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闲篇儿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6:17
标题: 闲篇儿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5-17 18:16 编辑

从今天开始,我准备扯点闲篇儿。闲篇儿是句北京话,其实就是扯淡。茶余饭后无足轻重,事情可大可小,篇幅可长可短。没有文化内涵,更谈不上文学价值,所以说着比较轻松,看的人也没有负担,可看可不看。
想起这么几年,我在这基本就是这个状态,我的东西也基本就是这个标准。不是故弄玄虚实在是我的水平只能如此。
先开个头,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5-17 16:32
闲篇儿有贤。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7 16:33

俄乌战争没有悬念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8:11
知音 发表于 2023-5-17 16:33
俄乌战争没有悬念了?

只要俄乌战争没有结果,悬念就不会停止。不过要过滤一下,因为有些所谓的悬念纯属是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博眼球瞎编乱造的。
比如,泽连斯基已经离开乌克兰这样的说法,从俄乌战争一开始就一直说道现在。
比如瓦格纳集团暗中和乌克兰勾结出卖情报换钱等等……,这显然是造谣。如果瓦格纳要勾结乌克兰用情报换钱,他会为巴特穆赫付出几乎多一半的人命?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8:12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5-17 16:32
闲篇儿有贤。

感谢庄主关注,我不是自谦,我所有的帖子都是闲篇儿,没有一点正经玩意,要的只是和大家在一起聊天的乐趣。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23-5-17 18:1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17 18:11
只要俄乌战争没有结果,悬念就不会停止。不过要过滤一下,因为有些所谓的悬念纯属是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博眼 ...

您的那个帖子,从去年追到今年。
欢迎闲篇儿。不但欢迎而且开心,这说明您有时间来坛子了。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5-17 18:16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17 18:12
感谢庄主关注,我不是自谦,我所有的帖子都是闲篇儿,没有一点正经玩意,要的只是和大家在一起聊天的乐趣 ...

平和出真知 淡然是深厚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9:09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3-5-17 18:14
您的那个帖子,从去年追到今年。
欢迎闲篇儿。不但欢迎而且开心,这说明您有时间来坛子了。

说句老实话,我是真的没时间,我记得我在这说过,不是我有什么大事要做,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买菜做饭看孩子。
但是这么多年在这个形式里和大家交流,这是我最开心的事。谢谢您!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9:09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5-17 18:16
平和出真知 淡然是深厚

谢谢您!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5-17 19:11
看你扯闲篇。。。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19:11
金豆豆 发表于 2023-5-17 19:11
看你扯闲篇。。。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3-5-17 19:34
喜欢看大鹰老师文字,细流隐湍涌,无声藏惊雷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20:48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3-5-17 19:34
喜欢看大鹰老师文字,细流隐湍涌,无声藏惊雷

