:07 闲散之人把话发
我也说说那个破了皮的包子
58210:25 子曰灵魂发问
善良与感激,谈论的是什么
68218:09  李熙长叹一声
可能这个论坛90%的人都不善良

7837:25 徐教授急眼了
六星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她或他摔倒而你不会扶?
88310:01 无蕊谈布施
从一个破包子谈谈布施
98310:32 泼雷谈止恶
从一个破包子谈到止恶
108315:15 徐教授算账
从破皮包子谈谈算计
118315:23 有花再插花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12832023-8-3 19:08 螃蟹抛出大短裤案例
用真实案例,来分析下道德的原则和边界

13847:05 徐教授拉醉笑入场
与醉笑商榷:“久负大恩即成仇”
148500:27 啊哩哩呀发出感慨
后排吃瓜的感慨
158511:13 徐教授再发难
谈道德,在谈什么?行善,在行什么?

168621:58 上岸成功上岸,引出刍狗话题
包子皮下,是道德家们的善还是馅
17876:51 上岸钓出四手,女侠闪亮登场
包子皮下,是振振有词者们施舍的姿态
18877:49 徐教授跳出包子圈儿
说说“刍狗”是什么(已更新)
198712:20 鱼小溅怒蒸包子
施恩不图报?……
208717:35 花中的花出场旋即被水
由破包子想到的
218722:41 花若叶白衣飘飘
嗟来之食,也是一顿饭。。。

22881:54 啊哩哩呀应邀返场
应酸菜鱼之邀说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3884:14 公理力引经据典谈刍议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刍议
24887:15 徐教授科普古人礼仪
饩羊与刍狗:古人最基本的礼仪
25887:00 闲散之人表示悟空很烦
悟空很烦
26889:09 浅浅珍珠蓝谈“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278810:58 无蕊谈“仁”
仁的天然属性
288811:40 鱼小溅霸气侧漏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298817:48 论金禁不住诱惑上场
圣人之学的看和治
308818:13 四手说平衡
小学生思考,求解惑
318818:32 按倒就亲姗姗出场
翻开包皮找出仁儿

相关花絮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3-8-9 08:19
大道光明,谁都能在华丽的光明下看到密密麻麻的虱子。
我们都曾被人帮过,都曾帮过别人。谁曾感恩谁又有机会感恩,谁又不曾憎恨过别人,谁又不曾辜负,谁又不曾被辜负。
幸好大道光明,人心向善。农夫与虱子本是人性。农夫与毒蛇,也非口舌能解决。
所以看不懂大家说的什么,也不想看懂。
风气是好的,大家拼知识,不是拼道理。
我都百度了好几次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9 08:34
有期啊 发表于 2023-8-9 08:19
大道光明,谁都能在华丽的光明下看到密密麻麻的虱子。
我们都曾被人帮过,都曾帮过别人。谁曾感恩谁又有机 ...




仔细想想,如果我是店家,送免费包子,一年之久后挨甩哒,我会作何感想?

记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情唻

有一次在三号地铁,不知什么原因,只记得整个站台上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走动

这时候看见一个年轻妈妈推着小车里的孩子上车

孩子和小车正好卡进门里,进出不得

我跑过去帮着把孩子抱出来

年轻妈妈接过孩子对我大喊

“还有小车”

再把小车拽出来

她仔细检查小车

我边走边回头看看

心里想她会不会还有别的要帮忙


现在讨论破皮包子

我突然悲从中来

她竟然没有对我说半个谢谢

我是不是要追责呢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3-8-9 08:43
本帖最后由 有期啊 于 2023-8-9 09:31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8-9 08:34
仔细想想,如果我是店家,送免费包子,一年之久后挨甩哒,我会作何感想?

记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 ...


我在火车往贵阳的路上,好心给别人坐一会,结果这个年轻女子一直坐着,让我站着,一路二十多个小时到贵阳。
这都是小事。
有人你拼命想捞他。他死死将你摁到坑底……
大道光明,我心向善,痛不能回望,此痛不能泯灭彼善……
作者: 有期啊    时间: 2023-8-9 08:46
本帖最后由 有期啊 于 2023-8-9 08:47 编辑

因为淋过雨,所以会递伞。
因为淋过雨,所以懂判断,知轻重。
只要不是一口致命的毒蛇,没有什么可以更改向善吧。
这是我的现实。不愿意形而上,也不愿意形而下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3-8-9 09:13
我后来去搜索了一下视频,也回过头仔细想了一下,或许大家的常识是对的,小徐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我们两个都是书斋型思考,但是面对常识的直觉,可能还不一定够~~
不过这件事确实没有正确答案~~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9 09:20
四手 发表于 2023-8-9 09:13
我后来去搜索了一下视频,也回过头仔细想了一下,或许大家的常识是对的,小徐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我们 ...




简化争论双方的思路,其实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上岸一方,不扫一屋,想扫天下;不安顿这一个老人,却心想如何安顿天下老人。

认为只有不惯着这个老人才能使更多老人获得安顿……这是一个假设句。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10:32
四手 发表于 2023-8-9 09:13
我后来去搜索了一下视频,也回过头仔细想了一下,或许大家的常识是对的,小徐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
我们 ...



我认为讨论的是不事件本身,事件本来也不明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10:33

回到根本,还是那句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任何理论都不是通用的,需灵活掌握。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11:18

老子、庄子、孟子、孔子,他们的理论是不是结合实际了呢?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9 11:37
知音 发表于 2023-8-9 11:18
老子、庄子、孟子、孔子,他们的理论是不是结合实际了呢?




