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潜伏三天为追《觉醒年代》 [打印本页]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09:26
标题: 潜伏三天为追《觉醒年代》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21-7-11 09:32 编辑
最近红色的电视剧很多,这个对于我至少有六、七年不追剧的人来说能坐下来不三天抛开其它要紧的事情,一心追剧《觉醒年代》真是说明对那段历史有点模糊的我,需要这样一部既有思想性又有艺术性还有人性的电视剧来解渴了。感谢遥望江南的力推,我也是常常泪眼模糊的看,接下来我会漫谈追剧感观。
耽误了三天的稿子,我需要修改一下,改好了我再上来继续!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7-11 09:29
等。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09:31
你看完了啊?我才看到蔡元培就职演说那一集。差点忘了自己是影视剧的观众忘情鼓掌了。。。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09:33
说明我有情结,被感动了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09:40
嗯。我记得你还写过琼涯纵队呢!你指定比我更有情结。。。我是纯粹对那段历史,那批人感兴趣的。。。
作者: 眼带桃花一点坏 时间: 2021-7-11 09:41
哪个app播?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09:53
在电脑上,直接敲打《觉醒年代》央视CCTV的免费全集就蹦出来了,屏幕大看着舒服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0:06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21-7-11 10:09 编辑
首先分享一下我寻找电视剧的方法就是在电脑中搜索《觉醒年代》,选择了免费全集观看
一打开屏幕,你们知道首先我被什么震撼到了吗?
是画面的影调,黑暗的色调配以黑白的版画般雕刻的时代背景,1915年开局,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的时代,黑暗的中国需要觉醒的年代一下子牵动你的视听神经
[attach]650459[/attach]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0:17
几乎是同时,电视剧的背景音乐一下子冲击了我的耳膜,音乐带出的是紧张的气氛、沉重的心情,节拍有致,音效悲壮大气磅礴。写帖子之前我百度了一下:“激昂的电影乐团作品,现代战争场景或破坏和冲突的场景。 这件作品略带英雄气息,暗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或侵略军队的力量。马林巴琴,弦乐组,铜管乐组,木管乐组,合唱,打击乐组”其实我本音乐理论知识盲,但是被实实在在的音效给冲击了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0:20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21-7-11 10:30 编辑
再往下看,真正引起我视觉上兴趣盎然的是它的摄影画面,人像摄影、风光摄影、建筑摄影等等,都能让我连绵不断的求索下去。
[attach]650466[/attach]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0:39
能够让我潜伏三天追了43集的《觉醒年代》其实是这个剧的主题:红色主题,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成1921年成立之前的发展阶段,让我曾经就只知道表皮的“五四”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的浅显标题,而不知其所包含的详细细节和发展过程,对于未知我非常愿意探索,对于红色主题我与生俱来的基因也是我决定追下去的动力。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0:42
百度一段主题简介: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和安徽省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编剧:龙平平,导演:张永新,总制片人:刘国华,主演:于和伟、张桐、侯京健、马少骅、朱刚日尧、张晚意、曹磊、夏德俊等。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毛泽东、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1:35
我发现我也是挺好玩的,改完稿上来说几段。然后煮上饭洗米上电饭煲后又来说几段,再接着削淮山皮放砂锅,昨天的鸡肉木耳再煮上,又来说一段。哈哈哈!抓紧一切时间上六杂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1-7-11 11:35
三天追了43集的《觉醒年代》,厉害!
我看了3个月了,还差最后几集没看完呢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1:52
江南说,就连看觉醒年代都留眼泪,说明他跟我一样被感染了。我在第一集的末尾就被陈独秀家庭矛盾给迷住了,陈独秀在从日本回国的轮船上想起了自己的家人,这位当年辛亥革命的逃亡者终于想起自己还有2个十几岁的男孩陈延年和陈乔年,这2个名字陌生又熟悉,我想起来七月一日,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微信刷屏的短视频就是安徽人民在一条以陈延年名字命名的道路路牌上堆满了祭奠的鲜花,我当时就想,这2位革命先驱是谁呀,我怎么没听说过。原来是陈独秀的儿子,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革命者也一样哦。
画面切换到陈延年和陈乔年时,我的心痛苦的震荡了,这2孩子正在上海做搬运工
[attach]650485[/attach]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1:53
吗呀!我的锅,快!是不是糊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7-11 13:16
这么说来,我需要继续看看喽?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6:06
如果你觉得不好看,看不下去,建议别浪费时间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1 16:13
第二集,2孩子在汪先生邀请陈独秀等人的家宴上,孩子们再次见到多年未见面的父亲,那种复杂的感情和发泄自己恨父情感一下子引发我的极大地同情心,尤其是把癞蛤蟆放进他的荷叶家乡菜中恶作剧的那个场景,让你的心更痛了,紧接着怒斥父亲“不孝不仁,爷爷奶奶过世也不回家”长期把家人撇在边不予理睬的控诉时,我的泪就飚出了。
这个剧好看,不是把革命者当神来写,而是有血有肉有生活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7-11 16:15
南沙贝 发表于 2021-7-11 16:06
如果你觉得不好看,看不下去,建议别浪费时间
贝姐说对了,我就是觉得节奏太慢,台词太多,看着累得慌。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7-11 16:16
南沙贝 发表于 2021-7-11 16:13
第二集,2孩子在汪先生邀请陈独秀等人的家宴上,孩子们再次见到多年未见面的父亲,那种复杂的感情和发泄自 ...
