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代父送人之新安 [打印本页]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08
标题: 代父送人之新安
津口送客碧水柳,人倚马嘶酒阑珊。
一叶去舟花浮满,正是江南四月天。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09
原文。代父送人之新安

陆娟〔明代〕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09
译文
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人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
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的春色全都带到江南去了。

注释
之:往,到。
新安:郡名,治所在休宁(今属安徽),后属歙县,唐时改为歙州,宋宣和年问改为徽州。后世称歙州、徽州所辖地区为新安。
津亭:渡口驿亭。
毵(sān):毛发或枝条细长的样子,此形容柳条细长下垂。
酣:饮酒至舒畅的程度。半酣,半醉。
一叶:形容轻舟。
将:作助词,表示动作的开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09
创作背景
  诗人的父亲陆德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落花时节送别友人,而诗人陆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父亲信任和怜爱。《代父送人之新安》便是诗人陆娟代父亲陆德蕴作的送别诗。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10
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别图,后一句一幅,为江上行舟图。

  首句写渡口亭畔,杨柳依依,借物寓情,惜别之心曲不言自明。“碧”字透出光泽感,如画面上的亮色。第二句写友人就要登舟出发了。“酒半酣”一扫离别即愁苦的旧套,陶然、微醺是“酒半酣”带给人的一种佳妙的境界,且于东风吹拂之下更是透露出一种欢快气氛。树下站立着行者与送者,正在作最后的告别,彼此酒已半酣。著“东风”二字,关照上句的柳条,又由此似乎看到人物的衣带轻飏,衬托出酒后陶然之态。作者省略前后内容,单取一个视觉形象,同上句可以配成完整画面。

  第三句已转入舟行江上。描写落花,暗借上句“东风”二字,呈现飞舞之态。“万点落花舟一叶”,“万点落花”与“一叶舟”相衬托。似乎是漫天春色,环绕行人,这实在是一个画面的描摹,色彩斑斓,春意无限。尾句“载将春色过江南”,诗人借助想象,行舟江南,一路飞花.无限春色可以一直伴送着父亲的友人,同时也是对行人的美好祝愿。此句利用诗歌表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长处,将眼前景象,无限延展,使诗中情味更浓。同时亦有祈祷行人一路平安欢乐的意思。

  全诗三组景象,并非平行排列,而是立体展示,极富层次感。在这几个层次中,景物、事态、情感交错复叠,直扑读者,显示出绝句独有的词显意深、语近情遥的艺术魅力。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10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其父隐居北郭,有高行,曾为明代书画家沈周的老师。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10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2
本帖最后由 风吹锦衣印梨花 于 2023-8-8 10:38 编辑

2、和《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庭树多繁杂,独有梅秀色。
为伊袖樽舞,赞其冰雪傲奇葩,蕊香撼周匝。
余者杂树妩媚春,寒风之中萧瑟瑟,
只宜春温不耐冷。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2
原文。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鲍照〔南北朝〕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寒风 一作:风飚)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3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

注释
中庭:庭院中。
咨嗟:叹息声。
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其:指梅花。
作花:开花。
作实:结实。
尔:指杂树。
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
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3
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这两句是说,庭中的杂树众多,我却偏偏赞叹梅花。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即指一班无节操的士大夫;“梅”,指节操高尚的旷达之士。诗的内容是赞梅,但是作者先不言梅,而是以杂树作衬垫,衬垫的效果,使得高者愈高,低者愈低。于是便触发了杂树的“不公”之感,因而也就按耐不住的提出疑问。

  “问君何独然?”这句是说,请问你为什么单单偏爱梅花呢?这“问”的主语是“杂树”。“独”字紧扣着“偏”字,将问题直逼到世人面前。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这两句是说,那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雪之中开花,冷露之中结实。诗人很爽快的回答了赞美梅的理由,但是为了使发问者(杂树)对自己有所了解,所以又接着说明为什么杂树们不及梅的理由。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这几句是说,而你们呢,只能招摇于春风,斗艳于春日,即使有的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在寒风中零落,终究没有耐寒的品质。

