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关于宝钗的无情 [打印本页]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2:39
标题: 关于宝钗的无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0 12:46 编辑

利用中午时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在论坛里,谈政治肯定不行,谈风花雪月,除了对着自己对着虚构谈,好像也谈不下去。那么扯着熟悉的ID吵架,这样才有了互动的人气,风险也并存。最后是封的封删的删。
好不容易遇见一个热门的时事话题,倒是可以热闹一阵。但都不及吵架,看热闹的ID 多。
那么谈读书,论坛谈读书其实也不是真地读书,太冷僻了不行。因为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情,大家并不是热爱同一类书籍,你看的和我看的并不相同,因此引起共鸣的话题并不多。而且你推荐的书,也需要时间去看。这样也带不来互动。
选大家熟悉的题材,确实不容易。
偶尔谈谈四大名著啊,谈谈金庸古龙的武侠,谈谈张爱玲林徽因谈谈王家卫啥的,估计还有人参与。
谈读书无非是故纸堆里抄抄捡捡,在抄抄捡捡中,也有些眼前一亮的思考,也是好的。

所以看见古老传说引起的话题,谈红楼梦,还好还好,读过红楼梦的人多了,参与的群众基础有了。

我读红楼梦读过四遍,小时候不甚了了,几乎看不懂,太费力了。
后来读起来就轻松一些,到最后,就可以看着看着流泪了,想,唉,终于着相了。
我知道很多男人是不屑读红楼梦的,这些写闺阁之情的小说,让他们觉得对男人来说,格局始终不大。其实这应该算是致青春的一本小说,只不过这里深厚的东西完全颠覆了青春那么一点小矫情,而是放在了大时代背景和大家族背景后面的大悲剧,所以那么一点唯美的青春情怀和唯美的女儿性情的小美好,在冷酷的时代背景下,脆弱如朝露,是一双流过无数眼泪的眼睛和带着悲悯的心灵记录的故事。


这么多年来,红楼梦养活了一个红学,多年后,红学本身又有了对胡适解读的颠覆,说那些年红学的研究是胡说八道。
既然都是胡说八道,那么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进来,胡说一气,顺便热闹一下论坛。

读红楼梦的时候,最大的困惑来自于对宝钗的解读。对宝钗的解读,历来名家不少,几乎都分成了两派,我一直都是站在顾城那一派的,我相信诗人的感觉。
现在依然是。就是,薛宝钗的无情是真的,但我从不相信薛宝钗是伪善。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2-5-30 12:44
慢慢写,晚上我也贴一篇宝钗文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2:45
泼雷 发表于 2022-5-30 12:44
慢慢写,晚上我也贴一篇宝钗文

谢谢泼雷,好的额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2:45
看了小徐和金牌打手关于薛宝钗的分析,她们从另一个思路给了我启发。
看了古老传说的解读,她读书更专业,对每个版本的解读都是非常细致的。因为私下里做的功课不多,所以我需要去重新读一遍才能反驳她。
所以我现在就着争论过程中提到的问题一点一点梳理一下。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2:53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0 13:09 编辑

