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7】现代汉语中的西方外来语 [打印本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03
标题: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7】现代汉语中的西方外来语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6 04:29 编辑

【语言文字漂变漫谈07】现代汉语中的西方外来语
文:公理力

早在9年前,中国最权威的《人民日报》就曾发文批判外来语泛滥现象。好在其炮口主要对准“零翻译”的外来语——直接在中文中夹带英文原文现象,并提出两个公某也认同的问题:为什么“诺基亚”“摩托罗拉”能译成汉字,而iPhone和iPad就没能翻译过来?英语吸收汉语词汇都改为字母拼写,为什么汉语中却要夹杂大量英文?

不过,本帖讨论的此外来语非彼外来语,而是指源于西方,经汉化之后的那些新词汇。但正如该系列上一帖所说,按照学界严谨的定义,是不把纯意译词汇列入外来词的!这里采纳近年来较为开放的一种宽松定义,把意译词汇看作广义外来词看待。这是首先应该明确的一点。

虽然从中国与西方交流史的宏观角度,其悠久历史至少可推至两汉时代,但由于中国和欧洲分处欧亚大陆两端,早期交流基本限于丝绸之路上的商贸方面,有实质意义的文化交流则要晚得多。

元朝来自意大利的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长达17年之久,但他撰写的 《马可·波罗游记》基本限于提供欧洲人了解中国的一个契机和视角。对中国文化而言,并没有多少值得提起的影响。

真正有意义的中西文化双向交流始于明朝,清朝则达到高峰。明朝中叶至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 “东学西传”和“西学东渐”。

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和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在西方文化传播于中国的大潮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惠及千秋的辉煌成果。

16至18世纪,耶稣会教士把大量西方书籍介绍到中国。据保守估计,数量亦达一万册之规模。门类包括欧洲的古典哲学、逻辑学、美术、音乐以及自然科学等, 而后者又占主要部分,包括天文学、力学、地理学、数学、物 理、机械工程学、生物学、建筑学等。

也正是在中西学人合作翻译这些书籍过程中,为汉语创制了大量源于西语的新词汇。根据不同文献来源,现具体梳理如下。


1584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译述的《天主圣教实录》,意译了“天主”、“宠爱”、“复活”等,音译了“耶稣”等词,将angel译成“天神”,后改译为“天使”,将soul译成“魂灵”,后改译为“灵魂”,并自创了象形表意词“十字架”。

利玛窦于1595年编译的西方格言集《交友论》中出现了“上帝”、“人类”等语;1599年编译的伦理箴言集《二十五言》出现了“天主”、“生物”等语;1602年利玛窦为李之藻《坤舆万国全图》撰写的总论和各部分说明,厘定了:地球、南北二极、北极圈、南极圈、五大洲、赤道、经线、纬线等一批地理术语;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著的《浑盖通宪图说》中又出现了:天体、​子午规、地平规、天地仪、地球仪等天文地理术语。

1607年,徐光启和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首先厘定了“几何”这个科学名称,并创制了诸如:直线、平面、曲线、对角线、并行线(平行线)、直角、钝角、三角、面积、体积、相似、外似等新词汇、新概念。

1613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创制了诸如:平方、立方、开方、乘方、通分、约分等新词。

1623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译著的《西学凡》和 《职方外纪》两书,创制了诸如:原罪、采取、处置、救世主、造物主、公法、文科、理科、法科、法学、地球、大西洋、热带等词汇。艾儒略在《欧逻巴总说》一文中具体介绍了欧洲的学制:“欧逻巴诸国,皆尚文学,国王广设学校,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 一邑一乡有小学。……”  向中国引入了“大学”、“中学”和“小学”的概念。

1627年,葡萄牙人傅讯际和李之藻合译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名理探》中出现了:明确、解释、剖析、推论等词。
1717年康熙下令禁教,至1844年道光解除禁教令,在这“百年禁教”时期,中国和西方文化交流陷入低潮。而明末清初中西学人译著的西方文献,本来就传播不广,已经传播的,也几被遗忘,西学在中国几成绝学。

但解除禁教令后,特别是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战败屈辱引发的反思思潮涌起,西学东渐及新语创译达到新高潮。至19世纪末,近60年间,中国译著的西学新书远远超过明末清初的190年间,且内容更为广泛。

在中国人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人的通力合作下,西人马礼逊、丁韪良、傅雅兰等译著了诸如《万国公法》、《佐治刍言》、《微积溯源》、《三角数理》、 《电学》、《声学》、《光学》、《以太说》、《地学浅释》、《化学鉴原》、《公总论》、《几何原本》后九章,等等西方书籍文献。也创造了许许多多汉语新词汇。