  诗人在耐寒这一点上,把梅和杂树作了比较。这样一来,赞梅的理由便得到全面而有力的阐发。

  这首诗结构单纯,一二句直抒己见,第三句作为过渡,引出下文申述。言辞爽直,绝无雕琢、渲染之态,比如对梅的描写,这里就见不到恬淡的天姿,横斜的身影,也嗅不到暗香的浮动,更没有什么后世常用的高标逸韵,力斡春回的颂词,而只是朴实无华,如实道来——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其句式韵脚,也随情之所至,意之所需,有五言,也有七言,新奇而不造作。诗人以如此单纯朴拙、随意自然的形式,说着并不怎么新鲜的事情,却有几分“稚”趣,然而“念其”、“念尔”,足见褒贬之意,了然于心,所以观点相明,一问即答,快人快语,切中要害,绝非率意而成。

  如果说傲霜独放的梅花,就是那些位卑志高,孤直不屈之士的写照,当然也是诗人自我形象的体现。那么“零落逐寒风”的杂树,便是与时俯仰,没有节操的龌龊小人的艺术象征。诗人将他们加以对比,并给予毫不犹豫的褒贬,反映了诗人爱憎分明,刚正磊落的胸怀,也反映了诗人对世风日下的担忧。

  这首诗虽是咏物,然其身世境遇、性格理想、志趣情怀无不熔铸其间。就以上所言,又显示出它慷慨任气、沉劲老练的特色。

  本诗主要是托讽之辞,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这与作者个人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鲍照“家世贫贱。, (鲍照《拜侍郎上疏》)在宦途上饱受压抑。他痛恨门阀土族制度,对刘宋王朝的统治深为不满,因此,他那质朴的诗句申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陕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3
创作背景
  公元439年(元嘉十六年),鲍照因献诗而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但鲍照家世贫贱,在宦途上饱受压抑,所以他在宦途上的这段时间写下了许多诗篇。《梅花落》即是此类诗作的代表作品。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4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09:34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08
3、和《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十年宦海浮,浪迹天涯踪。今夕登楼,又是黄鹤旧鸣处。夜色湛蓝星空,万里天镜独悬,南楼细细风。江波洞庭碧,舟帆几处行。
腾缕烟,起江雾,日夜流。雁字南去,江山依旧枕寒窗。蟾宫玉盘清冷,嫦娥孤独舒袖,笑我敝凋容。沧海赋新词,持樽邀北斗。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09
原文。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范成大〔宋代〕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09
译文
细细算来十年宦海沉浮,人在十处度过十个中秋。旧梦未了今秋忽如新梦,飘然人到黄鹤旧时山头。老子今夜豪兴不浅,忽忆当年庾亮守鄂州,天教历史上的聚会重现,我辈今朝宴饮赏月在南楼。迢迢银河暗淡无光,独见一轮皓月当空浮。
江北烟散,江南雾收,江水平似白练滔滔东流。山河破碎,南北分裂,月光依然照临一片清愁。月中嫦娥冷眼相看,当笑我白发东归,空损貂裘,壮志不酬。我今举杯邀明月,肯否与我结伴共去沧洲?

