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说说习俗,万年屋 [打印本页]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09:12
标题: 说说习俗,万年屋
本帖最后由 湘女妃儿 于 2023-7-5 23:31 编辑

说说习俗—万年屋

早上,妹妹给我打电话说,给父母定制的万年屋完工了。邀我回娘家一趟。并说,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矩,给父母做万年屋出嫁的女儿必须请家族里的亲戚长辈吃饭,还得给工匠们送礼。

万年屋,我们这儿是指棺材。因为还流传着土葬的习俗,所以,每家每户六十岁以后,儿女就开始为他们置办。早几年,父母亲就一直在我面前叨唠提起,每次我都反对,固执的认为,他们还年轻,置办这个东西是遥远的事。实际上是接受不了他们就这样老去。

妹妹是我们几姊妹中最强势的一个。精明能干,娘家基本上她做主。对父母的偏爱有目共睹。父亲这么多年吃的药,父母亲一年四季穿的衣服,都是她花钱置办的。也从来不怨我们不出钱。父亲逢人就说享三丫头福了。当年,父亲重男轻女,求神拜佛的想生男孩。本以为生下妹妹他会嫌弃,没想到妹妹一落地,他却欢喜得不得了。爷爷奶奶要送人他坚决不肯。因果轮回,现在她是最有孝心的一个。

这次置办万年屋,也是她一手操办。车直接开到棺材店,妹妹指给我看说,三板四堂五底五盖,高约一米五。是这个店里最贵最高端大气的。父母辛苦一辈子,最后的一点孝心了,不忍心草草了事。她和店主交谈,什么子孙扣要多少,内里红绸响堂,漆木要土漆才会千年不烂……我是马大哈一个 ,这些习俗我哪里懂,听都没听说过。

问妹妹花了多少钱?她摆手不要我出,只是请客吃饭我管。装老的衣服大姐准备。父母喜笑颜开,我却五味杂陈,尽管明白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可一天天的在逼近,日子一天天在宿短,这意味着陪伴一天是一天了……

父亲嘴里责怪我们乱花钱,看得出来其实他心里还是很满意的。他唯一的要求是棺木的漆,必须要用柏油。他说爷爷死去多年,后来土地征收,被迫迁坟,挖出来的棺材都还是原样,没有一丝腐烂的痕迹。那次迁坟我也在场,那个画面我一直没能忘记,起坟时 ,大大小小的蛇绕着爷爷的棺木……

我不知道蛇绕棺有没有什么预兆,我只知道,那时候父亲的事业正是蒸蒸日上时,起棺迁坟都是父亲手下十几个员工抬起……可不到一年,父亲的眼睛突然失明。那一次我一直在想,是不是破坏了风水宝地,爷爷在惩罚他?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7-5 09:46
沙发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3-7-5 10:57
哦!头一次听说万年屋

作者: 王幼君    时间: 2023-7-5 10:58
妃儿的三妹妹真好,从没听说有这么好的妹妹
作者: 莫邪    时间: 2023-7-5 11:00
好多习俗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作者: 孤帆瘦    时间: 2023-7-5 11:06
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7-5 14:26
第一次听说:万年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14:47

女儿就是贴心,想的周到。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14:48

我们老家那边也是早早准备好,但是没有请客吃饭的说法。

一想到人终有这一天,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7-5 14:58
殡葬在全世界都一直是个行业。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7-5 21:45
还有这个规矩,第一次听说。
作者: 子叶    时间: 2023-7-5 22:49
我们这早期还是土葬时也有老人准备寿棺,但没有请客吃饭。

已推行火葬二十多年,这习俗也就沒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7-5 23:18
子叶 发表于 2023-7-5 22:49
我们这早期还是土葬时也有老人准备寿棺,但没有请客吃饭。

已推行火葬二十多年,这习俗也就沒了。


幸亏手机切换到电脑版了,才看见子叶来了,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2
河海森林 发表于 2023-7-5 09:46
沙发

感谢感谢!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2
王幼君 发表于 2023-7-5 10:57
哦!头一次听说万年屋

我也不知道,听老人说的。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4
王幼君 发表于 2023-7-5 10:58
妃儿的三妹妹真好,从没听说有这么好的妹妹

是个心直口快的好菇凉。
就是很少把我当姐姐看,经常教训我。
无论从长相还是能力上 别人都以为她是姐姐我是妹妹。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5
莫邪 发表于 2023-7-5 11:00
好多习俗都已经不复存在了。

以后土葬肯定会取消。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9
孤帆瘦 发表于 2023-7-5 11:06
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

确实,
我们这里的习俗压棺。
娘家是长孙压棺
相隔不远的婆家是长子压棺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39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7-5 14:26
第一次听说:万年屋~~~~

那你们叫什么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40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14:47
女儿就是贴心,想的周到。

我们家有男孩的。
我们从来没依赖他照顾父母,生活费都是我们三姊妹给。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43
知音 发表于 2023-7-5 14:48
我们老家那边也是早早准备好,但是没有请客吃饭的说法。

一想到人终有这一天,心里还是挺难受的。

很多老习俗都在简化。
其实第一天动木,就应该给师傅封红包和烟酒的。这个还必须是女儿女婿孝敬。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44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7-5 14:58
殡葬在全世界都一直是个行业。

农村和城市还是有区别的。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47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7-5 21:45
还有这个规矩,第一次听说。

乡下规矩多,
我们这儿好像比任何一个地方都重视这个。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5 23:50
子叶 发表于 2023-7-5 22:49
我们这早期还是土葬时也有老人准备寿棺,但没有请客吃饭。

已推行火葬二十多年,这习俗也就沒了。

我昨天还笑话父母说,政策不许土葬了,你们就得不到了……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7-6 05:15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7-5 23:39
那你们叫什么

寿材,或者寿棺。

作者: 我爱花香不爱花    时间: 2023-7-6 05: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6 06:25
我爱花香不爱花 发表于 2023-7-6 05:17
进进出出好几次,都不知道怎么回。只愿伯父伯母寿与天齐,百年之后再享小妃儿姐妹们的孝心!!

