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诗人笔下的端午风俗 [打印本页]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18:50
标题: 诗人笔下的端午风俗
端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适逢“雨细方梅夏,风高已麦秋”(苏轼《皇太妃阁》)的时节,梅子熟了,麦子要收割,“岁熟麦风凉”、“杨梅粽里红”(苏轼《皇帝阁》)人们要青梅煮酒,吃粽子,玩游戏,赛龙舟,庆丰收。
它大致有下面的几种风俗,被展示在诗人的笔下。
吃粽子。唐玄宗在《端午三殿宴群臣》说:“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是说端午节的时候要吃九子粽。晏殊《御阁》:“九子粽新传楚俗”,他认为九子粽是楚国的旧俗。孙觌《皇后阁》。:“粽成八九子,缕结就千丝。”九子粽是用九色丝线扎起来的大大小小的九只粽子,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五彩纷呈,喜庆且吉祥,“粽子”就是“中子”,九子粽喻多子。
纪念屈原、赛龙舟。湖南的汨罗与湖北的秭归,一个是屈原的投江地,一个是屈原的出生地,这两个地方的赛龙舟,都是为了纪念屈原。唐代诗僧文秀《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张耒《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刘禹锡《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欧阳修《端午帖子词》:“楚俗传筒黍,江人喜竞船”。
喝菖蒲酒,延年益寿。“万寿菖蒲酒,千金琥珀杯。”(苏轼《皇太后阁》)“共献菖蒲酒,君王寿万春。”(苏轼《夫人阁》)蒲酒,是用菖蒲的叶子浸制的酒,古人认为喝了这样的酒,可以避虫毒;菖蒲的另一个功能是可以却鬼。
斗百草。最初是古人在采集中草药时的一种游戏,后来发展为端午节最常见的一种习俗。要斗百草,首先要具备识别和辨别百草的能力,简单说,就是一大堆的中草药材放在那里,谁识别的最多,谁就是赢家,这个很好玩的,但需要广博的识别药草的知识。有趣的是,它还分文斗、武斗两种形式,文斗就是刚才说的识别,谁识别的正确的多,谁就是赢家。武斗就是双方把自认为最有韧性、承受拉力最强的药草,交叉成十字状,在发出号令后,各自用力拉自己的药草,谁的断了,谁就输了。这个游戏至今农村的孩子仍然在玩,我小的时候在农村也玩过这种游戏。欧阳修《观儿戏》:“髫龀七八岁,绮纨三四儿。弄尘复斗草,尽日乐嬉嬉。”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儿童斗草来”
门口悬挂艾草,辟邪驱蚊杀菌。“五彩萦筒秫稻香,千门结艾鬓髯张。”(苏轼《夫人阁》)
端午,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就不一一细说了,它们已经深深的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继承与发展端午文化,让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里流淌不息。
210608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18:50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6-14 18:56 编辑
1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18:51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6-14 19:02 编辑
2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19:06
文字有些生硬,给报纸写的,凑合看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14 19:07
我们小时候端午节斗鸡蛋,小孩们拿着煮好的鸡蛋出来,互相磕鸡蛋,看谁的先碎。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19:09
这个游戏我还真没做过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21-6-14 20:07
一看就是纸媒上的正经文字
作者: 墨巷寻璁 时间: 2021-6-14 20:53
涉江采芙蓉 发表于 2021-6-14 19:06
文字有些生硬,给报纸写的,凑合看
给报纸写字也不错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1:15
本帖最后由 涉江采芙蓉 于 2021-6-14 21:17 编辑
我差不多十年不给报刊写任何东西了(在网络上给我拿走发表后通知我先斩后奏的除外),原因很简单,无法畅快的展开一个主题,到最后总给我删的文理不通、不伦不类,但这次不同,一个美女妹妹毫不通融的武断,不但给她的副刊经常写文章,还要写个专栏。美女啊,不能拒绝,我只能忍气吞声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1:16
是的,我都觉别扭,不知道咋写了;不过,写专栏我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1-6-14 22:15
专栏了?
这么高大上。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17
这算个p,二十多岁早就专栏了。这次是给美女专栏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1-6-14 22:19
干嘛老强调美女?
美女也是专业的。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1-6-14 22:20
你在写的阴沉木系列,也是专栏?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24
哎,你是谁呀,这不公平吧,你似乎对我很了解,我却对你一无所知。那个不是,是我接了一个活儿,给当时给一个私人网站写的。我都忘了,你还记着,感觉很多年了。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25
不是美女,天王老子给我约稿,我也不写。道理很简单,不想被太监。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1-6-14 22:26
端午吉祥。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26
端午快乐!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1-6-14 22:28
没什么不公平。众所周知的原因,你在论坛多知名。咳。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28
那个阴沉木掉的画册我当时红袖的送出去了有七八本,都送给谁了,基本都忘了;不过这个画册后来网上抄炒到了好几百元,还是有收藏价值的,毕竟,那文字是我做的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29
你就不能实话实说吗?我替你说出来:名声有多臭!咋臭的就不用说了吧?

作者: 云自在 时间: 2021-6-14 22:31
我一开始看你写阴沉木系列,也不了解。
后来参观了东莞有一个阴沉木博物馆,了解一点。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1-6-14 22:31
有啥快乐滴?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37
要把快乐送给别人,我今天见谁都说快乐。其实我今天想写一篇:哀哉!想了想,还是不写。今天早晨放我父亲藏书的地下室进水,最下层的十几个箱子都被泡了,我跟爱人一直忙到下午两点,才把水弄出去,用水泥打了个门槛。损失惨重!现在不能动,有六七层呢,一动就全部倒了。有一个老刊物,不知你有没有印象,叫《革命接班人》,1976年后更名为《接班人》,我有全套的,但愿别再最下层被泡的那十几个箱子里。这全套民间恐怕只有我一个人有了!!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1-6-14 22:38
额滴神,你就辣么粗心呀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39
当时也是炒的厉害,价格是被有钱人炒上去了,现在风头过去,也没什么了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6-14 22:40
大雨暴雨!我那里是轻的,很多小区地下室全部被淹掉,一楼都飘起来了!都上电视了。很多车都毁了。
作者: 秦鲁子 时间: 2021-6-14 22:46
你把它们刻石保存的了,就像希腊雕刻一样,不怕火烧水淹。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