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张维迎与莫干山会议的幻象:分布式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1)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18:04
标题: 张维迎与莫干山会议的幻象:分布式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19 18:06 编辑
长期以来,张维迎提出的“价格双轨制”成了中国经济改革成功的“顶层设计”,1984年9月浙江莫干山会议因为讨论了“价格双轨制”,被认为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会议。仿佛没有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中国改革开放就会迷失方向,很难成功或不可能成功。这完全是一个幻象,一个由西方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引发的,中国一些莫干山会议的参与者共同编造的幻象——伟大的双轨制叙事。
我与张维迎年纪相当,长期生活工作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见证者,记录者。为了感恩和研究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时代,人生六十之后我决定第四次转型——研究大湾区文化与广东改革开放史,在广东重新发现中国改革开放。我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珠江八门:大湾区应申报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点击题目可读原文),第二篇就是本文。首先声明,张维迎积极推广市场经济,反对***干预市场,高扬企业家精神,这些我非常赞成。但是,一个概念,一篇文章,一个会议就让中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双轨制叙事,否定了“摸着石头过河”的哲学,抹除了广东先行一步的艰难探索和历史贡献,给改革开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我认为,早就该戳破双轨制叙事的伟大幻象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18:11
内容目录(1)
1、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广州鱼菜市场价格改革
2、卓烱理论远超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
3、现代舞剧《摸着石头过河》与电视片莫干山会议
4、“一奖杀多士”的双轨制幻象
5、“摸着石头过河”与分布式治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18:13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19 18:18 编辑
01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锋:
广州鱼菜市场价格改革
张维迎教授1959年出生,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人;我1958年12月底出生,广东兴宁客家人,我比他略大一点。1979年张维迎从农村考上西北大学经济学专业;[1]1978年我作为全家第8个知青,在兴宁山区径南公社参加高考,被广东海洋大学船舶动力装置专业录取。[2]教我们机械设计的周泽榕老师毕业于清华。他在课堂上说,现在的广州市长叶选平,是我的老师。
没有想到,1982年毕业后我会在广州工作,两年后参于创办《南风窗》杂志,创刊号还发表广州市长叶选平的文章《我是你们的大司务长》,介绍了1978—1983年广州鱼菜市场放开价格的改革。我在网上查到,叶选平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专业学习,1949年至1950年先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短期学习,1952年至1953年赴苏联机床厂实习。
叶选平为什么会成为我老师的老师?一直是个谜。[3]
张维迎1984年9月以研究生的身份参加浙江莫干山会议时,我在南油广州公司(中国南海石油联合服务公司(广州)船舶公司)工作。说起来,我与任正非也算“前同事”,他在南油深圳公司工作,同为开发南海珠江口盆地的油气田服务。没想到花了两年多时间,竟然找不到有开发价值的油气田,为了维持公司日常运作,任正非只好去做买卖,结果亏了大钱,还被妻子踢出家门。
任正非被迫出来创业,从此诞生了世界著名的华为公司。
公司安排我在广州江湾大酒店(原珠江帆影)工地发电机房工作。有一天,漫画家廖冰兄的女婿黄民驹先生来到机声隆隆的机房,说筹办中的《南风窗》杂志急需人才,问我是否愿意转行做编辑记者。1983年1月我在《人才》杂志发表《建立“科学艺术学”的设想》[4],被误认为人才。于是,1984年底调入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人生第一次转型做的第一件事,是到广东新闻出版局办理《南风窗》期刊登记证。1985年4月《南风窗》创刊号,有“市长在想什么”专栏,叶选平发表《我是你们的大司务长》,介绍了广州领先全国的鱼菜市场价格改革。
作者: 螃蟹 时间: 2023-1-19 18:30
老童春节好……下文02呢?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19 18:36
双轨制是政治丑闻,赤裸裸挑战人类的公平公正文明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0:29
说得对!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19 20:30
问候童老师~~~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0:30
01,还很长,没有贴完.