看你们的介绍更好,直指要害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16:21
那些看起来比较啰嗦的台词,恰好帮助熟悉每个人物的思想倾向啊!有时候会觉得挺作秀的,但转而又想,那个时代不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吗?以如此作秀的姿态表达思想立场才正常,哪像现在的人总是欲言又止三缄其口的。。。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16:24
对父亲是既爱又恨的吧!恨他不管家,导致家不像家,却爱他对国的大义,并不知不觉受了他的影响。。。。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16:25
哈哈!想起板砖煮糊的蛋了。。论坛误事儿啊!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1 16:26
我觉得还是看下去的好。几乎是真实还原每个人物的形象。比很多泡沫剧,宫廷剧,抗日神剧有价值多了。。。。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10:26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21-7-12 11:07 编辑
此剧有这句“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权威的评价,我就敢说说如下观剧的感想了。
这个剧目在第一集出场的主要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还有陪衬人物学生郭心刚、白兰、张丰载等。越往后看,我就越肯定这部剧还是有许多虚构的艺术形象的,毕竟是一部电视连续剧,有虚构人物的存在也是可以理解的,就像红色娘子军这部电影一样,吴琼花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鉴于电影的误导,今天很多领导同志在各种红色纪念活动中的发言会列举英雄人物的时候就把吴琼花当成烈士来表彰,这让我这个研究海南革命历史的人,每次听到都有点苦笑不得或者对某秘书的历史知识而嗤之以鼻。
我发现这部剧也存在着这样的虚构人物,当然我能理解人物的虚构是为了故事情节的需要,比如学生郭心刚这个人物。他在第一集就出现就是为了衬托陈独秀的存在。他一开局就出现在日本的大学中作为一名激进的青年向当时显得落魄、软弱、甚至是卖国贼的陈独秀的对比人物激进青年狠狠一口唾沫飞向陈独秀。然后在归国的船上又衬托了陈独秀是一位充满革命理想忧国忧民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不同凡响人物的反差,陈独秀和另外2位爱国的能人志士在轮船上挺身而出抵抗日本船主的横蛮霸道(其实日本人也是按规矩逼逃票青年郭心钢补票)而结缘,为往下的剧情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什么我那么肯定郭心刚一个虚构的人物呢?等会我去折腾一下我的午饭先,一会有图有真相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1-7-12 11:10
呵呵,想想这部剧的名字:觉醒年代,主旨就是这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如何寻找救国救民药方的心路历程。
我觉得这个剧最好看的部分还就是不同角色间的思想交锋、转变等,包括几位守旧派人物辜鸿铭、黄侃等,大段台词是不可避免的。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1-7-12 11:13
本帖最后由 公理力 于 2021-7-12 11:15 编辑
嗯,这个想法大致对头!但这些人可不是作秀,都是提着脑袋的盗火者,特别是南陈北李和一些青年学生。胡适等当然有区别。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1-7-12 11:25
郭心刚这个人物是有原形的,不完全是虚构。他确实是北大学生,在五四运动期间参加游行后病逝,但不是山东人,好像是江浙那边的。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2 12:36
你提醒我了。里面的人物,应该都是有的吧?这又不是脱离时代的,虚构什么角色也没有意义啊!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2 12:38
那个张封载,感觉跟个小白脸儿似的,妥妥的小反派——不知道后面会不会反转或者变成大反派,所以我现在都回避评点这个人物的。。。
作者: 大蓉儿 时间: 2021-7-12 12:39
你好厉害啊!3天追完,我晕。不聊了,我继续追剧去了。。。
作者: 公理力 时间: 2021-7-12 12:51
主要人物连名字都是真实的,郭心刚这类次要人物事迹和名字会有改动,但还是有原形。
只是,像郭心刚的女友、陈延年的女友等好像没有这样的原形,或许为了剧情好看而虚构的吧。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20:49
本帖最后由 南沙贝 于 2021-7-12 20:52 编辑
与郭心刚有关联的是五四运动,为什么说他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确实是有原形人物的。
为什么我比较熟悉这个呢?就从年初开说起吧。春节后我们宣讲团举行会议研究宣讲内容,领导要求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们的宣讲就不要像往年那样讲红色故事了,必须讲中国共产党党史。给中学生讲党史还是问题不大的,可是我们还要给小学生讲党史课,能讲得学生听得进去,课件可是要求有趣味才行,于是我用心研究了党史内容如何才能让小学生听进去,决定在讲五四运动时,讲讲能让学生们有共同感的关联事情,我发现五四运动牺牲的第一名北大学生居然是海南文昌人,他中学的母校是罗锋高级学校,他的名字叫郭钦光。于是我把他的图片做到了PPT里面,每次讲到他,同学们都很兴奋,感觉十分光荣,也就因此知道和记住了五四运动。
