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性善别无选择——读《孟子》告子篇 [打印本页]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10 14:47
标题: 性善别无选择——读《孟子》告子篇
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2-11-10 16:47 编辑







  《孟子》第六篇,着重讲人性,开篇与告子有几段交流
  告子说:人性好比树木,仁义好比木碗。孟子说:你能在不伤害树木的前提下制作木碗吗,你做不到,那么为了你所谓的仁义必将伤害天下人的性命,天下人必将与仁义为敌。
  告子说:人性好比流水,在东边开个口子就往东流,在西边开个口子就往西流。孟子说:水的确不分东西,但是分上下,人性的向善,好比水性的向下,水在外力压迫下也会向上,人可以违背人性也是如此。
  告子说:天生的就是性。孟子问:天生为白就是白么。告子说:是的。孟子问:白羽的白、白雪的白、白玉的白都是天生的,那么它们的白是一样的了。告子说:是的。孟子问:那么天给了狗性命,给了牛性命,给了人性命,狗、牛与人的性命也是一样的了。
  告子说:人要吃食要交媾,是天生的。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比如礼敬长者,因为他比我年长我就礼敬他,就好比一个人长得白我就觉得他白,这些是人家的年长与脸白决定的,与我本身没有什么相干。孟子说:按你的说法,马白与人白是一样的白,那么一匹年长的马与一个年长的人你会一样礼敬么。这里可见礼敬是内在的,告子不好作答,转而说内在:我的弟弟与别人的弟弟虽然都是弟弟,但我只爱我弟弟,这是由我的感情决定的,是内在的,楚国的长者与我国的长者我都礼敬,是因为他们同样当得起礼敬,与感情无关,所以是外在的。孟子说:别人的烤肉与自己的烤肉一样好吃,一样令人流口水,对于食物的嗜好是你所说的天性,难道天性也可以是外在的么。
  以上是我对这几段交流的理解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杞柳,天生之物,在这里是有生命的,并非木料,桮棬,则是木料制成的器物,用现代的说法,或为人之异化,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制成一个流水线上的机械手,这是对于生命的亵渎。孔子说子贡是个器,虽然是个美器,也不是夸人的话。孟子对仁义也有比喻,【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路是人走出来的,是仁的行为自然生成的规迹,”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仁义是活的,是内心驱动的,”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固守陈规终将违背仁义,而仁义自有其坚守,那便是水之下一般的,生死不能改易。在这里,以植物、以水设喻,取植物根于天地的自然生长,取水源源不断的奔流,是孟子述说其修养的两大手段
  孟子在离娄篇中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对照本篇的说法,则人心即人之安宅,人路即人之正路,何所谓人,行得正才可以谓之人,何所谓安,亦仁者乐山之谓也,水性就下之谓也,这个安是透过了个人生死关头的,是一代一代传承并不断向上的,所谓”生于幽谷,迁于乔木“,从穴居到当今,人类上升的势力是谁人所为,今后的发展又当何去何从,人是天生的,又是自主的,人的天生无以异于禽兽,人的自主使人成其为人,成其为大人,成其为可与天地并列为三的人,【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子归而求之,有余师。】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尽心下)
  道若大路,义为正路,道义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融合,再好的路,人不走也要荒掉,”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之谓也,如果让人选,谁人不选一条可持续的不断上升的正路而去选一条断头路呢
  在《公孙丑》篇中讲到拔苗助长,是孟子谈修养的精义所在,本篇讲牛山之木,同样精妙,更加具体,用的是相反的角度,拔苗助长是有意识的背道而驰的助长,牛山之木则是无意识间持续不断的伤害
  【孟子曰:“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櫱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复,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人见其禽兽也,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是岂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
  这里的夜气很有意思,人在夜里的深度睡眠中最能长养身体,连着熬几个夜,必然伤精神,久之必伤身体,这是人人都可以体会的。白日有意识地休息没有如此效力,也许其中稍有助长之意吧。这里的夜气无疑是顺乎自然顺乎天性的,可以理解为生命在夜间自我恢复以及生长的能力
  拔苗助长也是在谈及告子时引出,在与公孙丑讲不动心时,孟子说自己四十岁才做到不动心,而告子四十以前就做到了,于是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 ,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甞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公孙丑上)
  孟子自己也说气是难言的,志可以统领气,气也可以反过来裹挟志,就象将军可以指挥士兵,兵败如山倒时将军也只好跟着败退,儒者之志无疑是志于道,正道,”其为气也配义与道“,志道行义,久之,其气自然生成,行义而已矣,行义不要存一个取气养气的目的,因为这个气不从外来,是人行正道自然生成并越行越浩荡的,”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夷,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夷也,故好是懿德。’”】
  孟子言性善,尽在于此,仁义礼智都有其天然的种子,当然,心田里面也可以有其他的种子,人之所以为人,为什么在自己的田里种庄稼而除杂草,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么,孟子之世,百亩方能养活八口之家,如今稻子亩产可达千斤,一亩养活一人也有可能,这不正是育种与耕耘一代代的进步造就的么,农田里的种子决定着人的饥饱,心田里的种子则决定着人的善恶与人世的治乱,而恶与乱是一条堕落的断头路,人至于此,若心不昧,是别无选择的,这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了
  11/10


作者: 陶陶然然    时间: 2022-11-10 16:44
总的来说,读《孟子》比《论语》有气势,但有点以势压人的感觉,没有孔子平和温润。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1-10 18:04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
作者: 江小蝶    时间: 2022-11-10 19:53
哇哦。等我静下来再认真读。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11 08:26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1-10 16:44
总的来说,读《孟子》比《论语》有气势,但有点以势压人的感觉,没有孔子平和温润。

处在一个率兽食人的时代,平和才是一件怪事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11 08:31
论金 发表于 2022-11-10 18:04
这是一篇哲学论文。

孟子将孔门弟子没有笔录下来的东西和盘托出了,颜回死,孔子说天丧予,孟子算是来给孔子续命的吧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11 08:35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1-10 19:53
哇哦。等我静下来再认真读。

【那便是水之就下一般】这一句检查的时候将【就】字误删而应删的【的】字保留了,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笔误

作者: 论金    时间: 2022-11-13 12:27
无蕊 发表于 2022-11-11 08:31
孟子将孔门弟子没有笔录下来的东西和盘托出了,颜回死,孔子说天丧予,孟子算是来给孔子续命的吧

孟子爱论证,话更多。
这种论证的思维,为什么不在中国发展起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

作者: 无蕊    时间: 2022-11-14 08:13
论金 发表于 2022-11-13 12:27
孟子爱论证,话更多。
这种论证的思维,为什么不在中国发展起来,不知道经历了什么。

言传身教,自悟自修,外加印可。这种传承比纸面上的论证可靠,缺点是传起来比较难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