现在主要是贴不了图片,效果差一些.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0:31
谢谢! 新春快乐!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0:35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19 20:59 编辑
叶选平说:“广州蔬菜的价格开放了,曾经出现猛涨。八二年春节,鱼曾经涨到三元一斤,现在已经降到一块八左右了,最便宜还出现过八角钱一斤。总之我说,价格放了,‘闻涨莫惊’,闻降莫喜’,会有调节的,过喜过惊都不必。”[5]
叶选平说:“我们这些领导人是供给制出来的,从前不管家,‘吃饭不知柴米价’。当然,管财贸的同志是知道的。现在呢,像紫yang同志这样远在北京,广州的菜价他都很注意,一清二楚。万里同志到广州来,还特地去看了清平市场。”[6]
1984年张维迎在内部发表“价格双轨制”文章之前,广州鱼菜市场的价格改革已经开始好几年了,广州的实践领先了张维迎,而不是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讨论的“价格双轨制”指导了改革实践。
2018年10月27日逝世、享年92岁的杨资元,曾经是叶选平的副手——广州副市长,后任广州市长。在广州放开蔬菜市场价格时,杨资元天天跑市场,记菜价,上报中央。当时叶选平告诉他,对市场价格“闻升不忧,闻降不喜”,“有自己的自然规律,也就是市场规律。”[7]
杨资元说:“这句话给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很大的信心,放心了。当时我们很担心,因为价格放开老百姓意见很大,价格放开初期是往上走的,当然后来根据市场规律,价格慢慢平稳了,品种也多了。”[8]
1984年章以武、黄锦鸿编剧,珠影导演张良执导的电影《雅马哈鱼档》,背景就是广州鱼菜市场改革。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1:0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10:29 编辑
1984年作为西北大学研究生的张维迎,对于市场经济显然比我更有信心,可惜他那时没见过真实的市场经济,他的信心来自书本和报道中有关广东改革的成功实践。他被书本和领先一步的广东改革实践启蒙,而不是他指导了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广州开始鱼菜市场价格改革时,他落后的“价格双轨制”还没有诞生。
广州鱼菜市场改革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亲历广东改革》一书中,找到了答案。
从1981年起,先后任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1988年先后任广州市委书记、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的朱森林,为《亲历广东改革》一书作《序》说:“广东改革不是先从农村改革开始而是先从城市价格放开开始。1978年芳村最先放开河鲜、蔬菜、塘鱼价格,此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召开,这是广东最早的改革。1981年—1983年,全市蔬菜、塘鱼、水果等价格陆续放开。”[9]
注意,广州是南中国第一大城市,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大港,千年商都。1978年还没有深圳特区,广州就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中国城市价格改革的先锋。1984年9月浙江召开的莫干山会议,中心议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0],已经落后5年以上了。
在《广州市价格闯关记忆》一文中,时任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的陆景奎说:“1978年12月,广州商业部门贯彻‘放开、搞活’的方针,先放开河鲜杂鱼价格,在芳村成立全国第一家河鲜货栈,实行产销见面,随行就市,按质论价,议价成交。这是广东最早的改革。”[11]
1978年12月,安徽小岗村18位农民以按手印的方式进行土地承包的“底层设计”时,两千年前就被司马迁称为都会的广州[12]也在进行鱼菜市场价格改革的“地方设计”。
陆景奎说:“1979年3月,再放开塘鱼、冰鲜鱼市场,允许计划外塘鱼、冰鲜鱼上市。同时规定非基地塘鱼、河鲜杂鱼不派购;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允许生产队利用低洼产田挖塘养鱼。广州市大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在市区开办了农贸市场,恢复个体经营,允许渔民、渔农进城卖鱼,允许长途贩运。这些大胆的改革创举,打破了僵化的单一价格、单一渠道、独家经营的流通体制,迈开了放开鱼价的关键一步。”[13]
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兼经济研究所所长的曾牧野,在他编著的《沿海新潮与广东改革》一书中说:“1978年底,广州就率先开放了部分水产市场,打响了消费品市场开放的第一炮。至1983年,自由购销的水产品已占水产品购销总额的70%以上。”[14]
作者: 西域铁流 时间: 2023-1-19 21:05
童天一 发表于 2023-1-19 20:29
说得对!
我怎么觉得,双轨制是价格改革必须要走的过渡阶段?
因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必然要有一个过渡期,就当时的社会背景看,不可能一步到位。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1:07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市场经济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带来的,而不是计划经济自上而下的“转轨性”带来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条现成的市场之轨,等待着计划经济的列车听到顶层指令后转轨。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3-1-19 21:19
经济离不开政治,政治离不开经济。
作者: 西域铁流 时间: 2023-1-19 21:19
童天一 发表于 2023-1-19 21:07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市场经济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带来的,而不是计划经济自上而 ...
因为价格体系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牛鼻子,起着抓纲张目的作用,特别是对大宗商品如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的价格改革,不可能从国家定价一步跨越到市场定价,因为仅仅迈出这一步的过程,不知道有多少风险和争论在里面,所以双轨制刚好起个引桥或过渡作用。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2:42
说得对!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19 22:47
问题在于,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1984年才提“价格双轨制”,广州1978年就开始放开鱼菜市场价格,
广州直接做,比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这些人嘴上说说,要冒的风险不知要大多少倍,可谓“杀出一条血路来”。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09:38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09:41 编辑
02
卓烱理论远超
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
广东在中国价格改革中如此超前,张维迎和莫干山会议“双轨制”发明权的争夺者可能会说,这是没有理论指导的、自发的朴素行为。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副会长童大林则认为:“在广东,当初改革也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珠江三角洲,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之所以很快发展,首先是指导思想和理论观点先行,并且能贯彻始终。”[15]
卓炯(1908~1987),理论经济学家,曾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中山大学特聘教授,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计划经济的基础是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961年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条件下的计划商品经济,中心思想是,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存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商品经济的社会性质和特点,这一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决定原理被称为"卓炯定理"。[16]
大家想想,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卓炯就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结合起来,变成了“计划商品经济”,今天看来是不是很“双轨”?
张维迎在《中国的价格改革》一文中说:“在改革初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中国***并没有把建立市场经济当作改革的目标模式……只是在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定为改革目标……”[17]
卓炯超前了20多年!