这是我讲课的记录
[attach]650809[/attach]
课件中郭钦光的照片
[attach]650810[/attach]
觉醒年代郭心刚的形象
[attach]650812[/attach]
电视剧中五四运动牺牲的第一名,也是唯一的学生郭心刚的原形就是郭钦光和青岛籍的同学,也可能还有更多同学原形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20:50
本人都虚构了,女朋友就更别提了,那是肯定虚构的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20:50
今天追了多少集了?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20:51
我来谈谈他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2 21:14
觉醒年代里面有一个反面人物,坏的出奇,既能去日本留学,也能上北大,不是神童都不行。吃喝嫖赌,追随复古分子反对新文化运动不说,居然还参与了许多社会活动,不但是报纸的记者,又是警察厅的密探,一身多职,最终被北大除名。这个人物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可恨至极,刚才才证实好学生郭心刚的虚构身份,转念一想,一个人不可能可以那么坏的,说不定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一百度,果真如此,这个反面角色张丰载,他的原形集合了8位,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同学的形象,才可能坏到极致,这个人物的塑造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其中原型之一正是当年“林蔡之争”公案的配角——张厚载。
百度一段:
张厚载旧戏造诣极深,读书期间就经常写戏评在南北报刊发表,胡适称其以“评戏见称于时,为研究通俗文学之一人。”对于文学革命,张厚载是关注及拥护的,在给《新青年》编辑部的信中称“自读《新青年》后,思想上获益甚多。”且认为“文学改革为社会固有之思想,为进化自然之现象。”但对于改革的步骤、节奏,特别是戏剧改良的方法,却有着不同于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老师们的意见。在1917—1918年间以《新青年》为载体的旧戏改革笔战中,张厚载以一人之力对敌新文化运动诸位主将,展现了其高超的论辩能力,也在不经意间站到了“新派”的对立面。
剧中张丰载的形象
[attach]650813[/attach]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3 20:21
觉醒年代的主要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始创者陈独秀,我是第一次透过屏幕详细的跟随着剧情的发展和陈独秀的活动命脉去近距离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看电视剧触动了我去翻阅那本厚厚的中国共产党党史,深深地佩服那个时代的先驱们那么勇敢和执着着,不惜性命去捍卫真理。
作者: 我是潜水的 时间: 2021-7-13 20:22
好久没追剧了!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3 20:31
虽然我之前大致知道中国最早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开拓研究宣传者是李大钊,但是视听走近李大钊的工作生活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从与陈独秀一起开创新文化运动到寻找到更适合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道路的他,让我时时泪眼模糊,这个人物一直那么崇高伟大,从他在把身上唯一的一件大衣送给陈独秀开始到他在共产国际代表人面前推荐陈独秀为党的领导人物,加上他对家人的那份珍爱和情感,他的品格总是化为泪点感动我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3 20:52
我们可以通过追剧,看到活生生的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北大蔡元培的光辉形象、可以看到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是如何诞生的,我们还可以看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那些最后成为早期共产党员创始人毛泽东、董必武、周恩来等等的伟大人物的年轻者的觉醒经历,三天追剧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我非常冲动的想向党递交一份申请书,申请入党。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3 20:53
我也是很久没追过了,一次过足瘾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7-13 22:08
新青年
狂人日记,是第一个白话小说。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7-13 22:16
是的,《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平台武器,《狂人日记》是整个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