1.宝钗入宫是不是冲着做嫔妃?
《红楼梦》第四回写道:“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可见,宝钗之所以阖家进京,投奔贾府,就是因为薛蟠要送妹妹进京待选,这是宝钗进贾府的缘起。
另一方面,是薛藩打死了人,他们到京城避祸,参与选秀也是其中之一。
因为薛宝钗的父亲是皇商,属于内务府管,所以宝钗是没有资格参与嫔妃的选秀,所以她只能是参与女官的选秀,这些就是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如果是黛玉参与,那么黛玉的出身,她必须参与妃嫔的选秀,但是那时候宝玉的年龄是13岁,宝钗14岁,刚好符合,而黛玉更小,她还不够年龄。
另外,大多数家庭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选上,所以宝钗没有选上,对薛姨妈来说,是最好的事情,因为一旦选上,要在宫里任职到25岁,才能出宫嫁人,当然也有运气好,由女官被皇亲国戚选中或者荐婚,嫁入皇室,比如元春走过的路。
也可能薛宝钗心里想这样去做,在那个年代,女子的出路很少,纵你是腹有诗书气质华,但依然在家听父母,出嫁听丈夫,做女官,反而可以凭着一己之力,养活自己。
女官的选拔要经过很多道程序,还需要入宫,还需要面试,从书上看,薛宝钗根本没有进宫,她和薛姨妈一直住在贾家,意思是她连初试都没有通过。按照薛宝钗那么外慧秀中的人,她不可能初赛就被淘汰,这里有几个原因可以揣测一下。
第一,有可能她的舅舅和她哥哥背地里操作过,不希望她入选,这个符合薛姨妈的想法。
第二,有可能薛藩有凶案在身,预审的时候,直接PS掉了。
第三,本来选秀也不过时薛潘避祸的一个入京的借口而已,所以他根本没有去管过这件事,只是对着贾家说了一个借口。而并不希望薛宝钗入选。没有选上的人,皇上会奖励一些东西,比如宫花,所以后面才有薛姨妈喜气洋洋地把宫花分给大家,还闹出了一些事情来。
对薛姨妈来说,她希望宝钗选一个好的夫婿,改变她目前的困境,而不是入宫,或许对宝钗本人来说,她是希望入宫的。她身上有士的男儿气息,她希望凭着自己也可以养活自己。而不必仰仗于夫婿。这是我猜测的,呵呵
所以那些说薛宝钗是想嫁入皇宫攀高枝,而后因为失败,才想着处心积虑嫁给宝玉,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古老传说说,可能是版本不同,我手头上的是庚辰本和蒙藏本等综合汇本,就没有这一段话。其他版本有些这话。
她说的版本,我确实没看过,所以我也只能说这一些。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2-5-30 13:12
我少年时读了一遍《红楼梦》,不求甚解,就以为是谈论风花雪月的。后来学医,就把红楼丢搭了。
近年出现吴梅村的《石头记》原本,在红学界掀起轩然大波,这才注意了红学,但还是没有细读的勇气。老而且忙啊。
喜看四手娓娓讲来。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3:23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0 13:27 编辑

2.关于薛宝钗的无情
书上有几段话。
第一:金钏儿投井
第三十回,金钏儿被王夫人撵出去,不堪被打耳光且言语上羞辱,最终跳井自杀,

宝钗叹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去顽顽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王夫人点头叹道:“这话虽然如此说,到底我心不安。”宝钗叹道:“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

这番话,令人心寒,大家的反感是:
1.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竟如此漠视,如此不放在心上,没有任何情感反应。  
2.在宝钗的心里,只要自己能劝说姨娘想得开,怎么对待死者都不为过,甚至诬赖金钏儿投井是自己不小心掉下去,继而又说是她自己糊涂,死了也不可惜。对待生命竟能如此“淡定”,如此忽视,
3.在她的眼中,金钏儿只是个丫鬟,死了就死了,多给几两烧埋银子,就算了尽了情分,这跟他哥哥薛蟠为了争一个丫头打死人却逍遥法外有什么区别?