我专门到广州中山图书馆检索,看到了1978年1月24日卓烱发表在《广州日报》的文章《坚持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1978年1月24日的张维迎,在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农村务农,还没有上大学。那一年的张维迎能指导70岁的卓烱写城市经济改革的文章吗?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09:42
1984年6月张维迎在内部发表,后来作为莫干山会议“敲门砖”的文章《以价格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开头第一句就讲“改革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应该是:通过改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18]而卓烱1978年1月公开发表的文章《坚持社会主义的商品制度》,已将“商品制度”看成理论上的“既成事物”。
广州经济理论界对卓烱提出的商品经济理论反应空前热烈,展开了深入的研讨。这对长期以来深受“左”的思想禁锢的干部、群众产生了巨大影响,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理论为广州市的价格闯关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19]
相反,张维迎的文章《以价格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对现实没有丝毫影响,连参加莫干山会议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印象。
作者: 河海森林 时间: 2023-1-20 14:05
老童是南风窗的创建者呀,敬仰,敬仰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4:44
童天一 发表于 2023-1-19 21:07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市场经济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带来的,而不是计划经济自上而 ...
那怎么不主流说这是政治丑闻,你又说他说得对呢?你没意识到这直接是矛盾的吗?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4:58
新春快乐!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5:01
我这指批双轨制的文章?没有看出来吗?
双轨制给改革开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后来有更多内容介绍。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20 15:05
论金 发表于 2023-1-20 14:44
那怎么不主流说这是政治丑闻,你又说他说得对呢?你没意识到这直接是矛盾的吗?
价格双轨制是明火执仗的制度性腐败,是“让一部分官倒先富起来”的政策
老童的问题是没能认识到“手段不正义结果不是正义”,他只看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没意识到“带血的GDP”挑战的是人类的良知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5:07
童天一 发表于 2023-1-20 15:01
我这指批双轨制的文章?没有看出来吗?
双轨制给改革开放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后来有更多内容介绍 ...
你没理解,双轨制本来就是市场化经济过渡的产物。
你看看苏联休克疗法,比双轨制惨一万倍。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5:10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20 15:05
价格双轨制是明火执仗的制度性腐败,是“让一部分官倒先富起来”的政策
老童的问题是没能认识到“手段不 ...
这只是你意淫的历史现实。把国家zf理解成谋私利的存在作为前提。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20 15:12
论金 发表于 2023-1-20 15:10
这只是你意淫的历史现实。把国家zf理解成谋私利的存在作为前提。
中国各地ZF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我意淫的,还是你眼瞎看不见?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5:17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20 15:12
中国各地ZF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是我意淫的,还是你眼瞎看不见?
那是两码事。你要搞懂中国宏观经济,就不要从个别现象去意淫宏观的事实。这是你们最基本的错误方式。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20 15:20
论金 发表于 2023-1-20 15:17
那是两码事。你要搞懂中国宏观经济,就不要从个别现象去意淫宏观的事实。这是你们最基本的错误方式。
所有地方正府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叫个别现象?
你蠢得令人发指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5:22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20 15:20
所有地方正府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这叫个别现象?
你蠢得令人发指
你在偷换概念。
你们这些废柴永远是在意淫现实和意淫他人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20 15:22
论金 发表于 2023-1-20 15:22
你在偷换概念。
你们这些废柴永远是在意淫现实和意淫他人的观点的基础上进行评价的。
我偷换了哪个概念?你把我上面那句话里每一个概念都列出来试试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0 15:28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3-1-20 15:22
我偷换了哪个概念?你把我上面那句话里每一个概念都列出来试试
你把我说的现象,偷换成zf的经营。但那不是我的意思。你偷换了这个概念,并且意淫了我的观点。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3-1-20 15:32
论金 发表于 2023-1-20 15:28
你把我说的现象,偷换成zf的经营。但那不是我的意思。你偷换了这个概念,并且意淫了我的观点。
我说的正府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才是现象,你倒是只扯什么狗屁宏观经济概念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7:01
这就是精改编制的双轨制幻象,骗了很多人。
所以我必须写这篇文章,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7:04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17:06 编辑