谢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7 21:25
今天咱们聊什么呢?
我想还是聊自己熟悉的,那样有把握说着不费劲,也对得起大家。
我想最先聊聊北京人,因为我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我是在贫民窟里的北京人里长大,所以对很熟悉。
我先给北京人下的定义,他们是生活在北京里人数最多的穷人。
说道这大家一定不同意,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北京人都很有钱,有房子,一套房就买几百万等等。
你说的也不错,但是那些有几百万、上千万乃至上亿的房子的人不是北京人。
有统计说北京人的人均收入都在几万元以上,纯粹是瞎说。据我的了解,北京人像我这样的平均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
5000元在北京能干什么?就是够吃够喝,勉强维持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开销等等。如果有事,如果生病,如果有礼尚往来的随礼,这5000元就不够了。
也就是说,在高物价的北京,5000元只够维持生活。而这种只够维持生活收入的北京人占北京人总数的90%。
那么,为什么外地的朋友都认为北京有钱呢?那就是因为那些不是北京的有钱人居住在北京,还有就是北京人的头上有北京首都或者皇城的光环。
还有北京有很多名牌大学,有名的医院,高档的饭店和消费场所,所以大家就这么想,如果北京人没钱,这些东西谁来享受呢?
我记得有一年我在开封,当地的朋友力邀我去吃点开封特色的美食,因为他们知道我爱吃。到了地方才知道,这是一个羊汤馆。这个羊汤馆连屋顶都是油烟熏成的黑色的,屋里设施连简陋都谈不上,雾气腾腾的人走进去就看不见了。饭馆外边摆了一片活动桌子和板凳,很多人坐在那用餐。
老远我就闻见一股子恶臭(这里有开封的朋友不要介意,外地的朋友闻到北京的豆汁都说是泔水),这个羊汤不同于一般的羊汤,他是完全的羊内脏做成的,里面有羊肠子,羊肚,还有羊的生殖器等等。
一口大锅冒着热气,那里就是用羊骨头煮的汤。一个发黑油亮的案板堆放着煮熟了的羊内脏。根据客人的要求切碎放到一个漏勺里在汤里烫热,在舀上一碗汤放在碗里。没看见还有什么作料,就是放点香菜或者葱末。每个桌子上都有一个盆,里面是红呼呼的辣椒油。这种辣椒是用羊油炸的,所以都在盆里凝固了,你要吃就得用力在里面用勺子挖出一块来。
看着摆着我面前的一碗这样的东西,自诩带翅膀不吃飞机,带腿的不吃板凳的我闻着那股味,看着灰蒙蒙的一碗汤真的难住了。
旁边的人吃的亦不乐乎,而且他们一定都要配上白酒喝,即使这是早晨。
我的朋友说,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么珍贵的东西吗?因为我们是皇城根下的人。
皇城根这个词我太熟悉了,原来他不是北京人的专利。宋朝的开封就是他的首都东京汴梁城,所以开封人自称皇城根是有根据的。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北京人有同样的心里。尽管他们不富裕,尽管二环以里仍然住着五六平米四五口人的破房子,可是他们认为自己家是皇城根的人。正是这种心态让外地的朋友认为北京人很高傲,高傲的背后一定是有钱,其实,北京人的这种高傲和开封人吃羊下水的皇城根人没有任何区别。
不管是哪的人,不管他们有什么背景,在自我认知上一定切合实际。我很反感一些北京人毫无理由的骄傲。好像故宫,天坛,颐和园是他们家的似的。
其实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是很艰难的,有着你们想不到的苦楚。比如由于大量的外地来的人到了北京,交通拥挤是常人没法想象的,到医院看个哪怕是感冒,没有半天您是甭想完事。
物价就更不用说了,最近我上了一次赤峰,因为一个老朋友故去。那里的鲜猪肉只有12元左右,在北京就是在冷库里冻了一年的猪肉最少也要20元以上,当然你想吃鲜猪肉对不起,没有。
北京大部分的人都被搬到了四环,五环以外,还残留在原住地的二环以里的北京人仍然住在所谓四合院的大杂院里。
也许你上班的时候突然某条路封了,因为不是首长就是外宾要路过,你当然不会知道是谁,不但你不知道,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关于首长的出行信息是严格保密的,不许泄露,如果泄露是一种犯罪行为,这是有明文规定的。
当然,至于你因为封路而吃到,你的单位照样扣你钱,因为单位里没有这条规定你可以用这个做理由。
另外,你今天走到大街上,商场里,火车站,机场,医院,公交车,地铁等等公共场合,你几乎听不到北京人的声音,因为他们不是在远离市区的城外,就是被闷在二环路以内的大杂院里。
今天咱们就说道这,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3-5-18 12:16
我喜欢看接地气的文字,亲切。。《舌尖上的中国》那个导演陈晓卿,比较闷骚,时不时从饮食上说出一些东西,挺有意思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8 12:29
小红袄 发表于 2023-5-18 12:16
我喜欢看接地气的文字,亲切。。《舌尖上的中国》那个导演陈晓卿,比较闷骚,时不时从饮食上说出一些东西, ...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8 12:47
前边说了北京人的现状,我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北京人在北京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大家听了一定不理解,怎么本地人会被边缘化呢?
这却是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大家知道,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城市被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现象很普遍,但是无论那个城市,当地人被边缘化的情况除了北京几乎没有第二个。
北京人为什么要被边缘化呢?这里有几个原因。
首先是政治原因,因为是首都,北京的规划,社会分工等等都不是当地***说了算。这一点不用详细说,最近尤其明显。
第二,所谓北京人不过是和现在来北京的人一样的过程,他们最早也是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的。所以他们没有传统的文化基础和血缘群体。因此,北京人没有形成像其他传统城市那样的文化遗传和生活习俗的沿袭。
应该说,和现在在北京生活的外地人的区别不过是谁早一点到了北京而已。
所谓的北京文化不过是人为的一种拼凑,为的是彰显所谓北京“悠久的历史”。
所谓的“老北京”最多也不过二百年的历史,能够感知的现代北京人的历史则更短。
既然大家都是如此,北京人碰到按照身份地位,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强弱来排位就不奇怪了。
有人会问,难道其他的地方不会这样吗?
我们拿上海来举例子,上海人多是江浙人,他们其实是一回事。文化习俗,血缘关系,认知趋同的程度都使上海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血缘文化群体,这是外来人很难介入的。即使你真的很有实力,也很难在这个圈圈以内占主导地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到上海的人感到上海人排外的原因。
而这种所谓的“排外”并非是有意的行为,完全是两种文化和习俗力量的对抗。
北京人不存在这方面的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北京人不排外的原因。既然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边缘化的群体,你拿什么排外?
北京既然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移民城市,那么所谓的|“老北京人”一定在不久的将来消失。
这没什么可惜的,这是社会变化的必然,是一种社会自然转变的规律。我们按照户籍所在地称呼你是哪的人是早晚的事,没必要纠结什么你和其他人的区别。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8 14:53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17 21:25
今天咱们聊什么呢?
我想还是聊自己熟悉的,那样有把握说着不费劲,也对得起大家。
我想最先聊聊北京人, ...



我现在也想知道,北京住在前门胡同里的人难道都是老人吗?
年轻人住那的话,是不是很憋屈。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5-18 14:5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18 12:47
前边说了北京人的现状,我还有一个发现,那就是北京人在北京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大家听了一定不理解,怎 ...



四环五环的房子,老北京胡同的人给钱也不会换吧?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23-5-18 16:25
  最喜欢看大鹰老师的闲篇儿!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8 21:58
知音 发表于 2023-5-18 14:53
我现在也想知道,北京住在前门胡同里的人难道都是老人吗?
年轻人住那的话,是不是很憋屈。

没有年轻人,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还耐得住寂寞吗?除非他自己找不痛快。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8 22:00
知音 发表于 2023-5-18 14:54
四环五环的房子,老北京胡同的人给钱也不会换吧?

这个问题说的好,我有机会会说关于二环路腾退的问题,感谢你的支持!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18 22:00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3-5-18 16:25
最喜欢看大鹰老师的闲篇儿!

