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略谈一下古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14
标题: 略谈一下古诗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1 编辑

冬也渐渐深了,而今的添香村里,少了花红柳绿的喧闹,却多了壶烟袅袅的恬淡时光。
窕窕姑娘打城里归来,说:路上看到蒹葭苍苍,孤鸿南去,古意如酒,如果无妨,我们煮雪云腴,炉前围坐,听师父您谈谈古诗吧。
我生性泼顽,对古诗也是浅知皮毛,但以前为了亲近婶婶们的芳泽,不顾后果地贴过白胡子吹过牛,老诗仙的身份已深入人心,难以改命。后来更是收了些如花似玉的徒弟,骑虎难下。
而今天寒雪厚,几声“师父”的娇呼,如融融暖阳,很是受用。
于是乎,我便把去年的话,用我磁性的男中音,再说一遍,略谈一下古诗的相关,也作为引子知识,为将来的古诗词活动做个铺垫。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17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2 编辑

1,首先分几个概念: 古体诗,近体诗。
有些小伙伴一说起绝句和律诗,就说是"古体诗",理由是这是唐代兴起的,很"古"了。而一说起今体诗(近体诗),就想起了那些白话分行的徐志摩,余光中等,因为这个是近代的。
其实这犯了一个可爱的直觉错误。近体诗的称谓是在宋明时代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离他们近的是唐,而唐代最讲究的诗的体裁就是格律诗,所以他们口中的近体诗就是平仄和句式最严的格律诗。由此定义出发,那么古体诗自然是格律诗出现之前的那些诗的体裁,重要特征就是不拘不束,格律自由。有些研究诗的专家,把格律诗出现前的除了楚辞和类似的长辞赋以外所有的诗统称为古体诗,比如乐府诗,长歌体,短歌体等等。甚至格律诗的雏形--骈赋也被归为古体诗。所以这么看来,古体诗的范围很广,名人名篇也很多,诸如曹阿瞒的《观沧海》,诸如陶渊明的田园诗集,诸如李白同志的绝大多数诗。
(没错,你没看错,李白绝大多数是古体诗,他的格律诗不但比不上杜甫,甚至没有七绝圣手王昌龄的多,但这不妨碍他诗的成就超王昌龄好几条街。有人把唐代俚诗王子-张打油同志的诗也归为古体,这个我也是支持的,诗本没有贵贱,何况张打油群众基础牢固,诗风被上层的学院派打压了千把年,还是凭着欢乐和纯粹,简单又倔强的传承到今天,甚至还把格律诗挤兑成了小众。)
白话分行诗其实叫现代诗,这个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说多了被人笑话。前些时有人把现代诗戏称为"现代长短句",倒是很好玩,但古代长短句多押韵,现代诗好多刻意不去押韵,这点上有些不符。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20-11-29 11:19
好谈古诗,为古诗词活动做铺垫,届时我一定参与,好好填填那久未填过的芬芳词牌。。。。。。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19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2 编辑

2,格律诗难吗?
你如果问老秦,摄影难吗?老秦会淡然一笑说:难个球球。
你如果问我,格律诗难吗?我也会淡然一笑说:难个蛋蛋。
你如果问老秦,拍出好作品难吗?老秦会不说话,随便把一堆获奖证书扔你面前。
你如果问我,写出好的格律诗难吗?我会沉思一会,然后说:自家的孩子看着都漂亮,何必跟不是亲生的比呢。你如果非得坚持看我的诗,我需要你把我先敬仰起来,否则就取消鉴赏资格;因为对偶像作品总能先入为主,不咋地也很咋地,解读的想象力完全依赖读者自身。
综上卖的关子,我是想说,其实格律诗并没有某些人想象的那么难,它的规则比你读懂一台单反相机的说明书要容易多了。就像你了解了麻将在山东的打法,按照这个打发用心去码方块,用心去胡牌就可以了,一开始不太会,可能显得有点笨,还老是相公,但几圈下来,这些规则早就印在你脑子中了,再打都不用去想了。格律诗也是这样,规定了方块的排列方式,你只要明白了这套规则,细心去码,总能码出一首来的。一开始不熟的时候,码出来的诗总显得呆如木鹅,但只要你勤于练习,这鹅终究会活过来,再厉害点,这鹅还会变成天鹅,一飞鸿鹄之美。但你不能一开始就期望搞出天鹅那样的美诗,那只有懒蛤蟆才敢想的事。
当然,格律诗相对于古体诗,还是稍微有点难度的。但从古至今,数不胜数的人都在写格律诗,这说明这点难度是参照笨来说的,但我们谁笨啊?都能的很。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21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3 编辑