如1844年,美国传教士卫三畏编纂的《英华韵府历阶》,列出了:文法、新闻纸(日本现在的报纸仍称“新闻纸”)、金刚石、内阁、领事、码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48年,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编纂的《英汉字典》,给出了:直径、本质、知识、 机器、干事、物质、白金、偶然、教养、交际、天主、默示、同情、小说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55年,在华英人合信以中文出版了包含天文、物理、化学与博物学的著作《博物新编》,其中已出现一些近现代词汇,如气:压、差异、流动、牵引、汽车、电气、蒸气、机器、轨道、幻影、货物、电机、航海、隧道、工程等。

1864年,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译著的《万国公法》刊行,厘定了:遗产、惯行、关涉、管制、限定、权利、交战、固辞、国权、遵守、臣民、专管、宣战、大局、追求、通知、特派、法院、民主、友谊、维持、异邦、会议、管辖、议定、权威、权利、公法、国政、国法、国民、战时、战争、法院、盟约等新词。该译著传入日本,被日本视为国际公法范本。

1869年,由德国传教士罗存德编纂的《英华字典》出版,列出了:园艺、侵犯、蛋白质、阳极、映像、副官、银行、麦酒、公报、想象、碳酸、阴极、克服、保险、白旗、自由、文学、元帅、原罪、受难、原理、特权、宣传、右翼、法则、记号、随员、寒带、热带、吨、恋爱、读者,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71年出版的《地学浅释》卷一中亦能找出今天常见的词汇,如地球、地质、沉积、火山灰、深海、重力、消化、石质、斜度、时代、流动等。

1872年,美国传教士卢公明编纂的《华英萃林韵府》,给出了:电报、电池、光线、分子、民主之国、地质论、物理、光学、理论、动力、国会、会议、纳税、函数、微分学、代数曲线、沿海、罗盘、闪电、午线、抛物线,等等词汇的汉英对译。

1885年,傅雅兰等译著,并由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出版的《佐治刍言》,亦创制了不少汉译新词,如: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天文、交换、审判、法律、水准、医学、自然的、必要、新闻、风琴、演习、半径线、精神、单位、行为等。

迈入现代以来,继续有来自西语的很多音译或半音译外来词汇,很容易区分,如:
咖啡、可可、佳能、尼龙、沙发、沙龙、声纳、香槟、引擎、巧克力、芭蕾舞、大列巴、迪斯科、诺基亚、乌托邦、伊甸园、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挪亚方舟、歇斯底里、阿拉丁神灯、多米诺骨牌、特洛伊木马、塔西佗陷阱、潘多拉盒子、斯芬克斯之谜、修惜底德陷阱、柏拉图式爱情、达摩克利斯之剑,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等等。

还有一些意译词汇和形象比喻,现在不难识别,今后将逐渐褪色其外来“血统”。如:超人、超市、电脑、黑马、禁果、冷战、马达、沙龙、手机、和平鸽、互联网、开绿灯、机器人、计算机、全球性、象牙塔、千人千面、认识自己、同工同酬、圆桌会议、鳄鱼的眼泪、武装到牙齿、胡萝卜加大棒、雷鸣般的掌声、吃不到的葡萄等等。

另外,还有来自西语的格言、警句、谚语、名言等,被汉语吸收的也不少。诸如:穿别人的鞋子,好奇心害死猫,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坐在火山口上,在同一条船上,失败乃成功之母,条条大路通罗马,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摇摇篮的手是控制世界的手,等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2:18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12:20 编辑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西方格言?
就算老子同意,孔子同意,孟子也不能同意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7-5 12: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3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2:18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西方格言?
就算老子同意,孔子同意,孟子也不能同意


那就去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32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7-5 12:20
上海话里有很多直接英语谐音的词。


哦,举几个例子看看,是什么情况。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2:32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2:30
那就去掉

抄的时候动动脑子,分辩一下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7-5 12: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4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2:32
抄的时候动动脑子,分辩一下
切!又不是写论文,哪有那么多时间,每个词都考证一番。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2:51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7-5 12:37
上海话:番势漂亮 (face) 4别灵(spring 弹簧门锁 )老克勒(非常有档次 ,class )
想起你说我幼儿园 ...

东北方言“马胡路”“苏坡汤”“大列巴”之类的
以及普通话里“歇斯底里”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54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7-5 12:37
上海话:番势漂亮 (face) 4别灵(spring 弹簧门锁 )老克勒(非常有档次 ,class )
想起你说我幼儿园 ...


只有“老克勒”听说过。

应该还不限于这几个吧?你不是幼儿园,你是博士后,多说几个呗。



作者: 周一楠    时间: 2023-7-5 12:54
都是常识啊,长篇大论整这么多。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2:5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2:49
切!又不是写论文,哪有那么多时间,每个词都考证一番。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中学教学大纲内容,这还需要你考证后才能知道是不是外来语么?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2:57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5 13:01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2:51
东北方言“马胡路”“苏坡汤”“大列巴”之类的
以及普通话里“歇斯底里”

歇斯底里可以加进去,其它几个都源于俄语吗?除了大列巴有一定流传,其它两个应该仅限于东北,就不列入了。

另外,这里作为漂变现象的归纳,每一类都是举例性质,不可能,也不需要穷尽所有外来词汇。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7-5 12:59
学习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06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3-7-5 12:59
学习


客气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0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13:12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2:57
歇斯底里可以加进去,其它几个都源于俄语吗?除了大列巴有一定流传,其它两个应该仅限于东北,就不列入了 ...

