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由无蕊《性善别无选择-读《孟子》告子篇》说开去 [打印本页]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12
标题: 由无蕊《性善别无选择-读《孟子》告子篇》说开去
本帖最后由 啊哩哩啊 于 2022-12-9 23:04 编辑

前几天,读了无蕊的《性善别无选择-读《孟子》告子篇》,颇多感触。我也把《告子篇》及其他再读了一遍,引起诸多感想。有一搭没一搭每天写上几句,回头一看,没想到写了不少。不是认真作文,也就是随想随记的一些无章乱绪。本想自娱自乐,但本篇自读无芯文起,想来也当发来与同好切磋。意未尽,文未完,且发且续,尽兴则收吧。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13
仔细读来,《告子篇》其实很有意思。告子提出的问题很在理:“如果把性比作杞柳,那么,义就如同杞柳编制成的杯盘,仁义与人性的关系,就像杞柳和杯盘的关系一样”。而孟子的回答就显得有点强词夺理:“你是要顺着杞柳的天性把它做成杯盘呢,还是要损害杞柳的天性将之做成杯盘?损害杞柳的天性将之做成杯盘,就如同损害人的天性来成就仁义,引领天下人给仁义带来灾难,就是告子你这种言论”。

以今天的眼光看,孟子在逻辑上有点犯浑,一会把性当成本质属性,一会又似乎当成本质属性的外在形式。这种论证方法使得孟子的“性”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上游移不定,导致后世对于类似概念的确切含义争论不休。类似的逻辑上的问题在孟子的论述中并不少见。

告子说:“性就像激流,东边决口就东流,西边决口就西流,人性不分善与不善,就像水流本身是不分东西的”。孟子说:“水流是不分东西,但分上下。人性的善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是其势使然。”这段,告子说的是人性与善不是一回事,孟子说的是人性的善的秉性是天然的,不善是因外部条件变化而导致的。告子是以人性如水来比喻人性本无善恶,善恶是因为外部条件而产生;孟子却是以水顺势而下的必然性来证明如水的人性必然是善的。孟子有点诡辩的味道。

告子说;”天生的就称作性“,孟子就给告子下套:“天生的性叫天性,是不是就像白色的叫白呢?”,告子不假思索便上钩了,其实孟子在这里给白的定义本就是错的,同语反复不能作为定义,然后孟子便开始类比:”白羽的白,白雪的白,白玉的白都是一样的白吗?“,告子当然会说”是的“,”那就是说,狗的天性和牛的天性一样,牛的天性和人的天性一样?”告子就无言以对了。

实际上,告子说的“性”和孟子说的“性”不是一回事。在定义没有取得共识的的前提下辩论,只能是鸡同鸭讲。看到有些文章批驳告子只考虑了人的自然属性,赞扬孟子给人性加上了道德属性。就论证方法来说,孟子其实属于诡辩:性,天性,这里是作为人或生物的本质属性的一个概念,而白色,是本质属性表现出的外在形式,相对本质属性是次一级的概念,天性和白色并不是同类概念,不能类比。但这一段辩论确实带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人的天性到底是动物性的还是具有文化的道德的属性?或者说,人性里显示出的文化属性到底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14
以今人的眼光看,孟子等先秦诸家在辩论说理时,常会发生逻辑混乱的情况,像《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里那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辩论,庄子就陷入诡辩的泥淖。特别是概念内涵的含混不清吗,给后世造成了很多困惑;当然,换个角度说,这也不一定就是坏事,诸多概念的澄清和演绎也带来了理论和思想的深化。但抛开论辩逻辑问题,就思想性来说,孟子对儒家思想确实贡献巨大,提出了诸多深刻的命题,影响深远。而将人性赋予文化和道德属性以区别于动物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是一种进步。

仁是孔子创始的儒家的核心概念,虽然孔子在很多场合说仁,都是在框定仁这个概念的外延,丰富其内涵,但就是没有给仁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仁就是爱人,先从亲亲,也就是爱亲人开始;然后扩大范围,对世人怀恻隐之心,也就是同情心;然后推而广之,有同理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以仁为核心,以礼、义、智、信、孝、悌、忠、恕为准则建立起了一个道德体系,由爱身边的亲人扩展到爱世人,爱民,博爱。虽然《论语》里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论语》等早期儒家著作里,其实已经把仁说得比较透的,什么是仁,什么不是仁,该如何做达到仁,人人做到仁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全交代了。

