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把你的脚捆起来及其他 [打印本页]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6:04
标题: 把你的脚捆起来及其他
本帖最后由 有贤无垢 于 2021-10-13 19:21 编辑

       每年的全国短篇小说精选、年度小说选,我总会翻一翻瞧一瞧,至少要走个马观个花,而苏童的名字也总会出现在这些选集中。某次看了《香草营》,眼睛一亮,呀,是个有份量的小说家,心想这小说家一定得抽空读读。但,彼时,也只是说说,毕竟从阅读经典的角度看,世界范围内优秀的短篇小说,苏童大约要排老远老后的位置。近来,连续阅读国外小说有些审美疲劳了,忽然想起苏童,于是借了他的集子。  

  读任何一个小说家的小说集,我有个习惯,就是不一定从第一篇读起,而是哪个小说名字够吸引,就读哪篇。读苏童也如此。这么说,有些随机。顺便啰嗦一下,苏童短篇小说集子很多,这里只选取某个集子的某几篇说说(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范小青短篇,借过几本集子,后来逛书店,天,她的短篇居然有十几种集子排在书架上,也就是说有几百篇的规模。当然,这里的短篇,特指万字左右篇幅的短篇。换句话讲,能这么疯狂写短篇的小说家,是不多的;毛姆的短篇集不少,马尔克斯短篇集,卡尔维诺短篇集,茨威格短篇集……我的意思是,一般的小说家,一生能有几个小说集,就非常不错喽)。

  《把你的脚捆起来》,讲父与子的故事,行走或者成长的故事;《种了一盆仙人掌》,一件家庭琐事,或者说父与女的故事;《犯罪现场》,讲成人与少年的故事。《犯罪现场》更接近故事,一个少年,跑到医生家里撒谎骗走了医生,然后偷了医生的针筒,先是扎了一只猫,然后开始扎人,最后,医生反过来将针筒扎向了少年;《把你的脚捆起来》与《种了一盆仙人掌》则更接近于小说(纯小说、严肃小说),或者说,其小说的艺术性要比《犯罪现场》更高级些。换句话讲,《把你的脚捆起来》和《种了一盆仙人掌》更具诗意更有意境,而且,这种意境看起来并不那么清晰而是或多或少有那么一些模糊、朦胧,仿佛雾里看花。这种雾里看花的写作技法,是我个人最欣赏的,这种小说,弱化故事情节,更注重小说意境的营造,更注重小说意象的描摹,通过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旨归。

  《把你的脚捆起来》,起先是父亲捆儿子的脚,不让他脱离自己看护的视线;但最后父亲老了,这事儿就换了个。就是通过捆脚这种意象,来隐喻与象征。《种了一盆仙人掌》也是一种隐喻。仙人掌(包括开出的花)的意象与口红的意象交织叠加,构成了更加复杂的意绪与意境,呈现出一种复式腔调,仙人掌到底要不要修剪,要不要放养?女儿十七岁了,做父母的到底要不要管?怎样管?女儿涂口红这个意象,或者说女儿在小说里反复表明“我十七岁了”,其实就是一种潜台词,实际上,十七岁的女儿和窗台上的那盆仙人掌一样,都具有极强的生命与生存力了,她已经不太需要做父母的去“阻拦”或者训扩了。而小说里,父亲听了卖仙人掌小贩的话,回去就把仙人掌的刺给剪了,其实也是一种隐喻,刺本来就是仙人掌最显著最鲜明的体征,你为何要剪掉?就像十七岁的女儿关起门开始涂口红,这本来就是女性成长中的一种标志性的仪式,你做父亲的有什么大惊小怪去阻止训斥的?《犯罪现场》里少年的特立独行与不羁,医生受骗后为维护职业的尊严与荣誉,最后决定罚处少年,让少年“失聪”的行为,这其实是一种荒唐与荒谬,现实生活中很难出现,但小说里却“可能”性地出现了。  