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是“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我认为不公正,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应是“卓烱经济科学奖”。无论在经济学界、文艺界还是思想界等等,处处体现出北京这个意识形态中心、行政中心和学术中心的话语垄断。粤港澳大湾区应设立“卓烱经济科学奖”,让历史永远铭记广东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的双双领先。
卓炯至少留下四篇讨论和评价孙冶方经济理论的文章,充分肯定孙冶方理论贡献的同时,也批评其局限。卓炯认为:孙冶方所说的流通和价值规律,是产品经济的,不是指商品流通及其价值规律;孙冶方的理论没有摆脱斯大林计划经济的影响,不能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
卓烱在《论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实质和形式》中说:“实践证明,不是商品流通向产品交换过渡,而是排斥价值规律的产品经济向符合价值规律的商品经济转化。”[21]
卓烱建议同时进行生活资料和叫做“物资”的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广东省委、省***接受了这个建议,从1979年7月到1984年9月间,先后决定在实行商业、物价的先行改革中,同时实行基本同策、同法、同步的物资体制改革。实行物资商品化,物资机构企业化,生产资料进入市场,建立省、市物资交易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准入。[22]
广东华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王利文曾是我的老领导,曾任《南风窗》主办单位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副主任,兼广州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他说:“深圳更是在1984年8月1日起就放开了竞争性价格,取消购销价格倒挂和财政补贴的同时,实行新工资制度等获得了成功。”[23]注意,这是在莫干山会议之前。
王利文称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是商品经济的信徒。[24]卓烱的经济理论和建议得到林若的高度赞扬,并成为广东改革,尤其是流通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985年6月,广东省***授予卓烱“特等劳动模范”称号。[25]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7:08
这里发不了图片,想看真实图片,请看关天帖子:http://bbs.tianya.cn/post-no01-538582-1.shtml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7:2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17:23 编辑
03
现代舞剧《摸着石头过河》与电视片莫干山会议
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邓小平的伟大历史功绩,我与舞蹈家陈琛合作,精心排练现代舞剧《摸着石头过河》(钟健夫编剧、陈琛导演)。没有想到,2018年9月23日该剧在广州芭蕾舞剧院预演之后,从此告别舞台,再也没有机会与公众见面了——我渴望该剧有一天在北京国家歌剧院上演,并且改编成先锋戏剧,既包括现代舞,同时包括莫干山会议等各种辩论。
不久之后,也是为了庆祝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央视9频道播放了介绍莫干山会议的电视片[26],写会议总结报告的徐景安、华生成了电视片的主角,在莫干山会议上“首先”提出“价格双轨制”议题的张维迎,被边缘化了。很明显,张维迎与华生等人在争夺“价格双轨制”的发明权。
我万万没有料到,改革开放40年之后,开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做出非凡成就的邓小平被遗忘了,而当年闭门造车,只是开会写文章、写总结报告的中青年,反而成了开创改革开放时代的代表人物,成了历史的主角。
仿佛改革开放是从1984年9月莫干山会议开始。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3-1-20 17:26
既然市场经济这么好使,非西方冥主国家发展不起来是怎么回事?
黄奇帆说张维迎,那就是个废物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17:27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17:29 编辑
我搞不清楚莫干山会议是民办还是官办的。枊红在《影响改革进程的莫干山会议》中借组织者之一的黄江南的话说:“中国的事儿,得民办官助。”[27]算了,我百度一下“莫干山会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
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是在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前约一个月,由朱嘉明、刘佑成、黄江南、张钢等青年经济工作者组织召开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在湖州德清县莫干山上召开,简称”莫干山会议“。
莫干山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是青年经济工作者“第一次集体发声”。这次会议不仅使一批经济学家脱颖而出,走上舞台,也为八十年代的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
……
主办方:
《经济学周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世界经济导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中国村镇百业信息报》、《经济效益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
承办方:
浙江经济研究中心。[28]
……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3-1-20 17:27
美国和欧洲至今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
作者: 钟馗打鬼 时间: 2023-1-20 17:36
张维迎就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应声虫.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21:09
问题是,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西方理论是解释不通的。
他们硬搞出来的双轨制理论,先是落后广东实践,然后又带来严重腐败。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0 21:1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0 21:13 编辑
在《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中,枊红说:“莫干山会议的宗旨‘为党和国家献计献策’,中心议题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9]