3,关于韵:
什么是韵?从仓颉造字上来解释,就是音之匀,就是相似的音,谐音。从声乐上来说就是发声的方式相同或者相似的音。体现在拼音上就是韵母相同或者相似(比如o和e以及ei和ui等是相似)。
什么是押韵?很简单,就是每句话(或者停顿)的结尾那个音用了同一个韵,就是押韵。
那么,为什么押韵会让人觉得美呢? 据专家胡诌,是因为舌头等器官运动了一圈回到了一个相同的位置,这让大脑方便记忆,并使说话的人感觉有趣。
举个栗子,一个大街上手舞足蹈说话押韵的人,总被定义为饶舌高手,引人入胜,纷纷投钱;但如果一个手舞足蹈说话无韵的人,却总会不久就被警察或者医生带走。因此,鲁迅说:不会押韵的疯子是个真疯子。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26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3 编辑

4,关于平仄
平仄是指诗词中字的声调。古人把声调分成了平、上、去、入四种,跟现在的四声不同。
那时候的音乐家和诗词家,根据当时的官方语言,把每个字的发音声调进行统一和标准化,编撰成书,形成一本韵书,标出了每个字应该用那个声调念,主要是用来作为诗词创作和歌唱的音典。
如老简所说,由于朝代的更替,官方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每个朝代的韵都也有所不同,后来有个老家在平水(山西临汾),名字叫刘渊的南宋人,对唐诗进行了归纳统计,推导出了一本唐诗用韵,也就是《平水韵》,后来平水韵成了格律诗的圈内官方用韵。
与此类似的,清代一个叫戈载的人归纳统计了宋词的用韵,推导出了一本宋词用韵,也就是《词林正韵》,成了填词圈的官方用韵。
这里有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格律诗的平水韵是由宋人搞的,而长短句的词林正韵是有清人搞的,虽然当时语言和文字的发音声调已经不同,他们还是通过归纳总结搞出了那么一本复古之作,不可谓不用心良苦;所以圈内人为了感激这种良苦,纷纷用起了这些古韵,一则显得自己追求古雅,另则更能显示自己用的韵与当时的顺口溜不同。
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在网上都能查得到,这个我不再赘述。(主要我也没有背过,不擅长,哈哈)
我想说的是中华新韵,这个是中华诗词学会根据普通话的发音按照韵理编的一本韵书。如果你普通话标准,看这本韵书只需要一个小时,然后就不用看了,很简单,就是平时的顺口溜用的韵。只不过你如果用来做格律诗,就必须先分清平仄。
对于普通话,平仄规则是非常简单的,按照汉语拼音发音: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是仄。
现在中华诗词学会鼓励大家用中华新韵作古体诗,近体诗和填词;尊重继续使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圈子人群;反对几种韵混杂使用。
所以,在学会的鼓励下,我个人大言不惭的放弃了平水韵和词林正韵的学习,一概采用中华新韵作诗填词和打油。这样做的一个好处还有:如果用平水韵或者词林正韵写的诗词,必须用古音发音读起来才有韵律,用普通话读起来经常显得别扭和不合格律。除了那些专业搞这个研究的,谁能为了读个别人听不懂的诗词去学古音发音呢。新韵的诗就没有这个问题,读起来句句捋顺,条条带劲,谁给打个檀板,几乎就能唱起来。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1:29
学习学习~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31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4 编辑