谢谢您的鼓励!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7 16:0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5-27 16:07 编辑

俄乌战争虽然还有很多的话题,但是总是说这些怕大家有疲劳感。
今天咱们的闲篇儿聊点儿什么呢?
北京电视台有一个栏目叫《第三调解室》,这个节目主要是调节家庭矛盾的。节目除了主持人是电视台的,其他的都是“调解员”。调解员是个什么职务以后咱们会提到,我们现在暂且认为是民间代表,有点像法庭的合议庭。
这个节目一直收视率很高,调节的主要矛盾虽然是家庭矛盾,但是一般都集中在房产问题,财产继承权问题,婚姻问题等等。
其他的星台也有类似节目,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有。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节目的感想,我要说的是最近在采访一些法律人士,律师等等对这档节目的看法。
其中有一个女性的法律人士说道,《第三调解室》是为了解决民间的矛盾,为了和谐社会,为了更好的发扬“枫桥经验”而做的。
这里提到了“枫桥经验”,那么这个“枫桥经验”是咋回事呢?
枫桥是浙江诸暨叫枫桥一个镇。1963年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在这个运动中,要对所谓敌对分子,坏分子,阶级敌人,对社会主义认识不足的人等等进行教育。教育的方法就是要甄别他们属于那些类别,有群众的专门组织对他们进行教育。
这个教育说白了就是管制,他们的目的就是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不给上级添麻烦。
同时,“枫桥经验”里还有群众自己教育自己的做法,不断的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提高多社会主义的认识。
当时,这个经验被中央推广,受到毛爷爷的赞扬。
“枫桥经验”后来的发展不赘述,我只是说这个经验后来在文革中就演变成了阶级斗争,就是所谓“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划分标准的源头。
把人分为类别,分别对待,强化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性质,就是枫桥经验的主要方面。
当然,今天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调的“枫桥经验”叫“新枫桥经验”,会不会重复原来的“枫桥经验”以及文革对人的类别划分?我想不至于。
但是,如果这个经验把握不好,如果真的把所谓矛盾不上交,交由群众自行解决是令人担心的,也是和法律背道而驰的。
我举个例子,现在特别实行的所谓举报,揭发,这种情况就很值得怀疑,这正是“枫桥经验”的经验之一。
外国的法律有没有这方面的做法呢?如果非要举出类似的做法,那么举报就是举证,揭发就是展示违法事实。
但是这和我们现在的所谓举报和揭发是不一样的,举证和展示违法事实是有法律程序的。举报人不能匿名,如果举报人因为举报受到威胁,法律机关有义务保证举报人的安全,但是匿名是不允许的。道理很简单,举报人举报的事实如果连举报人都不清楚,他举报的事实就没法在法律层面认证,当然也就无法作为法律的证据。即使举报人说的都是事实,被告人也完全可以拒绝他的举报作为法律证据。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要会匿名举报呢?大概是因为中国人太多了,法律顾不过来保护你吧?
总而言之,社会只能进步,可以在进步中停滞,但绝对不能倒退。
我说的是我个人的想法,也许是对“枫桥经验”理解上的偏差,闲篇儿就是聊天,有不足之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如果有违规的嫌疑,请管理员删除。
作为对这个“枫桥经验”有所见闻,对那段人人自危的文革有经历的我来说,不知道为什么听到了这个“枫桥经验”总有些不安。
今天咱们就聊到这,有时间咱们接着聊。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8 15:0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5-28 15:16 编辑

又有功夫了,咱们就再聊一段儿。
今天咱们说说北京的烤鸭,关于烤鸭我在这里介绍北京小吃的时候已经粗略的介绍了一下,说过的就不再说了,别耽误大伙儿的功夫。
我为什么再次提到烤鸭呢?这就牵涉到当今由于网络发达,说话混淆视听的问题。
北京的烤鸭有两家知名的烤鸭店,一个是《全聚德》一个是《便宜坊》。其中《便宜坊》的历史要比《全聚德》要早很多。
你现在如果去网络上去查查烤鸭,属实的不多。多数是玩噱头,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
我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用《全聚德》举例子,《全聚德》是山东人开的,烤鸭并非北京的原创这一点我在以前介绍烤鸭的时候说过。
我们今天来说说他的用料,烤制的办法,是不是什么独具特色,是不是那么多秘诀。
先说他的用料鸭子,《全聚德》用的鸭子最早叫“北京填鸭”。说道这我就要说明,我看见过很多把“填鸭”说成“甜鸭”,这还不是老百姓的误读,而是所谓美食专家说的。他的解释是,北京烤鸭肥而不腻,入口鲜甜所以叫“甜鸭”。还有一种说法把北京烤鸭用的鸭子说成是“田鸭”,他的解释是,这是在稻田里养殖的鸭子。我就不知道他种过稻子没有,如果稻田里养鸭子,你还想收稻子吗?
可见,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或者叫美食专家的人,他们也并不清楚他要说的是什么,坐在电视台的采访室里吐沐星子四溅的胡说八道。
北京烤鸭用的鸭子是山东的长岛鸭,因为《全聚德》是由山东到了北京的。
那么为什么叫“填鸭”呢?这是鸭子的饲养方法。小鸭子一个月以后,用掺有鱼骨粉,麦麸,玉米面混合的饲料,放在一个木头箱子里,上面是一个有点像压水井的手柄,把食物压出来,顺着下面的一个管子流出,压到鸭子的嘴里。这个办法叫“填喂”。
我去过北京饲养填鸭的地方,鸭子在一条过道里陆续来到这个饲料箱子跟前,填喂的人抓起鸭子,用拇指和食指撵开鸭子的嘴对着那个管子,另外一只手按下手柄,饲料就压进鸭子的嘴里。
填喂的人很辛苦,一天要填喂几百只鸭子,他们的户口都累肿了。
鸭子自从这样喂食以后就再不会自己进食,只等着填喂。所以,到了喂食的时候,鸭子异常听话,顺着木板做成的挡板的过道,自己就去了填喂人员的跟前,吃了以后自己就跑出去,真得很神奇。
由于是多年以前的事,这样的养鸭场还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那么为什么不让鸭子自己吃食而这样费公费力的填喂呢?目的就是想让鸭子长的快,大概填喂一个多月鸭子就可以出栏了。
这样喂出的鸭子肉质肥美,而且很容易烤熟。所以,《全聚德》采取的是吊炉烤鸭,有点像山东的吊炉烧饼。如果不是在短时间内把鸭子喂的够大,这样烤是根本就熟不了的。
大家知道,《全聚德》和《便宜坊》烤制鸭子的办法是不一样的,《便宜坊》不是吊炉而是闷炉,有点像新疆的烤全羊,把鸭子放在高温的闷炉中闷熟。
这是为什么呢?那就是《便宜坊》用的不是填鸭。如果把鸭子养到个头能够烤制的程度,他的养殖时间一定比填鸭时间长,如果用吊炉烤制不但不能保证鸭子的表皮焦脆,甚至不能烤熟。
用闷炉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便宜坊》烤鸭是从南京到的北京,是明朝的时候来的,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他用的鸭子叫“麻鸭”。
当然,现在《便宜坊》也有吊炉烤鸭。
那么北京填鸭还有没有呢?我想有,数量一定不多。因为现在的人急功近利,谁会为一只鸭子费那么大的劲?现代科技也解决了让鸭子长的快而且嫩的办法,那就是饲料加进激素。
我先声明,我没有说《全聚德》用的是这种鸭子,但我肯定的是一定有而且数量不少的这样的鸭子。
否则,北京遍地开花的烤鸭店,单靠我看到的规模的填鸭饲养场得多少,有为什么看不见。就好像牛栏山二锅头,你到顺义他的酒厂里都看不到酿酒的场地,看到的只是一排一排的储酒罐。
至于什么果木烤制就更是扯淡,我想当初《全聚德》要是有烤箱或者煤气罐,他会用木柴去烤吗?
我可以肯定无论现在北京的烤鸭店多高档,90%以上是用电烤炉烤出来的。
这让我想起了所谓新疆红柳肉串,据说用红柳枝串的羊肉串风味别致。先不管是不是这样,所谓红柳烤串不过是新疆人的办法,就是就地取材,他要是有能够反复用的铁签子,我不信他会一根一根的去把红柳枝削尖去穿串。
可是红柳羊肉串在北京的价格是普通羊肉串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
如果你有机会能找到红柳枝,或者去买几串红柳枝烤串,吃完了用剩下的红柳枝烤一下你尝尝,和铁签子烤的一个味。
地方特色离不开地方物产,离不开当地的水土,比如宁夏的滩羊。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神乎其神。他们的制作方法完全受当地条件的限制而绝对不是要造出什么风味。
北京烤鸭亦是如此,所谓果木烤鸭,保定的甜面酱,章丘的大葱都是噱头,不用为此花那个冤枉钱。
如果“全聚德”真的风味独特,到了不能替代的程度,他为什么要退市,为什么要亏损?
扯淡就是扯淡,爱吃就是硬道理,你如果把鞋底子做成红烧肉,一定也有人吃。
今天就聊到这,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3-5-28 15:04
好看,有意思。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8 15:1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27 16:03
俄乌战争虽然还有很多的话题,但是总是说这些怕大家有疲劳感。
今天咱们的闲篇儿聊点儿什么呢?
北京电视 ...

