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聊一点所谓的华夏文明 [打印本页]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10 22:49
标题: 聊一点所谓的华夏文明
事先声明啊。。。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篇东西会聊到那里,会聊到什么时候,可能过两天有时间有兴趣会继续敲下去,也可能过两天没兴趣就直接太监掉。反正就是玩。
华夏文明有三个发轫点:山东,河南,山西。三个地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蚩尤,炎帝,黄帝。
最开始的时候炎帝和黄帝开打,打来打去打不过,干脆就投降了。炎黄合并成一个大的部落。这就是最早的炎黄子孙这个说法的由来。
炎黄势力继续向东扩张,遇到以蚩尤首的东夷势力。这是一个联盟势力,类似于现在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蚩尤为首,有九个部族联盟而成。号称九黎。也有一种说法不止九个部落。因为“九”在过去不仅代表实数,也可以做为虚数,代表很多。比如为山九仞,九地九天等等。总而言之东夷势力非常强大,炎黄联军不是对手。这个时候黄帝和他的军师风后,通过某种不可考的方式,获得了一个强大的母系氏族的帮助,最终打败了蚩尤。这就是传说中所谓九天玄女帮助黄帝的情况。
蚩尤在现在的山西运城区域被杀害肢解,此地被称为解州,后来此地又出现一个人物,就是关公关云长。
在这场决定性战斗中立下巨大功劳的还有黄帝的军师风后,风后在这战斗中留下的早期原始的军事战略以后占卜手段,后来演化成《太公六幍》以及《奇门遁甲》。
风后死后,同样被葬于山西运城区域永济县附近,被称为风后陵,风陵堆,附近有一黄河渡口,被称为风陵渡。
后至宋,有一少女郭襄在风陵渡口听到神雕侠杨过的逸事传闻,毅然同西山一窟鬼中之大头鬼同往寻找杨过,演译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此之谓:一见杨过误终生。后终以慧剑斩情丝,创立峨嵋剑派,义助张三丰创立武当。奠定五岳剑派基础,影响宋至清武林八百年格局,此为后话,且放下不提。
回到炎黄势力兼并东夷,将东夷九黎部落并入自己统治之中最下层,统称黎民。而自己原本人民可以允许有自己氏族名称,号称百姓。最初百姓比黎民高一个阶级,后来随着时代演化,黎民百姓成为一个阶层,都是指下层人民。这就是黎民百姓这个词的由来。
而东夷部落中原来的上层的统治阶层不甘于寄人篱下生存,于是开始逃难,其路线是由山东向南,向西南,从湖南一直到云贵广西。楚文化即是从中育化而出。湘西以及苗家黎族巫盅赶尸叫魂等等之术都是自东夷而出。苗族是东夷蚩尤后代,这一说法在学术界基本上已是定论。
苗族是一个特别值得了解的民族,他们没有文字,但是靠衣饰和歌唱来传承自己的历史文化以及先知对未来的预示。神秘且非常可靠可信。
很多年以前,那个时候言论空间还宽松,网上有一个人叫做大国师王威,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从大量的古籍,神话传说,考古训诂等等资料之中以逻辑推测上古时期各方面人文地理以及事件。我很喜欢并且从中受到很多启示。
举个例子,后异射日真实的情形,有可能是在上古时期氏族部落社会生存状态下,计时的方法是竖下一个直而高的杆,观测日影,以确实时间。这个叫日晷。日晷竖立的地方必须在一个大而平坦的广场之上,这个地方肯定是一个大家聚众的场所,在一个大家聚会的人数众多的地方,射一个高杆上的标的,以显示自己的能力或者力量是最合适的所在。
这个推测对吗?我不知道。错吗?我同样不知道,但是有趣。这里有动脑子的地方,有智力存在的痕迹。我喜欢。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2:49
哎哟喂!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6-10 22:52
拜读了,这是替色妞应战的华夏文明,鼓掌
作者: 飞梅弄晚 时间: 2021-6-10 22:52
我靠,我就知道老独不负我望。
转个圈,表示开心一下:脑细胞不用死,也不必费劲扒拉贴子撩。
老独威武,务必把春大毛线怼在墙角。
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时间: 2021-6-10 22:53
你咋才来捏
作者: 右眼跳皮皮 时间: 2021-6-10 22:53
又半夜出来吓人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1-6-10 22:54
脑子里都是你雕的小木头
作者: 南沙贝 时间: 2021-6-10 22:55
怎么写着写着出现了杨过和姑姑了?金庸都出来了,弄得我半信半疑
作者: 右眼跳皮皮 时间: 2021-6-10 23:01
那帮逼忙着吃瓜,怠慢大师了。爱麦,太开心了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3:03
我押春毛线了。
作者: 莫敏儿 时间: 2021-6-10 23:04
正史,传说,民俗,武侠,信手拈来,超赞
作者: 莫敏儿 时间: 2021-6-10 23:05
特别喜欢风陵渡,和郭襄那节。
喜欢郭襄闯荡江湖疏离闲散的心态。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3:06
