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啊,美国! [打印本页]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09:19
标题: 啊,美国!
本帖最后由 胡骑弯弓 于 2020-6-11 10:38 编辑

[attach]592162[/attach]

标题比较拉风,无所谓了,反正我的计划蛮大的,下半年比较清闲,慢慢整理。不过话说回来,知识都在别人的书本中,该讲的都讲了,我不过是陈述我阅读中的理解和疑问。有句俗话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我就是见了猪跑,心中才忽然有强烈的渴望一定要尝尝猪肉的滋味。有人说最有成效的读书是带着疑问去读,我本没啥疑问,但相信随着了解越多,疑问也阅读,到时自然有一说一,免不了打破砂锅。好比一人本来在河边钓罗汉狗子,后来见了大鱼,便心猿意马,到最后见到这位老兄,已经穿着潜水衣拿着鱼枪玩浅海射鱼了。有问题不怕,咱么读书本来就是为了释疑解惑,所以说到这里,这帖子请大家耐心,我会慢慢更新接续下去。

再说句跑题话,这次美国之行,最大遗憾还是在我们过于求全,太多时间都耗费在找中餐馆上,领队的大姐照顾老人口味,执意要选中餐馆,结果我们经常在景区和中餐馆之间疲于奔命,其实在饮食上我们完全可以将就点,省下来的时间哪怕在路边漫步也好,即使不能人家交谈,默默地观察车水马龙,体验海外城市的生活节奏,也是不错的。唉,旅游总是有这样那样的缺憾。

书归正传,说美国,自然联系到美国的民主……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09:21
帖子里的照片都是我拍的,遗憾在纽约时天阴欲雨,自由女神像拍摄效果不佳。这也是一个遗憾。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09:31
[attach]592163[/attach]

我也记不得这是什么了,反正为了这些中餐,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1 11:22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1 09:21
帖子里的照片都是我拍的,遗憾在纽约时天阴欲雨,自由女神像拍摄效果不佳。这也是一个遗憾。

很不错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1 11:29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1 09:31
我也记不得这是什么了,反正为了这些中餐,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排骨,菜心,金针菇。一道好菜呢。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1 11:36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1 09:31
我也记不得这是什么了,反正为了这些中餐,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你自己烧的?这菜看上去很好吃啊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12:07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6-11 11:36
你自己烧的?这菜看上去很好吃啊

这是当时美国中餐馆里的菜。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12:07
书归正传,说美国,自然联系到美国的民主。民主自由是美国的金字招牌,但追本溯源,当初英国人到美洲殖民并不是象我们领导下基层送温暖一般把民主带到美洲,人家不缺这个,这里我就要展开第一个话题:原始民主。因为在欧洲人殖民之前,美洲土著居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自己的特产,不论印第安人是否是来自亚洲移民,但至少他们很早就在美洲定居,算是正儿八经的土著,他们主要是靠狩猎过活,但美洲地理条件太好,盛产各种农作物,比如玉米、土豆、番茄和红薯,还有很多,当然包括烟草这是后话。别小看这些农作物,它们的最大特点是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很容易高产。我在老家农村,亲眼见秋天老乡在田里收割,随意就从泥土里拔出一个个红薯(又叫山芋、红苕、地瓜等名字),堆成一座座小山,拖拉机装得堆尖地运到城里叫卖。因为这东西太容易高产,欧洲人把它从美洲带回欧陆种植,让大量的灾民免于饥馑,此外也是欧洲传教士在清末把玉米、红薯的种子带到中国,这东西特别抵饿,就这样把许多面有菜色的饥民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即使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遍地开花,吃饭不要钱,吃到最后,最诱惑人的是锅盖一掀,一大盘红薯,饭也是它菜也是它。

这些都是美洲的特产,算起来为人类文明也是有突出贡献的,不过美洲印第安人虽然栽种它,却更多的还是以狩猎为主,他们不懂农业灌溉,此外他们似乎铁器发明很晚,而且始终没有发明车轮,总的说来,当十六、十七世纪欧洲人来到美洲时,印第安人依然处在原始社会,两种文明一经碰撞,弓箭长矛对火枪大炮,印第安人唯有缴械投降了。

但印第安人在文化上有自己的特色,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独特的歌舞艺术,发明了排箫,此外他们保留了一种传统-----原始民主。说起来远古初民是根据血缘关系形成自然的氏族,再发展规模扩大到部落,进而形成部落联盟,部落的酋长通过长老选举成为大统领。这种原始民主制(也叫军事民主制)似乎在人类早期文明里都存在过,但这种部落首领(王)与后来我们所理解的那种风光无限一手遮天的国王有很大区别。