东北地方方言里有很多俄语,布拉吉,马达姆,嘎斯,味得罗,巴篱子,因为普通话里不使用,应该流传不了很久就慢慢消失了
推广普通话会消灭很多地方土语
马胡路来自日语,下水道,日本人音译西方语言manhohuru,再被中国人音译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08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23-7-5 13:13 编辑

故弄玄虚了。
语言文字“漂变”是生造词,我也是学中文的,我没听说过这个词。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问题,是“语言”的变化,与“文字”有啥关系?

没有哪个汉字是从外国学来的吧?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1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3:07
东北地方方言里有很多俄语,布拉吉,马达姆,嘎斯,味得罗,巴篱子,因为普通话里不使用,应该流传不了很 ...


这些如果融入方言土语里,或者所指实物还存在的情况下,在当地或许还能保留,否则就难说。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13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08
故弄玄虚了。
语言文字“漂变”是生造词,我也是学中文的,我没听说过这个词。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 ...

他死倔,改不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15
现代汉语百分之八十(具体比例我没统计过)的社会科学词汇来自日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1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08
故弄玄虚了。
语言文字“漂变”是生造词,我也是学中文的,我没听说过这个词。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 ...


这个词不是生造,更不是什么故弄玄虚,而是从遗传工程中借用来的。这在该系列第一帖中就有专门说明。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1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3:12
这些如果融入方言土语里,或者所指实物还存在的情况下,在当地或许还能保留,否则就难说。

会被普通话里对应的词汇给覆盖,老年人讲布拉吉,年轻人讲连衣裙,慢慢的,布拉吉说法就没什么人使用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2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08
故弄玄虚了。
语言文字“漂变”是生造词,我也是学中文的,我没听说过这个词。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 ...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问题,是“语言”的变化,与“文字”有啥关系?】
---------------------
文字就没有漂变了?从甲骨文、大小篆,隶书,楷书,到今天的简化字,文字也一直在漂变中。

讨论漂变现象,只单一地看语言或文字,都是片面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23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3:17
会被普通话里对应的词汇给覆盖,老年人讲布拉吉,年轻人讲连衣裙,慢慢的,布拉吉说法就没什么人使用了


这点没错,这正是语言漂变的典型方式之一。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3:2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15
现代汉语百分之八十(具体比例我没统计过)的社会科学词汇来自日语。

你这个观点已经过时了,下一篇会专门讨论汉语中的日源外来词的争议问题。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2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2:18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西方格言?
就算老子同意,孔子同意,孟子也不能同意

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并不来自英语,这句话最早就是中国人寄几发明的。以讹传讹,现在都成了英国谚语。而且是莎士比亚创作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2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3:23
这点没错,这正是语言漂变的典型方式之一。

语言是交流工具,最体现实用主义,而音译外来语最具语言实用主义特点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31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3:22
【再说,这只是词汇的外来语问题,是“语言”的变化,与“文字”有啥关系?】
---------------------
...

那叫“漂变”?为什么不叫“蜕变”“嬗变”?

典型的“民科”发明。

国宝帮。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3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3:15
这个词不是生造,更不是什么故弄玄虚,而是从遗传工程中借用来的。这在该系列第一帖中就有专门说明。

词汇要“约定俗成”吧?全世界除了你,还有谁把这种语言现象叫“漂变”?你这样说,谁能听得懂?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33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13:37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28
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并不来自英语,这句话最早就是中国人寄几发 ...

“千人千哈“,这是文化交流的结果,这说法的起源是中国人么?它应该来自“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哈姆雷特”,这种句子类应该归于文化交流而不是外来语
汉语里有同样的语义,比如各花入各眼,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说它是外来语并不恰当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7-5 13:45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变化过程,实实在在就叫“演变”。整啥“漂变”啊?雷人的吗?不是故弄玄虚是什么。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46
科学领域甚至只要算成学科,几乎绝大部份词汇都是外来语,什么甲醇乙醛丙烯丁烷的,看着甲乙丙丁全是古汉语,其实词汇的定义均来自西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3:4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45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变化过程,实实在在就叫“演变”。整啥“漂变”啊?雷人的吗?不是 ...