简单粗暴地讲: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事最古老,大约是尧舜禹时代的基本历史经验
孔子的《论语》讲的是也是前朝的事,明确讲西周的历史经验
《孟子》是立足自己的现实,推广孔子推崇的西周经验并上升到基本理论
《庄子》与孟子同时,他以《道德经》为理论基础,又综合进不少孔子颜回的学识,对现实很激愤,也很无奈

总起来看,他们的学说都是切实的,一是切中现实,一是继承历史,一是关乎人心

但是,他们都稍逊风骚略输文采,真正厉害的是  荀子。荀子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大到人人都不提他。

就像现在的马云马化腾等等,从来不提自己的发迹史,谈起来都说自己白手起家

中国历朝历代也不提荀子

心理跟富豪说自己是白手起家一个意思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16:58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8-9 11:37
简单粗暴地讲: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事最古老,大约是尧舜禹时代的基本历史经验



这样的循循善诱、耐心讲解,是我的最爱我的菜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8-9 16:5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8-9 11:37
简单粗暴地讲:

老子的《道德经》讲的事最古老,大约是尧舜禹时代的基本历史经验



中国历朝历代也不提荀子
---------
是不是他没有新东西?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8-9 20:49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8-9 09:20
简化争论双方的思路,其实就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上岸一方,不扫一屋,想扫天下;不安 ...

这样拔有点大而不当。
再说不扫一屋也不耽误扫天下啊,古有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亲爹咽气他在唱红歌,不都是不扫屋而扫天下么。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3-8-9 21:25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3-8-9 21:27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8-9 08:34
仔细想想,如果我是店家,送免费包子,一年之久后挨甩哒,我会作何感想?

记起很久以前的一件事 ...

你可以这样假设:
你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单元门口都站着个老人,你每天中午都给她两个包子---坚持了一年,先问问你自己能不能做到,能做到是什么感受。
然后渐渐的,老人开始挑剔起来,有时候要求肉馅,有时候想换饺子-----你是什么感受,会不会和颜悦色的满足她。
某一天,原本答应给她饺子,但是你忘了,照旧带回去包子,老人拿起包子,朝你的脸上摔过去----先想想自己的感受,然后,你会不会假装没发生,继续风雨无阻每天中午俩包子?如果你没做到,如果你感觉不舒服,这时候旁边一堆人,指责你行善是为了要求对方感恩,是居高临下,没有照顾到老人的自尊,

这时候,你是否还能够按照你主贴说的,想着自己初衷就是安顿老人,然后要继续安顿下去呢?尤其如果你打算不的时候,一堆道德家指责你,

所有的情形,代入一下,

不是偶尔一天的行善,路遇小女孩啥啥,是整整一年,然后要风雨无阻继续安顿才行,这还没完。
老人摔完包子,发现你假装啥都没发生,渐渐继续提要求,,你不是初衷是安顿吗?后续的要求,自己能否做到满足她?哪类事情会成为你拒绝的分水岭呢?



作者: 有花    时间: 2023-8-9 21:51
泼雷 发表于 2023-8-9 21:25
你可以这样假设:
你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单元门口都站着个老人,你每天中午都给她两个包子---坚持了一年 ...

有人指责店家吗?有人要求店家继续给吗?
有人说老人做的对了吗?
如果有,那是我没在意,其实也不必在意,这样的道德家本就不必在意他们,他们是假的道德家。
我们不反对店家的善,也不反对店家不再继续给包子。
反对是带节奏的道德评论家的评论。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10 07:03
泼雷 发表于 2023-8-9 21:25
你可以这样假设:
你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单元门口都站着个老人,你每天中午都给她两个包子---坚持了一年 ...






店家可以大大方方地直接告诉那个老人:

“你这个做法是错误的,我店不能接受,从今以后不再免费送包子”

“你这个做法损害我店形象,不能接受,从今以后不再免费送包子”

“你这个行为暗含很多潜在危险,我店不能接受,从今以后不再免费送包子”

……
这种就事论事的话可以大大方方讲,不存在问题。但是,不能说:

“你是一个不值得同情的人,所以从今以后不送免费包子”

“你是一个不知道感恩的人,所以从今以后不送免费包子”

这两种说法是道德评价,是道德绑架。这两种道德绑架会否定店家一年之久的善行:店家一年来一直同情一个不值得同情的人,店家一直对一个不知感恩的人行善

店家可以说出这种自相矛盾的话么,店家为什么要否定自己一年之久的善行呢?

李白鹅和主播以及一些六星人坚持这两句道德绑架,实质上是一边假装支持店家,一边坚决否定店家。到底是图什么呢?

到底是图什么呢?

这是迁怒。把包括南京鹏宇案在内的长久积累的负面情绪迁怒于那个老人,同时道德绑架店家。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8-10 07:13
知音 发表于 2023-8-9 16:59
中国历朝历代也不提荀子
---------
是不是他没有新东西?



他创新的东西很多
继承的东西也很多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8-10 07:45
作为思想者,应该思考普遍性的答案。
单纯的行善超越的是权利,并且不问境遇。道德家的指责,形同于提醒,在行善之心遇上困境之时,有良善同声,其实是知心来的,抛弃这部分批评,丧失的是道友同伴,接受李熙的看法,等同于抛弃了自我,把自己变成权利的计算者,境遇的生意人,拉低了自己的境界。
我支持这个世界有人超越,但有难受的权利,偶尔退一下群,抱怨一下是可以的。行使权利不应被指责,善行应被颁奖。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