这里,我们反过来思考一下,
1.宝钗的无情是始终如一的,她对死去的人从来不表现出她的安慰,理解,不表现她的伤感哭泣,她从来都是冷漠。我的理解是,她觉得这些表现于事无补,而且廉价,所以她一直是一个行动者,就是用更好的方式去安慰活着的人,去弥补造成的伤痛。
所以在这件事上,表面上她对着王夫人说了这么无情冷漠的话,实际上,表达了她始终如一的态度,金钏儿的死不值得,用更好的方式安置金钏儿,安抚金钏儿的家人,好好办理后事,好好补偿。这个是行动派,是真正的善意。
霸爷说,在宝钗的心里,有高高在上的等级观念,是来自于她的出身,我不否认有这么一点认识,在那个时代,但是很多时候,宝钗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大多是考虑到更底层的人的利益的,比如改革大观园,分配的时候,还有很多细节2.关于情感的表达
无情之善是理智,她是以一种行动的方式去达到,而不是通过语言或者情感,去宣泄,她觉得这些无用吧,或者她不屑表达出来。
就像小青蛙去世的时候,我们写那些伤感的文字,以及有些小青蛙的朋友,只写了一句话,小青蛙走好。
那么哪一种情感更深厚,其实我们不能从文字的多与寡去判定一个人的内心感受。
我觉得薛宝钗的内心感受一点都不少,只是她总是以无情的情感表达方式表达出来而已,但她以行动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自己所处位置能做到的最大的善意。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3:27
上班了,下班再来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3:28
泌水 发表于 2022-5-30 13:12
我少年时读了一遍《红楼梦》,不求甚解,就以为是谈论风花雪月的。后来学医,就把红楼丢搭了。
近年出现吴 ...

都是玩,谢谢泌水老师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8:26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1 03:33 编辑

第二.柳湘莲出家

第六十七回,尤三姐自刎后,柳湘莲“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发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不知何往。”
听到这个消息后不同人的反应:贾珍、贾琏这些人感到悲悼,柳湘莲对薛藩有过救命之恩,薛姨妈吃惊又叹息,薛藩最伤心,流了眼泪,还派人到处去找了几日,没有任何踪影。
而薛宝钗的无情体现得最充分,依然是无动于衷地冷静和漠然。
宝钗听了,并不在意,便说道:“俗语说的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也是他们前生命定。前日妈妈为他救了哥哥,商量着替他料理,如今已经死的死了,走的走了,依我说,也只好由他罢了。妈妈也不必为他们伤感了。
这就是薛宝钗对死去的人的态度。

这里有两点,小徐说到宝玉黛玉包括贾政,他们骨子里有道家思维,而宝钗是儒家思维,这一点我承认。
比如薛宝钗和贾母一样,她自始至终对自由爱恋这一类的情感,都是用漠然的态度,很大可能性这一点和贾母一样,受的儒家的传统,不符合淑女的规范。另一点,来自于她对那个时代女子命运无法自主的悲观预测,所以她从不抱有希望。

但是,她毕竟是青春少女,所以她一直用冷香丸压制住她全部的青春热情,她的内心于是成为死水。
她的无情是真的,她的心机确实有,比如一问三不知,自扫门前雪。
她的无趣也是真的,她是一具压抑了全部生命热情的心如枯槁的人。
这一点有儒教的教化,也有她读书的思考,也有她对女子命运早慧的悲观绝望。
她对生死的思考,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最终结局,这一点却是道家的思维。
所以才有她悲观之上的小乐观,就是聚散随缘,随遇而安。
正因为这样,她内心的孤绝,让她清醒。
她的成长是从父亲去世开始,她的成长是她的懂事,看透了聚散,就不惧聚散,看透了生死,就不惧生死,看透了繁华,就不惧简陋。
所以她小小年纪,操心着一个家庭,想扛着一个家庭的责任,而这一切反而没有自己。

接下来她说的话是:倒是哥哥从江南回来了一二十日,贩来的货物,想来也该发完了。那同伙去的伙计们,辛辛苦苦的往来几个月了。妈妈和哥哥商议商议,也该请一请酬谢才是。别叫人家看着觉得无礼似的。
你看,她始终对活着的人,活着的生活本身关注更多,也体谅更多,她总是不露声色地去想到,如何让活着的人得到更好的更多的实惠,而且是底层的人。


在宝钗眼里,尤三姐的死,柳湘莲的远遁,还不如请伙计们吃饭重要。人命关天,她连一丝好奇、一点谈论的兴趣也没有。
她一如既往的无情,就是做更有用的事情,她觉得伤感换不回死去的,远盾的生命,其意义不如去好好对待活着的人。




作者: 贾若知    时间: 2022-5-30 18:49
没看过红楼的路过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8:56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0 19:32 编辑