注释
水调歌头: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宋乐入“中吕调”,见《碧鸡漫志》卷四。凡大曲有“歌头”,此殆裁截其首段为之。九十五字,前后片各四平韵。亦有前后片两六言句夹叶仄韵者,有平仄互叶几于句句用韵者。
新梦:未曾料到之意。
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又名黄鹄山,今称蛇山,在湖北武昌西。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因此为名。
“老子”三句:诗人自谓。东晋庾亮镇武昌时,曾与僚属殷浩等人秋夜登南楼,曰:“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吟诗宴饮,谈笑甚欢。作者用以描绘自己此次登南楼游乐的情景。个中:此中。
星汉:银河。这里指天上的星星。
玉镜:指月亮。
秦、楚:分指古时秦国和楚国的所在地,秦北楚南,借指北地与南地。
熨江:此处形容江面平静。熨:烫平。江:指长江。
关河:山河。关:指关塞。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指分裂。
南北依旧照清愁:南北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
妲娥:即嫦娥。冷眼:对事物持冷静或冷淡的态度。
霜鬓:鬓发如霜,形容年老。
空敝黑貂裘:用《战国策·秦策》的故事。苏秦游说秦王,十次上书均未被采纳,资用乏绝,所穿黑貂皮衣服也已破旧不堪,只好离秦返家。这里比喻作者理想未能实现。空:徒然。敝黑貂裘:形容奔走连年,潦倒郎当。敝:破烂。
酾酒(shāi):斟酒。
蟾(chán)兔:古代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蜍、白兔。此指月亮。
沧洲:水边之地,隐者所居。此指故乡。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10
赏析
  词云:“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其实他是“十二年间十处见中秋”,在《吴船录》中他确是“细数”过中秋的十处地点。想起以往十处中秋情景,就为此夕提供了一个对比的对象。此夕如何?“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新梦”,未曾料到,下以“忽到”照应,并传达了惊喜之情。“黄鹤旧山头”指黄鹤山,传说仙人王子安曾乘黄鹤过此,故名。中间嵌以一个“旧”字,似有这样意味:昔人已乘黄鹤去,此日他来仙地游,然则他也是仙矣,他之“新梦”、“忽到”,不也像乘黄鹤飘然而来吗?同时他写的《鄂州南楼》诗道:“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飞来识旧游。”也有此意味。“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此地不仅是仙地,还留有历史遗迹。东晋庾亮镇守武昌时,曾在秋夜登上此处的南楼,与僚属吟咏谈笑,高兴地说:“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世说新语·容止》)显然这里以庚亮作比,又是重演九百年前的南楼会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后人登临前人的旧地,除历史沧桑感外还会由仰慕而生出自豪感,古人做到的事我也做到了,何况作者此时地位亦复与庾亮不相上下。所以他也说:“老子于此兴复不浅也!”“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因为“天无纤云”,月明星稀,更显出那轮明月(玉镜)的明亮,它的亮色掩住了一切背景,使得它就象悬浮于空际一样。这两句是对月色的描写,不仅写出了“月色甚奇”,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的怡情。“玉镜独空浮”,他的神思全然贯注到这轮明月上了,“独”,既表示了月在天际的存在,也表示了月在他心中的存在,他也要跟月一道“浮”了。大凡如此月夜,人们凭高望月,每每会生出超凡脱俗之感,何况在这仙迹胜地呢。写到这里,可以回答:“今夕如何”,真是平生少遇啊!  

  下阕仍写月色。“敛秦烟,收楚雾,熨江。”视野更开阔了。“秦”,泛指江北以外的地方,“楚”,指江汉一带。江北江南,长烟一空,皓月当空,月下的江流就象一匹熨平的白练,这景象又是多么柔美。“熨”字下得神奇,又十分生动,使人想起那种平滑之状,与苏轼“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当他神思飙举、游思漫疏之际,忽然清醒过来,面对现实:“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离合”,这里用作偏义复词,意分裂。眼下情况仍然是:山河分裂,月光仿佛笼罩着无边的“清愁”。这“清愁”,既可以看作是作者的,也可以看作是当夜南北许多像作者这样满怀忧国之情的人的下样望月的人的。这两句是情绪的陡转,但也是有来路的。前面的“秦烟”、“楚雾”已暗示作者在放眼北南两方,就有可能产生河山之异的感触;起拍的“细数十年事”也有这样的内蕴,“十处过中秋”就有一处是在使金途中于睢阳过的,自在此时联想之中。注意句中的“依旧”,可指靖康之后,也可指自使金以后的八年。下面又联想到自己的身世:“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姮娥“,即嫦娥。”空敝黑貂裘“,用苏秦事。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终无成而归“(见《战国策·秦策》)。貂裘敝,形容奔走不止,穷困僚倒。

  作者此时五十二岁,想起十多年间迁徙不定,“不胜漂泊之叹”(《吴船录》)。“归来”,指此次东归。这里借嫦娥嘲笑,抒发了自己华发已生、而功业无就的感慨,也流露出作者倦于风尘游官的心境。这与苏轼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同,而与辛弃疾的“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太常引·建康中秋》)异。辛词是主动问姮娥,向白发挑战,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进取精神。辛词作于淳熙元年,当为成大所知,只是因经历、心境不同,面对同样的中秋明月而产生了不同的情思。“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蟾兔”指月亮。“沧洲”,退隐之地,此指故乡。《吴船录》谓:“余以病丐骸骨,傥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此次东归他是打算退休的。

  写这首词的四年前他在桂林写的《中秋赋》有这样的话:“月亦随予而四方兮,不择地而婵娟。……知明年之何处兮,莞一笑而无眠。”那时心情是激动兴奋的,现在乘舟东下,鲈乡在望,心情自是不同。举酒邀月,结伴沧洲,写出了他的向往,写出了他的思想上的清静,前面时事、身世引起的忧虑不安消泯了,他又可以尽心尽情地赏月了。