漂变,完整说法叫基因漂变,是和基因突变对应的一种基因复制错误现象,也是外来语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14:39

用四个字来形容一下我此刻的表情:瞠目结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14:43

这就对了,办点扫盲班是正经。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7-5 14:45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7-5 12:20
上海话里有很多直接英语谐音的词。

这个叫:音译外来词。大致意思都是懂的。很多意译,反而容易出问题。但像公理力提及这些,都已经是约定俗成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9:2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3:28
语言是交流工具,最体现实用主义,而音译外来语最具语言实用主义特点


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即使很多事情搞适用主义有问题,语言搞实用主义也是对的。这事儿恰似对待中国之外的人类文明成果,唯一正确的态度是敞开胸怀,为我所用。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9:31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9:27
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即使很多事情搞适 ...

呃……一般是落后文化里才会有更多外来语,不值得你骄傲,表明受到的文化影响比输出的文化影响大,这不难理解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9:38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28
哈哈哈哈太搞笑了。

还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并不来自英语,这句话最早就是中国人寄几发 ...


切!这就到了让你如此兴奋的地步?
在中国,以讹传讹的东东太多了,“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属于以讹传讹也不奇怪,网上英文“原文”都整出来了。

真正有意义的是,你能不能找出其最早的中文出处,或说这句话的“发明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9:45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5 19:48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31
那叫“漂变”?为什么不叫“蜕变”“嬗变”?

典型的“民科”发明。
这个问题,上次就回复过你的。

蜕变、嬗变都隐含着具有某种规律性的演变!而语言的演变恰恰是随机的、没有多少规律性可言的。漂变远比你提到的这俩词贴切。

顺便说一句,嬗变也是一个科学术语,指一种化学元素通过核反应转变成另一种元素。

欢迎醉笑继续质疑,包括任何其它问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19:5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9:31
呃……一般是落后文化里才会有更多外来语,不值得你骄傲,表明受到的文化影响比输出的文化影响大,这不难 ...


汉语真的落后吗?凭想当然是不行的。能否有理有据地说出个1、2、3来?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19:5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19:50
汉语真的落后吗?凭想当然是不行的。能否有理有据地说出个1、2、3来?

我观点的关键词是“文化”而不是“语言”,文化落后表现为接受了更多外来语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0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45
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篆书到隶书楷书,汉字的变化过程,实实在在就叫“演变”。整啥“漂变”啊?雷人的吗?不是 ...


呵呵,现在你不说这个漫谈主题与文字没关系了,也是进步

其实,这个帖子开头提《人民日报》批不正常的外来语现象,这就是文字惹得祸,你竟然看不出来?如果不是照搬英语原文,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反应。

至于从科学术语中借用个“漂变”,就雷到你了?你是如此易雷体质,就爱莫能助了。

网人整了个亘古没有的“囧”字,雷到你没有?造个新字可以,借用就不行了?语言中这种借用多了去了!

你从该系列上一帖就在纠结“漂变”这个词,我已经给你耐心 解释过。何况该系列第一帖,已经有更详细的说明。如果你是认真的,先去看第一个帖子里的说明。免得又整出漂变与文字无关这等浪费时间的问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1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9:57
我观点的关键词是“文化”而不是“语言”,文化落后表现为接受了更多外来语


我37楼说得是汉语这种语言体现出先进性,你回复中扯文化落后,这是谁的问题呢?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2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7-5 13:33
词汇要“约定俗成”吧?全世界除了你,还有谁把这种语言现象叫“漂变”?你这样说,谁能听得懂?

白富美、高大上,是怎么“约定俗成”的?

没有新用法逐渐被接受,哪来的“约定俗成”?

按你这种狭隘逻辑,今天中国人就得说周朝的语言,不对,得说原始人的语言,还不对,就不可能有人类语言!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2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11
我37楼说得是汉语这种语言体现出先进性,你回复中扯文化落后,这是谁的问题呢?

“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你不知道语言接受外来语是文化交流在语言上的体现,那是文化现象,语言只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抽象思维归纳总结能力欠缺的表现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2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13:46
科学领域甚至只要算成学科,几乎绝大部份词汇都是外来语,什么甲醇乙醛丙烯丁烷的,看着甲乙丙丁全是古汉语 ...


这些事实意味着中国近现代科学落伍了,倒是没错。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28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20:31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24
这些事实意味着中国近现代科学落伍了,倒是没错。

“落伍”两个字都属于帖金,好像别人科学研究水平在相对论,我们的水平在经典力学
其实连经典力学也是人家的,就没有所谓“中国科学”,中国只有一点经验层面的应用技术,并没有可以算是理论的科学
中医大概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东西,还不属于科学,一种具有神秘主要义色彩的经验总结,还只能被定性为伪科学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30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5 20:32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0:23
“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你不知道语言接受 ...
又开始狡辩。谁否认过语言属于文化?

问题是,讨论的主题集中在文化中极小的子集——语言现象上,谈的是语言的先进性问题!

你把它一下扩大到整个文化范畴的先进与否,这叫自己整个靶子,这是典型的偷换概念,知道不?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34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20:38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30
又开始狡辩。谁否认个语言属于文化?

问题是,讨论的主题集中在文化中极小的语言现象上,谈的是语言 ...

