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从阳明心学之“四句教”,探索“以心为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1
标题: 从阳明心学之“四句教”,探索“以心为法”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19:41 编辑

       关于修心,段教授帖子有一段讨论,我认为问心为主,读典印证。论金版主问:问的什么心?---------------  这个问题不好一句话回答。用的时候简单,写起来就麻烦了。试试从阳明先生的四句教开始。


    “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从问心的角度,儒家的阳明心学,和禅宗的自性说,有相似之处。

  【无善无恶心之体】,最高层的心体,佛家称为如来藏或自性。
  这个心体无法用五感去体会感悟。先不管佛经或阳明心学怎么说,个人认为,只有在极度专注,心无杂念,忘记了自己时,才可能发现这个心体。这个心体得来的认知,往往超出人的经验和体悟。
  这个结论,可以由现实中许多超经验的现象证明。比如第六感,直觉,超水平发挥,禅境。。。等等。
  一个人如果能长期保持这种状态,将是一个犀利无比的人。

  这种极度专注而不昏的状态,据说禅定可以达到。非禅定的生活中,动态也可以达到。因为无思无虑,物我两忘,故也不思善不思恶。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3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19:33 编辑

      四句话里,最有感觉的除了第一句,还有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阳明先生说他的良知,是【百死千生挣来】,这样说的话,很象我以为的心戒。

  阳明先生拒绝承认是禅门中人,我是能理解的。
  因为他的一切认知,都是自己成长的必然结果,与宗教没有关系。他这样积极入世、奋力的人,绝无可能接受宗教中普遍存在的虚无主义和暮气。也许不是宗教的问题,而是信仰者精神依附于宗教形成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4
      很显然,他不是宗教信仰者,而是一个发掘自己、探索生命的人,是自己的主人,不受思想控制,包括宗教控制。
      人的认知是会改变的,如果以前,我也分不清他是禅门中人还是儒家弟子,那么写这个帖子的时候,我确定,他是正宗的儒家人。正如这一刻,我无比明确的知道,我也是儒家弟子,一脉相承的中国书生。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5
       心戒是怎么产生的,经【百死千生】产生的。
       心戒不是学来的戒律,不是任何外部强加的戒条,发自于内,依此执行,才会宁静。反之,必会陷于苦中:【一朝入凡尘,必经百千劫】(那江语)。
       心戒,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有取舍和善恶之别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6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19:43 编辑

       经百死千生,心受到狠狠的打击,才发现这个世界,事物有自己的轨迹。
  作为一个渺小的人, 纵使你锥心泣血,心碎成片,粉身碎骨,终是毫无意义的自我折磨。无一物可得,无一法可得。
  此层在说“空”。它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欲望如雪水般融化。空可生净,去执。

  但这只是心死。停留在此处,会没有活力。
  宗教,被很多人批评为麻醉剂,是有道理的。因为许多人信仰宗教的方式,仅仅可以镇痛,心理解压,但不能解决困境。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7
      空,于心戒的产生方面,就是去执。良知的产生,到这里算是完成了一半。。。这一层说的是一个人心灵成长过程,刚好符合佛家体悟灭的过程。
      小乘认为大乘没有具体的修法,尽是类似于心灵鸡汤的语言,可是,心灵的成长,本来就没有具体修法。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48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19:44 编辑

       小乘的去执,是观。大乘的去执,是炼心。。。观有具体方法,观十二因缘,观缘起。
       炼心没有具体方法,需要入世,红尘炼心。。。坐在家里,修不了大乘。
       如果已经历红尘,却看不懂佛经,那么就是没活明白,契入不了佛经。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0
     如果把空作为麻醉剂,而不是去解决问题,那么只能起到麻醉的作用,不能起到应该有的去执后的明净作用。
   
     体悟到空的人,可能会有意无意无师自通地、用缘起法和十二因缘,较为客观,少情绪化。有一定的洞察力和预见性。不容易被欲望摆布。
     但,用到这些方法,却不一定知道用的是缘起和十二因缘。知道理论的未必会用,会用的未必知道佛经里有这两个理论。所以,我认为佛学是人学,即使佛法没有西来,人的精神成长,也会按这个方向走。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2
      心如枯井,失去生机。这是空到触底了。
  生机是怎么恢复的?
  
  或许是因为看到别人的苦,物伤其类,于是伸出援手。
  或许是种花,花草的生长茂盛,天天惦记着它们。
  或许是家人的温情呵护。

  这一些,在心极度枯寂后,会被放大。象一颗小苗苗,慢慢萌发生机。生机的萌发过程,也同时伴生仁心。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3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20:32 编辑

       仁心的产生,补足了心戒的另一半。于是就成了这样:【空】或者说【心死】,给心戒提供了冷静客观。【有】给心戒提供了仁心。心戒的内容,就是这么产生的。不作恶,言有戒,行有止。

       生机的恢复,与佛学里提到的善根,应该有很大关系。据说有善根者容易入道,在重新萌发生机的过程中,这个善意,非常重要。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

      体悟空,就是看到这一个按照轨迹运行的残酷的世界。此时,即可能往无情断灭空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往有情珍惜爱护的方向走。有情,即仁。。。有无善根,或许会在此时成为分水岭。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5
本帖最后由 浅浅珍珠蓝 于 2022-12-12 19:57 编辑