纵观《论语》等早期儒家文献,孔子说仁说义说礼说德,皆是从人自身出发针对人的社会而言,并没有借鬼神,宗教或者超自然的东西来说事,“子不语怪力乱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点很可贵。古希腊哲学之所以奉泰勒斯为开山鼻祖,并不是他的“水是万物之源”的理论,而是他坚持从人类的理性出发,不以神话、宗教为动因,不以幻想、想象而是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去解释现象,去探究世界的本质,去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孔子在这方面不遑多让。早期儒家基本继承了孔子的传统,在理论构建中,坚持不掺杂进“怪力乱神”成分,树立了春秋战国以后的中国社会人文主义精神。不过,儒家学说以及诸子百家都摆脱不了一个倾向:理论学说都为实际生活需要特别是政治需要而创制,因此就难做到客观,超脱,不受现实的牵制。中国的传统思想理论价值会因政治需要而被不断地重新估值,概因没有一种超越世相的立场超然的形而上学理论,也就失去了批判现实的立足点。这也是不少人诟病中国没有哲学的一个理由。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15
早期儒家的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到了西汉,特别是董仲舒时期,就变味了。董仲舒开始的两汉儒生把谶纬,阴阳五行等神话宗教因素揉进儒家学说,使得儒学掺进了神学味道,儒家有了方士、巫师的姿势,儒学变成了儒教。而“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使儒学一家独大,实际是破坏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生态,导致思想界学术界长期的近亲繁殖,难有独创性思想的出生。两汉以后,历朝虽明令禁止在经学中加入谶纬说,但纵观中华文明几千年发展历史,在思维方式上,还是未能彻底摆脱巫术思维,导致逻辑思维理论发展滞后。这是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灿烂辉煌而逻辑思维的科学理论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两汉时期对先秦思想理论的巫术化运动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

秦亡汉兴之后,受焚书坑儒影响,先秦典籍存世稀少。孔壁遗书发现之后,儒家经典分成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孔安国开启的不只是重新发现经典之门,还打开了两汉大规模造假作伪之门。由此看,把儒家精神的歪曲归罪于董仲舒等两汉儒生,也不尽然,还须从社会结构的发展和文化流变来探究。毕竟,一个民族特质的形成,既有偶然事件的影响,更多的却是有必然因素的作用。两汉之后,儒学式微,佛学东渐,儒释道杂糅,固然有其社会发展的因素,但两汉儒学无力支撑国人精神需求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20
孔子说仁也说义,但并没有把仁和义结合起来说。义者宜也。在孔子那里,仁是最高道德原则,义是符合仁的标准的行为规范,是仁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孟子则把仁和义合起来成为一个概念:仁义。孟子的理论核心就是仁义两字。《礼记。曲礼上》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孔颖达疏:“仁是施恩及物,义是裁断合宜”。孔颖达之说,看似有理,但我看来,不合孔孟原意。仁并非是一种行为或行为准则,在孔子和孟子那里,是道德理念,是基本原则,义则是践行仁的形式。孟子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仁是本,是根基,是最高理念,因义得以实践;义是体,是仁实施的途径,是以仁为原则的行为规范,因仁而获得正当性。

孟子虽然把仁义合成一个概念,但两者地位却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从属关系,仁为体,义为用。而把仁义对举作为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则就把理念和实践融为一体,把抽象的道德原则转化成现实可行的道德规范,这就使儒学成为一种实践哲学,后来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概源于此。西方从苏格拉底开始,建立了多种道德哲学理论体系,但真正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还是基督教神学的宗教道德理论;而儒学的道德哲学却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年,不能不说,儒家的实践哲学更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社会生活有着实际的影响。

孟子对儒学最大的贡献,大概是在于把仁义深化到心性上,也就是人的精神上去探讨,而建构起儒学的心性论。孔子讲“下学上达”,学人事尽天命,讲“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闻也”,可见,性与天道不可言不可闻,是形而上者;仁可言可闻,属于形而下者。在孔子时代,仁还是停留在器用的层面。