这段好。
我们有举报告密的基因,算是真正的劣根之一吧。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8 15:19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28 15:03
又有功夫了,咱们就再聊一段儿。
今天咱们说说北京的烤鸭,关于烤鸭我在这里介绍北京小吃的时候已经粗略的 ...

填喂还有一个原因,是方便把药物混合配比在饲料里面。
因为生长期短不用考虑鸭子的长久安全,药物伴在饲料里主要是为了防止瘟疫。
湖北武汉几个著名的鸭产品品牌,湖北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城市,我都看到过分店。
但是湖北人,尤其是知道鸭子来源和喂养方式的湖北人,从来不吃那些。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8 15:22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3-5-28 15:04
好看,有意思。

谢谢鼓励,我这是瞎聊不到之处请原谅。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8 15:25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8 15:14
这段好。
我们有举报告密的基因,算是真正的劣根之一吧。

你说道劣根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若干年前台湾有一个老兄叫柏杨,他写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来被台湾封禁,这个人也被老蒋关了起来,后来据说是释放了。这也就是在台湾,如果是在大陆,不枪毙就算便宜了,你敢说伟大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是丑陋?
于此同时,就在他的书出版以后,日本人写了一本《丑陋的日本人》,美国人也跟着放屁添风的写了一本《丑陋的美国人》。
中国人是不是丑陋,事实说明一切,不过要是那话不行非要说成是猛男也有点过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8 15:27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3-5-28 15:19
填喂还有一个原因,是方便把药物混合配比在饲料里面。
因为生长期短不用考虑鸭子的长久安全,药物伴在饲 ...

您说的是最近的事吧?我看见的填鸭喂养的时候,那些人还比较呆滞,科技也没有到现在渗入到衣食住行。所以,掺药不可能。更何况,这些饲养场都是国营的,他们拿的是工资,鸭子长的再快跟他们都没关系。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8 15:30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28 15:25
你说道劣根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若干年前台湾有一个老兄叫柏杨,他写了一本书叫《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后 ...

套路不一样呗。
那些邪恶的地方,就喜欢自己找自己毛病,然后迅速改了强大起来,好欺负我们;
我们文明古国,为尊者讳长者讳权贵者讳,不干那种大逆不道没规矩的事儿。
因为我们有文化自信,他们没有啊。

作者: 按倒就亲    时间: 2023-5-28 15:3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28 15:27
您说的是最近的事吧?我看见的填鸭喂养的时候,那些人还比较呆滞,科技也没有到现在渗入到衣食住行。所以 ...