        心戒一旦产生,即可问心而行。也就是一个人产生了自己的法。即向内求法。
  经曰:迷与悟一念间,问心即知。

  阳明先生说的致良知,与此过程相似。
  所以我认为,良知即心戒。

  此时,你不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

  【知善知恶是良知】。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6
        四句教第二句和第四句,就没那么打眼了。
  【有善有恶意之动】就是在说,善恶之别,有意识参与。不是第一层那种无善无恶的状态。
  对于产生心戒的人来说,这句可有可无,因为不会随欲望而行。善恶之别,较为靠谱。
  对没有产生心戒的,就要注意了,因为你的判断,很可能是杂有私欲不客观的。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6
       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是说的致良知后,知行合一。诸恶不作,众善奉行。
  格物的释义:
  1.穷究事物的道理。 2.纠正人的行为。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8:59
      真传一句话,虚传万卷书。 个人认为,四句教符合禅理,没有漏洞。是一个切实可行,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体系,也是靠谱的修行方法。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2-12-12 19:18
喜欢阳明心法,知行合一,无为而治……^_^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9:24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2-12-12 19:18
喜欢阳明心法,知行合一,无为而治……^_^

同喜欢~谢谢灭零:)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2 19:54
我的问心,修心,就是这么来的。对自己有用。是否是真正的心学和佛学,那肯定不知道呀,掐而知之。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2 21:26
明天再看看。打个卡。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12 22:42
虽然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很艰深,但我还是看完了。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0:43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2-12 22:42
虽然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很艰深,但我还是看完了。

谢谢~主帖说的是专注,跟帖说的是专注的方法。:)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02
你的关键词是
问心  


心戒
仁心
描述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经历百千劫——体悟空性——向善生心(仁心)——产生心戒
所以遇事就问心,其实问的是仁心。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23
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谈的是儒还是佛。
儒者,就是秩序。
佛者,看的是缘起,用知识和经验理解现象,用本心空寂知道本质。
所以一说问心,就要问,问的是什么心。问的是仁心,是因为有心戒,所谓心戒,就是先要知善知恶,近善远恶,而善恶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所以你的问心,应该停留在现象的层面。也就是知识经验界。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2:26
论金 发表于 2022-12-13 12:02
你的关键词是
问心  

       顺序是这个顺序。问心即是安已心。和以前的区别,就是去掉了大部分私欲的影响。是不是仁就不知道。。。这个去掉私欲的【私欲】,不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私欲。
      阿含经曰:离欲,心乐清静解脱。。很象这种状态。
      原经文如下:佛告比丘:「若比丘于空闲处树下坐,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2:29
论金 发表于 2022-12-13 12:23
所以,我也不知道你谈的是儒还是佛。
儒者,就是秩序。
佛者,看的是缘起,用知识和经验理解现象,用本心 ...

不是用知识和经验,是自动产生。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31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3 12:26
顺序是这个顺序。问心即是安已心。和以前的区别,就是去掉了大部分私欲的影响。是不是仁就不知道 ...

这个欲字,可以用心瘾来解释。欲望这个词太粗了,私欲这个词有点狭隘,心瘾比较准确,不论是出于习惯,还是本能欲望,或者各种情绪,让你生出各种心,要去满足它,产生种种念想,冲动,这种心瘾,都要静观远离,而得清净。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2:31
按说,我应该属于儒派,但修心,好象与价值观没什么关系,三派都差不多。心戒不是外界灌进去的,是自动产生,也没有明确的戒律,但知道怎么做。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33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3 12:29
不是用知识和经验,是自动产生。

有了经验,你才能自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知之,自动产生的,是天性,好比眼睛看到有袭来之物,不由自主会闭上一样。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35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3 12:31
按说,我应该属于儒派,但修心,好象与价值观没什么关系,三派都差不多。心戒不是外界灌进去的,是自动产生 ...

向善远恶的选择。
事事能如此,需要时时的克制训练。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2:39
论金 发表于 2022-12-13 12:33
有了经验,你才能自动。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知之,自动产生的,是天性,好比眼睛看到有袭来之物,不由自 ...

欲望极少,就会知行合一。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12:41
论金 发表于 2022-12-13 12:35
向善远恶的选择。
事事能如此,需要时时的克制训练。

克制,我想起减肥,制定计划,就减成了。并没有别人说的戒掉什么时阻力那么大,稍克制一下就行。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12:46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3 12:41
克制,我想起减肥,制定计划,就减成了。并没有别人说的戒掉什么时阻力那么大,稍克制一下就行。

知易行难。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13 19:05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3 10:43
谢谢~主帖说的是专注,跟帖说的是专注的方法。:)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08
哦,浅浅蓝,看了上面你说的,要深入的话就是千头万绪。惟,想说的是,只是我个人意见,佛学的心性和儒学的心性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修养的功夫也还是不同。这方面的联系和区别,还是得谨慎些。但还是说一句:浅浅蓝,进步很大,给你点赞。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23:04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13 22:08
哦,浅浅蓝,看了上面你说的,要深入的话就是千头万绪。惟,想说的是,只是我个人意见,佛学的心性和儒学的 ...

谢谢认真对待~确实不知道三家修心的不同,期待解惑。:)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2-12-13 23:31
知行合一。知和行之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4 11:13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2-12-13 23:31
知行合一。知和行之间,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与欲望有关。欲望浅,或动力足够,可能就容易克制原来的习惯。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