5,关于格律
格律就是诗词句子中的平仄格式和用韵的规律。
已经了解了押韵和平仄,那格律就很简单了,按照规则要求找个好韵,然后把句子内的平仄调整好,格律就ok了。
这里有个有趣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推崇格律呢,好好随意说话不是也挺好嘛?
据专家胡诌:动物界不喜欢单调,也不喜欢杂乱,最喜欢婉转。 在一些以鸣叫传达信息的鸟类中,唱歌不婉转的雄鸟很难找到配偶,最后都被淘汰了。而所谓的婉转,就是高低参差,又有规律。人类也是以鸣叫的方式来传到信息,为了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婉转好听,那些以歌唱家和诗词家名义出现的语言学家,经过一代代的摸索和细致研究,找到了众多美好表达的方式。而其中逼格最高的,要数符合声乐和格律的诗词了。我们这里絮叨的格律诗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后来发展到诗余(宋词),然后是散曲,这三种都是讲求格律的。(只不过严谨程度递减)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1:33
我接触古诗的时候还是在九月论坛,那时侯在搞一个消寒的活动,凡是跟帖就属于报名,这下坏了,踩了一下楼还赖上了哈,没办法就硬着头皮参与了~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37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5 编辑

6,格律应自五绝始

研究格律诗为什么最好从五绝开始
格律诗大体上分四种:五绝,五律,七绝,七律。
像上面跟老简说过的一样,研究格律最好从五绝开始,原因就是五绝是基础。七绝是在前面加两个字。五律是在五绝的下面加两联。七律是在七绝的下面加两联。

(1)五绝的几种格式

五绝有四种格式,分别是:
1,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2,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3,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4,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严格的格律诗都是押平韵,(有些仄韵诗是格律诗的镜像诗,也就是说平仄与格律诗完全相反,但很多人不承认仄韵诗属于格律诗)。

(2),格式的变通规则与孤平:

为了表达的灵活性,对于以上的格式,每句话里的某个字的平仄,有时候根据需要可以互转的,但不能破坏整体的格律语感,前人通过总结,得出了以下两条转换规则:
规则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思是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平仄有时候可以互换;但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必须严格按照格式来。
规则二:不得出现孤平。所谓孤平,是指韵句中除了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前面几个字只有孤单的一个字是平声,这种情况是出格的表现,是不允许的。所以在进行规则一的调整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出现规则二的孤平现象。
此外,还有个拗救也与这个有关,那个一般等作诗上手后再注意,也很简单的一个动作。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39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1-29 15:16 编辑

7,分享一下练习心得:

(1)采用中华新韵:
由于之前说的那个原因,我都是选择普通话为基础的中华新韵来练的。建议不想费功夫去学习古韵的也从新韵开始。可以提前看一眼新韵表(网上都有),不用太细,只要你普通话标准,一顺口就知道是什么韵。花一个来小时粗略过一遍就行。中华新韵可以用来做古体诗,格律诗,填词,填曲,打油,现代民谣等,简直是一瓶万金油。
(2)每种格式都反复练习
比如五绝这四种格式,从上到下,每一个格式练习三组,每组四首诗。
我的操作一般是这样的:先把格式要求背下来(就是平平仄仄平。。。这样的四句背下来)。然后找几张美图,开始对着它作诗,按照背下来的格律,每张图做一首,每天早上看图一首,午饭看图一首,晚上看书的时候做两首。然后一天一组完成。三天后这个格式就算练习完了。那时候根本不用在想起这个格式是什么,惯性就能按照格律出来句子。有的人说如果某个格式反复练习几十首,完事平时说话都会五字一句,句句带着格律,神经病一般。。。

总之,学会写一首格律诗,可能只需要一天时间,但写好格律诗,可能需要两天时间。。。也可能三天或者一两年。但只要怀着兴趣去练习,并练完找个人夸,然后坚持下去,终究能让人知道你是个爱诗的人。。。并且可能会成为一个像老简那样的格律诗高手。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39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20-11-29 11:19
好谈古诗,为古诗词活动做铺垫,届时我一定参与,好好填填那久未填过的芬芳词牌。。。。。。

嗯嗯,到时候一起来吧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40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1:29
学习学习~

见笑,见笑...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41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1:33
我接触古诗的时候还是在九月论坛,那时侯在搞一个消寒的活动,凡是跟帖就属于报名,这下坏了,踩了一下楼还 ...