嗯。我说的是近年的事儿。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8 22:40
今天咱们再聊几句,还真困了,聊完了咱们就睡觉。
前边咱们说了北京的烤鸭的说法有毛病,今天咱们再说一个有毛病的。
常看到介绍北京人的芝麻酱的吃法,比如作为涮羊肉的作料。这些貌似老北京的人,比如相声演员孟凡贵,常常以老北京美食专家自居,电视台也经常请他去做节目。自称“馋人老孟”。
我记得一次他在电视台介绍芝麻酱的吃法的时候说,过去老北京吃涮羊肉的芝麻酱作料要“二八酱”。什么意思呢?就是两份花生酱和八份芝麻酱掺在一起,说这才是老北京正宗的涮羊肉作料,听了以后不摇脑袋都不行。
不错,过去北京人吃涮羊肉用的芝麻酱的确是“二八酱”,不过不是因为什么风味,而是吃不起纯芝麻酱。
比例也不对,过去老北京的穷人吃的“二八酱”是八份花生酱两份芝麻酱,因为花生酱比芝麻酱便宜。
如果能吃得起,谁不愿意吃纯芝麻酱呢?
老北京还有一种“二八酱”,说的是吃炸酱面用的炸酱。八份黄酱,两份甜面酱。为什么要这么掺呢?这跟钱没关系了,为的是完全用黄酱很咸,为了让这酱吃起来不是太咸,加上有甜味的甜面酱就好多了。如果你不用甜面酱也行,炸酱的时候往里放点白糖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北京无大菜,北京所有传统的大菜和有名的酒楼饭庄都是山东人创立的,都是山东的风味。北京的小吃则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少数民族,理由也很简单,那是因为北京是个移民城市,除了山顶洞人以外,没有纯粹的北京人。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3-5-29 00:13
持续跟读
作者: 小红袄    时间: 2023-5-29 13:01
芝麻酱花生酱二八比例我挺喜欢。。
去年去北京玩,从东交民巷附近至前门,穿过西打磨厂街,附近都是老建筑没怎么开发,是风水上有什么忌讳吗?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9 17:50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3-5-29 00:13
持续跟读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29 17:53
小红袄 发表于 2023-5-29 13:01
芝麻酱花生酱二八比例我挺喜欢。。
去年去北京玩,从东交民巷附近至前门,穿过西打磨厂街,附近都是老建筑 ...

东交民巷是清代外国人的兵营,也是外国使节办公和住宅地,有点像今天的使馆区。
东交民巷是文革中保留下来不多的西方建筑,和他相同的还有王府井和西安门,菜市口的教堂。
如果按照当初红卫兵的意思,那是连故宫都要拆了的。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0 14:52
[attach]765123[/attach]

你是选择照相机还是选择调色板?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5:46
今天咱们接着聊一段儿。
最近,日本跟着美国一起打压我们,于是激发了爱国老百姓的新仇旧恨。的确,日本侵华战争中对我们的恶行罄竹难书,我母亲14岁给日本人当童工,所以,在我们家是不许提日本人的。后来,日本的电器到了中国,比如松下录音机。我攒了点钱咬牙买了一台俗称“板砖”的松下录音机,当知道这个录音机是日本产的,我母亲强烈要我立刻送人。我说这个很贵,母亲说,再贵也不要,你不扔我给你扔了,可见母亲对日本人的憎恨。
但是我发现,我们的仇恨是有选择的,比如同样是屠杀中国人,发生在1965年的印尼反华事件,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有50万华人在印尼被虐杀。
原因就是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要改变印尼的社会体制,相仿中国搞社会主义遭到了当时军队领导人苏哈托的反对,于是迁怒中国的华人。
这件事如果你上网去搜搜当时的图片,你会觉得毛孔悚然。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再次提起这件事。
我在给外国人开车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人,是印尼的华人姓宋,他是木工高级工程师。老头和蔼可亲,每次他来都要我去机场接他,因为我们俩比较谈得来。他是印尼的第二代华人,祖籍福建的漳州。
他每次来的时候都要去西单店的图书大厦买一些书,都是木工方面的专业书籍,他说印尼也有卖但是价格太贵。
那次我和他一起去书店买书,我答应他买了书我就请他去护国寺小吃尝尝北京的风味。
在路上我就问起了他关于印尼排华事件,他说,这件事印尼做的很不对,但是起因是中国人,我问他为什么他没有再说。
后来他只说,中国***当时派了很多的船只去印尼接华人,很少有人乐意走。
我听了心里特别的别扭,谎称公司还有事,请他吃饭的事只能以后找机会了。
从那以后,他来的时候虽然还要我去接,我总是找个理由推辞了。
再后来他调去日本,我们就再没有来往。
他说的印尼排华起因是中国,我们派船去接我们的人回国,这些华人不愿意回来,这都是为什么一直成为我心里的谜团。
今天就聊到这,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3-5-31 17:1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28 15:03
又有功夫了,咱们就再聊一段儿。
今天咱们说说北京的烤鸭,关于烤鸭我在这里介绍北京小吃的时候已经粗略的 ...

全聚德烤鸭说实话我并未感觉到有多好吃,每次去我看吃的是一种氛围,一种老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好久没去了,最后一次也有二十年了,过了午饭要打烊休息。我们当地有个北京烤鸭店我觉得比全聚德味道还好。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5-31 17:46
北京现在吃烤鸭有名的是大董,小大董,四季民福~比全聚德好吃多啦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3-5-31 18:05
打卡跟读,喜欢看大鹰老师的闲篇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5-31 18:07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17:46
北京现在吃烤鸭有名的是大董,小大董,四季民福~比全聚德好吃多啦

收到。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5-31 18:07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3-5-31 18:05
打卡跟读,喜欢看大鹰老师的闲篇

干嘛打我?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8:08
王小丫 发表于 2023-5-31 17:11
全聚德烤鸭说实话我并未感觉到有多好吃,每次去我看吃的是一种氛围,一种老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好久没去 ...

