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响应不靠谱的酸菜鱼号召,下靠谱的蛋,让临窗打鸣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3-5-19 16:09
标题: 响应不靠谱的酸菜鱼号召,下靠谱的蛋,让临窗打鸣吧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3-5-19 16:23 编辑

昨晚看到临窗兄那篇《孔子嗅山鸡》,忍不住笑出了母鸡下蛋的咯咯声。醉笑和临窗的一番对话太逗了,哈哈哈。刚又看到段教授大清早的口占一绝,把山鸡毛插得漫山遍野,勤快得都把孔子拉上尼丘祷告了。这让我很内疚,既然咯咯笑过了,就应该勤快地挖呀挖呀挖个洞,像母鸡那样下一窝蛋,以示勤快。

正当为下蛋发愁的时候,德高望重没胡子的飞虫帮九袋长老不靠谱的酸菜鱼及时发布了下蛋指南,语重心长地指出:要多读葵花宝典。并且,随附三条实战性指导性意见:要会打太极,把瓜抱紧了,把瓜送出去,把瓜要回来,这叫收放自如;要像豹猫那样,好好考虑怎么吃鱼而不是喝野鸡汤,这叫顺其自然;要会一百个倒立,时常倒过来看世界,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这叫移情换位百相生。我觉得这意见太靠谱了。酸菜和鱼靠谱不靠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碗汤味道靠谱就行。

葵花宝典的要旨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我觉得这个太适合临窗了。要从论语里读出不凡,必须把你脑袋里的小鸡鸡割掉。这个小鸡鸡就是你的习惯性思维,就是自以为是的想当然,就是不合逻辑的强拉硬凑。要牢记飞虫帮九袋长老酸菜鱼的下蛋指南:送出去的瓜必须能要回来,自圆其说才能收放自如;挑食是必须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循道而行,方能致远,不自然的生拉蛮拽强拼硬凑,下出来的就不是圆溜溜的蛋,而是造型毛糙的干屎橛;要多倒立不作弊,多换换角度看你关注的东西,但不要插箭画靶,不要把桌子板凳大衣柜都翻起来配合你的倒立。

让段教授挥刀自宫不合适,但依照葵花宝典的练功心法,让段教授炼丹服药也不行。段教授已经囤积了海量的大力金刚丸,足以满足内需,正准备向战斗鸡兜售倾销。段教授内功强劲,经常外溢乱串。一根小指头,就足以把孔夫子绑架到尼丘上祷告。孔子父母野合后求子心切才上尼丘祷告,段教授把孔夫子拽到尼丘上,意欲何为?看看段教授的诗:“晨读山前远山青”,读书也不专心,假模假样的捧着书本,眼睛却偷瞄山前屋后的。后面两句诗暴露了她的狼子野心:“兴至高歌惊泽雉,缩身三䠐草花汀”,哦,原来也是为了抓野鸡,眼睛还挺尖,连躲进草丛里的野鸡也跑不掉。看来,对照葵花宝典和下蛋指南,段教授目前有点气血不顺,心气浮躁,需要专注和平心静气,不能妄动杂念。

战斗鸡说,下自己的蛋,让别的鸡打鸣吧。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准备丢开葵花宝典和下蛋指南,下一颗特立独行的蛋,参加美蛋比赛,和临窗蛋,段干蛋同台竞技。我们的口号是:蛋蛋出彩,蛋无虚发,不鸣则已,一鸣滚蛋。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3-5-19 16:10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3-5-19 16:20 编辑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读完这句,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就看那个“色”字不顺眼。“色”是怎么和“举“勾搭上的?语感,语境都很别扭。遇字不决查字典呗。特别要查查传抄古文字,汉代以后历代传抄的先秦文字,经常出错,这帮抄书的职业技能有时会打折扣,不能全信。
[attach]763071[/attach]
[attach]763072[/attach]
看这两个字,不仔细看就会以为差不多。抄错了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色斯举矣“很有可能是“雉斯举矣”。“雉斯举矣,翔而后集”,读起来就通顺了。举,飞也,野鸡飞起来了,盘旋一阵又集在一起了。“雉斯举矣,翔而后集”,这类句子,在《诗经》里也能看到:“鹿斯之奔,维足伎伎”。