莫干山会议参与者常泽修在《史料版1984年莫干山会议》一文中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作)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改革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最初几年,改革主战场在农村,城市只进行了企业层面局部的放权让利。到1984年,农村改革已有起色,但城市改革总体尚未起步。”[30]
很明显,莫干山会议的参与者,可能不了解领先全国的广州鱼菜市场改革已经进行了五六年,不了解卓烱的商品经济理论和有关建议已对广东的价格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或者明明知道,故意不提。总之他们误以为自己开创了历史先河。
莫干山会议为什么被说成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会议?为什么参加莫干山会议的一些人持续不断地争夺“价格双轨制”的发明权?我一直搞不明白,最初也没有兴趣深究。后来发现,这关系到如何真实记录中国崛起的时代,如何编写中国和广东改革开放史,必须认真追究一下。
我上网搜索,找到有关莫干山会议和张维迎与华生等人争夺“价格双轨制”发明权的文章如下:
1、张维迎:《我的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是如何形成的》;
2、华生、高梁、张少杰:《令人遗憾的双轨制发明权之争》;
3、张学军、边勇壮:《诺贝尔经济学奖传言引发的躁动(上)——双轨制发明权之争的历史考证》;
4、张学军、边勇壮:《诺贝尔经济学奖传言引发的躁动(下)——双轨制发明权之争的历史考证》;
5、邓新华:《张维迎和华生等人的“价格双轨制发明权”争议罗生门》,
6、香港商报记者采访徐景安:《“价格双轨制由来”的历史真相》
7、华生:《价格双轨制始末》。
……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1 10:14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1 10:17 编辑
04
“一奖杀多士”的双轨制幻象
我慢慢地理出了头绪:张维迎的“价格双轨制”与莫干山会议的伟大历史贡献,完全是一个精心编制的幻象:一个由西方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引发的,中国一批莫干山会议的参与者共同编造的幻象。这不是“二桃杀三士”,而是“一奖杀多士”,给改革开放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双轨制”发明权最初并没有人争抢。
华生、高梁、张少杰在《令人遗憾的双轨制发明权之争》中说:“1990年代以后,当俄罗斯改革的休克疗法受到普遍责疑,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经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甚至盛赞双轨制转型是中国人的天才创造之后,张维迎才突然对双轨制的发明权产生极大兴趣,‘非常庆幸’地找出了一份自己当年内部文章的原件,用此双轨来冒充彼双轨,宣称自己是‘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31]
张学军、边勇壮在《诺贝尔经济学奖传言引发的躁动(上)——双轨制发明权之争的历史考证》中说:“十多年前关于价格双轨制发明权的一场争论,随着2011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颁发,终于尘埃落定。由约200名中国知名经济学家民主投票,将第四届创新奖授予了华生、何家成、蒋跃、高粱、张少杰研究组、田源、张维迎提出的价格双轨制。当时华生、张维迎等均亲临颁奖现场,分别发表获奖感言,领走了奖牌、奖金。华生的获奖感言开头就强调,价格双轨制实际上是莫干山会议‘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这些人只是‘扮演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当年莫干山会议最核心的领导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还对双轨制获奖表示了祝贺,看起来似乎皆大欢喜。”[32]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1 10:19
不料近10年后,张维迎又高调挑起双轨制发明权问题争论,这次干脆把他自称独创的双轨制思想,摆到莫干山会议之前和之上。2019年5月16日,人文经济学会主办了“双轨制思想与中国经济改革——张维迎双轨制论文发表35周年研讨会”。[33]
张学军、边勇壮文章说:“茅于轼、张曙光、石小敏、张维迎、姚洋、盛洪、刘国恩、毛寿龙、冯兴元、朱海就、刘业进等近20位经济学者出席研讨会。张维迎在会上说,‘许多人通常把‘双轨制’与‘莫干山会议’联系在一起。事实上,我有关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形成及其论文的完成,比莫干山会议早四个多月,与莫干山会议本身没有关系’。莫干山会议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有机会宣讲双轨制改革主张’,使更多人认可,最终变为价格改革的主导方式。他说他在会上与坚持计划价格目标模式的调派代表、国务院价格中心总干事(应为常务干事)田源发生了激烈争论。他本人以市场价格为目标模式的主张是放,放就是双轨制的放,不存在另外一个双轨制思路。他提出的双轨制‘缓解了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使得中国的改革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帕累托改进,而不是一场争夺既得利益的革命’。而茅于轼、张曙光等人在发言中更是盛赞张维迎才是真正提出双轨制、影响了中国改革的人。”[34]
在“张维迎双轨制论文发表35周年研讨会”上,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教授发言:“今天回过去看,过去40年里头,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理论能够改变世界,恐怕也只有价格双轨制。我们现在看诺贝尔奖经济学奖,……都是发现世界的一个规律,我觉得价格双轨制是创造一种思想,这思想改变世界贡献是非常大”。“我记得我们理论创新奖是给了价格双轨制,但是给了好几个人。如果按照诺贝尔奖给法的话,按理说,比如说是屠呦呦吧,发现青蒿素得奖,估计很多人不服气,说怎么给屠呦呦一个人?但诺贝尔奖有个原则就是原创性。我觉得如果以原创性这个角度说,这个奖应该是给维迎一个人。”[35]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3-1-21 10:20
不久之后,也是为了庆祝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央视9频道播放了介绍莫干山会议的电视片[26],写会议总结报告的徐景安、华生成了电视片的主角,在莫干山会议上“首先”提出“价格双轨制”议题的张维迎,被边缘化了。很明显,张维迎与华生等人在争夺“价格双轨制”的发明权。
我万万没有料到,改革开放40年之后,开创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做出非凡成就的邓小平被遗忘了,而当年闭门造车,只是开会写文章、写总结报告的中青年,反而成了开创改革开放时代的代表人物,成了历史的主角。
-------------------------------------
你这个结论不觉得哗众取宠危言耸听了吗??
就因为“央视9频道播放了介绍莫干山会议的电视片[26],写会议总结报告的徐景安、华生成了电视片的主角”,然后就成了邓被遗忘的证明了??