哈哈,以后咱们一起玩吧。古诗词就得一起玩才有意思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1:43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41
哈哈,以后咱们一起玩吧。古诗词就得一起玩才有意思

哎呀,我写的太丑,何况格律什么拗句等等都不是很懂哈~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1:45
玩古韵人多热闹,能玩出气氛~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1:46
就像消寒,人越多越好玩!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46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1:43
哎呀,我写的太丑,何况格律什么拗句等等都不是很懂哈~

没啥不懂的,回头玩的时候我一说就懂了...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47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1:45
玩古韵人多热闹,能玩出气氛~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不到可以提高技术,还可以玩出趣味性。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1:49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1:46
就像消寒,人越多越好玩!

嗯嗯,为了一开始入门,咱们可以先从格式限制少的打油诗,三句半开始,等都对押韵熟悉了,再古风诗,然后开始五绝

作者: 烟雾凤翼    时间: 2020-11-29 12:33
收藏一下,得空的时候翻翻
作者: 微沫儿    时间: 2020-11-29 14:41
自带小板凳,后排就坐。学习学习。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5:17
烟雾凤翼 发表于 2020-11-29 12:33
收藏一下,得空的时候翻翻


哈哈,回头一起来玩古诗吧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29 15:18
微沫儿 发表于 2020-11-29 14:41
自带小板凳,后排就坐。学习学习。

微沫儿来了,快上好茶。回头一起写古体诗吧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20-11-29 17:14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46
没啥不懂的,回头玩的时候我一说就懂了...

你是老师,这我相信呵呵,以后叫你猫老师吧~
作者: 微沫儿    时间: 2020-11-29 17:19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5:18
微沫儿来了,快上好茶。回头一起写古体诗吧

好呀。等着。

作者: 路窕窕    时间: 2020-11-29 19:33
终于可以续上了,这盼星望月的。
作者: 婉兮    时间: 2020-11-30 14:00
嗨,传经布道呢。猫老师好!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17:43
路窕窕 发表于 2020-11-29 19:33
终于可以续上了,这盼星望月的。


盼星星盼月亮没用,盼我才是人间正道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17:48
婉兮 发表于 2020-11-30 14:00
嗨,传经布道呢。猫老师好!


唉,我说废话呀,你怎么老是撂挑子啊。
不过过两天写诗一定不要缺席了哦。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17:50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20-11-29 17:14
你是老师,这我相信呵呵,以后叫你猫老师吧~


是不是算口头拜我为师了?那好啊。那我就不拜你为师了(本来还想呢)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0:30
我曾经也假扮老学究对着蔫怪弹了一个月琴,最后丫说我讲得跟课本一样一样的,很枯燥。可不是一样的,我还能自己创不成?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0:35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21
3,关于韵:
什么是韵?从仓颉造字上来解释,就是音之匀,就是相似的音,谐音。从声乐上来说就是发声的方 ...

关于韵,你得细讲一下。比如平水韵,新韵等等。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0:40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37
6,格律应自五绝始

研究格律诗为什么最好从五绝开始

我记得还不能出现三平调和三仄尾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0:41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37
6,格律应自五绝始

研究格律诗为什么最好从五绝开始

能重点讲讲拗救不?我古诗词老师当年避而不谈,挺光火的。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0:47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29 11:39
7,分享一下练习心得:

(1)采用中华新韵:

学到痴处,就成了外人眼里的神经病了。昨天跟一个高人一起交流,他说他一朋友去他那儿,走时像僵尸一样,坐时像僵尸一样。他说得,你别说话, 我知道你现在是什么状态。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1:04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0:30
我曾经也假扮老学究对着蔫怪弹了一个月琴,最后丫说我讲得跟课本一样一样的,很枯燥。可不是一样 ...