第三.滴翠亭偷听

这一节历来是大家证明宝钗伪善最重要的证据。
关于这一节的思考,我也有很多困惑。

第二十七回,这一天是芒种节,也是祭饯花神之日,众人发现黛玉迟迟未到,宝钗主动要去喊黛玉。她发现宝玉去了黛玉那里,她就不想去了,怕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宝钗无意中听到小红和坠儿在滴翠亭的秘密谈话,为了不让小红发现,情急之下便拿了黛玉背锅,说黛玉刚刚还在这戏水呢。
薛宝钗到底是有意还是无意地说出林黛玉?这点要从薛宝钗的动机说起。宝钗本是追逐一双玉色蝴蝶来到滴翠亭边,碰巧听到小红的谈话,听完宝钗便有了一大段的心理描写,这直接影响了后面宝钗的行为。
文中详细描写了宝钗的内心过程:“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才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红儿的言语。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
从小红发现到宝钗找借口,其中只有片刻,这片刻,有很多观点也认可,宝钗恰好要去找黛玉,所以随口说出黛玉,是一种急智,是为了避免尴尬。
而当时的情形,好像说出黛玉,是宝钗能想到的最本能的想法,因为她恰好去找黛玉,所以和黛玉捉迷藏也是情理之中。

这件事有一个后续,才是判断宝钗是否真地伪善恶毒。那就是这件事私下里有多少传播,还是当时这件事过了,就再也没人知晓,一了百了。
后来,恰恰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说明宝钗从来没有通过这件事去找借口私下宣传出去,让人知晓嫁祸黛玉。而且坠儿和小红也没有受到牵连和惩罚,说明宝钗从来没有利用她们,也没有利用任何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觉得这一点才是这件事是否心机和伪善的关键。
所以也希望你们来证明,后来的宝钗有没有私下里通过别人,把这件事情去假装无意中宣传出去。
如果宝钗没有说过,那么坠儿和小红更不会说出去。
只有这样,这件事的结局就是烟消云散。
这个烟消云散就足以证明,宝钗并不是存心要祸害黛玉。



作者: 青芜    时间: 2022-5-30 19:16
仔细跟读。

我觉得应该以判词给出的骨架定人物特性。
而不应该停留在作者布局的那些琐碎迷局中走不出来,过多揣测。

山中高士晶莹雪,这里“高士”是关键。
而“士”之精神特质是远远高于“停机德”“咏絮才”的。
充其量,那些也只是多一点花哨的陪衬,而已。

这个雌雄同体的女人身上,一定有着作者所欣赏和赞叹的地方,否则,不会以“士”给她以最高的礼遇。

且,我认为,这不是一部单纯的作品,以情爱是主线,则也是明线,暗线则以儒释道对人性对社会层面的影响,暗中展开。这是一部双女主的大戏,宝钗不是单存的工具人,为衬托而存在,她的特质深挖很复杂,不要纠缠于小情小事里,跳出来或许收获更多。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9:20
青芜 发表于 2022-5-30 19:16
仔细跟读。

我觉得应该以判词给出的骨架定人物特性。

谢谢青芜,很多文字没来得及看,很多回复也没来的及回复,就一直在打字。
也欢迎大家参与进来讨论。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19:52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5-30 23:10 编辑

第四 关于莺儿和春燕吵架

如果说有家风,薛家出身商贾之家,确实家风不咋地。薛姨妈那个人,可是把儿子宠成了混世魔王。
但是蒋勋对薛藩的评价其实挺高的。
薛潘就像一个青春期叛逆又任性的孩子,他是从小受宠无拘无束长大的人,所以他的性格自由散漫,身上没有任何儒教啊啥的规矩的束缚,所以他也痴憨,也愚钝也重情也快乐清浅也不知轻重也到处闯祸,甚至没有羞耻感。
他身上的缺点比有点多,但是他身上却是一览无余,这一点恰好和薛宝钗是一个相反的例子。
但我以为,蒋勋老师对薛藩过于宽松,薛藩作恶其实也是没有底线的,他是纨绔子弟也是一定的。
蒋勋老师对薛宝钗的评价却是真地很低。