你的归纳层面不够,你以为语言有更多外来语是语言先进的表现,这是个错误归因谬误,语言里有更多外来语的原因是“文化接受了更多外来影响”
音译外来语更是直接证明文化中缺乏相应概念,没有关于该词汇的认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3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0:28
“落伍”两个字都属于帖金,好像别人科学研究水平在相对论,我们的水平在经典力学
其实连经典力学也是人 ...


好像有了你这些追加,就不能叫落伍似的!

你还想说啥?能否认中国古代也有过领先的时候吗?

西方人自己都有夸张说法:当我们的祖先还在树上的时候,他们(指中国)已经有了小说了!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40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20:42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38
好像有了你这些追加,就不能叫落伍似的!

你还想说啥?能否认中国古代也有过领先的时候吗?

用落伍两个字都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学水平的谬赞,能听懂么?不是3到6的差距,是0和1的关系,不是比别人少的问题,是没有和有的差距
中国古代领先的不是科学而是人口红利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4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0:34
你的归纳层面不够,你以为语言有更多外来语是语言先进的表现,这是个错误归因谬误,语言里有更多外来语的 ...


一个复杂现象,完全可以有很多原因。

提到一个现象,就必须罗列所有原因吗?就不能限于只提与讨论主题直接相关的原因啦?谁规定的?

你来扯其它原因,偏离、模糊主题,影响集中讨论不说,你又想证明啥?证明你最能东扯西拉吗?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5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0:40
用落伍两个字都属于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科学水平的谬赞,能听懂么?不是3到6的差距,是0和1的关系,不是比 ...


且不说,“是0和1的关系”意味着有和无的关系,完全说不通!落后多少,你三两句话就能定量咋地??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5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47
一个复杂现象,完全可以有很多原因。

提到一个现象,就必须罗列所有原因吗?就不能限于只提与讨论主 ...

错误原因不是原因,只是错误
你可以用“阿K苦力乎亚忽奔,滴哒鲁贡嘎候达黑”音译印度歌曲《情之路上》丝毫不表示汉语多牛逼,只表明印度有一首歌流传到了中国,这叫中国接受了一次印度歌舞文化的影响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53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14:39
用四个字来形容一下我此刻的表情:瞠目结舌


为啥呢?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55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7-5 14:45
这个叫:音译外来词。大致意思都是懂的。很多意译,反而容易出问题。但像公理力提及这些,都已经是约定俗 ...


不妨来个举例说明,让花香们听得更明白点,善莫大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0:57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14:43
这就对了,办点扫盲班是正经。


扫盲倒谈不上,做点语言文字漂变现象的梳理,而已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0:5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0:51
且不说,“是0和1的关系”意味着有和无的关系,完全说不通!落后多少,你三两句话就能定量咋地??

3比六,0比1都叫落伍,但是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不是差多少而是有没有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1:00
公教授,你每次打败我都不是因为天真
而是无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1:0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0:57
3比六,0比1都叫落伍,但是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不是差多少而是有没有


【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

这种绝对化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都懒得驳你。

如果你真有围绕主题讨论的诚意,不要扩大范围,请回答一下前面提出的这个问题:
汉语真的落后吗?凭想当然是不行的。能否有理有据地说出个1、2、3来?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1:06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1:00
公教授,你每次打败我都不是因为天真
而是无知


这就进入5岁小儿吐口水的幼稚模式啦?丢不丢人?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1:0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21:09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1:04
【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

这种绝对化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都懒得驳你。

我前面的观点里并没涉及汉语是否落后问题,你就别叼着这个飞盘不放了
这才叫我懒得驳你,我提供了懒得驳你的原因“我的观点与此无关”,不是你那种给自己贴胸毛的方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1:16
【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

这种绝对化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都懒得驳你。
———
你说说中国传统文化里有什么能称之为“科学”的内容,以证明不是有和无的关系吧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1:19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5 21:21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1:16
【无和有才是最准确的描述】

这种绝对化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我都懒得驳你。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这个主题是语言,别偏离主题,东扯西拉。

你至今还没回答我61楼第二次提出的问题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2:0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1:19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这个主题是语言,别偏离主题,东扯西拉。

你至今还没回答我61楼第二次提出的问 ...

主题虽然是语言,不等于你说的啥现象都可以归因到语言
你不能说汉语里增加了韩语“泡菜”就说这是因为汉语很先进,韩国泡菜在其他国家语言里也有相应词汇进行翻译,你的说法叫错误归因,俗话说叫扯蛋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2:0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1:19
我前面说得还不够明白吗?这个主题是语言,别偏离主题,东扯西拉。

你至今还没回答我61楼第二次提出的问 ...

