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重庆磁器口 [打印本页]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27
标题: 重庆磁器口
重庆的很多地名我都是从小说《红岩》里面知道的,如沙坪坝、朝天门、磁器口、北碚等。
磁器口,这个在《红岩》里多次出现过的地方,现在是什么样子,引起了我的兴趣。

[attach]550260[/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28

[attach]550261[/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29

[attach]550262[/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0

[attach]550263[/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0

[attach]550264[/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1

[attach]550265[/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1

[attach]550266[/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2

[attach]550267[/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3

[attach]550268[/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4

[attach]550269[/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4

[attach]550270[/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5

[attach]550271[/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5

[attach]550272[/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6

[attach]550273[/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7

[attach]550274[/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8

[attach]550275[/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3 15:38
谢谢浏览!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9-1-13 15:51
季风 发表于 2019-1-13 15:38
谢谢浏览!

哇!太棒了!我又看到了重庆的棒棒族,没有想到现在重庆还有这么多棒棒。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9-1-13 15:53
这些扫街片看着舒服,非常真实地反映来了重庆现状。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9-1-13 15:56
没有想到重庆还有穿着汉服当街做茶道卖的职业。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3 16:01
跟着季爷的片片重遊磁器口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3 16:02
拍得随意自然而大气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9-1-13 16:03
1966年10月在重庆朝天门码头,1968年1月在武汉轮船码头,由于台阶太高,陡坡又很大,我都请过棒棒帮助我挑行李。
重庆我还看到女的棒棒。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3 16:05
这种片片又好拍但有一定难度
好片举起相机就可拍
难度要把握好角度与画面就不容易了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3 16:06
季爷这几片看似随意,但也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3 16:07

[attach]550276[/attach]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09:53
碧天 发表于 2019-1-13 15:51
哇!太棒了!我又看到了重庆的棒棒族,没有想到现在重庆还有这么多棒棒。

好像只在磁器口看到了棒棒,这也是山城一景。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09:56
碧天 发表于 2019-1-13 15:53
这些扫街片看着舒服,非常真实地反映来了重庆现状。


谢谢碧爷点评鼓励!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00
碧天 发表于 2019-1-13 15:56
没有想到重庆还有穿着汉服当街做茶道卖的职业。

基本每个卖茶的铺子都在门口安排一个妹子做茶道表演,招徕生意。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01
从容 发表于 2019-1-13 16:01
跟着季爷的片片重遊磁器口


下次直接跟着季爷游磁器口如何?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03
碧天 发表于 2019-1-13 16:03
1966年10月在重庆朝天门码头,1968年1月在武汉轮船码头,由于台阶太高,陡坡又很大,我都请过棒棒帮助我挑 ...

估计现在码头的枯水季节还是要用上棒棒。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07
从容 发表于 2019-1-13 16:05
这种片片又好拍但有一定难度
好片举起相机就可拍
难度要把握好角度与画面就不容易了


从爷说的有理,拍摄时一瞬间的感觉用语言很难形容,
更多的是直觉在指导拍摄。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09
从容 发表于 2019-1-13 16:06
季爷这几片看似随意,但也拍出了自己的风格


从爷过奖了,雕虫小技而已。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4 10:10
从容 发表于 2019-1-13 16:07


谢谢从爷点评鼓励!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5 07:24
季风 发表于 2019-1-14 10:07
从爷说的有理,拍摄时一瞬间的感觉用语言很难形容,
更多的是直觉在指导拍摄。


说得对极了!
作者: 从容    时间: 2019-1-15 07:24
季风 发表于 2019-1-14 10:09
从爷过奖了,雕虫小技而已。


客气呢……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9-1-15 16:36
磁器口,曾经走过的地方。
在季兄的照片里重温一次。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5 17:54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1-15 16:36
磁器口,曾经走过的地方。
在季兄的照片里重温一次。

谢谢眉珊光临点评!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9-1-16 14:17
以前,经常听父母聊起重庆,虽然只是在文革串联的时候去过一次,但是很多重庆的故事和地名,我一直有深刻印象。除了“两路口”“解放碑”和我妈妈当时住的沙坪坝,这个“磁器口”也是当年他们提起过很多次的。

通过画面,见到这些地方,总觉得有一点亲切感。

当年听到过的传说,都和抗战和战乱有关,如今歌舞升平,真好。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17 10:24
老鸵鸟 发表于 2019-1-16 14:17
以前,经常听父母聊起重庆,虽然只是在文革串联的时候去过一次,但是很多重庆的故事和地名,我一直有深刻印 ...

可惜现在商业气息太重,冲淡了沉重的历史感。
当年很多文化界的人都住在北碚,想必你的父母也在那里吧。

作者: 老鸵鸟    时间: 2019-1-20 05:16
季风 发表于 2019-1-17 10:24
可惜现在商业气息太重,冲淡了沉重的历史感。
当年很多文化界的人都住在北碚,想必你的父母也在那里吧。 ...

是的。也住过沙坪坝。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9-1-28 14:56
啊,就在我家所在的区,沙区呀!
只是现在我没在重庆,我在云南呢。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9-1-28 15:25
李熙 发表于 2019-1-28 14:56
啊,就在我家所在的区,沙区呀!
只是现在我没在重庆,我在云南呢。

哦,到了您的老家了!重庆真是个好地方,养人。

作者: 李熙    时间: 2019-1-28 18:04
季风 发表于 2019-1-28 15:25
哦,到了您的老家了!重庆真是个好地方,养人。


我家还在重庆呀,我是正在云南度假。:)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