然后你就会疑惑,为啥同样的家庭和家风的熏陶,会造就不同的人。

这里提到薛宝钗,从小也是被父亲宠爱着养大,而且从下在父亲的教育下饱读诗书,所以她的早慧决定了她比哥哥要懂事,而哥哥的任性和不负责任,总被家奴欺骗,薛姨妈的软弱无力,才让宝钗小小年纪,不得不替母亲操心,直到父亲去世。
薛潘一如既往不负责任,而宝钗就压抑本性,一如既往负起责任。
而她们家的家风,我感觉始终是无拘束,甚至散漫的。

所以才有莺儿啊,这样的娇憨自由任性。后来才有夏金桂,那么撒泼蛮横,却让薛姨妈无力反抗。
在莺儿身上,也有宝钗心里的希望,她或许也想着能有人扛起一些责任,自己能够任性地活着,像霸爷说的那样,任性是因为有人给你遮风挡雨。
所以莺儿应该是宝钗呵护下,自由自在地生长着的一个小丫头,她心直口快。


同样的,春燕也是一个美好的懂事的小姑娘,知足地生活。但是她的母亲和姑妈,就是那种污浊的泥。

第五十九回 由于湘云两腮发痒,宝钗便命莺儿到黛玉处取一些蔷薇硝回来,蕊官也想去看看藕官,因此二人结伴到潇湘馆。
莺儿顺便编了个花篮送给黛玉。由于黛玉要去蘅芜苑吃饭,藕官便同莺儿、蕊官先行一步。几人在柳堤旁停住,看莺儿编柳条花篮。正巧春燕过来,便提到藕官烧纸和芳官洗头的事情,春燕不禁抱怨起自己的妈妈和姨妈两个人来。又说这片园子是她姑妈管理,一根草也不许人动。
恰巧她姑妈赶来,看到莺儿摘的花十分心疼又不敢说,只好拿春燕出气。春燕的妈妈也过来骂女儿。莺儿等替她解释不成,反被抢白一顿。春燕哭着回到怡红院,那婆子不听袭人和麝月的劝解,仍然要打女儿。
春燕便直奔宝玉身边叙述了一遍原委,宝玉十分生气。直到平儿发话那婆子才不敢声言。

这其中有莺儿冤枉春燕。
莺儿不是贾府的丫鬟,大概不太清楚贾府纷杂的人际关系,也不怕这些贾府的老婆子
莺儿哪里知道这婆子是故意找茬,便开玩笑说:姑妈,你别信小燕的话。这都是他摘下来的,烦我给他编,我撵他,他不去。
春燕当然知道她姑妈的脾气,忙对莺儿说:你可少顽儿,你只顾顽儿,老人家就认真了。
她姑妈听莺儿如此说,便拿起柱杖来向春燕身上击。打得春燕又愧又急,哭道:莺儿姐姐顽话,您老就认真打我。我妈为什么恨我?我又没烧胡了洗脸水,有什么不是!
莺儿本是顽话,忽见婆子认真动了气,忙上去拉住,笑道:我才是顽话,您老人家打他,我岂不愧?
那婆子道:“姑娘,你别管我们的事,难道为姑娘在这里,不许我管孩子不成?”莺儿听见这般蠢话,便赌气红了脸,撒了手冷笑道:“你老人家要管,哪一刻管不得,偏我说了一句顽话,你就要管他了。我就坐着看你老管!”说着,便坐下,仍编柳篮子。
偏偏春燕她亲娘又来了,她姑妈便指着石上的花柳说:“你瞧瞧,你女儿这么大孩子顽的。她,领着人糟践我,我怎么说别人呢?”