主题虽然是语言,不等于你说的啥现象都可以归因到语言
你不能说汉语里增加了韩语“泡菜”就说这是因为汉语很先进,韩国泡菜在其他国家语言里也有相应词汇进行翻译,你的说法叫错误归因,俗话说叫扯蛋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2:45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5 22:48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2:05
主题虽然是语言,不等于你说的啥现象都可以归因到语言
你不能说汉语里增加了韩语“泡菜”就说这是因为汉 ...

我37楼的原话是: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你不主流能否认:
1】兼收并蓄是汉语一种可取的胸怀和态度吗?
2】兼收并蓄是汉语生命力、先进性的一种保障吗?

你避开这两个实质性基本问题,东扯西拉其它的,比扯蛋更低劣——纯属狡辩!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2:59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5 23:02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2:45
我37楼的原话是:兼收并蓄,这是汉语一种值得充分肯定的胸怀和态度,更是其生命力、先进性的保障。

你 ...

任何语言都可以增加外来语
兼收并蓄是文化交流现象,是文化包容态度,不是语言的包容,汉语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长音短音也没有,包容个毛,用汉语进行音译,相似度很低,把小提琴音译成梵婀玲,中国人外国人听了都懵逼
我讲的是汉语,你听了都懵逼,却不停说我回避你的实质问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3:0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2:59
任何语言都可以增加外来语
兼收并蓄是文化交流现象,是文化包容态度,不是语言的包容,汉语普通话只有四 ...


“任何语言都可以增加外来语”。
—— 你这是什么逻辑?且不问程度如何,这就能否认兼收并蓄是汉语一种可取的胸怀和态度吗?

“兼收并蓄是文化交流现象,是文化包容态度,不是语言的包容”。
不扩大化到文化范畴,你能死啊?就算是文化的包容,体现在了语言上的开放胸怀和态度上,就不行了?

你意识不到自己的狭隘和霸道思维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23:12

我们评价报告里面有些进口设备的名称用英语,被要求翻译成汉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3:17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3:09
“任何语言都可以增加外来语”。
—— 你这是什么逻辑?且不问程度如何,这就能否认兼收并蓄是汉语一 ...

哪个语言无法翻译其他语言不包括外来语?
韩语曾经几乎全是外来语,连文字都是外来的汉语,是不是证明韩语更加兼收并蓄?
你在自己的错误归因里转不过弯来,“这能证明汉语不兼收并蓄么?”,这根本就不是语言兼收并蓄与否的问题,是文化现象,你用什么“不能证明不是就证明是”的反证法?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3:23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23:12
我们评价报告里面有些进口设备的名称用英语,被要求翻译成汉语。

可能是用于核验设备是否在国家批准进口设备目录里,目录使用了汉语名称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3:28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23:12
我们评价报告里面有些进口设备的名称用英语,被要求翻译成汉语。


这个要求不过分吧,毕竟是在中国,当然,那种还没有中文译名的最新设备,可以例外,但一个中文注解还是必要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5 23:3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3:17
哪个语言无法翻译其他语言不包括外来语?
韩语曾经几乎全是外来语,连文字都是外来的汉语,是不是证明韩 ...


你总是弄这种极端的例子能说明啥?

朝鲜半岛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呢,他们用汉字不奇怪,即使当年讲汉语都不算啥。这与这里讨论外来语是一回事吗?

你至今避开给你提出的核心问题(汉语是否落后)不回答,却一直在东扯西拉,你又是怎么回事?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5 23:4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5 23:37
你总是弄这种极端的例子能说明啥?

朝鲜半岛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呢,他们用汉字不奇怪,即使当年讲汉 ...

韩语里的汉语不属于外来语现象么?你听不懂就属于不在你讨论范围之内,那咱们也没啥可聊了,你能听懂的不多

你为什么要问我“汉语是否落后”问题,和我哪个观点有关?我不回答你,是因为这个稻草人谬误与我无关,是你的智识导致的错误问题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00:09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5 23:43
韩语里的汉语不属于外来语现象么?你听不懂就属于不在你讨论范围之内,那咱们也没啥可聊了,你能听懂的不 ...


是你听不懂我的说法:越南曾经完全使用汉字(发音有差别),这种情况与这里讨论的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引入外来语是一回事吗???

我在说汉语的优劣,你却扯文化当回答!你不是典型的偷换概念是啥?你这种东扯西拉,与胡搅蛮缠又有啥区别?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08:55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6 09:06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00:09
是你听不懂我的说法:越南曾经完全使用汉字(发音有差别),这种情况与这里讨论的在自己的语言系统里引 ...

