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民生杯】038 吃面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1:55
标题: 【民生杯】038 吃面记
本帖最后由 光阴之逆旅 于 2022-5-30 22:41 编辑
先上图,晚点补字
[attach]705465[/attach]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2:03
本帖最后由 光阴之逆旅 于 2022-5-30 12:50 编辑
如珠三角随处都可以早茶的酒店,江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面店 馄饨小笼馒头店。
今天出门有事,路过这家久未至的面店。店名:干将楼,店主大概也喜欢干将莫邪的故事吧
和苏州街上古色古香的公交车站相仿,面店的碗碟大多用这种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略带古朴的花色。
没有北方诸如刀削什么的,江南面馆,一色的基本都是银丝面,都在浇头上做文章。实在是太多,不述
仍旧是喜欢的什锦,今天多上了一份素面筋。
我刚坐定,对面又坐了3个人,2个老伯伯1个老阿姨。
他们点的圆盅排骨,然后3个人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山海经。
一人说:我年轻时,没有公交车,走2个小时,去南方泉吃面,那时年轻,走的动。
然后说了一堆老面店的名字。
阿姨说,现在他们开车去苏州,就为的吃碗面再转来。
另一人道:你既这么喜欢吃面,可知 过桥,是什么意思 ?
我在一旁听他们说的闹猛,忍不住插进去:过桥,不就是过桥米线嘛
老伯道:这你就不懂了。比如,你这份什锦,没倒进面里,就叫过桥,倒进去,就不是了。
然后 又从面的 断生立直,巴拉巴拉说了好多,听的我连连点头称是,大赞老伯的博学…
我先吃完了,老熟人似的,跟3人一一道 再会~
吃完面,想想大太阳的,扫个单车骑回去。
正在来来回回找单车,3人正好也从店里出来,那个跟我普及了一堆吃面常识的老伯,冲我一笑,
弄的我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我特意又回来找他们似的。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5-30 12:33
挺实惠的店儿。我是吃面专家,也会做很多面,没想到光阴也喜欢。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2:44
我们这里只有银丝面,都是吃浇头。品种太多了。
饭店里一般都是老头老太太,和广东人吃早茶似的,慢慢吃。上班族匆匆忙忙不太有空。
家里日常不太做的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5-30 12:48
老伯可能就是海盗。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2:48
@杨逍逍、@钟馗,
2位是评委嘛,记得给我打高分,
多不容易呀,我这水平也参加比赛的,
省的春爷嫌弃我 天天只会作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5-30 12:51
觉得刺挠了。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2:51
肯定不是,大学士帅多了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2:52
什么意思 ?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2-5-30 12:54
就是被春江拿小棍棍挠痒痒了。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2-5-30 12:58
作给他看。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3:05
我到现在没明白 作 是什么意思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5-30 13:11
我感觉我要垫底,,
这就是我从来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的原因
你记得给我高分,
不然你的同仁海盗会很没面子的。。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2-6-4 21:39
第一次听说过桥面。
苏州不产麦子,但早上却有吃面的习惯。
记得少年时,吃一碗阳春面,上面漂点猪油,奇香无比。
查了一下苏州人吃面的历史原因:
靖康之乱后,宋朝迁都临安,也就是今天杭州,宋朝时期苏杭等地都属江南道,随着都城迁移,大量人口从开封等地南下而来,兵荒马乱的岁月,交通又不发达,能千里南下的都是达官贵族,杭州作为政治中心,官居较多,苏州(平江府)作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商贾居多,这些人虽渐渐的适应了米饭,但同时也把吃面的习惯渗透到当地的饮食中。于是淮河以南才渐渐有了麦子的种植。
作者: 光阴之逆旅 时间: 2022-6-5 06:27
亲,过桥不是面,
呵呵,你没仔细看我说的
还有面的 断生立直 ,这个说法,不但你肯定不懂,喜欢且会做面的杨逍逍 也不会懂。
太专业了,我怕篇幅太长,没有展开说
记忆里,市中心的老面馆大多拆迁了,喜欢吃面的大都也上了年纪,怀旧心里也有的。
倒是古镇里几家面馆人头攒动,生意好的要等位子
小麦的种植,我听说徐州有,似乎是过了淮河就没看见过。我也不知道小麦长啥样
大中华2000年民族融合,北方几次士族南渡,不但面食,
尤其南宋,直把杭州作汴州。
杭州是吴语区,但是有一种说法:杭州官话有河南 甚至开封(汴梁)的口音。
我还曾经仔细分辨过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