作者: 战斗鸡 时间: 2023-1-21 10:21
说你不懂逻辑,只会拍脑袋想当然,一点不会冤枉你的。
不用回复,拒绝反驳。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1-21 10:51
本帖最后由 道路 于 2023-1-21 11:13 编辑
我对什么奖没兴趣,我只捏一个启发思路的话题,虚实并举,虚与实的比例如何,才能人尽其才,市场,就业,消费保持稳定发展。当然,我有自己的答案。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1-21 10:54
大部分人都是浪得虚名,说句不讨喜的话。基本上算废物
作者: 道路 时间: 2023-1-21 10:58
只学了西方经济学的皮毛,被西方人奴役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1 11:12
哈哈,现在叫“新时代”,还不明白吗?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1 11:14
邓小平时代已经过去十几年了,
现在是司马南时代!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1 16:42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1 16:45 编辑
张维迎将“价格双轨制”说成是帕累托改进,而他为得诺奖而争夺“价格双轨制”发明权时,恰恰违反了帕累托改进,损害了华生、田源等人的利益,也抹除了莫干山会议主要组织者和主报告起草人徐景安的存在价值——徐景安早就公开表达不满甚至愤怒了。
2012年1月19日,莫干山会议“在场的缺席者”——徐景安,在香港商报发表了《“价格双轨制由来”的历史真相》[36]的答记者问。
香港商报先从事件背景开始介绍:
“今天,提起‘莫干山会议’也许并不广为人知,但是,打破计划经济坚冰的决策正是发端于此次会议。1984年9月3日至10日,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会议,是次会被认为是‘中国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2011年11月26日,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授予了华生研究组(华生、何家成、蒋跃等)、田源、张维迎为主要贡献人的‘价格双轨制理论’。”
记者:您作为莫干山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和主报告人,却未获得此次针对“价格双轨制理论”做出贡献的经济学者的奖项,您有什么想法?徐景安:这个获奖消息是别人告诉我的,我上网查了一下,华生在获奖致词中说:“那次会议实际上最主要的组织者,应该说是王岐山同志,包括做出贡献的整个报告执笔人徐景安,印象特别深的是专门点将,总报告由他来执笔,我们当时是学生,他是国家体改委处长。”据介绍,这个奖是经过民主程序评选出来的,但不知为什么将“价格双轨制”讨论的主要参与者都一个不落地列上,而唯独把作为“主要组织者”和“总报告执笔者”的我遗漏了?![37]
徐景安因为不是从事经济理论研究,而是搞对策研究的,所以未获此奖。蛋糕做大了,分蛋糕时,竟然把组织大家做蛋糕并向领导报告的徐景安给忘了。徐景安后来成为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修养比较好,开始不当回事。
徐景安对香港商报记者说:“在莫干山会上是调放之争,而不是「双轨制」与「单轨制」之争,所以我在起草《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的报告中,就没有提「双轨制」。但放调的结果形成一种产品两种价格的双轨制。后来人们就把这项改革称为价格双轨制改革。”[38]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4 09:5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4 09:53 编辑
大家看看,在徐景安写的莫干山会议主报告中,根本没有“双轨制”一词,那么,参加莫干山会议的华生等人为什么荣获“价格双轨制理论”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这就是张维迎一直想不通的原因。
莫干山会议召开之前,他有关价格双轨制的文章《以价格体制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已发表在内部刊印的《专家意见(三)》中。他认为自己的“价格双轨制理论”在莫干山上被人偷走了。偷走他理论的华生等人,竟然说没见过他有关“价格双轨制”的文章,“价格双轨制”不过是莫干山会议集体辩论的成果。
因为参加了莫干山会议,也因为双轨制的文章,张维迎研究生毕业后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徐景安是该所副所长。为了夺回“价格双轨制”的原创成果,他多次与徐景安联系,称能遇到徐景安这样的领导三生有幸。[39]
2007年9月24日,张维迎给徐景安写信说:“现在以讹传讹的事很多,更有人贼喊捉贼,你本来是最有发言权的,但好像你自己记的也不清楚,我现在把手头保留的《专家建议(三)》扫描给你,白纸黑字,我看谁还能找(到)比我这篇文章更早更清楚地论述双轨制改革思路的文章”,“我希望你能帮助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人的记忆有限,但白纸黑字的东西我们总该承认吧?否则有什么公道可言?”[40]
徐景安收到张维迎1984年4月21日写的文章扫描件,才发现张维迎2006年书中发表的《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一文,尽管题目与原先一样,但内容作了大量修改——按徐景安写的主报告作了重大修改,其目的是证明,他不仅是双轨制价格改革理论的发明者,还是双轨制价格改革操作方案的设计者——徐景安认为自己才是双轨制价格改革操作方案的设计者。[41]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4 10:35
不是不能发。是图片大小有限制。你从前不是也发过的么。。。
作者: 金豆豆 时间: 2023-1-24 10:35
搬个小板凳,继续围观更新。。。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4 17:17
谢谢!按过去方式,可能360浏览器问题,怎么也发不了。
不管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5 09:26
徐景安认为,张维迎将“价格双轨制”的功劳归他一个人,这是挑起争论的起因,并在回信中批评张维迎:“我觉得你在这件事的处理上是有缺陷的。不提华生,是不对的。对我的评价,我一直没有计较。但对你来说,在书中这样描述,难道没有可改进的地方?”“我的作用不仅仅使双轨制‘容易听进去’,而是具有了可操作性。”[42]
张维迎没有接受徐景安的意见,反而大动肝火。他们有一次见面,徐景安说:“维迎,究竟是我的主报告抄了你的,还是你抄了我的?”张维迎怒不可遏,竟然扬言要动手。[43]
徐景安对记者说:“维迎在理性问题的研究上造诣颇深,但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目标的理性人,往往会失去理性。”[44]
显然,理性的徐景安也被张维迎激怒了,才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5 09:27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5 09:30 编辑
那么,国务院领导如何评价徐景安写的会议成果报告《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