花香早安!
人之常情,我们终将要释怀!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7-6 15:45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7-5 23:47
乡下规矩多,
我们这儿好像比任何一个地方都重视这个。

好奇怪。即使是山区,我们这里也取消土葬十多年了,你那儿怎么还这么幸福呢。
前几年还有被举报土葬的,又去挖出来就地泼油烧了重新埋的,哎~~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3-7-7 09:51
想不到还有土葬的地方,我们回族也是土葬,不过不用准备棺材,就一块白布包了埋坑里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23-7-7 09:57
本帖最后由 古不为 于 2023-7-7 09:59 编辑

三姑娘威武!
万年屋,我们这里直接叫棺材。
我的祖母、外婆,都是很早就准备好棺材放到屋里的,俩个都活到85岁。
现在我们这里农村也早已经不再提前准备棺材了。我估计原因大概是,祖母外婆他们那一代人那时候都穷,临时也没地方去买,都是自己找木匠做的,临时来不及,只有提前准备;现在人死了直接去棺材店买就行了。另外,放屋里也占地方不是,长寿的有可能一放几十年。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7 11:01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7-6 15:45
好奇怪。即使是山区,我们这里也取消土葬十多年了,你那儿怎么还这么幸福呢。
前几年还有被举报土葬的, ...

国家一直提倡的丧葬从简 可我们这里却越来越隆重。最低最简单的要准备十万左右。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7 11:02
花间可可 发表于 2023-7-7 09:51
想不到还有土葬的地方,我们回族也是土葬,不过不用准备棺材,就一块白布包了埋坑里

可可儿是回族菇凉呀。
你那的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说过。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7 11:13
古不为 发表于 2023-7-7 09:57
三姑娘威武!
万年屋,我们这里直接叫棺材。
我的祖母、外婆,都是很早就准备好棺材放到屋里的 ...

大部分都是一样的。我也是说走了以后就在当地买。但父母一直有那个愿望,我们只能尽孝依着他们。
我也是说没地方放,准备把后院重新做一间小房子。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23-7-7 11:17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7-7 11:01
国家一直提倡的丧葬从简 可我们这里却越来越隆重。最低最简单的要准备十万左右。

十万都干啥用呢?

作者: 湘女妃儿    时间: 2023-7-7 11:23
古不为 发表于 2023-7-7 11:17
十万都干啥用呢?

设灵堂,办理丧事呀。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7-7 11:30
还有这么一说呀,学习了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23-7-7 12:29
民俗值得尊重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3-7-7 13:18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7-7 11:02
可可儿是回族菇凉呀。
你那的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说过。

点不动发重了

作者: 花间可可    时间: 2023-7-7 13:18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23-7-7 11:02
可可儿是回族菇凉呀。
你那的这种习俗我都没听说过。

嗯,我不太喜欢回族的葬礼,都死了还重男轻女,女孩都不让传香炉,还杀生必须宰头牛。我将来一定不要那样,把遗体捐了,然后骨灰撒大海里就行。

作者: 退休民工    时间: 2023-7-7 17:04
以前老一辈的习俗,都这样。万年屋,听过,我们那叫寿棺(谐音:xiu  ju)。一般到了花甲之年,都会准备,一般开始那几年会保持原木色,随着年岁的增加会先把寿棺图上黑漆,应该是怕人随时嘎嘣走了来不及上漆,基本是放自家楼上。我们那有个仓库,集体的时候存放粮食的,分开单干后,房间抓阄分到各户,剩下二楼厅堂成了公用地,部没有垫楼板,间格大概五十公分宽,渐渐的厅堂成存放寿棺的地方,也成了孩童的天堂,捉迷藏往往会躲到寿棺里面。
作者: 退休民工    时间: 2023-7-7 17:16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7-6 15:45
好奇怪。即使是山区,我们这里也取消土葬十多年了,你那儿怎么还这么幸福呢。
前几年还有被举报土葬的, ...

说起这个就气人,前些年的殡葬运动,让百姓怨声载道,说什么节省土地资源,环保,全是狗屁,几千年的殡葬习俗就被整成这样。我们那过世的人都是葬在自家祖坟地,结果却要葬到十几二十里开外的所谓的墓园,荆棘丛生的,压根都无人管理,拜祭一下都麻烦。之后有偷偷弄两个骨灰盒,假的放在墓园,真的埋在自家祖坟,到现在似乎成了一条行规。

作者: 退休民工    时间: 2023-7-7 17:16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7-6 15:45
好奇怪。即使是山区,我们这里也取消土葬十多年了,你那儿怎么还这么幸福呢。
前几年还有被举报土葬的, ...

说起这个就气人,前些年的殡葬运动,让百姓怨声载道,说什么节省土地资源,环保,全是狗屁,几千年的殡葬习俗就被整成这样。我们那过世的人都是葬在自家祖坟地,结果却要葬到十几二十里开外的所谓的墓园,荆棘丛生的,压根都无人管理,拜祭一下都麻烦。之后有偷偷弄两个骨灰盒,假的放在墓园,真的埋在自家祖坟,到现在似乎成了一条行规。

作者: 左手刀    时间: 2023-7-7 21:48
第一次听到这种叫法,岳父老时,见了这种大棺材,老年人还都喜欢,像见了自己的新房一样。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