能把诗词讲枯燥,也是一门本事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1:06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1:04
能把诗词讲枯燥,也是一门本事

蔫怪是大学教授,难道不该听枯燥点的东西么。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1:07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0:35
关于韵,你得细讲一下。比如平水韵,新韵等等。

嗯嗯,我后面只讲新韵,不推荐平水韵,我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用中华新韵。



作者: 五十学易    时间: 2020-11-30 21:11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1:07
嗯嗯,我后面只讲新韵,不推荐平水韵,我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用中华新韵。

还有人说,不用平水韵写诗词就是耍流氓。

作者: 灯下黑    时间: 2020-11-30 21:56
食古不化,故步自封,步人后尘,拾人余唾…………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1:59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0:40
我记得还不能出现三平调和三仄尾

这个只会在拗救的时候出现这个现象,是拗救必须注意的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00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0:41
能重点讲讲拗救不?我古诗词老师当年避而不谈,挺光火的。

这个挺简单的,回头写诗的时候说一下就明白了,看几个例子就行了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01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0:47
学到痴处,就成了外人眼里的神经病了。昨天跟一个高人一起交流,他说他一朋友去他那儿,走时像僵尸一样, ...

痴人难再得?!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02
五十学易 发表于 2020-11-30 21:11
还有人说,不用平水韵写诗词就是耍流氓。

那是发觉自己学了一通后白学了后的心理抗争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04
灯下黑 发表于 2020-11-30 21:56
食古不化,故步自封,步人后尘,拾人余唾…………

哈哈,也可以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啊。今古美的道理是相通的,鉴古而今也是一种捷径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2:19
初学还是从平水韵开始,娴熟以后可以自己判断、选择韵书。
新韵,还是差一些关键知识点。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2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2:19
初学还是从平水韵开始,娴熟以后可以自己判断、选择韵书。
新韵,还是差一些关键知识点。

知识点?差那些,你不妨说道说道,也作为这个话题的补充。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2:31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2:21
知识点?差那些,你不妨说道说道,也作为这个话题的补充。

最简单的,比如,入声、临韵、古韵、通押……等等,
这些如果从新韵开始学,怕是学不到。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2:32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2:31
最简单的,比如,入声、临韵、古韵、通押……等等,
这些如果从新韵开始学,怕是学不到。

邻~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2:36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2:31
最简单的,比如,入声、临韵、古韵、通押……等等,
这些如果从新韵开始学,怕是学不到。

呃,这些本来就是平水韵特有的,现代发音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我之前跟那边老先生也说了,这作为学术研究,可以,但作为现代人作可以读写唱的格律,是不合适的,因为毕竟没人会发古音。所谓韵的本质,是声律的内容。所以还是不要食古不化的好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20-11-30 23:06
听说大猫老师开古诗词写作班,先来报个名。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3:08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2:36
呃,这些本来就是平水韵特有的,现代发音早就不是这个样子了。我之前跟那边老先生也说了,这作为学术研究 ...

何谓"食古不化"?
格律诗是现代人发明的么?
大量的优秀的格律诗都是押平水韵的, 不懂平水韵能get到精髓么?
吃都不会吃,怎么化?~~~~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3:13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3:08
何谓"食古不化"?
格律诗是现代人发明的么?
大量的优秀的格律诗都是押平水韵的, 不懂平水韵能get到精髓 ...

你得看问题的本质。1,什么是韵?
2,韵是干什么用的?
3,古代发明的格律诗,那是格式,是一种音乐美的形式,不是发音本身。
4,所谓食古不化,就是不分可吃不可吃,都拿来硬吃。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3:15
沈眉珊 发表于 2020-11-30 23:06
听说大猫老师开古诗词写作班,先来报个名。

我就胡乱说,你就胡乱听就行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3:16
灯下黑 发表于 2020-11-30 21:56
食古不化,故步自封,步人后尘,拾人余唾…………

下去给你3d说说你的食古不化去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20-11-30 23:29
猫老师开班,我来报名!明天送猫粮做束修。
作者: 灯下黑    时间: 2020-11-30 23:34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3:16
下去给你3d说说你的食古不化去

我三弟这人了不得呀,一手西洋水仙(横的移植),一手故国红莲(纵的继承),两手都是缪斯,牛得很。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3:35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3:13
你得看问题的本质。1,什么是韵?
2,韵是干什么用的?
3,古代发明的格律诗,那是格式,是一种音乐美 ...