但是孔子的学生们把仁提高到了形而上的位置。荀子曾在《非十二子》篇里批评子思、孟子“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月而无解。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意思是子思、孟子之流根据以前旧理论来编造新学说,称之为<五行>,这个学说乖僻违背常理,幽深隐晦而无法说清,虽自圆其说却无定解。粉饰其辞敬之为先师孔子真正的言论。子思提倡,孟子附和。荀子其实是有点实用主义,反感抽象理论,因此批了好多人,其中一条通用的理由是说他们”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22
荀子提到的《五行》,历史上儒家典籍里从没见过,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1993年湖北郭店战国楚墓出土文的竹简里发现了确有《五行》,这篇里,明确提出仁、智、义、礼、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heng,功夫,本领),不形于内谓之行(xing,行为)“,”德之行(heng,)五,和谓之德;四行(heng)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五行》被认为是子思的作品,那么,孟子性善论该u是子思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到子思这里,仁智义礼已经被归纳到“道”的范畴,而道也被分成了“人道”和“天道”。

孟子的性善论古往今来已经讨论很多,是非功过各有评说。主要有两种说法:天性本就是善的,或,天性里存在着向善的功能。《告子》篇里,孟子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似乎性有为善之能;后面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也就是说仁义礼智是内生的,是人的心灵天生就有的。这其实就是子思《五行》篇思想的发展,就是仁义礼智形于内的详解。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8 21:33
啊哩的“不写则已”系列。欣赏了
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时间: 2022-12-8 21:35
信息量太大了。我看不懂……表情:呆滞。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43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2-8 21:33
啊哩的“不写则已”系列。欣赏了

有陶然兄欣赏,就有了续写的动力。我就时不时来写几句,看看能不能抛砖引玉,或发掘出点新意来。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44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2-12-8 21:35
信息量太大了。我看不懂……表情:呆滞。

我姑妄写之,你姑妄读之,或姑妄略之,哈哈

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时间: 2022-12-8 21:49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8 21:44
我姑妄写之,你姑妄读之,或姑妄略之,哈哈

阿狸写的必须读。读不懂就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表情:敏而好学。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1:52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2-12-8 21:49
阿狸写的必须读。读不懂就再读一遍。直到读懂为止……表情:敏而好学。

好吧,不懂你就打个响指,我立马碎步水袖迤逦而来,哈哈

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时间: 2022-12-8 21:59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8 21:52
好吧,不懂你就打个响指,我立马碎步水袖迤逦而来,哈哈

性善别无选择,这句怎么解,在哪里断句……表情:打个响指。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8 22:08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2-12-8 21:59
性善别无选择,这句怎么解,在哪里断句……表情:打个响指。

这是无芯的句子吧?他的意思大概就是:性善,别无选择。他可能是从性本善,人的天性本就是善的这点出发来说的。如果人的天性本就是善的,行善就是顺应天命,就是替天行道,从人安身立命的角度来说,确实别无选择,不然就是逆天,就是无道。作恶折寿之说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22-12-8 22:16
明天电脑看看。睡了。晚安,啊哩,好久不见,一切安好!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8 23:15
混论坛的正确姿态。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22-12-9 05:07
忘了说,是:无蕊。不是:无芯。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9 12:02
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铄,也就是说仁义礼智是内生的,是人的心灵天生就有的。
-------------------------------------------------------------
长知识了。这段很认同。。。。个人认为,他们没有诡辩,是入静的程度不一样,见到的心性就不一样。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9 12:09
纯粹的仁并不好得,发自内心,还能【虽千万人,亦往矣】,这样的人,证悟了空性。

告子认为天性不分善与不善,楼主认为这种认识引发了疑问:【人的天性到底是动物性的还是具有文化的道德的属性?】如果只到这个层次的话,告子的层次要低得多。就是从社会观察来见人性,是思维,是认知,而非发自于真心。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9 12:12
入静到一定程度,会触碰到自己的真心,然后回归现实时,会自动产生仁。这的确是人天生的道德系统。不需要经过教育培养。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9 21:13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8 21:43
有陶然兄欣赏,就有了续写的动力。我就时不时来写几句,看看能不能抛砖引玉,或发掘出点新意来。