其实烤鸭这个玩意真的不算是什么高档的东西,我是从来不喜欢吃的。因为无论怎么做也有一股子鸭子的腥味,可能我太过敏了。
全聚德因为国宾招待定点的饭店,又是国营企业所以店大欺客。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这个规矩,以前在全聚德吃烤鸭是要付10%服务费的。也就是说你消费的越多,花的服务费越多。这简直是笑话,我想全国也找不出第二份来。全聚德是上市公司,最近因为亏损要退市,我想这也在情理之中。
烤鸭的技术含量并不高,远没有他吹嘘的那么神秘,他能做别人也能做。
国企的经营方式还不仅表现在餐饮业,凡是国有企业都是这德性。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8:09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17:46
北京现在吃烤鸭有名的是大董,小大董,四季民福~比全聚德好吃多啦

大董不错,就是价格贵了点。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8:09
诗意天涯 发表于 2023-5-31 18:05
打卡跟读,喜欢看大鹰老师的闲篇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8:09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5-31 18:07
干嘛打我?



作者: 刘庄主    时间: 2023-5-31 18:13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31 18:09

她不是“卡”吗?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3-5-31 18:13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5-31 18:07
干嘛打我?

你这一问,把我卡住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5-31 18:57
刘庄主 发表于 2023-5-31 18:13
她不是“卡”吗?

哦……吓我一跳!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3-5-31 21:32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31 18:08
其实烤鸭这个玩意真的不算是什么高档的东西,我是从来不喜欢吃的。因为无论怎么做也有一股子鸭子的腥味, ...

现在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经营模式已经被淘汰了,就比如四大银行靠出道早的优势,不改变观念,还以老行的优势面对现在的市场竞争,是无巿场份额的。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3-5-31 21:37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17:46
北京现在吃烤鸭有名的是大董,小大董,四季民福~比全聚德好吃多啦

美女是北京人吧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3-5-31 21:38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5-31 18:07
干嘛打我?

你是尔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5-31 22:36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31 18:09
大董不错,就是价格贵了点。

确实贵,米其林一星黑珍珠三钻嘛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5-31 22:38
王小丫 发表于 2023-5-31 21:37
美女是北京人吧

不知道算不算,我爸上海我妈东北来北京的,我在北京长大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6-1 08:58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22:38
不知道算不算,我爸上海我妈东北来北京的,我在北京长大

在北京长大的肯定是北京人啊。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6-1 08:58
王小丫 发表于 2023-5-31 21:38
你是尔

搜的内。

作者: 王小丫    时间: 2023-6-1 10:46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5-31 22:38
不知道算不算,我爸上海我妈东北来北京的,我在北京长大

当然算了都说南北方联姻的家庭,孩子都非常优秀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6-1 21:54
卡米尔克劳代尔 发表于 2023-6-1 08:58
在北京长大的肯定是北京人啊。

收到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6-1 21:55
王小丫 发表于 2023-6-1 10:46
当然算了都说南北方联姻的家庭,孩子都非常优秀

小丫更优秀!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6-1 21:56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5-31 15:46
今天咱们接着聊一段儿。
最近,日本跟着美国一起打压我们,于是激发了爱国老百姓的新仇旧恨。的确,日本侵 ...

lz啥时候再接着聊呢?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6-1 22:01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6-1 21:54
收到

收到了以后就可以拆封了。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4 15:58
是似似呀 发表于 2023-6-1 21:56
lz啥时候再接着聊呢?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4 16:01
今天咱们原本想接着聊一段儿,突然间有事了,水管子漏了,没办法赶紧联系房管维修吧。
先说一个开头,看看晚上能不能有时间聊。
大家都知道朝鲜有“脱北者”,这些“脱北者”去的地方大概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南朝鲜,一个是中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一个“脱北者”的故事,咱们晚上见。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5 19:0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5 19:25 编辑

我本来想和大家说说朝鲜的“脱北者”在中国的故事,我有一个搞新闻的朋友劝我不要说。因为我的故事在讲给他听的时候牵涉到了中国对所谓“脱北者”的态度和做法的问题。很多人在议论这件事的时候都捅了娄子。我还没有那个捅娄子的能耐,但是我怕给平台捅娄子,这个话题咱们就不聊了。非常的抱歉,我想将来会有一天我们可以聊这个话题,也许那个时候不是我来聊。
作者: 卡米尔克劳代尔    时间: 2023-6-5 19:2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4 15:58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lz是楼主的意思。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5 19:51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5 19:03
我本来想和大家说说朝鲜的“脱北者”在中国的故事,我有一个搞新闻的朋友劝我不要说。因为我的故事在讲给他 ...



我再哈尔滨的是接触过一次,短时间内给送走了。

作者: 是似似呀    时间: 2023-6-7 23:49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4 15:58
有功夫就聊,Lz是啥意思,夸我呢?

对呀,就是夸赞的意思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08:55
[attach]768158[/attach]

先把这个老爷子的照片放在这,今天咱们一会聊会他和北京的一个老行当。
我现在先干活去,家务活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20:44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7 20:50 编辑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爷子吧。

靖奎15岁学徒,学的手艺是剃头。他是1914年生人,2014年逝世,活了整整一个世纪。

靖老爷子学徒跟着到了北京,从此就一直干这个行业,梅兰芳,马连良都曾经是他的主顾。

说道“剃头”咱们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行业。

很多人一说道“剃头”就想到了理发,对,他们是有关联但是严格的说还不是一回事。

理发是西洋的舶来品,“剃头”是纯粹的中国玩意。

即使是中国的玩意,历史也并不长是从清朝开始的。清朝的人打扮和汉族人不同,男人的头发从头顶百汇穴到两耳连接一条线,这条线的前半部分的头发是要剃光的,后半部分的头发留着扎一个长辫。

当时中国的汉人对身体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头发有“身之毫发受之父母”的说法。你想想,满清入关以后要大伙把头发剃掉,大家伙能干吗?当时又没有现在这么强大的宣传机构,谈谈剃头的好处,谈谈这是爱国。但是在满清看来,剃头就是标志着你顺从大清。于是,顺治皇帝颁布了剃头令,先从京城做起。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北京啊,就是个倒霉的地方,还有人羡慕北京人,看看这个你还羡慕吗?

