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与高兄商榷 [打印本页]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17:54
标题: 与高兄商榷
在方孝孺眼里,朱棣不过是个“篡逆”贼子,那个时代的士大夫信奉的是;食君禄分君忧为君死节,讲究的是;文人风骨。满脑“君命天授”的方孝孺,怎么可能做出“服软”“乞命”之举?似此,岂是“方孝孺”。

评点历史人物,需先了解其人的立场,价值观,时代背景,才能明白其“之所以为之”的缘由。以高兄之认知代入方孝孺的脑中,无异是强逼方理解你的牛栏山,猪头肉。
读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知兴替···。而不仅仅是;掘坟鞭尸。更不是为娱乐而“戏说”,开脑洞而“翻案”。


方孝孺一事,该谴责的不是方的冥顽不化,而是强权的专制,残暴;"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昔时读书人,士大夫们所崇尚的风骨,气节,今人或许难以理解。wq之后,文人风骨荡然无存。不知这是时代之幸抑或时代之哀。


高兄似乎很不屑“血性”“大义”“气节”这类词汇。你可知,中国军民熬过这八年抗战,凭的是什么?正是这“民族大义”“民族血性”“民族气节”。难道,浑浑噩噩,随风使舵,"服软“,“态度好点”能顶过这八年?
发越南艳电的汪兆民倒是蛮符合你的价值观。


军人马革裹尸自不待言,但是,近二千万无辜平民的死伤,能怪罪于“血气上涌”的委员长吗?同理方孝孺!
再者,高兄曾自诩的”浴血奋战“是几个意思?


顺便再评点一下高兄的“写文章为围绕主旨避免思维发散,这里只谈方孝孺。朱棣之恶则是另一个主题。”
谈方孝孺必须谈朱棣。一个事件的产生,必然有双方或第三方,若是割裂开来谈,如何谈?又如何说得清?评点历史事件,撇去其历史背景,相关人物,不得事件全貌,岂非管中窥豹。又怎能做出客观的判断?试想;
法院断案,能否先审理判决原被告中的一方,然后择日再审理判决另一方?
你“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思想见识,实在让我有点绝望!”


吃饭啦,喝酒,酒是金门高粱,菜有一款鼻冲,举杯邀高兄,先干为敬。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24 18:08
看看高局长如何应对。。。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18:36
高兄,酒后再聊,吃菜。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0-12-24 20:08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0:22
当然,以方孝孺的脾性,肯定做不到我说的那样,我确实无法用自己的想法代入到当时历史情境中,去强求方孝孺。然而,这不等于方孝孺这样做就是正确选择。这个我们无论作为方同时代人还是后世之人,都是可以评论的。否则的话,那还是老问题,意味着所有历史事件我们都无法去褒贬对错。因为我们都无法用自己的观念去代入历史中的人,去强求他们。

——高兄喝得是快酒,亦是快人快语。迟复为歉。
读史宜粗不宜细,史事难以钩沉,世上又有几枝董狐笔?故,可以质疑,无须深究。况,理念之差异,无疑关公战秦琼,兄以为然否?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0:24
大美丽 发表于 2020-12-24 18:56
都有理,高局长解读的也不算错,楼主解读的或许对,但是,至于方孝孺是不是一个宁舍一切不舍心中操守的人, ...


此谓“莫须有”,不足为凭。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0:37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0:27
可以质疑,无须深究。况,理念之差异,无疑关公战秦琼
---------------------------------
那随兄愿 ...


秦,汪有何缓颊之由,还请指教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0-12-24 21:00
哈哈哈,高隐打算深究秦桧
肯定是不可能把秦桧薅过来让你深究了
不过倒是可以考虑把你高隐送过去
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时间: 2020-12-24 21:04
比较赞同楼主的说法。

高隐的说辞属于为虎作伥。建议楼主阅读《明朝十六帝》,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有专门的篇章。共十章。

1、燕王,2、靖难,3、法祖。4、修书。5、开边,6、迁都,7、驭远,8、家庭,9、人格,10、盖棺

在第九章节里,记述了朱棣杀害方孝孺的全过程,且是诛杀十族,开创了自古以来诛杀十族的酷刑。连坐处死873人。

杀害方孝孺的起因是,朱棣攻入南京后,想借助文士方孝孺起草诏书而引发的辩论,在辩论中,朱棣被问得哑口无言,因此很没面子,记恨在心。(见《明朝十六帝》80页)

高隐之读明史,属于一知半解,为暴君朱棣洗地,对方孝孺说三道四,他就是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1:05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0:39
你不是说无须深究,理念差异形同关公秦琼么?


飞,抗金前驱,挽狂澜于既倒。秦,逢迎之丞相。以“莫须有”陷飞于牢狱,杀飞于风波亭,值此宋金交战之际。是非自判,史实遑遑,何须赘言。

枉我请喝金门高粱,高兄未免小气。难为情伐


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时间: 2020-12-24 21:08
对于那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不知道说他什么才好。

高隐就是叼着个屎橛子,偏说是铁杆山药。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1:12
知道义工张如如 发表于 2020-12-24 21:04
比较赞同楼主的说法。

高隐的说辞属于为虎作伥。建议楼主阅读《明朝十六帝》,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朱棣有专 ...


明明飞扬,老高见小不见大。一时歧途。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1:21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1:12
挽狂澜、逢迎,你这就说明,在岳派与秦派形同关公秦琼的理念差异之间,有一方是压倒性的价值。或者在两 ...


民族大义,何能“摆平统一”。敌我之争,哪能掏浆糊。高兄,金门高粱不上头,何以醉醺醺?
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时间: 2020-12-24 21:36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1:30
你别急,慢慢想想,理解清楚我的意思再说不迟。我上面的话,就是说,在民族大义跟秦桧汪精卫那种曲线救 ...

高隐就会胡搅蛮缠。去阅读《明朝十六帝》,别叼着屎橛子,非说是铁杆山药。

你不学无术,丢人现眼。为暴君朱棣洗地。

作者: 知道义工张如如    时间: 2020-12-24 21:37
楼主说的比较客观。高隐属于纠缠。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1:43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1:30
你别急,慢慢想想,理解清楚我的意思再说不迟。我上面的话,就是说,在民族大义跟秦桧汪精卫那种曲线救 ...


方孝孺毕竟不是高兄你,老兄再看主贴。
作者: 随一    时间: 2020-12-24 22:08
高隐 发表于 2020-12-24 21:54
不是我,但不等于他那么做就是对的,不可评论的。


当然,高兄此说不错。互磋互切,论坛乐事。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