古希腊人对新生婴儿体质有严格要求,看到体弱多病的就丢弃,其实上古之世部落联盟对领袖人物也是如此,这里首先要交代这种原始民主其实是贵族式的,参加民主大会的都是贵族,倍儿有面子的人物。他们对王有生杀大权,他们选举的大王都是必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大王要么是任期内不能解决问题而被处死,或者年老体衰被处死,这个让我想起动物世界中狮群、猴群的结构,这种原始民主其实也差不太多。

大王处在自然威力(神灵)和黎民之间,像个挡箭牌,近似于门神般的人物。不能解决问题就会掉脑袋。所以我这里多少对我们尧舜时期鲧治水失败而被杀有了点了解。古代斯巴达部落都是双王制度,我们就知道诸葛亮指挥军队,是坐轮椅车,摇鹅毛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人家军事民主制中,大王在战争中都是冲在前面身先士卒,在原始民主制中,大王远非高高在上,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啊。韩非子在《五蠹》中提到圣人创世说,历史上那些大王(领袖)具备杰出的领导才能,为部落族群做出突出贡献,渐渐地不怒自威、不言而教,个人权力欲开始膨胀,部落民主制对之越来越缺乏约束,于是专制的帝王就进入历史的前台。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1 18:23
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应该不算是美国历史。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1 19:42
Take it easy,I am just getting warmed up.  别急,我才刚刚热身。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0-6-11 19:59
继续,感觉后边会越来越精采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1 20:51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1 19:42
Take it easy,I am just getting warmed up.  别急,我才刚刚热身。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2 06:46
[attach]592346[/attach]

早上来一杯奶昔水果吧,这是美国酒店每天给旅客准备的,我从来不吃,虽然看上去很诱人。

作者: 嘉人    时间: 2020-6-12 15:2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6-11 18:23
美洲印第安人的历史,应该不算是美国历史。

一同学说去美国旅游的经历,说导游带着他们去一个建筑物旁边,一脸自豪的说:“这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建筑”,然后团里多是中国人,大部分一脸的不以为然。。。70年,美国人已经觉得历史悠久了,而在中国人的概念里,是个可以省略不计的零头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2 16:30
本帖最后由 胡骑弯弓 于 2020-6-12 16:35 编辑

https://v.qq.com/x/page/q0740j5sd66.html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2 22:28
啊,美国
啊,特不靠谱
啊,疯子蓬佩奥
啊,疫情
啊,美国人说过的美丽风景线
啊,美国人越来越看不清世界
啊,世界越来越不懂美国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3 12:33
兰羽 发表于 2020-6-12 22:28
啊,美国
啊,特不靠谱
啊,疯子蓬佩奥

你跟上面视频中那家伙有一拼。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3 17:55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2 16:30

楼主有点不务正业了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3 17:59
嘉人 发表于 2020-6-12 15:29
一同学说去美国旅游的经历,说导游带着他们去一个建筑物旁边,一脸自豪的说:“这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 ...

从独立战争算起,美国拢共不到二百五十年历史。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3 20:52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6-13 17:59
从独立战争算起,美国拢共不到二百五十年历史。

人家美国街头,百年老树比比皆是,我们这里有吗?人家百年老宅比比皆是,我们有吗?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4 10:19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3 12:33
你跟上面视频中那家伙有一拼。

视频中那家伙的发言有问题吗?人家是谈论了文化自信,所有的古代文明都淹没在历史风云里,唯独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这不值得自豪吗?中国在历史中大部分时间代表了先进文明,清代以来也就不过三百年多年时间,三百年在历史长河里只是短暂一瞬,算不了什么,就因为这段时间而否定整个中国文化,历史?认为我们不如人?笑话了!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4 10:23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3 20:52
人家美国街头,百年老树比比皆是,我们这里有吗?人家百年老宅比比皆是,我们有吗?

百年老树,百年老宅居然让你虔诚膜拜,忒搞笑了!百年算个屁啊,中国的古树,古宅数不胜数,你不知道?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4 10:30
本帖最后由 胡骑弯弓 于 2020-6-14 10:37 编辑

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记录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男耕女织,与世无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貌似都是生性淳朴的平民,所以里面若有郑屠、牛二之类的人物肯定是不能想象的,但其实他们溯源起来也就是秦朝的难民,几乎也是乌合之众,品质自是良莠不齐,当然如果他们每家里都放一本圣经就另当别论了。踏上美洲的英国殖民者就是如此,他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人手一本圣经,因为他们都是清教徒。

英国清教徒何以决然抛弃故土,远渡重洋要在北美安家这个话题,就有点说来话长了。英国清教是欧洲新教的一支,受加尔文宗影响很大。英国亨利八世搞宗教改革,与罗马教廷分家开宗立派,将安立甘宗确立为英国国教,但总的说来,英国的宗教政策在天主教和新教之间摇摆,说起来清教徒也是一根筋的人物,在他们看来英国宗教改得还不彻底,他们往往在教仪上斤斤计较,锱铢必究。清教徒们不断提出激进的宗教改革要求,试图根除天主教的影响。