  我以为,短篇小说中意境与隐喻的最大魅力,其实就是那种含蓄的不可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说越是难以言传,这个小说的叙事艺术越高。这就有佛教中“禅”的意味了。高僧大德说了一句深奥的偈语,弟子苦求师傅讲明,师傅是绝不会告诉你或者给你讲明白的,或者说,师傅本身也是讲不清道不明的。但是,师傅却确实“悟”到了(不论他是渐悟还是顿悟)。  

  如此说来,苏童小说是十分讲求“意象”与“意境”的(最近读过的其长篇小说《黄雀记》里面就运用了大量意象),大量意象在小说中的出现,使得苏童的短篇具备了丰沛的诗意。尽管意象与诗意是把双刃剑,会弱化、冲淡小说的故事性,但从小说审美艺术上看,或许是值得的,至少,使得小说更高雅了些。
  
  如果一篇叙事小说具有诗意与诗性,则谓雅;如果更具故事性,则谓俗,我是这么理解的。其实,我们能读到的很多世界级经典小说(主要指短篇小说),往往是很俗的,或者说,它们更追求故事性。比如胡安鲁尔福的《燃烧的原野》和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舍伍德的《小镇畸人》、巴别尔的《骑兵军》。说实在话,我在读这几个顶级短篇小说大师的这些小说时,体会不到什么艺术性,我更觉得他们就是在讲一个故事,讲一个人物的命运,或者说,他们是在给人物造像。他们的写法,和我们现在流行的短篇小说的写法完全不同。现在流行的写法是“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也就是说,空间有限定,时间也是扁平狭窄的,这种写法,需要注入更细腻的情节,包括场景、行为与心理细节。你翻开任何一本小说杂志,多半就是这种写法。而你要在专业期刊杂志上找到上述三个大师级小说家的类似小说,几乎一篇也找不到。
  
  这就是我的困惑。
       如果我们只是从读的角度去读,那就免谈。

       从写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很有意思,很滑稽。你试试用巴别尔或者鲁尔福奈保尔的模式去写一个看看?有多少人会认可你的小说?这就很尴尬了。一方面它们是经典,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大愿意接受。我要说的是,在专业小说刊物中,鲁尔福们这样的短篇,几无立身之地。他们的小说,既不是三千字以内的小小说,又不是标准的万字短篇小说。但它们就是经典。它们之所以是经典,就因为它们是大师们写的。用的是粗线条的刻画方法叙写人物命运。比如鲁迅的《孔乙己》。比如胡安鲁尔福的《教母坡》。比如奈保尔的《博加特》。

  苏童这种风格,或者说这种写法,这种技术,我是比较欣赏的。他的短篇中,很多是一人称有限视角下的上帝视角。有人说,或者苏童自己也说,其师从是胡安鲁尔福。但个人更觉得,苏童短篇叙事艺术上的老师,恐怕是奈保尔。他的很多短篇叙事风格,其实像极了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关于师出或者渊源,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很多著名的小说家面对记者提问,不会承认自己真正的师从。比如莫言明明师从的南美那一个作家集体的风格(科塔萨尔与马尔克斯),师从卡尔维诺。但他却说自己只读过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几十页而已,自己的师傅是福克纳。为什么?国内大多数成名小说家起初就是从模仿欧美小说家而来的,他们可能害怕别人去研究他们的作品,去揭他们抄袭与模仿的伤疤。只有马尔克斯才最诚实,说胡安鲁尔福是自己的老师,“他~妈~的,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写……”马尔克斯读过胡安的《佩德罗巴拉谟》后,这样欣喜地说。言下之意,总算找到一个可以适合自己写作的模仿对象了!而事实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就是“抄袭”了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谟》,但是后来的人们,却以为《百年孤独》的开头一句是马尔克斯的原创。

  读苏童小说,当我们找到他写作的师从或者说小说写法的渊源,我们便不会再惊叹。值得我们惊叹的,是卡夫卡、乔伊斯、卡尔维诺们的文体开创。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6:04
下午愉快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10-13 16:39
晚上空了细读 :)
作者: 芳源    时间: 2021-10-13 17:25
香草营是很不错的一个短篇。
我记忆深刻。
作者: 大玲小芳    时间: 2021-10-13 18:59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1-10-13 17:06
真心羡慕那些有时间阅读的你们
~~