  这首词的下阕也表现作者对国家分裂的哀怒,对岁月虚度的惋惜,统观全词,看来主要还是抒写自己赏月时的淋漓兴致和暂释官务的快慰。所以起笔便以“十处过中秋”起笔,又从神话、历史故事中生出丰富的想象,神气超怡,心胸高旷,以致后幅万里归来的痕乏也未影响它的情致。这首词的意境是豪放、阔大的,风格飘逸潇洒,语言流畅自如,可以看出它受到苏轼那首中秋同调词的影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10
创作背景
  据作者《吴船录》,此词作于公元1177年(淳熙四年)中秋,这年五月作者因病辞去四川制置一职,乘舟东去。八月十四日至鄂州(今湖北武昌),十五日晚参加赴知州刘邦翰设于黄鹤山南楼的赏月宴会。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10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10
欢迎赏评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1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09
原文。代父送人之新安

陆娟〔明代〕

万点落花舟一叶好美的意境啊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2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09
译文
渡口的杨柳柔条飘拂,春风中人们饮遽了饯行的醇酒。
千万点的落花,飘落在小船上那一叶扁舟,把美好 ...

毵(sān)


拿本本记上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3
4、和《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芦叶沙沙响,秋风荡溺狂。岁月荏苒二十载。今日又登安远楼,近中秋,赏桂月。
黄鹤久飞去,故人少影踪。江山浑似一场梦。欲把歌樽付清怅,仿佛似,少年乐。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3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09
创作背景
  诗人的父亲陆德蕴,是一位饱学之士,在落花时节送别友人,而诗人陆娟是位才女,出嫁之前深得 ...

给父亲长脸了哈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3
原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刘过〔宋代〕

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在否 一作:在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4
译文
同一帮友人在安远楼聚会,酒席上一位姓黄的歌女请我作一首词,我便当场创作此篇。时为八月五日。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光阴似箭,如今我又重新登上这旧地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匆匆忙忙重回故地。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黄鹤矶头早已荒凉破败,老朋友如今还在吗?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想要买上桂花,带着美酒一同去水上泛舟逍遥一番。但却没有了少年时那种豪迈的意气。

注释
唐多令,词牌名,也写作《糖多令》,又名《南楼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平韵,亦有前片第三句加一衬字者。
安远楼:在今武昌黄鹄山上,又称南楼。姜夔《翠楼吟》词序云:“淳熙十三年(1186)冬,武昌安远楼成。”当时武昌是南宋和金人交战的前方。
小集:此指小宴。
侑(yòu)觞歌板:指酒宴上劝饮执板的歌女。侑觞,劝酒。歌板,执板奏歌。
龙洲道人:刘过自号。
汀洲:水中小洲。
二十年:南楼初建时期,刘过曾漫游武昌,过了一段“黄鹤楼前识楚卿,彩云重叠拥娉婷”(《浣溪沙》)的豪纵生活。南楼,指安远楼。
黄鹤断矶:黄鹤矶,在武昌城西,上有黄鹤楼。断矶,形容矶头荒凉。
浑是:全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4
创作背景
  安远楼,在武昌黄鹄山上,一名南楼。建于1186年(淳熙十三年)。姜夔曾自度《翠楼吟》词纪之。刘过重访南楼,距上次登览几二十年。词人刘过以垂暮之身,逢此乱局,虽风景不殊,却触目有忧国伤时之恸。这种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词中。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4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后人誉为“小令中之工品。”工在哪里?此写秋日重登二十年前旧游地武昌南楼,所见所思,缠绵凄怆。在表层山水风光乐酒留连的安适下面,可以感到作者心情沉重的失落,令人酸辛。畅达流利而熟练的文辞描写,和谐工整而圆滑的韵律,都好似在这酒酣耳热纵情声色的场面中不得不挂在脸上的笑容,──有些板滞不太自然的笑容。  这淡淡而深深的哀愁,如满汀洲的芦叶,如带浅流的寒沙,不可胜数莫可排遣。面对大江东去黄鹄断矶竟无豪情可抒!袁中郎谓,“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读此《唐多令》应该补充一句:“真则我面不能同我面”,初读谁相信这是大声镗鞳的豪放词人刘过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唐多令》情真、景真、事真、意真地写出又一个具有个性独创性的刘改之,此小令之“工”,首在这新境界的创造上。

