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就这样吧 [打印本页]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7-25 18:34
标题: 就这样吧
我装着早熟,人人就说我早熟;我装着很懒,人人就都说我是懒鬼;我装着不会写小说,人人就都说我不会写小说;我装着说谎,人人就都说我说谎;我装着是个有钱人,人人就都说我是有钱人;我装着冷淡,人人就都说我冷淡。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不堪情不自禁地呻吟时,人人都以为我是故作痛苦。
——太宰治《斜阳》
※ ※ ※ ※ ※ ※
西游记里,悟空半夜找菩提祖师讲法;禅宗五祖向六祖的传法,完全是一部现实版的西游记。
当六祖夜半豁然悟道,最后一丝无明障冰消,五祖第一时间不是为他点赞,却对他大吼两个字:“快跑!”
六祖心下明了,当即起身,连夜南行。为确保安全,五祖更是亲自送其渡江。眼见得法脉有传,五祖心下无憾,返回不久默然圆寂。
果不其然,未得法之人闻知后,立即尾随追杀。仿佛神明护佑,六祖一路历经凶险仍安然南去。然而,即便已到南方,六祖依旧隐姓埋名,不敢暴露身份。
就是这样,你所以为的开悟,是万众膜拜;而真实的得法,却是如刀悬顶。你以为的菩萨行道,是功德无量;而真实的菩萨示现,却是斧钺加身。
功德不足,佛不出世;因缘不具,菩萨隐身。
※ ※ ※ ※ ※ ※
无需去问福德几何。
当下所见,就是自己的福德与功德,这是最简单的方法与标准。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得所行,乃至自心的反应,去自判境界。
同一个法,有的人初闻就充满欣喜,泪如泉涌,那是与此法相应;有的人如同刺扎,抵触狂躁,那是与此法不相应。不同的法与不同的相应的人,以此就知大家各在什么位置。
人身难得今已得,但也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
就这样吧。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1-7-25 18:49
怎么就精了,连个跟帖的都没有,谁干的
作者: 香樟树下 时间: 2021-7-25 18:49
怎么就精了,连个跟帖的都没有,谁干的
作者: 梧桐花开 时间: 2021-7-25 18:53
君爱兄的帖子我都是读三遍之后才敢回帖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7-25 18:59
欢迎君爱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7-25 19:02
这个,那个人人是谁。
作者: 梧桐花开 时间: 2021-7-25 19:02
阴郁,无自制力,太宰治的痛苦难道不是他自己的问题?
作者: 梧桐花开 时间: 2021-7-25 19:06
人在瓶颈期、上升期都会有痛苦,也许世人无法体会,但丧是一个人病态的精神底色。
作者: 梧桐花开 时间: 2021-7-25 19:11
因缘不具,看到的都是假和尚。每个人的语言折射的都是自己的心境,对己对人都顺其自然最好。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7-26 08:41
写得真好。恭喜师兄又有所悟。
看了悟空得普提祖师传法一段,忽然有个念头,当初悟空跟普提祖师修的功夫,比如七十二变等等,到底是道家还是佛家?众所周知,那些神通之类,虽是可以修行得出,但也必须修到一定程度才有。比如辟谷,打坐啊等等,但这种功夫因为境界不足,根基不稳固,亦容易失去。悟空去那么短的时间就能有这些神通,可见其根性之利。
佛渡有缘人,不假。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7-26 08:42
仅此而已。
就这样吧。
-----------------------------
故佛陀说,如是如是。圣人不言,如来无所说。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7-26 09:05