你的问题有必要问么, 你觉得玩平水韵的会不如玩新韵的知道什么是韵么?
你还是先思考一下我的问题, 格律诗是现代人发明的么? 现代人玩格律诗, 以往的格律诗就都不是格律诗了么。。。
你的意思, 这个坛子学习格律诗词的人, 不应该学杜甫, 学你就行了?~~~


作者: 灯下黑    时间: 2020-11-30 23:49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3:16
下去给你3d说说你的食古不化去

等那阵闲了,脑壳灵光了,我来写个帖子,邀请各路神仙,就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种种,作一番交流探讨。届时还望骚猫拔冗前来。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3:52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3:35
你的问题有必要问么, 你觉得玩平水韵的会不如玩新韵的知道什么是韵么?
你还是先思考一下我的问题, 格律 ...

好吧,你不正面回答问题,就不是想讨论,那就保留意见吧。另外,我没说必须同意我的观点啊,我帖子里明确说了,是我同意一些年轻学者的这种观点,我还倡导这种观点,因为我觉得是科学的。你如果觉得不科学,可以提出反对的理由。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3:54
灯下黑 发表于 2020-11-30 23:34
我三弟这人了不得呀,一手西洋水仙(横的移植),一手故国红莲(纵的继承),两手都是缪斯,牛得很。

哪有~我就是個"食古不化"的,凡是自己喜歡的, 容不得別人說不好,非得維護一下不可。。。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1-30 23:56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3:52
好吧,你不正面回答问题,就不是想讨论,那就保留意见吧。另外,我没说必须同意我的观点啊,我帖子里明确 ...

我已經說得很充分了,大概你一時"食古不化",理解消化不了~~~求同存異吧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1-30 23:59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1-30 23:35
你的问题有必要问么, 你觉得玩平水韵的会不如玩新韵的知道什么是韵么?
你还是先思考一下我的问题, 格律 ...

还有,学格律诗是要体验它的什么美呢?意境是其一。那么格律呢?格律不是读和唱吗。既然是读和唱,平水韵的古音现代人有多少会读啊?所以学的本来就是它的平仄之美,用自己会的语言重现这种美。
就像郑钧,用中文的《流星》唱英文的《yellow》,一样很美,但不是非得用英文去唱,因为他不擅长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0:01
灯下黑 发表于 2020-11-30 23:49
等那阵闲了,脑壳灵光了,我来写个帖子,邀请各路神仙,就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的种种,作一番交流探讨。届 ...

这个好,之前就跟流派的人探讨过这个,很值得搞一下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0:03
肺话蛮多 发表于 2020-11-30 23:29
猫老师开班,我来报名!明天送猫粮做束修。

竟然还有束脩!我以为让我发红包呢,吓我一跳!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8:01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1-30 23:59
还有,学格律诗是要体验它的什么美呢?意境是其一。那么格律呢?格律不是读和唱吗。既然是读和唱,平水韵 ...

就连郑钧也没说:“只听中文版就行了、英文版的不用听了、你们的英语白学了”吧。


何况,你以为现代汉语能表现出格律诗的音律之美么?
与平水韵紧密联系、相互形成和发展的格律诗的音律美是以平水韵为前提的~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8:12
1,你又转移话题,我说这个例子是说 中文 也可以根据旋律 表达出同样的美。而不是说不去学英语。学英语是因为有一个很大的群体在说,我们要跟他们进行文化交流。学古语你是准备跟古人交流吗?交流的也是少数学者而已,普通大众根本用不着。
2,现代汉语不能体现格律美吗?你举几个例子看看。我觉得你首先得解释一下你所谓的格律美是什么,不能老说平水韵就是格律美,而其他的不是这种苍白的理由。
3,你这句话又是自行定义,你不说出为什么,怎么让年轻人信服一个自己都不会读的韵?

欢迎继续讨论,但请务必把一些概念解释清楚一下,不然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东西,就不能有任何话题推进,还有保持话题的一致性。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8:57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08:12
1,你又转移话题,我说这个例子是说 中文 也可以根据旋律 表达出同样的美。而不是说不去学英语。学英语是因 ...