还有那个嗅字也很可疑。段教授用力过猛,把三嗅=三䠐qù=三瞁Xù,弄成了嗅有千千结;临窗倒挺老实,三嗅嘛,闻三次也。但是有没想过,这是不是又是个错别字呢?嗅同臭,而有个字与臭相近,狊。
臭      [attach]763073[/attach]           狊[attach]763074[/attach]
这两个字那么相似,稍不注意就混为一谈了。果然,还是个抄错的错别字。而狊,有振翅的意思。三臭=三狊=振翅三次。

所以,整句的意思是:野鸡飞起来了,盘旋一阵又集在一起了。孔子说:”山梁上那些母野鸡啊,适时而飞,应时而栖,很会把握时机啊”。听到这番话,子路领悟了孔子的话意,对那些野鸡心生敬佩,拱手施礼。那些野鸡也三振翅膀,似乎在回礼,然后就高飞远走了。

到这里,还有些疑问:为什么孔子说雌雉,为什么没提雄雉呢?

首先,雌野鸡善飞,雄野鸡不善飞,扑棱几下翅膀就会掉地上跑起来。野鸡成群,是一夫多妻制,一只雄野鸡带一群雌野鸡。所以,山梁上看到飞起来的野鸡,就是雌野鸡,雄野鸡在草丛里扑棱,看不到。此外还有一层,《诗经。匏有苦叶》里有句:“有瀰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母野鸡觅食在草丛里,除了受到惊吓,飞起来是求偶或寻偶,在此句里暗喻的是寻找配偶,或说是寻找归附。琢磨这句话,里面暗含的意思就是:君子要懂得适时而动,选择可归附的君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子路的拱手作揖,是懂礼的表现,而那群知道适时而动的雌雉,似乎也懂礼。三狊而作,暗合周朝的三揖三让的相见礼仪。

临窗兄,是不是不用夫子三闻野鸡汤了?段教授,是不是不用拽夫子上尼丘了?我是不是该喊醉笑兄把锅碗瓢盆收起来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5-19 16:37
以《说文》为谱,可以解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17:24

哈哈,没有迷信的事?我被徐教授骗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17:24

咋都比炖了吃好一些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17:25

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这是境界一步一步的提高呀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3-5-19 19:23
孔子曰:吾未见牛逼如啊哩者也~
您可以做孔子的老师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19:36
靠谱。色字,嗅字尤其精彩。但意思虽然通了,但也未必就是原意。认为“那是抄错字”的理由,需要很大的胆量。
古代的文字没有完全统一,有的一个字表达多种含义,有的是多个字表达一个含义,到现代,很多字,徒有其形,其义已亡。
但啊哩的这个猜测能把意通了,可作一解。
从论语的总义来说,所录章句,都不应是废话,或者境界低下的话,因为必须考虑到作者会有择义的过程。
所以这段话的核心字眼,在于孔子的那两个“时哉时哉”。
都知道野鸡不会有什么主观能动性去择机行事,所以孔子说的时哉应该是感叹“天时”“命也”。意思是天时一到,万物作矣。
因而,不要轻易改变色字的意义。
色字可能是天色的意思。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19:42
所以第二句的翔而集之,明显省略了主语,啊哩把色字解为野鸡,补充了主语,但漏了孔子因何感叹时哉的前提。
可见色字,可以用作天色赋予时间性。天色渐晚,母鸡飞过沼泽(说错了,母鸡飞起来了,)飞翔一会又归集起来了。
孔夫子感叹,这些野鸡大学的母鸡,也是就着天时而运作生息的啊。(言下之意,我孔子呢?时哉,命也)。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19:49
子路闻而共之,三嗅而作。
不可能又写回母鸡飞过沼泽的事情了,这么写有什么意义不?一点意义都没有,画蛇添足。写完母鸡们择时而息,孔夫子像感叹“逝者如斯夫”一样,感叹万物应时而作,写到子路听完,共之,理解了。然后应该仍然是子路的行为,三嗅而作。此处换了缺省的主语的话,任谁都读不懂的,全靠猜。所以,缺省的主语,只能是子路,不是母鸡,也不能是孔子。这是基本的语法规定的。
但什么是三嗅而作。似乎并不太重要,是子路的一个理解之后的一个举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9 19:54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19:49
子路闻而共之,三嗅而作。
不可能又写回母鸡飞过沼泽的事情了,这么写有什么意义不?一点意义都没有,画蛇 ...