后来莺儿发现她的玩笑过了,赶紧想把责任揽过来,可是事情还是闹大了。这就是整个事件。
当时莺儿其实的思考是:别人乱折乱掐使不得,独我使得。自从分了地基之后,每日里各房皆有分例,吃的不用算,单管花草顽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的去,还有插瓶的。惟有我们说了:‘一概不用送,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究竟没有要过一次。我今便掐些,他们也不好意思说的。”莺儿此话照应了前文薛姨妈的评论,大观园实行承包责任制以后,各房各屋姑娘们戴的花朵儿、用的果木儿都有了定例,独有宝钗一概不取,虽然说了“等要什么再和你们要”,却究竟没要过一次,所以别人掐花不可以,蘅芜苑应该是可以的。

这件事宝钗是什么态度,文字里面没有说,估计没有惩罚莺儿,这个倒是真地。
但是,我也觉得,这件事惩罚莺儿,其实更虚伪。
不过春燕确实是个好孩子。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0:20
很多文字没有来得及回复来得及看,先有事下了,今天这样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2-5-30 20:52
觉得宝钗不是装,也并不伪善,就是把心机藏起来,对俗人俗事冷冷地端着。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2-5-30 22:35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13
贾若知 发表于 2022-5-30 18:49
没看过红楼的路过

很多男人都不喜欢读红楼梦,很正常的,感谢回帖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17
青芜 发表于 2022-5-30 19:16
仔细跟读。

我觉得应该以判词给出的骨架定人物特性。

仔细读了青芜的思考,我觉得我也是从作者的山中高士晶莹雪去理解薛宝钗的,我觉得作者真了不起,看人性在那个年代就可以这样去看,和后来的毛姆相似。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20
泌水 发表于 2022-5-30 20:52
觉得宝钗不是装,也并不伪善,就是把心机藏起来,对俗人俗事冷冷地端着。

我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帮她扛所有的压力,比如他哥哥早点懂事,估计她会任性起来。
所以我觉得她理解宝玉,她并不喜欢宝玉,第一她知道宝玉喜欢黛玉,一直在尽量回避,也和黛玉交过心,她适合一个更有担当的人,但她知道旧时女子的命运都是无法自己把握的,所以她也悲观。也只能随遇而安。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21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30 22:35

谢谢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2-5-30 23:27
四手 发表于 2022-5-30 23:21
谢谢

啥也没有,不用谢~都喂六星了~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36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30 23:27
啥也没有,不用谢~都喂六星了~

知道你读了其实我也不一定对,就是互相讨论着玩,普通人的解读,很容易受一些名人的影响,比如我就受了顾城,闫红的影响。因为我觉得她们好像更符合作者的判词。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2-5-30 23:43
任是无情也动人
作者: 泼雷    时间: 2022-5-30 23:44
今天各种忙碌和凌乱
明天再细读
作者: 新月如眉    时间: 2022-5-30 23:44
四手 发表于 2022-5-30 23:36
知道你读了其实我也不一定对,就是互相讨论着玩,普通人的解读,很容易受一些名人的影 ...

看了你的解读,我觉得宝钗这种无情,在她看来事情本来就应这样~家里大人也是这样处理这种事情的~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45
泼雷 发表于 2022-5-30 23:44
今天各种忙碌和凌乱
明天再细读

嗯嗯,谢谢泼雷来读。都是玩,有空来玩。我们都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写,讨论而已。没有对与错。但有互相碰撞出的思考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46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5-30 23:44
看了你的解读,我觉得宝钗这种无情,在她看来事情本来就应这样~家里大人也是这样处理这种事情的~

嗯嗯,大人都比较理智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22-5-30 23:46
四手 发表于 2022-5-30 13:23
2.关于薛宝钗的无情
书上有几段话。
第一:金钏儿投井

十多年前给金钏儿、贾政和贾琏各写过一诗,改天组团来忽悠一下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5-30 23:47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2-5-30 23:46
十多年前给金钏儿、贾政和贾琏各写过一诗,改天组团来忽悠一下

好呀好呀

作者: 编外巡视员    时间: 2022-5-31 07:35
我喜欢妙玉。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2-5-31 13:12
四手 发表于 2022-5-30 23:20
我想如果有一个人能帮她扛所有的压力,比如他哥哥早点懂事,估计她会任性起来。
所以我觉得她理解宝玉, ...