叫魂和傩有关吗?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10 23:06
替爱徒出马啦
作者: 右眼跳皮皮 时间: 2021-6-10 23:07
金牌打手 发表于 2021-6-10 23:03
我押春毛线了。
不就是说把你卖给养猪的吗。我错了还不行嘛。。。。。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3:09
耗子尾汁
作者: 杨逍逍 时间: 2021-6-10 23:09
风后发明了骑兵,增加了黄帝的战斗力。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3:10
海南的黎族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10 23:17
说的好清楚啊,跟真事儿似的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0 23:27
我独~哈哈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0 23:28
笔记本抄起来~( ̄▽ ̄~)~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0 23:30
楚人自认是祝融后裔。
作者: 风飘飘 时间: 2021-6-10 23:36
惊见老独,都让开,待俺冲上前去握个手手。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0 23:49
[attach]644157[/attach]
这个寨子叫白云乡枫木村,去年重阳节那天的样子
作者: 我是潜水的 时间: 2021-6-11 08:01
问候一下传说中手拿大搪瓷缸子的大咖
作者: 右眼跳皮皮 时间: 2021-6-11 08:09
飞梅弄晚 发表于 2021-6-10 22:52
我靠,我就知道老独不负我望。
转个圈,表示开心一下:脑细胞不用死,也不必费劲扒拉贴子撩。
你师傅决不会放过每一个装大逼的机会,区别只是时间。风口不大不出发,没有风口,难耐寂寞,也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坐上孔明灯,飘飘呼呼地转圈。。。
作者: 金牌打手 时间: 2021-6-11 08:11
你赶紧的。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11 08:14
太神秘了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11 08:16
老独也有输的记录,上次辩论大赛,我们请了老独做四辩,结果输了,哈哈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1-6-11 09:12
今晚接着聊啊~
作者: 千遇千寻 时间: 2021-6-11 09:24
独兄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1-6-11 16:36
黄帝炎帝蚩尤的这段历史,你说的跟醉笑学到的不太一样。
我在车上,回家跟你辩论。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1-6-11 16:42
记忆中好像是这样,:
蚩尤和炎帝是同一个部落联盟的,炎帝是联盟领导,蚩尤是小部落酋长,后来蚩尤发展壮大了,就干炎帝,把炎帝打败了,炎帝就去找黄帝,联合黄帝最终击败了蚩尤。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1-6-11 16:46
炎帝与黄帝开战,是后来的事。
炎帝黄帝是兄弟,一嫡一庶。
两个部落联合击败蚩尤之后,炎帝黄帝兄弟反目。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1-6-11 16:47
没回家,在车上呢,但我肯定看过相关资料。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1-6-11 17:34
你这个说法来自《史记·五帝本纪》。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
帮助皇帝战败蚩尤的是“魃”,就是传说中的“旱魃”。
旱魃来的时候好好的,帮完黄帝,回不去了。
据说是魃爱上了黄帝的部下应龙,偷吃了禁果,失去了神力,回不到天上去了。她所在之处大旱,于是皇帝给她安置到北方去了。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12 23:54
TO:
金牌:吁噫戏
南沙贝:算是随手敲着消遣吧
飞梅:唉,先别高兴,我自己都不知道能敲多少
酱油:我是后半夜才有功夫呀
右眼皮:时间没办法
花中花:回头送你个
莫敏:风陵渡口一段荡气回肠。同感同感
知音:玩呗
杨逍:马的驯化是比较晚近的事,其实三国时候关于怎么骑马还有争论。考古没有发现马蹬是个大问题。
楚门:我楚楚哈哈哈
风飘:握手握手
潜水:来一把高碎
隐香:我争取继续
千遇千寻:你好你好
榆园:一个神话各自表述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13 00:15
这样的话就说到了文明延续的判断标准问题,以什么为标准来判断存续?以基因血统么?且先来论一论。
我们假设炎黄与九黎(也就是黎民和百姓)为华夏文明正宗的血统。
