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少正卯的悲剧 [打印本页]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5:43
标题: 少正卯的悲剧
本帖最后由 余小寒 于 2020-12-24 15:50 编辑
以我有限的历史知识,谈谈少正卯。其实,我不知道少正卯死得冤不冤,是否像青蛙小说里写的,是被孔子妒杀的。无论如何,少正卯死得有点悲剧,因为死因居然是:第一分得清事理,但是内心险恶;第二说话虚伪,但是很有辩才;第三行为邪僻,但是坚定不移;第四志向愚陋,但是知识广博;第五行为不正,但是表面好施恩泽。
可以说,没有太多的行为犯罪的证据,全是一张嘴加以定义。可能撼动同治者利益,就被无情打压下去。发生在孔子身上,多少有点可惜,恐怕也是其道德污点。这五种罪名,多无事实根据,就算有罪,最多也只算思想类犯罪。恐怕少正卯也是中国历史上,以思想类罪名被杀的前几名,也算是中国早期的正治犯。孔子之所以如此坚决,得了权,便把权来行,恐怕因为他想维护同治者的权威。捍卫一些人的特权。少正卯这样的人,在精神气质上,能蛊惑人心,招揽天下,对同治者构成威胁。
古代君主,巴不得天下百姓都是愚昧无知的。孔子也说过,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一旦太聪明了,就是刁民,不利于治理。自己干偷鸡摸狗的事,就会多几双眼睛看着。思想太多的人,也会煽动无知,成为尾大不掉的异端。所以孔子必须要用杀异端的方式杀之。
孔子杀了少正卯,看似理由充足,理直气壮。其实开了一个不好的开端。在如何定罪上,不够客观,而是有点随意捏造。捕风捉影,空穴来风。比如清朝年羹尧九十多款罪名,现在来看,很多罪名都不可理解。至少孔子的五种罪名,很难构成法律准绳。把五种品行当做标准。很难量化,犯罪的敲定,也不够服人。孔子这样的圣人,杀起人来,也是当仁不让。后世的那些权者,岂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杀人更加莫须有,更加随心所欲。只要有人稍微的僭越规矩,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甚至并没有僭越,只是有威胁的可能和做大的趋势,也会被驱除干净。所幸现代社会文明了,这样的事,只会越来越少。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0-12-24 15:56
一个最有名的死于道德杀人的受害者案例
也成了指证传统文化伪善的案例
言行不一的人多了去了,我怀疑差不多每个人都是,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孔子也不可能例外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4 16:17
孔子在季氏族做“小吏”,季平子赏识孔子,但是季平子家臣阳货跟孔子交恶
季平子身为鲁国的正卿飞扬跋扈,驱逐了鲁国国君鲁昭公,自己独揽了鲁国大权
季平子死后,阳货囚禁了季平子的接班人季桓子,控制了鲁国的政权,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联手才平定了阳货的叛乱。
季桓子因为要借用孔子对付叛乱的家臣,才推荐孔子当“大司寇行摄相事”,
所以从历史上看,孔子不是啥好人,是季桓子清除家臣的工具而已
作者: 绝对不主流 时间: 2020-12-24 16:22
小谢青蛙 发表于 2020-12-24 16:17
孔子在季氏族做“小吏”,季平子赏识孔子,但是季平子家臣阳货跟孔子交恶
季平子身为鲁国的正卿飞扬跋扈 ...
圣人出,有大伪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4 16:50
公山不狃是季桓子另一个重视的家臣,派他担任季孙氏的私邑——费邑的邑宰,阳货被打败后,公山不狃请孔子出来辅助他,孔子准备去,子路很生气,据《论语·阳货》: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他让我去,难道是白白让我去吗?假如有人用我,我将使周文王、周武王的德政在东方复兴啊!”
后来季桓子等要对付控制不住的公山不狃,就推荐孔子当“大司寇行摄相事”,孔子一上就“隳三都”,乘机把公山不狃打叛国了。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4 16:58
所以孔子污点非常多,不仅仅是孔子厄于蔡等丑事,而且他当政完全是拍马逢迎,心狠手辣,充当打手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24 17:23
人性最凶残,也是最不堪一击的东西。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8:06
对,道德杀人,说法准确。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8:07
恩,工具而已,互相利用。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8:08
恩,污点总是有的。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8:09
是啊,人性有险恶。释放出来,连野兽也不如。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8:09
这是老子的话,说得有些道理。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24 18:17
所以导人向善,扬善弃恶也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24 18:19
孔子这次杀人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意思。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9:42
是的,大家都在努力。
只不过历史总是前进三步,偶尔要退后两步。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19:42
谢谢补充,说得好。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0-12-24 19:48
这个我觉得也不能猜测吧,毕竟孔子也是一个伟人~
作者: 余小寒 时间: 2020-12-24 20:01
当然,瑕不掩瑜,一分为二的看人。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5 00:42
《论衡·讲瑞》中记载:“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5 01:01
老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于是说老子曰: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见《庄子·天运》)。意谓己述六经,学皆出于老子,吾书先成,子名将夺,无可如何也。老子胆怯,不得不曲从其请。逢蒙杀羿之事,又其素所怵惕也。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5 01:01
老子以其权术授之孔子,而征藏故书,亦悉为孔子诈取。孔子之权术,乃有过于老子者。孔学本出于老,以儒道之形式有异,不欲崇奉以为本师,而惧老子发其覆也,于是说老子曰:乌鹊孺,鱼傅沫,细要者化,有弟而兄啼(见《庄子·天运》)。意谓己述六经,学皆出于老子,吾书先成,子名将夺,无可如何也。老子胆怯,不得不曲从其请。逢蒙杀羿之事,又其素所怵惕也。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5 01:04
老子道德经十八,十九,二十这三篇就是骂孔子,帮少正卯说话的,大道废有仁义,圣人出有大伪,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圣人之三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作者: 小谢青蛙 时间: 2020-12-25 01:07
章太炎说:(老子) 胸有不平,欲一举发,而孔氏之徒,遍布东夏,吾言朝出,首领可以夕断,于是西出函谷,知秦地之无儒,而孔氏之无如我何,则始著《道德经》以发其覆。借令其书早出,则老子必不免于杀身,如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见《论衡·讲瑞篇》),犹以争名致戮,而况老子之凌驾其上者乎!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