  论者多说此词暗寓家国之愁,确。怎么见得?请看此词从头到尾在描写缺憾和不满足:“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山头,所见只是芦叶汀洲、寒沙浅流,滔滔大江不是未见,无奈与心境不合;柳下系舟未稳,中秋将到未到;黄鹤矶断,故人不见;江山未改,尽是新愁;欲纵情声色诗酒,已无少年豪兴……。恢复无望,国家将亡的巨大哀感遍布华林,不祥的浓云压城城欲摧。这一灰冷色调的武昌蛇山巅野望抒怀,真使人肝肠寸断,不寒而栗。

  韩昌黎云,“欢愉之词难工,穷苦之音易好。”其实,忧郁之情,达之深而近真亦属不易。如果过于外露倾泻,泪竭声嘶,反属不美,故词写悲剧亦不可无含蓄,一发不可收形成惨局。此《唐多令》,于含蓄中有深致,于虚处见真事、真意、真景、真情。情之深犹水之深,长江大河,水深难测,万里奔流,转无声息。吾知此词何以不刻画眼前之大江矣?愁境入情,江流心底。“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昌为当时抗金前线,了解这,对词中外松内紧和异常沉郁的气氛当更有所体会。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5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5
欢迎赏评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5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10
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 ...

读赏析更是一种享受啊。


作者: 兰亭流觞    时间: 2023-8-8 10:26
很具水平的诗歌,赞一个!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6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1
万点落花舟一叶好美的意境啊

这句确实很赞
……^_^
欢迎水烟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6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10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 ...

天啊,居然是名四家沈周的老师啊。沈周还是唐寅的老师呢。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7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2
毵(sān)



哈哈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8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5
读赏析更是一种享受啊。

原作是一个才女写的
真不错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2
原文。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鲍照〔南北朝〕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特别喜欢这一句。其实我喜欢的诗歌或者词,更多喜欢白描,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28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3-8-8 10:26
很具水平的诗歌,赞一个!

是啊
欢迎兰亭
上午好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29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3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 ...

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0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8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我也喜欢白描手法
显功力呢
……^_^
如同好的食材只需清蒸即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1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3
给父亲长脸了哈

其家学渊源
她父亲应是文化大家
……^_^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2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3
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的确直抒胸臆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2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6
天啊,居然是名四家沈周的老师啊。沈周还是唐寅的老师呢。

老教授?
……^_^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1
其家学渊源
她父亲应是文化大家
……^_^

文化传承需要从小培养。现在的家长也是越来越重视这一块。我的小学生就能背诵很多古诗词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4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9
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以梅花的高雅对比杂树的庸俗
……^_^
水烟分析正确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2
老教授?
……^_^

沈周曾经当过唐白虎的老师的。他们都是名四家。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5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4
文化传承需要从小培养。现在的家长也是越来越重视这一块。我的小学生就能背诵很多古诗词了。

小时候就背古诗词
非常好
长大以后就受益了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36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4
沈周曾经当过唐白虎的老师的。他们都是名四家。

沈周是大家
……^_^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7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5
小时候就背古诗词
非常好
长大以后就受益了

是的啊。大都数名家,一般都从几岁开始熏陶的。当然得有那条件。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8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6
沈周是大家
……^_^

当然。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39
大家熟悉的张爱玲,据说也是七岁左右开始学习古诗词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42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7
是的啊。大都数名家,一般都从几岁开始熏陶的。当然得有那条件。

这个需要环境与家庭素养
……^_^
十五岁之前学习都可以的
听说现在学校已加重了古文比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43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9
大家熟悉的张爱玲,据说也是七岁左右开始学习古诗词了。

有古文底子
写现代文就如喝白开水一样了
还非常精彩有韵味
……^_^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46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42
这个需要环境与家庭素养
……^_^
十五岁之前学习都可以的

是的。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0:47
我有个学生特别爱背诵古文。
马上五年级了,明晚又来背诵了。
哈哈哈,背诵完了还和我下几盘跳棋。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0
5、和《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一生为官四海家,而今鬓白赏荷花。
闲庐净窗云山淡,读史心胸开几涯?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0
原文。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晁补之〔宋代〕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0
译文
做官期间踪迹遍布南北,而今已近老境两鬓也要花白了;几亩池塘的水格外澄净。
扫地开窗安放好写字书桌,这一生随便哪里都可以当做家。