商代就开始尴尬。有研究表明商代的血统基因有可能是西来以至于那怕是业界人士都不敢公开讨论,怕触碰到政治正确。
周朝众所周知是从甘肃起源是和西羌胡人等杂交人种,到春秋战国大家都知道所谓胡服骑射,后来又有五胡乱华,唐朝李家妥妥的胡人。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死哥哥弟弟见到李渊直接扑到怀里嘬李渊的奶头,以安慰李渊表示不忘父亲养育之恩,这是正史记载的,典型的胡人风俗。李白家在碎叶城。明朝朱元彰家谱在美国,明明白白写的回民。朱棣二分之一朝鲜血统,郑成功一半日本血统,更不要说蒙古征服中原统治百年,满族征服中原统治近三百年,我不是说的那一位,我是指所有人,大家都是杂种,并且是杂的不得了的杂种。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蠢货,虽远必诛厉害言论洗脑洗的上头,满脑子皇汉思想,为了证明自己汉人去做了个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汉人血统,杂种杂的一蹋胡涂。顿时感觉人生失去了意义,在网上发贴哀叹。惹得善良热心的网友们纷纷给丫出主意,有建议他上吊的,有建议他喝药的,有建议他跳楼的,总而言之,早死去球还可以为祖国的粮食安全贡献以点绵薄之力。
所以说,以血统来论,这事不靠谱。
作者: 隐香 时间: 2021-6-13 01:02
表示很高兴看到续~
要去看看家谱,元明清有没有和异族通婚的记录~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3 09:48
瞧我这弯弓射老雕的英姿可能是成吉思汗。哈哈。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3 09:57
六星恰好也有个蠢货皇族,满脑子特权,哈哈。
作者: 莫敏儿 时间: 2021-6-13 14:02
对的对的。
作者: 莫敏儿 时间: 2021-6-13 14:06
昨天见了个来自宁夏的女孩,一直觉得她长得怪怪的,近距离更是说不出哪儿不妥。
直到她说自己是回族,应该是家族都是回民那种,相对纯的回民,忽然明白,小昭应该就长这样。
就算再不以血统论,蒙古的破坏,还是得指出的吧。
作者: 闹热 时间: 2021-6-13 16:19
魃和九天玄女的说法都过于神话,但似乎同源。也许在炎、黄、蚩尤三大部落群外还有很多小部落,毕竟五帝前还有三皇。其中一个母系部落帮黄帝打败蚩尤。此部落善用巫术,与自然天象巧合,被后来的传说夸大了。龙山文化应该是炎黄蚩尤时期。
作者: 千遇千寻 时间: 2021-6-13 20:57
跟读,学习了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16 23:32
血统基因不靠谱,那就再看看别的
当年孔子对管仲是颇有一些不满的,他老人家认为管总理骄奢淫逸贪图享乐还搞黄赌毒,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对管总理推崇备至,认为管仲捍卫了华夏文明,孔老师说“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现在要披散着头发,穿着从左向右掖襟的衣服了。孔子认为头发和衣服代表了文明的方式。至少代表是其中的一部分。
无独有偶,明建立时,有一日本使者来见朱元璋,朱元璋询问日本风俗人物,然后日本使者答了一首五言,歌词大意是这样: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清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坦白讲我个人感觉写的相当不错。
衣冠礼乐,或者说,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生存中留演化出来的一套生活行为文化模式,似乎能够至少从某些方面上来代表某种文明。
这些东西在三千前左右的文明史中是如何变化演进的,其中任何一种拿出来都可以写一大部书。
衣冠从宽袍大袖上衣下裳到胡服骑射到内紧外松等等一直到中山装到现在。礼节的演化从先秦到如今,音乐的演化到如今。凭借我浅薄的知识储备不足以做出明确的分野说明。
比较重要的是文字,且不论从甲骨到篆文到石鼓等,单说内容从宋以后,元和清导致一大批少数民族文字进入汉字系统,比如乌漆麻黑,黑古隆东,悖悖等。清末时更是有一大批词语从日本进入汉字系统,比如组织,干部,物理,化学,社会,正党,浪漫,上班,等等等等,这些能占到现在汉语词汇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这些不断变化的东西从那些方面能代表文明?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17 10:58
文明就是我可以有生之年给老独沏一杯茶。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20 23:53
嘿嘿嘿。那是荣幸之至。。。。。
作者: 独醒客 时间: 2021-6-20 23:53
在哲学中有一个忒修斯之船,在社会学中有一个金阁寺之问,在佛家有一个阿能诃鼓,这三个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就是讨论,当一个具象的实体或抽象的理论形成之后,时移事易,在以后漫长的时间时,构成的它的元素不停变化更替,它还是原来的它吗?或者在它所构成的元素之中谁能最大限度的代表它?