第四种解法,感觉越来越接近真相了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20:04
读论语有几个注意。
1.注意境界:君子学说
2.注意语法:语法会规定某些地方不能变更主语。
3.作者择义:和佛经,圣经一样,论语都是后人编著,是经过择义而非常的精准的。不要轻易改变任何一个字的本意。
读论语太难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0:20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19:49
子路闻而共之,三嗅而作。
不可能又写回母鸡飞过沼泽的事情了,这么写有什么意义不?一点意义都没有,画蛇 ...


三嗅而作的主语是子路?不通。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0:24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20:04
读论语有几个注意。
1.注意境界:君子学说
2.注意语法:语法会规定某些地方不能变更主语。


文言文断句是高考题,3分。

断句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谓语动词为核心,先前延伸,要找到谓语动词的主语,向后延伸,要找个谓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古汉语大多数补语都是现代汉语的状语后置)。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20:2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0:20
三嗅而作的主语是子路?不通。

王老师做饭。
吃之。
——
王老师做饭。
王老师吃饭。
——
王老师做饭
吃之(王老师的猫吃的)


比较一下,第二句主语重复唠叨。
第三句变换主语的话,可以随便添,如果是母鸡,何不写上主语呢?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20:3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0:24
文言文断句是高考题,3分。

断句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以谓语动词为核心,先前延伸,要找到谓语动词的 ...

最后这句符合向前延伸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0:56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20:34
最后这句符合向前延伸


即为承前省。

前句的宾语作文后面的主语。是承前省的一种形式:子路共之,之是指雉,那么后面的主语是雉。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黑质而白章的主语不是前一句的主语“永州之野” ,而是前一句的宾语。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0:59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20:29
王老师做饭。
吃之。
——


王老师做饭给猫,食之。

那么食之的就应该是猫。

王老师不会给猫做饭然后自己吃了吧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9 21:04
文字在传承中出错的,还有一个经典的就是“君子不器”,据说正版说法是“君子丕器”。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21:2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0:56
即为承前省。

前句的宾语作文后面的主语。是承前省的一种形式:子路共之,之是指雉,那么后面的主语 ...


孔夫子感叹的是万物应时而作。
子路共之,“之”应该是孔夫子的感叹,而不是那只鸡。
子路共那只鸡干什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1:25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9 21:04
文字在传承中出错的,还有一个经典的就是“君子不器”,据说正版说法是“君子丕器”。


愿闻其详。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1:28
论金 发表于 2023-5-19 21:25
孔夫子感叹的是万物应时而作。
子路共之,“之”应该是孔夫子的感叹,而不是那只鸡。
子路共那只鸡干 ...


共,通拱,子路对那只鸡拱手表示敬意。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3-5-19 21:29
论战斗鸡的聒噪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3-5-19 21:35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1:25
愿闻其详。


其实是我一位已去世的恩师的观点,我是认可的。曾经在小镇发过。

北斗六星网-说说“君子不器”_北斗六星

刚看了,发现 刚才的表达不妥帖,是君子不器,当时,不可通假丕。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5-19 21:4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1:28
共,通拱,子路对那只鸡拱手表示敬意。

那只鸡有什么好值得尊敬的,它连自主意识都没有。万物应时而作,就像秋来花落,入夜鸡入笼一样自然。
向那只鸡表示敬意,那孔子应该感叹那只鸡真聪明。但这不是很荒谬吗?难道子路和孔子还不如一只鸡了?
时哉时哉。这是文眼。
向鸡表示敬意,应该是鸡哉鸡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19 21:49
沈眉珊 发表于 2023-5-19 21:35
其实是我一位已去世的恩师的观点,我是认可的。曾经在小镇发过。

北斗六星网-说说“君子不器”_北斗 ...