在2019年9月出版的《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中,国务院领导有两种批示,一种是枊红《影响改革进程的莫干山会议》文章中介绍的:
10月10日国务院领导批示:“‘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很开脑筋。总题目是如何使放、调结合,灵活运用;因势利导,既避免了大的震动,又可解决问题。广东的从改物价管理体制入手;江苏乡镇企业走过的路,协作煤价的下浮,及粮棉油大量搞超购价的结果带来了比例价,都实质上是放、调结合的成功事例。”[45]
另一种是徐景安《改革激情与务实精神》一文中介绍的:
10月10日国务院领导批示:“‘价格改革的两种思路’很开脑筋。总题目是如何使放、调结合,灵活运用;因势利导,既避免了大的震动,又可解决问题。”[46]
徐景安先生故意删除了国务院领导批示中“广东从改物价管理体制入手;江苏乡镇企业走过的路”的内容,以便突出“‘价格双轨制’成为国策,我起了关键性的作用”[47]。 但他在2012年1月19日接受香港商报记者采访时,仍有广东、江苏先行一步成功实践的内容。
徐景安是中国有名的对策专家,他的存在价值一度被抹除而感到不满甚至愤怒。同理,广东先走一步“杀出一条血路来”的地方干部和对策专家们,他们的历史贡献被主流的双轨制叙事抹除,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3-1-25 13:39
学习了
请教楼主 1、双轨制是必须的不能越过的么?
2、是这些理论文章促成了双轨制的实际操作吗?
3、当前官方如何评价双轨制?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5 20:37
1、双轨制是一个不合理、腐败状态;
2、双轨制理论是事后总结、追认的,目前中国就处在这种状态。
3、眼下主流的“顶层设计”,就是双轨制推广者造成的,官方沉醉在双轨制状态中,不顾底层现实,眼睛向上,整天闭门造车编制新名词,歌颂伟大时代,会议治国,文件治国,讲话治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6 09:49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6 09:52 编辑
05
“摸着石头过河”与分布式治理
莫干山会议前,张维迎没见过中国南方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最初的16年——1978年至1994年,有10年时间张维迎是“不在场的缺席者”。
1979年到1984年初,张维迎在西北大学读书;1990年到1994年,张维迎在英国读书。他只在1984年至1990年之间6年在远离市场经济的北京工作。[48]万万没想到,他1994年回国之后,竟然回溯性地公开追认——自己对中国改革开放发挥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1992年末张维迎在牛津大学读博士时,我的人生第二次转型:辞去编辑记者之职,到广东太阳神集团任总经理助理及CI战略部主任,为总结推广这家中国第一个成功导入CI战略的企业,我在日式CI的基础上,提出听觉识别和文本识别。2008年张维迎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时,我50岁第三次转型:为名老中医编写现象级畅销图书,学中医自治,写作出版《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我一直生活工作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是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在此我再次申请明,张维迎积极推广市场经济,反对***干预市场,高扬企业家精神,这些我非常赞成。
但是,他和一批人为了争取诺贝尔经济学奖而篡改历史,无限夸大“价格双轨制”和莫干山会议的历史作用,已经对中国改革开放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争夺“价格双轨制”的发明权,概念决定论,文章决定论,会议决定论,书本决定论,文件决定论大行其道,导致不顾底层现实,否定“摸着石头过河”,只会眼睛向上、闭门造车的“顶层设计”之风成为主流。
改革开放大倒退与争夺双轨制发明权造成的不良风气紧密相关。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7 09:21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7 09:24 编辑
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市场经济自下而上的“生成性”带来的,而不是计划经济自上而下的“转轨性”带来的。根本就不存在一条现成的市场之轨,等待着计划经济的列车听到顶层指令后转轨。
广东人称“价格双轨制”带有计划经济的“原劣”。[49]我的老领导王利文将“双轨”带来的“过渡危机”称为“双轨病”[50]。连莫干山会议的组织者、主报告撰写人徐景安都认为:“‘价格双轨制’,既不符计划价格理论,更不是市场价格理论,这算什么‘经济理论’呢?一种物资两种价格,为倒卖倒买大开方便之门,产生了我国改革进程第一次大腐败,所以曾被经济理论界批得狗屎不如。”[51]
徐景安是对策研究专家,在中央和地方都工作过,我相信他对中国国情比很多人都了解。
事实上,因为有邓小平多次南巡,有习仲勋、任仲夷、林若等领导的地方设计,有卓烱的商品经济理论等等,才让先走一步的广东发展壮大了市场经济,使国家渡过“转轨”危机。
“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哲学,是建立在不确定性基础上的,似乎通俗易懂,但真正深刻理解它需要很高的智慧。见证过多次顶层设计的政治运动如“大跃进”“文革”等祸害的人,就比较容易明白。经历过三年新冠疫情的中国人,也能从肉眼看不见的快速进化的新冠病毒上,领悟到世界的不确性本质。
“摸着石头过河”和“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说的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不管姓“资”姓“社”,不争论,不被一切名相所困的改革开放哲学。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3-1-27 12:44
常有人说,中国脱离计划经济的最大特征,就是实行了“双轨制”。
双轨制的负面效应有目共睹,不去说了。但它没有积极作用吗?如让国有企业逐渐适应市场,确保国家的核心利益等,也应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一种体现吧?否则其发明权会那么重要?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7 16:45
正好相反,中国没有脱离计划经济,最大特征就是实行了“双轨制”。
现在国进民退多年,是改革开放大倒退。
我写此文目的——重新发现改革开放。
眼下中国需要政治体制改革。
吴敬琏的说法是: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
日本明治维新所以成功,就是让私企成为国家的经济主体。
中国的国企是靠垄断生存的,越少越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8 10:45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3-1-28 10:47 编辑
“摸着石头过河”是比地平线更低的底层哲学,是地方性、全民性的哲学,是放权地方设计,鼓励人人发家致富,团结一致向前看,使亿万个“臭皮匠”智慧闪光的分布式治理哲学。
何谓分布式治理?何谓集权式治理?