注释
鬓:鬓角。
华:(头发)花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1
赏析
  侧重写任运自然的洒脱心情。诗人的踪迹遍布南北,宦游四方,而今已近老境,鬓发斑白,“鬓将华”是说两鬓将花白了。“数亩荒池”就是前一首诗所说的 “小池塘”,因为人迹罕至,任其自然,所以称为“荒池”。秋天的塘水格外澄净,更加烘衬了宁静的氛围。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1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0:51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1:04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47
我有个学生特别爱背诵古文。
马上五年级了,明晚又来背诵了。
哈哈哈,背诵完了还和我下几盘跳棋。

喻教于乐
真不错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1:33
6、和《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彩霞明丽仙子飞,人在天边?朱户玉栏,今宵饮醉思无限。
灯残衾冷窗雨打,秋叶飘坠,萧瑟秋天,纷纷乱绪萦君影。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5
原文。采桑子·彤霞久绝飞琼字

纳兰性德〔清代〕

彤霞久绝飞琼字,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5
译文
热切地盼望能得到她的消息,然而她却音信杳然。她如今在哪里呢?到底在哪里呢?今夜她是否也在相思徘徊,不能成眠?
香销被冷灯灭,令人增愁添恨,唯有在这寂静的夜里一遍遍默数着与她相逢的日期。然而相约之期已过,会面无期,怎不叫人愁苦怨尤呢。

注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平韵。
彤霞:代指仙境。宋赵鼎《燕归梁》:“绰约彤霞降紫霄,是仙子风标。”
飞琼:仙女名,后泛指仙女。
谁边:何处,哪里。
玉清:有两说。一是道家三清境之一,为元始天尊所居。二是神仙名。
心期:心愿,心意。
下弦:农历每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太阳跟地球的连线和地球跟月亮的连线成直角时,在地球上看到月亮呈反“D”字形,这种月相称下弦。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6
创作背景
  据清人笔记,纳兰曾爱恋过一名宫女,这首词可能是为其而作,乃词人为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而作的一首词。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6
赏析
  这首《采桑子》,上片写仙境,下片写人间。天上人间,凡人仙女,音书隔绝,唯有心期。

  第一句“彤霞久绝飞琼字”,便点出仙家况味。仙子已经多日没有书信了,那么,既无书信可通,不知道仙女此时在哪里,她为什么还不寄信给我,她心里到底在想着什么,叠唱“人在谁边”,叹息不已。

  词的下片,由天上回落人间,由想象仙女的情态转入对自我状态的描写。“香消被冷残灯灭灭”,房房间是清冷的,所以房间的主人定也是清冷的,房间的主人不把灭掉的香继续点燃,不盖上被子去暖暖地睡觉,就算是夜深独坐,也不把灭掉的灯烛重新燃起。

  因为,房间的主人想不到这些,他只是坐在漆黑的房间里“静数秋天”,默默地计算着日子。等待的日子总是十分难挨,等待中的时间总是十分漫长。待到惊觉的时候,才发现“又误心期到下弦”。

  就在这一天天的苦挨当中,不知不觉地晃过了多少时光。这最后一句,语义模糊,难于确解,但意思又是再明朗不过的。若“着相”来解,可以认为容若与仙女有约于月圆之日,却一直苦等不来,挨着挨着,便已是下弦月的时光了;若“着空”来解,可以认为容若以满月象征团圆,以下弦月象征缺损,人生总是等不来与爱侣团圆的日子,一天一天便总是在缺损之中苦闷地度过。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6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26
欢迎赏评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2:34
每日一读!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5
7、和《樱桃花下》

蜂蝶笑我太娇痴,花开当时未来赏。
而今凋谢香落尽,只余凭栏望月亮。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5
原文。樱桃花下

李商隐〔唐代〕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6
译文
飞动着的黄莺和蝴蝶常常嘲笑我,因为不能在樱桃花初放时来欣赏。
前来赏花不是未开就是已落,总之就是赶不上樱桃花开的良辰吉日。

