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3
|
读黄仲则《七夕怀容甫游采石》:人去庭空独立时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2-8-4 09:19 编辑
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公元1771年)七月初七,时年26岁的汪中乘舟赴江宁。这之前的大半年,他与黄仲则一直在时分时聚,唱和不断,这是他们一生中密切接触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一些优秀的唱和诗句就这样在浓浓的兄弟情义中喷薄而出,留存在中华诗歌史的记忆里。 当汪中的小舟经过采石山的时候,他去拜谒了太白楼。康熙二十三年的《江南通志》云:太白楼“始建于唐,复建于明。”唐元和年间(806-870年),采石就建起了谪仙楼,明正统五年(1440年)工部右侍郎周忱巡视江南,建清风亭于谪仙楼侧,祀太白像于楼上。清顺治年间,因游人点烟落火而毁。清康熙元年重建,改名为“太白楼”,成楼祠合璧,亦称唐李公青莲祠。他与黄仲则都敬仰李太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孤傲豪气,甚至做梦都要梦见李太白,因此,汪中是不会错过这样一个凭吊机会的。 也许他事先约好了黄仲则一起来凭吊的,但黄却不知什么缘由白天没有来到。七夕就是一种等待,有爱情的等待,也有友情的等待。汪中在等待好友不着的情况下,临离开时,题诗一首于壁上留给自己的朋友,之后,登舟而去,像一朵浮云般消失在烟雾飘渺的江水中。 《七夕采石登太白楼题壁留示仲则》: 李白乘舟弄月地,秋江见底石粼粼。 青天明月不改色,今日登楼无此人。 百年相乐得几日,咫尺东西各气结。 君见题诗问故人,飘若浮云已先发。 七夕之夜,23岁的黄仲则才匆匆赶到采石,他登上太白楼后,人去楼空,早已不见了汪中的影子,只有天空里的半轮明月朗照而下。微风流过稀稀拉拉的桐叶,漏壶之沙在不紧不慢的滴落,于是黄仲则在这个七夕之夜站立在太白楼的庭院里又陷入了冥思。之后,挥毫而就,题下了两首七言回应了汪中的七律: 《七夕怀容甫游采石》: 疏梧槭槭漏迟迟,人去庭空独立时。 羡尔万峰高处望,半轮凉月下蛾眉。 翘首千秋作赋才,青山迢递水潆洄。 夜深倘有横江鹤,好讯山东李白来。 已然站在楼顶的黄仲则仍然意犹未尽,外面的夜色朦胧,依稀可见白云越楼顶而过,波光粼粼的的江水绕过高峻的采石矶,汪中的留诗让他感觉到了海内有知己的温暖。在这样一个七夕之夜,我已经陶醉在江月之中了,那么你现在倚在那一片秋季的天空下呢?这种朋友的思念再一次激起他的诗情,于是一首七律便又呼之欲出: 《月下登太白楼和思复壁间见怀韵》: 白也高楼上切云,巉矶嶪嶪水粼粼。 先生去后为长句,海内于今有故人。 我亦能来醉江月,君从何处倚秋旻? 临流无限瑶华忆,咫尺风波未可陈。 至少有四个原因使他们之间的感情贴的很近,其一,二者都出身孤苦,家境贫寒。黄仲则4岁丧父,汪中7岁丧父,都赖寡母含辛茹苦的养大,二人都过早体验到了人世间的艰辛,对人生的看法很容易沟通,很容易产生共鸣;其二,都成名甚早,是当时顶尖的大才子。黄仲则16岁应童子试,武进县应试者3000人中名列第一,被称为奇才。汪中18岁以《射雁赋》应试,列扬州府第一名。其三,二者都是书生,都博览群书、勤奋好读。扬州民间有谚:“无书不读是汪中”;黄仲则亦“博通载籍”(包世臣语)。其四,都非常狂傲,不向权贵低头。黄仲则穷困潦倒,但“比贵人招之,拒不往也!”对权贵之宴请,向来冷眼相对;汪中之狂更是通过他对士大夫的“骂”表现出来,还说扬州城里,只有三个读书人,他排在第一。再加上他们仕途都不甚得志,在生活的重压下都过早的心力交瘁,因而又更多出一种书生之间惺惺相惜的心灵依赖。 由此可见,七夕并不只是专属于异性情人之间的,它也属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同性朋友、属于铁哥们,也许碰巧在这样一个七夕他们在等待、错失、留诗应和,也许这七夕之夜就本该属于志同道合者的挥毫泼墨、共鸣唱和。“人去庭空独立时”,本是人生的常态;而在七夕,似乎又多了一层人生如寄的无奈。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找不到更好的注释来表达黄仲则的心情了,就借用古诗十九首的这两句诗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吧。 20120823 参考书籍: 《两当轩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3月第1版。 《黄仲则年谱考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黄仲则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5月第1版 《新编汪中集》,田汉云点校,广陵书社2005 | |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