按照我前边说过的标准,于是就有了剃头这个行业。我们现在看到的折叠式的剃头的刀子是西方的,是清末以后才有的。人家不是用来剃头的,是个剃须刀,刮胡子用的,到了中国成为了剃头的利器。

那么没有折叠式的剃须刀以前用啥呢?说起来你都不信,就是一个原来用来刮猪毛的刀子,样子有点像镰刀头。程序也是从杀猪来的,杀猪要预备一盆热水,把杀好的猪用热水浇一下,为的是猪毛软了以后好刮毛,然后用这个刮猪毛的刀子把猪毛刮掉。剃头的程序和刮猪毛完全一样,也要预备一盆热水,把毛巾浸泡在热水里一段时间,拧干以后放在头上,把头发软化然后开始剃头。我深刻怀疑最开始剃头的刀子是从刮猪毛的刀子演变过来的,或者干脆直接用上。

剃头绝对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有很多技巧。首先,刮头发的时候要用拇指和食指按在头上用力往两边使劲,然后刮,就这样一片一片的把头发刮掉。如果是冬天,天气冷头发会再次变硬,还要重新用热毛巾放到头上,剃头的借这个功夫也可以休息一会。

头发刮完了不算完,因为还没彻底刮干净,还要再次用热毛巾敷在头上,然后再次刮一遍直到光滑为止。这样做是为了好看,同时中国人认为,头是阳气之首,刮头发去火。

那么这就算完事了吗?还没有,剃完了头就要刮胡子。那个时候没有剃须膏,就是肥皂放在一个类似小碗状的橡皮碗里,用一把一寸长的毛刷蘸上肥皂水打出沫涂在客户的脸上,在这之前还是要用剃头的程序,先用热毛巾放在脸上,把胡子闷软。刮了胡子以后还不算完,下一步就是“刮边”,什么叫“刮边”呢,就是用剃刀把脖子后面的绒毛刮一遍,用小剪子把鼻子里的毛剪短,把耳廓周围的细绒毛都刮干净。干脆说吧,脸上除了眉毛以外,凡是有毛的地方都刮干净。

完了吗?没有。接下来就要“采耳”,所谓“采耳”就是掏耳朵。用耳挖勺把耳朵里的耳屎掏干净。这也有技巧,有的人耳朵里的耳屎比较硬,直接掏要伤害耳膜,就要事先点几滴香油软化一下然后再掏。

耳朵也掏干净了这回完事了吧?还没有。这些都做完以后,剃头的师傅会给你揉肩膀,揉头顶,然后在你背上捶打,行内的话叫“放睡”,也可以认为这是清代的“SPA”。不过这个SPA不花钱是免费的。

“放睡”这个词是后来念俗了的,其实最开始叫“放捶”。为什么演变成了“放睡”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在进入这个程序的时候会睡着了,所以叫“放睡”。

今天先聊到这,我还没吃饭呢。今天晚上是贴饼子就咸菜,还要吃点辣椒。没有稀的东西,但是有早晨起来沏的茶,喝点乏茶也很好。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4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08:55
先把这个老爷子的照片放在这,今天咱们一会聊会他和北京的一个老行当。
我现在先干活去,家务活{:1_22 ...



这家务活干一天啊,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44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艾玛,这么巧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20:46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家务活干一天啊,

家里的活没完没了,要想干多长时间都不够,这我还是罢工了呢。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47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我帮你断了一下段,看起来清晰一些。

现在是不是公园里面还有这样刮胡子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48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6
家里的活没完没了,要想干多长时间都不够,这我还是罢工了呢。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么,得罢工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53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44
这个老爷子叫靖奎,这个姓氏应该很特别,大多集中在河北河南等地。好了,咱们不去研究这个姓氏,就说这位老 ...



剃头啊,我还以为是刮胡子呢……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20:54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7
我帮你断了一下段,看起来清晰一些。

现在是不是公园里面还有这样刮胡子的?

公园里的基本就是这个模式,但是已经简化了很多。剃头这个行当过去也分几种,有面铺的,也就是理发店。有在街上摆摊的,就是你看见公园个这种,还有走街串巷的,以后我会说道,感谢支持。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20:55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48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呢么,得罢工

罢工还得申请,未必批准,闹不好贴饼子都没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6-17 20:58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3-6-17 20:55
罢工还得申请,未必批准,闹不好贴饼子都没了。



那叫请假

[attach]768267[/attach]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7 20:59
知音 发表于 2023-6-17 20:58
那叫请假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3-6-17 22:55
好看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8 08:57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8 15:30 编辑