+1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9:15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1-10-13 17:06
真心羡慕那些有时间阅读的你们
~~

大把时间就是这么浪费的
还不如多去健身
多去辅导孩子
或者别的什么

都是
虚的
~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9:19
芳源 发表于 2021-10-13 17:25
香草营是很不错的一个短篇。
我记忆深刻。

香草营真不错

国内小说,但看短篇,不必看长篇
短篇还是那么回事,长篇简直不忍卒读也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0-13 19:21
很久不读小说了。这次小说赛算读了几篇,买了本《汽油生活》,刚翻一页。

苏童,好像从《米》开始,就有点变异了,不够纯粹了。近些年老了,估计作品应该也有点老了的味道了。没读过。买过《苏童全集》,除了《莎士比亚全集》,《鲁迅小说选》,这是我唯一一个买过全集的当代作家全集。然而并不是全集,因为他后期又写了一些。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9:31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10-13 19:21
很久不读小说了。这次小说赛算读了几篇,买了本《汽油生活》,刚翻一页。

苏童,好像从《米》开始,就有 ...

读书(小说)、写字,害人不浅啊
害人不浅
说白了,就是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没什么用的

我们就是受骗上当
或者上了贼船的
一群人

我们把自个给卖了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10-13 19:32
这篇写的也很赞。

已经多年基本不看小说的惭愧一下。范小青貌似只读过《女同志》。家里曾有苏童的一套书,可能搬家丢了,也可能仍在书橱的某个角落。上次读苏童还是《黄雀记》的两三段吧,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耽搁了,学生时代印象深刻的还是《妻妾成群》里面颂莲烧树叶的桥段。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9:37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10-13 19:32
这篇写的也很赞。

已经多年基本不看小说的惭愧一下。范小青貌似只读过《女同志》。家里曾有苏 ...

黄雀记开头写得还行,后面越来越啰嗦,苏童沉迷于那种啰嗦的叙事腔里,越来越读不下去
我也写过一篇读黄文的字……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10-13 19:43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13 21:17 编辑

      "如此说来,苏童小说是十分讲求“意象”与“意境”的(最近读过的其长篇小说《黄雀记》里面就运用了大量意象),大量意象在小说中的出现,使得苏童的短篇具备了丰沛的诗意。尽管意象与诗意是把双刃剑,会弱化、冲淡小说的故事性,但从小说审美艺术上看,或许是值得的,至少,使得小说更高雅了些。
  
  如果一篇叙事小说具有诗意与诗性,则谓雅;如果更具故事性,则谓俗,我是这么理解的。其实,我们能读到的很多世界级经典小说(主要指短篇小说),往往是很俗的,或者说,它们更追求故事性。比如胡安鲁尔福的《燃烧的原野》和奈保尔的《米格尔大街》、巴别尔的《骑兵军》。说实在话,我在读这几个顶级短篇小说大师的这些小说时,体会不到什么艺术性,我更觉得他们就是在讲一个故事,讲一个人物的命运,或者说,他们是在给人物造像。"
      
       这段写的蛮好,其实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不必迷信那些所谓大家。仅就个人口味而言,在小说阅读生涯中对我有吸引力的有两类,一种是如博尔赫斯和卡尔维诺那种智性小说,能呈现给你广袤的思维空间。还有一类是气息迷人的,如我曾喜欢过的须兰小说,那种繁华中透着清冷调子营造的迷人特质。


作者: 有贤无垢    时间: 2021-10-13 19:49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10-13 19:43
"如此说来,苏童小说是十分讲求“意象”与“意境”的(最近读过的其长篇小说《黄雀记》里面就运用了 ...

我就是胡扯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1-10-13 19:55
有贤无垢 发表于 2021-10-13 19:49
我就是胡扯

“胡扯”需要底气,而你有。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