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黑陶杯、冰鉴和铜钳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8 00:23
标题: 黑陶杯、冰鉴和铜钳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21-1-18 00:24 编辑
由于疫情的原因,一年半没有去国博了,据说国博的好几个展厅更换了展品,有的也许一生之中与之相逢的机会只有一次。出发比较早8点半就到了,寒冷的北风吹不走我内心的火热,以预约第一名的游客身份通过了安检通过了健康码检测,9点准时进入了展厅。
瓷器展厅没了,红木家具、书画展厅没了,代之的是大运河文化、红山文化、河东文化、甘肃彩陶文化。国宝虽然不是自己的,偏爱总是要有的,比如我最爱的青铜器还在,这就足够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四分之三的人至少还没见过后母戊青铜鼎和宋元瓷器呢,苦不知足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虽然追求完美甚至有些强迫症是我的缺点,但在很多自己控制不了的问题上,随遇而安也是我的强项之一。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这次来是做了一些功课的,尤其对两件国宝已经重点关注了。
按照顺序进行,从古代中国展厅看过去,一件不起眼明显修补过的黑陶作品进入了视线,。这件薄胎黑陶高柄杯,就那样在展厅的一个橱窗里站立着,它站立经过了4300年,虽然岁月让它不在完整,但是我知道,它的最薄处只有0.2毫米。
我们不用去赞美她的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因为其它的陶制品有些也具备这些优点。而她的厚度0.2毫米,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制造出来。她的精灵或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飘逸到半空,看着几千年后的子孙,或许会叹口气。
第二件国宝就是青铜冰鉴,这个两千多年前王室用的特供品,在炎热的夏季能给房间降温,还能给王室成员带来冰镇酒水和饮料;冬季还能温酒。一物两用。两千多年前的曾候就是一边吟唱着: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一边豪饮纵歌。
据说经过专家和技工们多年的研究,穷尽办法,也没有能成功复原制造一件相同的作品。或许九天之上的曾候端着薄胎黑陶高柄杯,向下大声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我一直奇怪,以全面管理、ISO体系,6个西格玛。。。佐以各种现代电脑和高精尖设备,为什么很多人不买国产车?普通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了,我们引进生产线也有40年了。。。唉,不说也罢。
秦铜钳,或许没人把它看做国宝。秦国能一统六国,攻无不取战无不胜,不单单是商鞅的变法,也不仅仅是靠白起、王翦的杀人如麻,更多是秦国将士拿着精良的武器冲锋陷阵。据考古发现,各地出土的秦代制作的兵器的尺寸规格误差之小,简直令现代人蒙羞。当时没有图纸、没有电脑、更没有现代通讯工具,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看到这个铜钳,似乎明白了萦绕在心困惑很久的问题:这把铜钳,符合人体工程学,连接平稳,钳子历经2000多年,使用多年也看不出连接松动。当初无数的工匠在用这把铜钳劳作制作出优良的超越时代的武器。
制造使用铜钳的人和这把铜钳,才是真正的国宝。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8 00:24
[attach]615064[/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8 00:25
[attach]61506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8 00:25
[attach]61506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8 00:26
为什么越用心的事情越做不好?其他的照片我拍了很多很多,都很好,就是我中意的这几张拍的和“模糊的黑鸟”有一拼了。
明天在贴别的,面子要自己挣回来。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1-18 06:00
现在确定叫后母戊了吧?我记得好像一直在争论啊。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1-1-18 06:09
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还是坚持用司母戊,我支持这个。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21-1-18 08:43
我就不喜欢看这些东西,枯燥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1-1-18 10:17
到湖北省博物馆看了楚国的青铜器,那种造型的别致,比同时期北方的青铜器要鲜活多了,感觉如果不是后来的封建礼教束缚,南方人的发明创造能力应该大于北方。
作者: 天兵 时间: 2021-1-18 11:10
我也没见过后母戊青铜鼎,以前叫司母戊鼎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21-1-18 16:37
我去过殷墟,去过文字博物馆
关键,我特么早就忘记自己看过啥了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21-1-18 18:48
商周时期,可能有极高的加工工艺,某种原因罢,没有承袭下来。这和文化有断层一样,不是连续的。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21-1-18 18:52
现在那个汽车工业,不是技术问题、工艺问题。就是: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好好做。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14
我也支持,可是国博那个大鼎旁边写的是:后母戊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16
我就喜欢看这些东西,充满感情和激情。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18
我去过湖北博物馆,那里有楚国的青铜编钟和一个特别繁杂的青铜器,还有青铜剑。。。确实厉害。
天上九头鸟,地上楚国佬。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21
先窥一斑,全豹以后再说。
[attach]615263[/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23
再去一次,或数次,就记住了。
别看我背定式笨的出奇,可是这些东西,过目不忘。
每天不吹一吹,觉得人生无趣。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24
这个,不大可能,人越活越笨。。。时代在进步啊。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0:25
好好做也不行,材质,车床,工艺。
冷装配是多少年前的工艺了,现在国内哪个工厂有?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21-1-19 03:14
此展品为东周(战国早期)文物。通高54厘米,重192.1公斤。这件建鼓座是承插建鼓的底座,由8对大龙簇拥着中心圆柱,大龙身上盘绕着数十条小龙,变幻莫测,生动有序。击鼓时,鼓声仿佛惊醒了群龙,达到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统一,是目前所见最精美的先秦建鼓座。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attach]615267[/attach]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21-1-19 04:08
从小跟着我爸爸妈妈看展览,从来都是盼着快点看完
另一个展览是菊展,每年都去,在加拿大也是每年看菊展,可高兴了,我就看不出哪里好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08:15
我从小就喜欢看古迹博物馆,看不够。
商场我一去头就疼,那你喜欢看什么?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21-1-19 08:40
我也是,去商场头晕。买什么看什么行。
博物馆我也去,带孩子去
我爱看古迹,城堡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23:36
[attach]615529[/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23:36
[attach]615530[/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21-1-19 23:36
谁认识,我给他一个。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1-1-20 07:39
牛帮好雅兴,喜欢青铜器啊?我却不大喜欢呢。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