1。你这是倒打一耙了、我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一直无法面对。反而转移话题,提出一些再基本不过的常识来墨迹~
追根结底,你根本就不白平水韵与格律诗的关系,就大放厥词,什么“平水韵是白学了”。
如此缺乏敬畏之心,那么你之前歪解诗经,也就不是孤立事件了。。。


2。平水韵之于格律诗音律美的重要性,一点不难理解,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平水韵的基本常识,而不是急于否定它。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粤剧。粤语大约是与古语比较接近的一个语种。你用普通话唱粤剧,那是一个味儿么?
就是有音乐托着都不行。何况格律的音韵全是靠文字表现的~

送你一句话,慢下来,别急于问问题,哪怕先一丝不苟地模仿,学会形式,再把心意放进去。水到渠成,遵循心灵的秩序,而不是什么科学公式。
该领会的时候自然就会领会,就像花开风吹,自有时节和规律。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9:2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8:57
1。你这是倒打一耙了、我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一直无法面对。反而转移话题,提出一些再基本不过的常识来 ...

1。你这是倒打一耙了、我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一直无法面对。反而转移话题,提出一些再基本不过的常识来墨迹~
追根结底,你根本就不白平水韵与格律诗的关系,就大放厥词,什么“平水韵是白学了”。
如此缺乏敬畏之心,那么你之前歪解诗经,也就不是孤立事件了。。。

首先,你说不用学英语了,是不是转移话题?
其次,你说我转移话题,还说你的一个简单问题。我去翻了下记录,你除了几个模棱两可的反问,没有提出什么“简单问题”,请再说一遍。

2。平水韵之于格律诗音律美的重要性,一点不难理解,如果你稍微了解一些平水韵的基本常识,而不是急于否定它。

平水韵我学了,还有词林正韵,都背过,一开始也作过诗,就是你之前说的那些“特色”,除了这些,还有其他什么更高妙的基础知识吗?还请指教一二。我没有否定平水韵,你可以仔细看看我帖子中的意思,我是说平水韵现在还是一个主体群体,要尊重这个群体,但是我更提倡 中华新韵,这个才是普通话模式下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的重点。

我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粤剧。粤语大约是与古语比较接近的一个语种。你用普通话唱粤剧,那是一个味儿么?
就是有音乐托着都不行。何况格律的音韵全是靠文字表现的~

音韵靠文字来表现吗?那如果都是文字,何必要发音呢。在唐朝,格律诗都是可以以配乐唱的,这个完全是靠发音来体现美感的;文字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只是后来发音改变,文字成了一个主要载体,格律诗在宋朝就能唱的少了,而是改成诗余,也就是词调成为音乐的主体,词又是宋朝的发音体系,也就是词林正韵,后来元曲,戏曲,一个个的淘汰成文字的东西,到了近代,各种京剧,越剧,都是在地方发音体系发展起来的地方唱腔。这些戏曲路子越走越窄,就是因为大家听不懂,被发音更容易懂的现代戏剧代替。这不正说明了问题所在吗?

送你一句话,慢下来,别急于问问题,哪怕先一丝不苟地模仿,学会形式,再把心意放进去。水到渠成,遵循心灵的秩序,而不是什么科学公式。
该领会的时候自然就会领会,就像花开风吹,自有时节和规律。

你说的这句话,慢慢来,我接受,但其他的诸如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只模仿表皮,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不是我认为的好好的学习方法。我觉得学东西一定要知其然,更应知其所以然。不然我学它何用?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9:36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09:21
1。你这是倒打一耙了、我的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一直无法面对。反而转移话题,提出一些再基本不过的常识来 ...