你个人母语之外的语言都叫外语,一个族群使用了并非本族群原创的语言或文字,这叫外来语,这是语言学现象,你个人的母语(从出生开始学习使用的第一语言)有可能是族群的外来语,比如一个墨西哥人使用西班牙语,再比如一百年前一个越南人使用汉语。但在社会学现象里情况会有和语言学不同之处,一个美籍华裔上中学开始学汉语,会被称为学习母语,但同时一个美籍德裔去学德语,却被说成学习外语,这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欧洲裔美国人已经被视为美国的原住民,而华裔美国人却被视为外来移民,哪怕从他父母开始就已经是在美国出生的,不要以为只有美国人这么思考,连大陆的中国人也在这么做,这是个社会心理学现象,所以当谈“外来语”的时候,你需要确保自己在语言学意义上谈,别乱了范畴

你错误地以为外来语代表“兼收并蓄”的语言现象,其实那是个文化包容交流现象,“丘吉尔”被视为某种精神的象征不是语言达成的效果,而是文化交流的结果,你不能兴高采烈说,看,汉语对“丘吉尔”兼收并蓄了

你这个错误也体现在你把“时间就是金钱”之类的格言句子当成了外来语,其实说成外来文化都勉强,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思想,文化上都无需外来,更不是语言上的外来,时间和金钱都是汉语里有的概念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01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08:55
你个人母语之外的语言都叫外语,一个族群使用了并非本族群原创的语言或文字,这叫外来语,这是语言学现象 ...


我已经举了朝鲜半岛和越南两个例子,从你举个体例子说事儿足以说明,你还是没有理解这个问题。

现在再举第三个例子日本。这几个民族的共同特征,在于他们在引入汉字之前,都没有自己的文字。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他们都把汉字当作他们自己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词汇对他们而言,也就不是什么外来语。

事实上,有学者在文章中还特别提到,进入近现代以来,日本当年也注意引入中国人翻译的西方著作。但日本学者仅仅把直接翻译自西方的词汇称为外来语,而从中国引入的词汇不当成外来词看待,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也用汉字。

所以,你前面的举例(把韩语使用汉字当成“全是外来语”)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只有那些有自己文字的国家,从另外一种语言中引入的词汇,才是外来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13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01
我已经举了朝鲜半岛和越南两个例子,从你举个体例子说事儿足以说明,你还是没有理解这个问题。

现在 ...

使用非本族群原创的语音语素语义字符,就是外来语
所以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使用汉语和汉字,都叫外来语,你不能说汉语是他们的吧?

看起来简单的道理,对你来说应该很难,因为你不是个善于兼收并蓄接受外部思想的人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1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08:55
你个人母语之外的语言都叫外语,一个族群使用了并非本族群原创的语言或文字,这叫外来语,这是语言学现象 ...


至于你因为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就否认“时间就是金钱”属于外来语,甚至仅仅因为时间和金钱都是汉语里已经有的概念,就可以否定意思类似的外来语,这也是站不住脚的。

汉语里有“以牙还牙”,拉丁语里的“以眼还眼”就不是外来语了吗?对格言、谚语之类,不同语言文字很可能有类似说法,但这不是否认外来语的理由。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形象表达,博采众长才是合理的态度。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1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13
使用非本族群原创的语音语素语义字符,就是外来语
所以日本人朝鲜人越南人使用汉语和汉字,都叫外来语, ...


已经跟你说得很清楚,日本人自己就不把来自汉语的词汇当成外来语!你还死犟啥?你说错了话,非要说成你是对的才肯罢休?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18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14
至于你因为中国有“一寸光阴一寸金”,就否认“时间就是金钱”属于外来语,甚至仅仅因为时间和金钱都是 ...

你能区分外来思想和外来语么?
“丑小鸭”是外来文化,舶来品寓言,但这三个字不是外来语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整不明白?你差啥不胡呢?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2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18
你能区分外来思想和外来语么?
“丑小鸭”是外来文化,舶来品寓言,但这三个字不是外来语


你错了,就开始偷换概念狡辩!这叫不地道,懂吗?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26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17
已经跟你说得很清楚,日本人自己就不把来自汉语的词汇当成外来语!你还死犟啥?你说错了话,非要说成你 ...

日本人把日语中的一部分字符称为汉字,还有一部分称为罗马音符,你还不明白他们心里会不会认为那是他们自己的而不是外来的?他们自认为汉人还是罗马人?
汉语拼音规则属于汉语,但你会不会把拼音用到的字符称为汉语?那就是汉语中标音用的外来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32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24
你错了,就开始偷换概念狡辩!这叫不地道,懂吗?

“丑小鸭”三个字比你“时间就是金钱”还更像舶来品外来语呢,因为君子豹变受众面不如寸金难买寸光阴那么广泛,还是个单独的词汇而不是句子
你会不会把“外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称之为外来语?但你把“时间就是金钱”当成了外来语
连语言和思想都区分不开的表现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4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32
“丑小鸭”三个字比你“时间就是金钱”还更像舶来品外来语呢,因为君子豹变受众面不如寸金难买寸光阴那么 ...


不需要什么更不更,只要是外语中首先出现的格言警句,即使汉语也有含义接近的说法,就得承认那是外来语。这又不是比高低,更不是谁取代谁,两者并存,大家多了一个选择,丰富了汉语,这有什么不好?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42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40
不需要什么更不更,只要是外语中首先出现的格言警句,即使汉语也有含义接近的说法,就得承认那是外来语 ...