然而王室不肯让步,在伊丽莎白一世早期宗教政策还算兼容并包,倾向文化多元,到后来被闹得烦了,逐步倒向天主教,并强化王权对宗教的介入力度,以枢密院全权控制宗教事务。最后清教徒与王室走向对立,到斯图亚特王朝初期,詹姆斯一世对清教徒采取打压政策,这样导致一个结果是大家都没想到的,那就是清教徒开始从仅限于对教仪等鸡毛蒜皮的计较中跳出来,超出了宗教事务的范畴,转向投入对暴政专制的抗争中,呼唤言论出版自由,最后在英国和荷兰都无法立足,于是毅然决然去美洲谋求发展。

刚到北美,条件很差,与他们预想的很不一样,饥寒交迫,死了不少人,但他们很快投身农业和畜牧业,顽强的生存下来。这与他们这批清教徒自身坚韧、勤劳的品质有很大关系。上帝许诺给犹太人一个流着蜜和奶的世界,也不是纯粹的天上掉下的馅饼,而需要艰苦的汗水和辛劳去获得。英国的清教徒凭自身辛勤的劳动逐步在北美佛吉尼亚和朴茨茅斯两个殖民地扎下根基,1640年左右在美清教徒就达到两万人,实现了建设山巅之城的愿望,正应了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自助者天助之。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专著中提到,新教教徒的一些观念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中世纪的教徒窝在修道院中苦修,思慕天堂来世。但经过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尤其在新教教义中,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变,清教徒不再想念来世,而是活在当下。正所谓抛开来世的幻想而要去摘取现世的花朵。在世俗生活中就是在礼拜上帝,他们都相信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但不能确认一定能得到上帝的恩宠,只有在世俗生活中兢兢业业,养成勤劳、节俭、虔敬、忍耐的品行才能蒙受荣耀。这有点象中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一样,他们对上帝纯真的信仰和驾轻就熟的经商手段完全融合于一身,并行不悖,所以我们对之很不能理解,我们想象的美好世界无非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无非是有田同耕有钱同使,即使有福同享也有前提有难同当。清教徒则是拼命挣钱,又拼命捐钱。所以当比尔盖茨捐出所有财产的时候,相信我们很多人一定大惑不解,描绘理想化人格“达则兼善天下”的孔夫子本身就是穷人,说到底还是纸上谈兵,人家捐出亿万家财可都是真金白银啊。答案其实很简单,人家是信神的。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4 10:40
兰羽 发表于 2020-6-14 10:19
视频中那家伙的发言有问题吗?人家是谈论了文化自信,所有的古代文明都淹没在历史风云里,唯独中华文明一 ...

文化自信,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作者: 胡骑弯弓    时间: 2020-6-14 10:49
[attach]592465[/attach]

这是美国街边一景,这些老树多得是,随处可见。美国,真的是美翻了!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4 10:56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4 10:40
文化自信,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好吧,我尊重你的信仰,你也要尊重我说话的权利~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4 10:58
最近,自由女神像一直在流泪,楼主拍片片的时候没发现?哈哈哈~
作者: 兰羽    时间: 2020-6-14 20:01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4 10:40
文化自信,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楼主虽然不认可自己的文化,潜意识却不是的,看看你的网名,再看看你的头像,有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

作者: 九龙头    时间: 2020-6-15 19:19
不是东疯压倒西疯,就是西疯压倒东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7 22:36
兰羽 发表于 2020-6-14 10:23
百年老树,百年老宅居然让你虔诚膜拜,忒搞笑了!百年算个屁啊,中国的古树,古宅数不胜数,你不知道?{: ...

看完他的那句话,我沉默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7 22:41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4 10:40
文化自信,你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至于吧。去了一趟美国,给你激动成这样,连文化自信都没了?
我儿子,孙子都在美国生活,他们也没否定我们中国的体制和文化。留在美国是因为美国赚钱多。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6-17 22:56
祝贺你的写作渐入佳境。

同时也感觉到你对美国文化的崇拜,这里提醒你一下,以当前中美关系,特别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是一个敏感话题,注意一下。

六星的红线是,不谈政治。






作者: 嘉人    时间: 2020-6-18 18:24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6-17 22:36
看完他的那句话,我沉默了。