咱们今天接着扯这段闲篇儿。
上面咱们说了剃头的内容和程序,咱们再来说说剃头匠是怎么经营这个行当的。一般的说,在西方理发馆传入中国是清末民初以后的事,在这之前是没有理发馆的。
剃头的有两种方式经营,第一是在街边上摆摊。剃头匠一根扁担挑着一个剃头挑,一边是一个火炉,一边是一个既能当座位又是一个工具箱的木箱子。所谓“剃头挑子一头热”,形容一个人一厢情愿这句话就是从这来的,因为剃头挑子的一头挑着的是一个炉子。
还有一种就比他还简单,肩膀上背着一个褡裢,里面装的是剃头的工具,这种剃头匠不摆摊而是走街串巷。这种剃头匠手里拿着一个铁制的器具,用手里的小铁棍波动,发出一阵阵清脆的声音,胡同里的人听到这个声音就知道剃头的来了。如果需要就直接站在院子门口把剃头的喊进进家里,至于洗头的热水还有座位就是家里的人提供了。
剃头匠手里拿的这个东西叫“唤头”,看见名字您就知道,唤头就是呼唤需要剃头的人知道,剃头的来了。
直到再后来,西方的理发馆传进了中国,街上开始有那种挂着一个圆筒,里面有个红白蓝三色的标志转动的标志的理发馆。
据说这红白蓝三色是法国国旗的标志,理发馆用他做标值源于法国,后来成了理发馆的特殊标志。之所以用法国国旗的图案是因为,法国大革命时期,理发馆庇护了一些革命人士。革命成功以后,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做了这个标志。
那么,清朝虽然开始剃头,但不是剃光头而是留着辫子。到了民国以后就开始要求大家把辫子剪掉,您别看当初清朝入关的时候让大家剃头费劲,以至于顺治还要颁布“剃头令”。现在大清朝倒了,要大家剪了辫子同样费劲,很多人不愿意把辫子剪掉。民国初期居然有执法人员站在街上,看到有辫子的人不由分说就给剪掉。
辫子被剪掉以后,老百姓大多采取了光头这样的形式,剃头的爷省了很多的事,有辫子的时候是要把发迹边缘刮整齐很麻烦的。现在好了,刀快水热,一秃噜一个,只要剃光就OK了。光头的形式保留了很多年,直到今天很多老年人还是喜欢剃光头。
今天咱们就说这些,有功夫咱们接着聊。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8 08:57
新解玉玲珑 发表于 2023-6-17 22:55
好看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6-18 15:53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3-6-18 16:06 编辑

继续。
前边咱们说了剃头的一些内容和形式,现在咱们开始说说主角靖大爷。这个“靖大爷”不只是对他的称呼,是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这样叫他。
靖大爷做剃头这行已经是民国,他也不光是会剃光头,西洋的发式他也会,而且据说还会一些正骨之类的医术。
靖大爷也曾经辉煌过,他曾经有两家理发馆,听起来不错吧?1954年国家开始了“公私合营”,也就是说,把私营企业用和国家合营的方式经营。这只是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就是变相把私企收归国有。从这个时候开始,私营企业开始逐渐消失了,靖大爷也在这个时候交出了他的两家理发馆。
在农村,国家通过土改把土地分到农民手里,刚刚高兴没几年,于是开始了合作化道路。从互助组,合作和到人民公社,农民的土地也就被收归国有。在城市,公私合营是把私企收归国有,这一切都是国有化的步骤。
当时很有些所谓资本家,也就是私企的所有者和经营者想不开,投河觅井的很多。
也有机灵的,看出这步棋局,提早把企业或者买卖变卖。还有的是把买卖的资金提前抽走,把一个空壳买卖交给徒弟或者朋友。这些接盘者以为自己从今以后就可以是个财主,有了自己的买卖,殊不知在接下来的公私合营中,买卖没了自己却从一个本来穷的身无分文的人,一下子变成了资本家或者小业主。这样的身份叫他们吃尽了苦头,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这个过程有十几年抬不起头,很多人为这个丢了性命。
靖大爷却完全不一样,毫不犹豫的连合营都没干,直接把买卖上交,自己重新拿起剃头的家伙走街串巷谋生。表面上看起来,靖大爷是亏了,实际上是躲过了一劫,这回大家该明白了靖大爷为什么能活一百岁了吧?完全是拿得起来放得下的心态。
时代在进步,剃头这个行当逐渐要退出历史舞台。靖大爷也老了,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个行当,按照他的话来说,不是我乐意干,是因为还有要剃头的主顾,我不能撒手不管。
靖大爷后来年龄大了,就骑着一辆小小的三轮车,他的服务对象用不着去串胡同吆喝,都是老主顾预约。靖大爷甚至把那些主顾什么时候该剃头的时间都记得清楚,到了时候不用你叫他,他自己就去了。
不知道是哪位记者还是搞摄影的,发现了这位年近百岁的剃头匠,于是开始跟踪报道,于是大家才知道还有一个把剃头坚持了这么多年的剃头匠。
当时有两个人被大家熟知,一个是剃头匠靖奎靖大爷,还有一位是清朝最后一位太监孙过庭。
有人把靖大爷的日常生活和剃头的工作拍成了纪录片,好像是叫《百年剃头匠》什么的记不清了,还在国际上拿了奖。
我还记得采访中的一个片段,拍摄者问靖大爷,靖大爷,您的主顾还有多少?靖大爷说,不多了,越来越少了了,正好我也越来越老了,我都剃死了四五百人了,干不动了。只要我还能干,我就接着给他们剃头。
靖大爷有没有亲属我没有了解,据说他出了名以后,他的大闺女当了他的所谓经纪人。什么经纪人呢,就是把靖大爷拍纪录片的这笔收入装在自己的口袋里而已。
靖大爷还是靖大爷,还是每天骑着那辆叮咣乱响的小三轮穿胡同去给他的主顾剃头。至于以他的事拍成的纪录片得奖,他的名字被很多人熟知对他好像没有影响。
2104年10月31日上午9时20分,百岁剃头匠靖大爷离开了这个世界。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23-7-6 10:07
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善良的人常常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呢?这首先是你对善良这两个字的理解。善良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如果你认为善良是你生活的需要,这就是善良的价值,他不是等价交换的筹码。
既然善良不是筹码,那他就什么也不能交换。
这就好比你内急要撒尿,正好没有厕所,你就在路边就地解决。无论你的这泡尿浇到一棵草让他因而茁壮成长,还是尿到路边让扫地的骂街,于你都没关系。你只是体会那种酣畅淋漓的所需而已。
如果你认为善良一定能够得到回报,那你就不懂得善良是啥东西,或者你本身也不是善良的人。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