你不要纠缠了、你连“驴子”这样的话都骂的出来,你认为我还会和你这样的人讨论文字么……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20-12-1 09:38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36
你不要纠缠了、你连“驴子”这样的话都骂的出来,你认为我还会和你这样的人讨论文字么……

他不是说你的吧?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20-12-1 09:40
误会大了。,小鱼,冷静一下。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9:42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36
你不要纠缠了、你连“驴子”这样的话都骂的出来,你认为我还会和你这样的人讨论文字么……

我靠,小鱼。。。。你这个绝对冤枉我了。
并且自己太敏感了!唉,你这闹的。怎么可能说的是你。再说咱们只是讨论,并没有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啊。
我那篇都说了,是旧文,是年初发在闲闲书话的。你可以搜索 泽地冰澌,我那时候写的。跟你没有半点关系,是当时看到一个时事写的感慨。
你再过去看看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9:43
肺话蛮多 发表于 2020-12-1 09:40
误会大了。,小鱼,冷静一下。

木事儿……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9:44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43
木事儿……

你没事我有事!
你不能冤枉我!快发几首诗贴出来,证明一下你不再冤枉我了!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9:44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09:42
我靠,小鱼。。。。你这个绝对冤枉我了。
并且自己太敏感了!唉,你这闹的。怎么可能说的是你。再说咱们 ...

7~发的时机真是太巧了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9:47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09:44
你没事我有事!
你不能冤枉我!快发几首诗贴出来,证明一下你不再冤枉我了!

你至少知道啥是“瓜田李下”。正跟我讨论呢,而且有争论,你不早不晚发了这么一篇,往轻了说,至少也是潜意识行为~还说别人敏感、不“敏感”就是傻子了……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9:48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44
7~发的时机真是太巧了

你去城南翻翻一个帖子,我写七绝的时候跟心缘讨论拍砖的时候想起来的这个帖子。只是感冒了,没来得及贴。
今天啥也没写新东西,就发个旧帖过来。
你不能冤枉我啊,这个太揪心了,尤其是一只把你当朋友,并且知道你的暴脾气!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09:50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47
你至少知道啥是“瓜田李下”。正跟我讨论呢,而且有争论,你不早不晚发了这么一篇,往轻了说,至少也是潜 ...

但我觉得我们怎么也不能跟那个比喻相提并论吧。。。你咋想的,唉,大意了。。。
这么看,我倒是像一头驴子了。。。。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 09:56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09:50
但我觉得我们怎么也不能跟那个比喻相提并论吧。。。你咋想的,唉,大意了。。。
这么看,我倒是像一头驴 ...

这事儿吧、反正只要是我反驳,就是我”敏感”、我“找骂”,我不吱声,就是我“⊙﹏⊙””、我白挨骂,总之我里外不占理。你呢,里外都是又解气有做好人……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10:02
本帖最后由 路不拾猫 于 2020-12-1 10:06 编辑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 09:56
这事儿吧、反正只要是我反驳,就是我”敏感”、我“找骂”,我不吱声,就是我“⊙﹏⊙””、我白挨骂,总 ...


呃,这事我现在站远点看上去,好像还真的有“刻意安排”之嫌,有嘴都难辩解。
唉,真是我错了,我反思。。。
但明显真的不是再说你,你放再长远点看看。。。
要不你写篇帖子骂我一顿,消消气吧,骂的时候悠着点,别把自己气坏了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20-12-1 10:24
这样吧,今天我承诺的束修,你就没了。什么腊肉,鱼干,别想了,猫老师。
作者: 路不拾猫    时间: 2020-12-1 13:15
肺话蛮多 发表于 2020-12-1 10:24
这样吧,今天我承诺的束修,你就没了。什么腊肉,鱼干,别想了,猫老师。

好吧,这个不打紧。
但我还是希望小鱼能出来骂我几句,这样至少表明她不再误解我另一篇短文的意思了 @鱼小溅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2 00:50
路不拾猫 发表于 2020-12-1 13:15
好吧,这个不打紧。
但我还是希望小鱼能出来骂我几句,这样至少表明她不再误解我另一篇短文的意思了 @鱼 ...

心有點兒乱, 想不清楚, 先不想了, 你也别纠结这件事了,过去了。。。
作者: 微沫儿    时间: 2020-12-2 10:05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2 00:50
心有點兒乱, 想不清楚, 先不想了, 你也别纠结这件事了,过去了。。。

路过,放盏清茶,宁神。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