想起来有过一次闻法泪如泉涌的经历。。二十多年前悉尼奥运会前一年去澳洲进修学习,与班里同学一起参加了一次当地华侨的基督徒聚会。在一位台湾人的小楼里的二层,一楼是旅游纪念品的免税店,同学买纪念品的时候知道有这样一个活动,当地华侨每周三晚上都会在这里聚会,讨论《圣经》,以及自己身上身边发生的与神有关的事情和感受感悟。我竟然听得泪流不止。一起去的五位同学里只有我有这个样子。聚会结束后一起离开,一位白净英俊的小伙子向我走来,递给我一册小书,《神的儿子》。。。。一直珍藏着。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7-26 12:27
先说神通吧。从根本上说,并没有所谓神通。
神通,是仅存于想象中的怪谈,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未能正确理解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如同二维生物对三维现象的揣测,三维生命对四维现象的臆想。似是而非,本质上就是盲人摸象、信口开河。
譬如:跨时代的技术、科技,对前一代人来说,就是神通;但对下一代,只是常识。
从修行、修证角度来说,也是如此。不过,那跨越的是境界,是不同境界下,对同一事物、现象的认知。
你说喜悦烦恼,他说四大皆空;你说永恒的爱,他说诸法无我。
认知不同的情况下,如鸡同鸭讲;不同频的情况下,再去争对错更是荒诞。第一不会有结果,第二毫无意义。
常人看神通,是超能力,不应属于这个时空的外来物。修行人看神通,是自性本有的正常功,非要说神通,那人人处处时时刻刻都是神通,他看你吃饭喝水也是神通。
不要另眼看待穿墙入水,神变隐遁;就说那些行住坐卧,吃喝拉撒,喜怒哀乐,哪一个不是自性所现呢?
至于佛道的区分,是修行路的不同,法门的不同,但大方向是一样的。
方向虽一致,但法门有优劣,认知有高下。只要努力向前,迈出第一步,总是好的。
作者: 野妞 时间: 2021-7-26 13:52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1-7-26 08:41
写得真好。恭喜师兄又有所悟。
看了悟空得普提祖师传法一段,忽然有个念头,当初悟空跟普提祖师修的功夫, ...
玉爷说的真深刻啊
一句没看懂
孙大圣72变有这许多穷讲究,他猴头猴脑的脑瓜仁不痛么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7-26 15:03
说得灰常灰常好。神通人人自性俱足,但通过修行,有人能开发出来,有人不能。但执着于神通,不如没有神通。
发现君爱师兄,现在真是一日千里。恭喜恭喜。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7-26 15:32
我认为西游记,其实是一本教人修行的书。唐僧代表了高起点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照他的样子修行,可得佛果位。悟空三兄弟,代表了凡人去恶向善的修行过程。悟空修成佛果,代表他已能做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比如八戒,需得戒除杀盗淫妄酒香华高广大床非时食,得净坛使者果位。沙和尚,得罗汉果位,我猜应为罗汉果位中的高段位。白龙马,得菩萨果位。
仔细揣摩他们师待四人的心路历程,就当知道凡人该如何修行。
作者: 野妞 时间: 2021-7-26 23:02
想多了
我打小学二年级起就看西游记,只看如何杀妖捉怪,偷桃抢果
修行是什么鬼
作者: 君爱 时间: 2021-7-27 00:06
西游记,既有道家的练气化精之术,描述了吐纳、结丹等等要点;也有佛法的证见空性,破妄得真的修习心法。
每一章回都有,而且是依次递进。书中涉及到的道术、佛法内容,非常多。限于所学,我只能对其中佛法有关的部分略作评价:作者的见地非常高深,阐述极为精辟。
断断续续看了快一年,或许有懈怠,而且也是有些入神,目前才读到六十三回,对许多精彩的部分反复回味。
随便引一段:
人有二心生祸灾,天涯海角致疑猜。
欲思宝马三公位,又忆金銮一品台。
南征北讨无休歇,东挡西除未定哉。
禅门须学无心诀,静养婴儿结圣胎。
这段话,就是学佛中一个重要的参悟之处。像这样的偈子,每一回都有,少则两段,多则数段。很多都是阐述心法,见地,证量。
作者: 新解玉玲珑 时间: 2021-7-27 07:11
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是因为它是一座宝藏,各境界的人读之均有所得。看来我也需要有时间再重读一遍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