当我们把一个文明中构成的元素一项一项拿出来认真进行剖析,会发现面临的就是这样的难题。有些是似是而非,有些我们以为是重要的,好像却没有想象中重要。有些在历史的演进中间早已变得失去了当初的样子。那么真正的能够代表一个文明的重要元素应该是什么呢?
实体总是在不停的变迁,而唯有精神应该可以不朽。
对于一种文明来说,真正的能代表它的应该是某种抽象的可以穿越漫长时空的精神。窃以为华夏文明的这种精神发轫形成于先秦。具体来说,它是一种贵族精神,轻生,重义,求真,忠诚,良善,信诺,守约,平等精神以及贵族精神。等等之综合,并被人们普遍当做信念, 可以为之舍弃自己的生命。
文天祥在正气歌中详细描写过: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文丞相曾经很长时间被囚在大都即现在北京,有一次看守他的士兵夜里喝过酒唱蒙古长调,第二天文天祥把士兵叫过来问昨晚他们唱的是什么,士兵告诉他后,文天祥叹道:此真黄钟大吕之声。
这一则小故事我不记得在什么地方看的,但我一直记得,这里边有一种贵族气,不吝于夸赞那怕是敌人的东西,只要是真的好。客观而超然。那些动不动就抵制某货的蠢东西们永远不可能理解这种境界。
如果你读历史,你会发现,自宋以后这种精神开始急剧衰落。陈寅恪先生曾说过华夏文明肇极于赵宋,我理解也是从这个意义上下的判断。
作者: 知音 时间: 2021-6-21 06:18
独醒客 发表于 2021-6-20 23:53
在哲学中有一个忒修斯之船,在社会学中有一个金阁寺之问,在佛家有一个阿能诃鼓,这三个概念基本上是一个意 ...
半夜出现了
作者: 莫敏儿 时间: 2021-6-21 08:26
好了,言归正传了
作者: 简一竹 时间: 2021-6-21 21:07
先问老独好!
话题很大,我也说不明白,试着扯点不同的。
说宋以后再无中国,你是从审美角度看的吧,认为一种风骨消亡了,那种骨子里的高贵,是气节,能传承、能绵延,不说是广大悉备,但绝对是民族精神的根脉。
如果从这个角度谈,我也认可你的说话。我要说的是另一种,延伸一下看看对不对。
第一,西晋时期的贵族时代为什么结局会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假如没有衣冠南渡汉人会不会灭绝?
第二,隋代发明的科举制打破了豪门与寒门的通道,自此科举制被统治者沿用,好处在哪里?
假如,一个崇尚精神贵族的民族把这种审美理念一以贯之下去,代代传承,久而久之会不会跌入形式大于内涵的坑?所谓文与质无法很好的相兼,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分化严重,一味高大上,久了也会崩盘。就像西晋时期的贵族时代,士族与寒门泾渭分明,最后阶级分化严重,直至近乎于灭亡。如果那一次真的汉人灭亡,我估计华夏文明才是真正的消失,我们的文明何谈五千年。假使真的这样,贵族精神大概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了,一种形式主义一旦占了上风取代了精神内涵,反作用力也将很强大。
科举制的发明打通了贵族与寒门的通道,精神贵族是衰落了,但是呢,文与质却能很好相兼,有利于民族融合社会安定。从这个角度看,淡化精神贵族是否具有进步意义?
作者: 楚门的世界 时间: 2021-6-21 23:15
文明不是一种具象,就像代表中华文明的书法艺术,临帖能练好字形的人很多,写出笔意的人凤毛麟角。内忧外患,文明隐逸到了更隐蔽的地方。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