坐标内蒙古西部,自古以来的“不毛之地”“苦寒之地”,胡焕庸线以西,被判定成是人烟稀少的地方,等四百毫米降水线以北,被定义“没有森林”的地方。五线小城市。目前就我知道的,1000岁以上的古树有五株,200岁以上的不能用株算了,因为太多,以片儿来论。大概有十几片儿,单株的没统计。
说中国没有古树,先问问阿拉善的胡杨林同意不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20-7-4 11:40
从这贴看出,强调中国人树立四个自信很必要!
一两百年来世界以西方为中心,中国被列强掠夺蚕食,的确让不少中国人失去了自信。所谓跪久了就站不起来,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20-7-4 11:45
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或顶尖地位,只是到近代落后了,被虐了,现在开始重新崛起,实力暂居次席,其势直指首位,楼主无感?至于说古树,只能说,楼主应多了解中国才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7-4 11:53
云在眉梢 发表于 2020-7-4 11:45
中国在历史长河中,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或顶尖地位,只是到近代落后了,被虐了,现在开始重新崛起,实 ...

给你点个赞。



作者: 涉江采芙蓉    时间: 2020-7-4 13:06
阿拉很想知道,你这个“书本美国”是我大清审查后出版的书本美国,还是我大清之外看到的书本美国?如果是大清之内的,劝你还是不要“啊”了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0-7-5 00:00
本帖最后由 云舟孤帆 于 2020-7-5 00:04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6-17 22:41
不至于吧。去了一趟美国,给你激动成这样,连文化自信都没了?
我儿子,孙子都在美国生活,他 ...


都是美国人的老子爷爷了,你应该自豪!
哥们,赞一个!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20-7-5 00:08
陕西这鬼地方,蹲在野外拉屎,随便捡一块砖头瓦片擦屁股,没准就是秦砖汉瓦,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作者: 哈保奎诊所    时间: 2020-7-9 15:21
胡骑弯弓 发表于 2020-6-13 20:52
人家美国街头,百年老树比比皆是,我们这里有吗?人家百年老宅比比皆是,我们有吗?

中国的都被数百年和上千年的盖住了。看不见!

作者: 一梦百年    时间: 2020-8-23 10:32
兰羽 发表于 2020-6-14 10:58
最近,自由女神像一直在流泪,楼主拍片片的时候没发现?哈哈哈~

[attach]597449[/attach]

作者: 归隐宋朝    时间: 2020-8-23 12:24
嘉人 发表于 2020-6-12 15:29
一同学说去美国旅游的经历,说导游带着他们去一个建筑物旁边,一脸自豪的说:“这是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 ...

嘉人,也许他自豪的是,那个建筑历经70年还在,而我们的即使经历了千年,说毁就毁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8-23 21:33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20-8-23 12:24
嘉人,也许他自豪的是,那个建筑历经70年还在,而我们的即使经历了千年,说毁就毁了。

可惜大家一顿拍,把楼主给拍跑了。

不然听他说下去,也许是挺有趣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8-23 21:35
一梦百年 发表于 2020-8-23 10:32

注册三年了居然一个帖子没写。

罚你写三个帖子发上来。



作者: 四条眉毛    时间: 2020-8-24 13:31
楼主出来接着写啊,大家都拍你证明你帖子有看头啊!
玩杂谈的不都是那种……越拍越精神,越掐越兴奋的嘛~
作者: 四条眉毛    时间: 2020-8-24 13:35
本帖最后由 四条眉毛 于 2020-8-24 13:37 编辑

~~
作者: 一梦百年    时间: 2020-8-24 17:03
本帖最后由 一梦百年 于 2020-8-24 17:12 编辑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0-8-23 21:35
注册三年了居然一个帖子没写。

罚你写三个帖子发上来。

刚注册就要手机,俺不习惯,就溜了,后来习惯了,又要实名,比申请那啥还麻烦,又溜之大吉,这次发现用手机可以回帖了,这才勉强回几个。在六星刚要手机时,俺专门去新华网发个贴,根本不需要,六星应该比新华网实名的还要早。熟悉的朋友都不来了,俺也只是把论坛当报纸了。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20-8-25 01:02
一梦百年 发表于 2020-8-23 10:32

最佳配图

作者: 郑天良    时间: 2020-8-27 15:12
不要抬杠。爱看就看,不看就绕道。或自己写一篇。杠抬多了,便没人写了,论坛也荒了。
作者: 嘉人    时间: 2020-11-21 17:44
归隐宋朝 发表于 2020-8-23 12:24
嘉人,也许他自豪的是,那个建筑历经70年还在,而我们的即使经历了千年,说毁就毁了。

我姥姥农村家的老房子,历经100年了,还在。我估摸着以后是不是也能废品利用搞个旅游项目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20-11-23 17:52
高隐 发表于 2020-11-23 17:39
“有的古代文明都淹没在历史风云里,唯独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这不值得自豪吗?”

----这种特色 ...

高隐老师:抱歉,这个帖子我锁沉了。
六星不谈政治, 一旦有敏感词被网监检测到,会立刻封了论坛。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