期待续篇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2:53
性本善论和性向善论各有其理,到现在都没定论。孟子的性善论牵涉到几个关键的字:性,情,心,命,道,善等,在不同的语境皆有不同的解释。理清这些概念,对孟子的心性学是有益的。

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里有一篇《性自命出》,对理解孟子的心性说颇有帮助。文中提出:“喜怒哀乐之气,性也”,“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好恶,性也;善或不善,性也”;“道四术,唯人道可道”;《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结合其他儒家文献,可以梳理出孟子性善论的大致理路:

人的生命是天赋予的(命自天降),人的天性是生命自带的属性(性自命出),人的情感是由天性而来(情生于性),人道是因情感而生(道始于情);道分天道人道,天道不可说,人道可说;性是天生的,是人的先天状态,心则是人的后天状态,心性其实不二,是人天赋秉性的一体两面(凡人虽有性,心亡奠志)。仁义礼智发端于内心(所以称之为“四端”),内心的仁义礼智完备、协调、适中地表现出来,就是善(四行和谓之善),就是达致人道;心性不二,所以,性是善的,也可理解为,性存善根。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2:53
再来对比一下荀子的性恶论,可以看出荀子和孟子的分歧所在:荀子再《性恶》篇里开宗明义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因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人的天性“生而有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总而言之,人的天性充满着欲望,如果顺着人的欲望发展,好利就导致争夺而让谦让消失,疾恶就导致伤害而使忠信消失,好色就导致淫乱而使礼义消失。仁义礼智信等确实是善的,但不是随天性而来的,是后天从外部人为教化而来的,伪者,不是假的意思,而是非天真,非自然的意思。所以,荀子与孟子性恶论性善论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天性里有没有包含道德属性。共同点是,都肯定仁义礼智信是善。

以今天的眼光看,我认为荀子之论是比较符合客观事实的。人的自然的天性其实就是动物性的,欲望、情感都是天然的;道德其实是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是后天的。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2:54
对善的理解,可以比较一下中西文化,很有意思。中国文化里的善,是肯定,是好的意思,《邹忌讽齐王纳谏》里,“王曰:善”;也有擅长的意思,善读,善学,善射;还有完美,圆满的意思,还有完美的意思,尽善尽美。而在儒家道德哲学的语境里,善就与天性,良知,良心有关,是性的完美。于天道层面,就是完美的德性;于人道层面,就是显现仁义礼智信。“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中国社会的善,就是与道德有关。

而在古希腊哲学里,苏格拉底也说善,但这个善不完全是道德伦理层面的,知识就是美德,就是至善。因为懂得普遍的真理的知识,就能明辨是非,就能具备美德。而要掌握知识,就要求真。所以,古希腊以来的西方社会,对善的认识与中国社会不同,在道德与真理有悖时,他们会选择真理而放弃道德。真善美是一体的。特别是在基督教影响西方社会以后,真善美具有了神性,更不是人性道德层面的了。

比较起来很有意思的是,后来的程朱理学似乎颇有点苏格拉底的味道:格物致知,先知后行,致知才能明理,明理才能修德,修德才能超凡入圣,所以,朱熹就提出了“居敬涵养,格物穷理,立志笃行“,所以,程朱一派的道德修养是由外而内。而王阳明则是继承了孟子的传统,理在内心,在人的天性,良知在心。“仁义礼智是性之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予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分明,即万物灿然”。也就是道德修养是由内而外,不该去格物致知,而该去向内心求索。这便是孟子所谓“养吾浩然之气”。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分歧,还是在于对人性的认识不同。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2:57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9 12:12
入静到一定程度,会触碰到自己的真心,然后回归现实时,会自动产生仁。这的确是人天生的道德系统。不需要经 ...

浅浅蓝好久不见啊。看来你一直在认真学习,进步很大。现在见识不同以往了。恭喜。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2:59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2-9 21:13
期待续篇

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奉旨接龙,哪怕狗尾续貂,虎头蛇尾,哈哈。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3:00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8 22:16
明天电脑看看。睡了。晚安,啊哩,好久不见,一切安好!