刚看了。留言了。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5-19 22:11
自成一说,解得真不错。
不过经典千百年来无数人研究,不至于有这么高的错误率吧。

作者: 不靠谱的酸菜鱼    时间: 2023-5-19 22:2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19 20:59
王老师做饭给猫,食之。

那么食之的就应该是猫。

未必~
说不定王老师以做饭为诱饵把猫给炖了呢,那味道不会比山鸡差,至少得嗅五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0 07:27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5-19 22:11
自成一说,解得真不错。
不过经典千百年来无数人研究,不至于有这么高的错误率吧。

但子路炖了野鸡,孔子闻了三次,这的确是前无古人,临窗独家原创。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3-5-20 07:31
我觉得,色没那么复杂。色字的本意就是脸色。所以“色斯举矣”理解为“看到人的表情不对,野鸡就飞了”是说得通的。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0 07:37





不符合常识啊,自然常识,社会常识,都不符。

1,
2,
3,

4,狊,解得不好。与“色斯举矣”重复。






作者: 徐公孰    时间: 2023-5-20 08:15





尤其不能容忍的
把威武的子路描写成宝二哥哥
子路对着一群雌雉作揖
是不是像极宝二“心中似有所失,痴了半日,自己心中又起了呆意”?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5-20 11:3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3-5-20 07:27
但子路炖了野鸡,孔子闻了三次,这的确是前无古人,临窗独家原创。

临窗比较接地气,孔子可能最爱吃野鸡
三不是概数吗,不是闻三次,是闻了几次,叹息到:雉香绕梁,三日不绝于鼻也。时哉时哉,是指其时雉鸡肥美了,到了吃肉的好时候了。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5-20 11:45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翻译:雉鸡振翅而起,飞翔之后聚集,孔子说,嗨,山梁上的雌雉,又到了好吃的时候了,三雄四雌,四月就应该吃雌的。子路赶紧捉来烤之,肉香扑鼻,孔子不禁多次嗅闻,食指大动。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1:51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5-20 11:45
【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翻译:雉鸡振翅而起, ...



饶了一圈,果然又回到原点,真的给吃了。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5-20 11:58
知音 发表于 2023-5-20 11:51
饶了一圈,果然又回到原点,真的给吃了。

孔子的徒孙说祖师爷:食色,性也。正好解释了那句;色斯举,子心动,时哉时哉,到了食色鸡的好时候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2:00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5-20 11:58
孔子的徒孙说祖师爷:食色,性也。正好解释了那句;色斯举,子心动,时哉时哉,到了食色鸡的好时候了!
...



后期的任何解读,都有添油加醋之嫌失去了本真。

作者: 花若叶    时间: 2023-5-20 12:05
知音 发表于 2023-5-20 12:00
后期的任何解读,都有添油加醋之嫌失去了本真。

谁知道本真?到今时今日,夫子自己都忘了。
还是解啊解,解到合理又合用,挑不出毛病,得到主流认同,就成一说了。
院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谁知道迅哥儿是真内涵,还是调皮蛋?这类解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20 12:22
花若叶 发表于 2023-5-20 12:05
谁知道本真?到今时今日,夫子自己都忘了。
还是解啊解,解到合理又合用,挑不出毛病,得到主流认同,就 ...



尊重第一感觉,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 上岸    时间: 2023-5-20 14:07
碰见这种贴,我一般是先跪下烧柱香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3-5-20 17:30
仲尼言如诗,而诗无达诂,后人推论越多,孔老二越偷乐。
作者: 临窗独饮    时间: 2023-5-20 18:35
解读得很有意思,只是又是改字解读,不可取。
作者: 古不为    时间: 2023-7-17 10:57
原来啊哩老师是世外高人!特有学问!致敬!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