你这么干没什么好不好问题可言,属于无知,至于无知对你而言好不好,无所谓的事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10:4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42
你这么干没什么好不好问题可言,属于无知,至于无知对你而言好不好,无所谓的事


你自己概念不清,说错了,还要倒打一耙,怪别人,这就是你的辩品。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45
只要是外语中首先出现的格言警句,即使汉语也有含义接近的说法,就得承认那是外来语。
———-
病句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6 10:45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10:44
你自己概念不清,说错了,还要倒打一耙,怪别人,这就是你的辩品。

呸!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21:28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6 21:31 编辑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45
只要是外语中首先出现的格言警句,即使汉语也有含义接近的说法,就得承认那是外来语。
———-
病句
哈哈哈哈~,老丑刚还在表扬你不究细节呢,这就打他脸,就不能憋几天吗?

这个句子你确定自己看明白了吗?
其基本结构是俩分句:只要……,就得(就要)……。中间部分属于补充条件性质的插入语。

具体说说,这句话究竟错在哪儿?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6 21:35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6 10:45
呸!


哈哈哈哈~,前面刚说过:你理屈词穷了,就开启5岁小儿吐口水模式,现在马上给我提供最新证据背书!谢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7 16:54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6 21:28
哈哈哈哈~,老丑刚还在表扬你不究细节呢,这就打他脸,就不能憋几天吗?

这个句子你确定自己 ...

只要就,充分非必要条件逻辑关系,在只要的后面加上即使或者尽管,这叫转折,逻辑效力从充分条件转折为“即使也”的让步关系,不能再使用“就”
你,听懂了么?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7-7 18:43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7-7 19:27 编辑

某些社科,学术上的词汇,以本人的有限阅读经验看,照搬,也就是硬译是对的,起码准确,不会搞来搞去最后混淆,扯什么信达雅的蛋蛋是错误的。简单说:鲁迅童鞋是对的,梁实秋童鞋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7-7 19:00
本帖最后由 螃蟹 于 2023-7-7 19:25 编辑

漂变,漂变的发生虽然是随机的,但趋势是降低或逐步灭绝多样性,最终固化为单一样本。往往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大多数品系灭绝,一部分个体后代占比越来越高的现象……

所以,把外来语对中文的影响,说成是什么【漂变】,不太贴切。夸大其词,耸人听闻。
汉语中没有对应的时候,翻译者才会“发明创造”出一些外来语。这算是一种有益的补充。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7 19:21
螃蟹 发表于 2023-7-7 19:00
漂变,漂变的发生虽然是随机的,但趋势是降低或逐步灭绝多样性,固化为单一样本。往往是指在遗传过程中,大 ...

把基因科学里的“漂变”引用到语言学,把刑法“正当防卫”适用范围扩大到网络对话,差不多算同类毛病——无法正确理解名词概念的定义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7 22:54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7-7 16:54
只要就,充分非必要条件逻辑关系,在只要的后面加上即使或者尽管,这叫转折,逻辑效力从充分条件转折为“ ...


笨蛋!不明白插入语的地位?

插入语属于补充性质,意味着可有可无,省略了,也不影响主句的成立。如,那句话完全可以不要那个插入语:

只要是外语中首先出现的格言警句,就得承认那是外来语。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7-7 23:07
本帖最后由 绝对不主流 于 2023-7-7 23:20 编辑
公理力 发表于 2023-7-7 22:54
笨蛋!不明白插入语的地位?

插入语属于补充性质,意味着可有可无,省略了,也不影响主句的成立。如 ...

“即使”插入的是转折语义而不是补充,它改变了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只要……即使……也……”才是正确的用法
“只要你敢来,即使你啥也不懂,也有机会冒充教授”,不能用“就”,听懂了么?
“只要你敢来,就有机会冒充教授”,或“只要你敢来,也有机会冒充教授”,都行
而“即使,只要”的顺序,后面用“就”和“也”就都可以,“只要”插入了递进关系,没有转折,结论可以用“也”与“即使”表达让步,也可以用“就”与“只要”表达条件逻辑关系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3-7-7 23:22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3-7-7 23:25 编辑
螃蟹 发表于 2023-7-7 18:43
某些社科,学术上的词汇,以本人的有限阅读经验看,照搬,也就是硬译是对的,起码准确,不会搞来搞去最后混 ...

自民国时代以来,直译与意译的争论非常多。你武断地肯定硬译(直译)是对的,根本站不住脚。

也不需要多废话,给你举俩例子吧:

milky way意译为银河,而按你支持的所谓硬译,那就是“牛奶路”!就是个笑话。

robot意译为机器人,硬译无非是音译为“罗伯特”,不明就里的,还以为是个大活人呢!

所以,无知不是你的错,什么事情都自以为是——更别提动辄捏造和故意歪曲的不地道,就只能是展览丑陋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