小蝶好,握握手拉拉勾,好久不i见,十分想念。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3:01
论金 发表于 2022-12-8 23:15
混论坛的正确姿态。

来说几句啊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9 23:03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2-9 05:07
忘了说,是:无蕊。不是:无芯。

哎,多亏你提醒,我检讨了一下,似乎有点强迫症的兆头。看着是无蕊,但写的时候就老是念着无芯。把人家名字搞错,有点无礼。我该向无蕊道歉。多谢提醒。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10 09:48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9 22:59
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奉旨接龙,哪怕狗尾续貂,虎头蛇尾,哈哈。

哈哈哈,谦虚使人发胖。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0 12:01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9 22:57
浅浅蓝好久不见啊。看来你一直在认真学习,进步很大。现在见识不同以往了。恭喜。

没有学什么,但人确实有变化,变化是一个过程。我以前有观察自己内心的习惯,现在只是想通了一些,能说出来而已。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0 12:17
【性本善论和性向善论各有其理,到现在都没定论。】
--------------------------------------------------------------
按佛家说法:自性生万法。
万法包括善法和恶法。但它本来的样子,在极度专注时,可以感觉到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就是象一面镜子,如实映照。庄子所谓【心如明镜,物来相应】。无善恶之别。
无善恶之别,只是它发挥作用的方式,并非没有善恶。一个人证悟空性后,欲望会变得很少,难得有作恶满足私欲的念头和行为。因为心会受折磨。但也有人的空比较特殊,他们的空完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作恶也会没有顾忌,可能被称为断灭空。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0 12:55
第23楼  人的自然的天性其实就是动物性的,欲望、情感都是天然的;道德其实是文化的发展带来的,是后天的。
-----------------------------------------------------------------------
这个论述的是人的动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窍以为是告子的层次,从世间法的角度,没错。
不过,在这一层之后,还有一层,是庄子的【心如明镜】。
心如明镜后再归现实,是六祖慧能的层次: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0 12:59
关于六祖慧能的【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窍以为,孔子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是这样。孟子的【虽千万人,亦往矣】的仁,也是这样。
他们三是一个层次的人。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2 21:22
看了前面两楼,写得好。看完再写写读后感。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32
浅浅珍珠蓝 发表于 2022-12-10 12:59
关于六祖慧能的【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窍以为,孔子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是这样。孟子的【虽千 ...

浅浅蓝的一些,我留后面再来说说我的认识。这几天我再续几句,看看能不能再互相启发。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33
论金 发表于 2022-12-12 21:22
看了前面两楼,写得好。看完再写写读后感。

明显在偷懒,霍霍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33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2-10 09:48
哈哈哈,谦虚使人发胖。

正在减肥,哈哈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2-12-13 22:42
混论坛的正确姿势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43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2-12-13 22:42
混论坛的正确姿势

一起来啊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2-12-13 22:44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13 22:43
一起来啊

好滴呀。
我看看要是得空也说说读后感。

作者: 啊哩哩啊    时间: 2022-12-13 22:46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2-12-13 22:44
好滴呀。
我看看要是得空也说说读后感。

也好滴呀,哈哈。我这几天有空再继续瞎说,你们使劲批就是。总比杞人忧天关心明天的太阳是否照常升起的要好。

作者: 浅浅珍珠蓝    时间: 2022-12-13 23:01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13 22:32
浅浅蓝的一些,我留后面再来说说我的认识。这几天我再续几句,看看能不能再互相启发。

衷心期待~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2-12-13 23:07
读了一下,洋洋洒洒,学贯中西,每一句都说在我的审美点上。
如此读各家之言,最有意思。
孟子、告子、荀子,再孔子,西方哲学,纵向读,横向读,对比读,延展读,这才是读书的正确姿势。
欣赏并敬佩。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2-13 23:33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13 22:33
明显在偷懒,霍霍

最近琐事多。静不下来看书看长点的帖子。
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时间: 2022-12-13 23:48
学习一下……^_^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2-14 21:44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2-12-13 22:33
正在减肥,哈哈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