宝钗和黛玉都是客居,对贾府的一切都产生一种自然的陌生和膈膜。宝钗的冷静和随机应变也是自然的事了。

作者: 刘小城    时间: 2022-5-31 22:03
泌水 发表于 2022-5-30 13:12
我少年时读了一遍《红楼梦》,不求甚解,就以为是谈论风花雪月的。后来学医,就把红楼丢搭了。
近年出现吴 ...


同感,我读书不求甚解,大而化之,少年读了《红楼梦》以后,居然再无兴趣完整读之。偶尔看看红学们,也就是看看。大家细致入微的解读和看法,对我而言是启迪
作者: 轻言    时间: 2022-5-31 22:26
早年读过,忘差不多了,跟着四手来学习
作者: 泌水    时间: 2022-5-31 22:32
刘小城 发表于 2022-5-31 22:03
同感,我读书不求甚解,大而化之,少年读了《红楼梦》以后,居然再无兴趣完整读之。偶尔看看红学们,也 ...

近年来我倒是很留意红学界怎样对待突然冒出的吴梅村的《石头记》。如果承认吴梅村的作品是《红楼梦》的底本,那么曹雪芹就是修改、润色的人。这无异给百年来的红学以沉重打击。
种种迹象显示,《石头记》的描写简陋粗疏,但人物、场所具备,其文学艺术虽不及《红楼梦》,但正可以说明它在《红楼梦》之前。

作者: 北冥神功    时间: 2022-5-31 22:44
我没有通读过红楼梦,倒是绘本看得多,以前是走马观花不及深入,其实反倒觉得不错。记得影院里第一次见,幕布上便是一池的荷叶田田,风吹荷动粉色的荷花随风轻摆,俄顷,小姐们拿着团扇莺莺燕燕从游廊走来,那服饰,扮相,古典,文雅又不失活泼,入目的画面感太美,以致单闻红楼梦便觉欣欣然,之于个中情节反倒不那么在意,既然冠之以梦,千人千解,自心感悟皆可。
后来,有幸于同里退思园看到冠名宝黛的闺房,作为红楼梦取景地,见后反倒兴致了了,概有些东西只可远观不可近看,虚实之间,虚反能补实之不足。
红楼梦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也是和建国后的书籍贫乏,主席朱批有关。其实,泱泱华夏,比之格局意境好的未尝没有,只是囿于时局,既定环境之下的捧高而已。毕竟,上下五千年,所谓道理早已分丝劈缕理得透透的。或许就像鲁迅所言,各人有各人的着眼之处,读之思之有所得便可。
浅聊一二,若有不当之处见谅则个!

作者: 井冈    时间: 2022-6-1 10:55
深入的阅读!
作者: 晏晏    时间: 2022-6-2 09:12
有些人,还未经历幼稚和单纯就成熟了。比如宝钗。
黛玉和宝钗,恰如人生的两个阶段。
黛玉是没有掩饰,青涩的,所有的一切都由心。但社会与人生总会给她以颜色。
而宝钗,则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成熟,跳脱在世事之上看世界,这让她看上去比较像有城府。
但由于她自身阅历的限制,难免会有些青涩的举动。
这也是她偶尔有一两处处事欠妥的原因。
其实,每个人都要由黛玉走向宝钗。
四手写得真好。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22-6-2 12:53
本帖最后由 归隐宋朝 于 2022-6-2 12:54 编辑

宝钗的无情用的是阳谋——拨转之术,熙凤的无情用的阴谋——暗手之功。
作者: 四手    时间: 2022-6-2 13:00
标题: 今天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22-6-2 12:53
宝钗的无情用的是阳谋——拨转之术,熙凤的无情用的阴谋——暗手之功。

嗯嗯,说得好,欢迎归隐老师也来写


作者: 呼啸的老鹰    时间: 2022-6-2 13:54
看了半截,感到4手有2手。

心闲时再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