注释
流莺:飞动的黄莺。相欺:相嘲笑。
花芳正结:指含苞初放。
他日:以前的日子。
嘉辰:美好的辰光。长短:此处有“总之”、“反正”之意。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2:36
小建议:慢点发,一贴一篇最好,不然消化不了,白费了你的好意,细水长流多好。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6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当时政治气压低沉,党局参差,朝云暮雨,翻复无定,诗人似已预感到自己前途的险恶,充满惊涛骇浪,于个人而言,李商隐自视颇高,而一生困顿失意,便常有不逢时的感叹,故经常以沉重的笔触写出潜藏内心的哀愁和隐忧,《樱桃花下》一诗即是这类作品的代表。或以为这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6
赏析
  赏花而花已开,诗人常有不逢时之叹,但此诗却加了一个“他日未开”;不管是未开或已谢,总会令人有些感慨。作者从“他日未开今日谢”,引申出“嘉辰长短是参差”的结论,自然能引发读者的共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此的“参差”之事,实在很多,却也是无可奈何,只有自怨自叹而已。

  清代诗人袁枚有一首七绝:“桃花零落杳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我道此来迟更好,想花心比见花深。”(《湖上杂诗》)天下事,如能以此种心态处理,也许可以免却许多烦恼。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这种境界。一个人,在人生历程中,常会遇到此种参差之事,经历得多了,心理状态或有失平衡,于是乎,李商隐一来到樱桃树下,看到并非花芳正结之时,便陡然感到流莺舞蝶都在相欺了,这种心态,倒也是常有的。

  李商隐好几首樱桃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嘲讽、讥诮的对象,这首诗中的樱桃,是诗人同情、叹惜的对象。纪昀把李商隐笔下的樱桃当成一个人,认为“集中屡咏樱桃,必有所为,亦可以意为之”。这样的理解,抹煞了这些樱桃诗在意象上的差异,混淆了其主旨。张采田不同意纪昀的意见:“纪氏能以意会,则于玉溪自不至于妄加攻击,但恐未然耳。托意遇合之作,所谓恨遭逢之迟暮也。必非艳情,与《嘲樱桃》诗不同,其座主李回贬湖时之深慨乎?”(《玉溪生年谱会笺》)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7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7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37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34
每日一读!

欢迎三千客
中午好
……^_^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2:42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36
小建议:慢点发,一贴一篇最好,不然消化不了,白费了你的好意,细水长流多好。

原来是六星各版都发一个,可以散开来。但由于管理组新规,只能发三个版面。所以现在集中发在城南。因为每天都写十首左右,就一股脑发出来,主要是自己记录一下。
老友随意看一些,不必全看。
……^_^
谢谢理解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2:45
佩服,你一天和写十首,那就随意吧!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2:46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2:42
原来是六星各版都发一个,可以散开来。但由于管理组新规,只能发三个版面。所以现在集中发在城南。因为每 ...

明白了!高人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2:52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46
明白了!高人

的确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2:53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36
小建议:慢点发,一贴一篇最好,不然消化不了,白费了你的好意,细水长流多好。

人家锦衣可以,自己跟不上节奏,我也已经跟不上了。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2:54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46
明白了!高人

有空就看,不要累着了。这么累没人发工资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0
8、和《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山色黛远碧草裙,一似美人笑凝屏。
江上画舸琴弦奏,翠袖舞,嘤嘤喉,盏酒酹怀诗情浓。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0
原文。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文廷式〔近现代〕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1
注释
黛:青黑色。
九鸾钗:古代女子的头饰。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1
赏析
此词抒写爱情,清新流畅,灵活自然,别具风格,不落俗套,颇有民歌风味。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1
欢迎赏评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2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45
佩服,你一天和写十首,那就随意吧!

谢谢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2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2:46
明白了!高人

随机应变啊
……^_^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3:02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2:52
的确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3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2:53
人家锦衣可以,自己跟不上节奏,我也已经跟不上了。

一切随意
我但求自由自在
……^_^
谢谢支持
作者: 满堂花醉三千客    时间: 2023-8-8 13:04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2:53
人家锦衣可以,自己跟不上节奏,我也已经跟不上了。

我也跟不上呀!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4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3:02

天天向上
……^_^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3:0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3:03
一切随意
我但求自由自在
……^_^

有空再继续看呀。只要锦衣高兴就好

作者: 水烟    时间: 2023-8-8 13:05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3:04
我也跟不上呀!

加油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3-8-8 13:05
满堂花醉三千客 发表于 2023-8-8 13:04
我也跟不上呀!

我是孙悟空捌玉米棒子
一路小跑
……^_^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