KK——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他的名著《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中,揭示了众多生物的成功之道:分布式治理。KK认为,蜜蜂是“一个由两万个群氓合并的整体”。[52]“一个斑点大的蜜蜂大脑,只有6天的记忆,而作为整体的巢蜂所有的记忆时间是3个月,是一只蜜蜂平均寿命的两倍。”[53]
蜜蜂的成功之道就是分布式治理。
对中国改革开放而言,分布式治理就是让全国亿万颗脑袋一齐开动的治理方式,集权式治理就是只让张维迎、华生等少数顶层专家决策的治理方式。
邓小平两次在高层提及“傻子瓜子”年广久,具有深刻的分布式隐喻:希望建立一种市场和社会制度,让底层如年广久的个体户,智力如“傻子”的人,都有自我设计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决策权、发展权和话语权不能集中在少数像张维迎、华生这样的顶层专家手中。
作者: 六镇 时间: 2023-1-28 10:49
理儿或许是这样,但做起来艰难,不成。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3-1-29 17:10
当然很难。现在只能刺破双轨制幻象,重新发现改革开放。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3-1-29 17:18
双轨制应该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必然的阶段。
原来中国的商品都有计划的价格,国家经济是按照这个价格作为基本标的进行流通的。但是市场一开放,马上就产生了市场价格,或高或低。因为计划价格还在有效运营,所以中间就产生了价格寻租的空间,批条子赚钱的现象。
但中国的市场价格,慢慢就取代了主流的定价权了。
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双轨制?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11:01
“双轨现象”是制度变迁时不可避免的、短暂的过渡现象,可怕的是“双轨制学派”将它“制度化”、“扩大化”、“结构化”,变成了永远固定不变的“全面双轨制”,为此刻意传言和争夺诺贝尔经济学奖,借国际经济学界最高奖项的权威为“全面双轨制”加持。
注意:是“双轨现象 ”,不应叫“双轨制”,将其制度化,结构化,然后争着去拿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11:02
问好!多日不见。我在埋头写书。现在将前面完成的部分发上来。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11:03
“双轨现象”是制度变迁时不可避免的、短暂的过渡现象,可怕的是“双轨制学派”将它“制度化”、“扩大化”、“结构化”,变成了永远固定不变的“全面双轨制”,为此刻意传言和争夺诺贝尔经济学奖,借国际经济学界最高奖项的权威为“全面双轨制”加持。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4-1-17 11:05
童老师再写改革开放回忆录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4-1-17 11:29
真的没看到哪里有什么“全面双轨制”。
双轨制并不是一个好的结构,已经被市场经济取代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17:15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谈共同富裕:
1、如果医疗看病继续执行“双轨制”,对老百姓的免费医疗都无动于衷,老百姓住院自费只能倾家荡产债台高筑!有什么资格谈共同富裕?
2、如果养老金退休待遇“双轨制”继续下去,两极分化越演越烈,同工龄同学历行业不同,养老金却三六九等天壤之别!又有什么资格谈共同富裕?
3、如果同在一个城市,只有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有创卫奖、精神文明奖、物业补贴和菜蓝子补贴,而企业退休人员却一分钱没有,这就是拥权自肥,以权谋私的特权阶层所为!还有什么资格谈共同富裕?
4、死亡丧葬抚恤金机关事业退休人员享受40个月的待遇,而企业退休人员却只能享受9个月工资待遇。既然连死亡抚恤金都天差地别,那就别谈什么共同富裕!
天知地知 你知我知,逗老百姓开心玩耍,已经扯下了遮羞布。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17:16
我手机发表一次图,发第二张,又不行了。
作者: 宽兮绰兮 时间: 2024-1-17 20:39
这个看懂了,这个是重点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4-1-17 20:56
赞!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