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万舸争流一小舟 [打印本页]

作者: 莫零    时间: 2019-1-1 14:30
标题: 万舸争流一小舟
             [attach]549204[/attach]



                                           万舸争流一小舟

                                                                  文/莫零

      最近在追《大江大河》,真是感慨万千,想到了主角们的同龄人,我的父亲。父亲如果还活着,一定也会追看这部剧,因为这是为他们那一代人谱写的动人乐章。
      父亲年轻时的奋斗史,前半段像走街串巷的小杨巡,后半段是悲情的雷冬宝,他性格中坚韧不拔的一面又挺像宋运涛的。所以,常常看得我热泪盈眶。
      父亲的村子,穷得可以和小雷家村一决高下。现在南通发展的是不错,可在几十年前,那可真是地贫人怂,四面漏风。他出生在一个落魄财主的家庭里,爷爷的爸爸曾是方圆百里内著名的大户人家,家里有上百亩地,几十间房。
      太爷爷的祖上,是去上海闯过码头九死一生回来的,留下的产业被太爷爷发扬广大,置房置地,当上了财主。爷爷一生下来就是少爷,家里的独苗苗,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可这些光彩,却一点没照耀进父亲那坎坷一生的命运里。
     太爷爷的风采,父亲也都是从奶奶的嘴里听来的,又口口相传讲给了我听。爷爷是个著名的败家子,跟沈万三的儿子好有一拼,太爷爷的万贯家财,全都败在了他的手上。
     到我的父亲出世,家里已经连下一顿的米都没有着落了。可又好在爷爷家落败是在文革之前,所以父亲和叔伯们在文革中并没有受到什么牵连,户口本上响当当地填着:贫农。
     贫农除了成分好,不挨批斗,也并不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肚子该饿还是饿,衣裳该破还是破。父亲出生于一九五二年,小时候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他说饿起来从背上都能摸到肚皮。这也是后来他从来舍不得倒剩菜的原因,谁尝过这种滋味都不会浪费粮食。
     父亲大概是他们村里最早出去闯生意的一批人,那时是大集体,全民公社,他们一家人每天出工收工累半死,还吃不饱肚子。于是就有人偷偷开始做小买卖,鸡毛换糖啊,馒头换鸡蛋啊,这些都很常见。还有一种纺线用的纺锤,南通是纺织之乡,家家户户都种棉花纺线,父亲十三岁就跟着大人们一起出去卖纺锤,人还没二八自行车高。
     很快文革就开始了,这些小生意统统都当资本主义尾巴给割掉了,一旦抓到,不仅要坐牢,还得被批斗。村里人一下子都老实了,谁也不敢再出去。只有他敢去,他说他个子小,长得又显小,出去不扎眼。
     他脑子又很灵活,老远看到苗头不对,就懂得审时度势,所以很少被抓。他说他把纺锤藏在米袋子里,遇到来查的,查不到就大摇大摆说是走亲戚去的。查到了就把米送给人家,纺锤要下来,大多数人都睁只眼闭只眼算了。也有认死理的,人赃俱获,全没收了,还得进去蹲几天。
      这些经历,在饭桌上,我从小听到大。他说得绘声绘色,我也听得津津有味,但他从来不说这一段经历有多么艰苦。后来我跟我大伯提起这些事,大伯说你爸那时真是太苦了,一个人一骑好几百里路,养活我们一大家子人。
      文革后期,父亲他们的偏远小村,因为离上海近,政策传递得就灵通一些,有的村就闻风而动开始悄悄发展村办厂了。他们村也动了这个心思,可办什么厂呢?砖厂几乎村村都办了,只能另辟蹊径,父亲出主意说办个秤杆厂。做小生意的越来越多,秤是必不可少的,销路就包在他身上。
     他在出去卖纺锤那些年,积累了很多人脉。秤杆厂一开,进货销货,几乎全靠他。那几年他忙得脚不沾地,跟我母亲订亲五年才结的婚。可惜他没有雷冬宝运气那么好,有一群团结在他身边的好兄弟。他天天在外面跑,秤杆厂里拉帮结派他也毫不知情,结果没过几年,秤杆厂办倒了,他的工资有一大半都没结回来。
     经此一役,他对家乡的父老乡亲们死了心,他常常跟我说村里人太凉薄,眼里除了钱就装不下别的。所以,后来他几个朋友游说他去安徽的石台县干事业,他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
     石台地处皖南山区,夹在黄山和安庆的中间,像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城。小城消息闭塞,民风陈腐,让从江苏远道而来的父亲一下子声名遐迩。父亲的两个朋友都是本地人,坐火车时与他相识,被他的见识和口才吸引,便一腔热血地想开创一番事业。
     不得不说父亲是个有战略眼光的人,他来到石台,一眼就发现了商机。石台漫山遍野都是树木,竹林,他想到盖新房的人越来越多,木材的销量肯定供不应求。这个阶段的他行事作风很像雷冬宝,大刀阔斧,雷厉风行。
      在他的号召下,宏伟实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他是总经理和法人代表。当时,这算是池州地区第一个私营公司,连安徽电视台都来人采访他了。我家的相册里,至今还有一张照片,他穿的西装毕挺,坐在阔大的办公桌后面踌躇满志的神情。
      还是像从前一样,所有的客户都得他自己去跑。他制定好了产品的方案,做好宣传手册就出差去了,大半个中国都被他跑了个遍,一时之间,木材的销量真是炙手可热。可父亲太天真了,他实在是不懂权术,他在前方冲锋陷阵,后方的大本营忙着瓜分他的劳动成果,矛头一致指向了他这个外地佬。
     结果,他栽在了自己人手里。辛辛苦苦拉来一个香港客户,一下子交了一万块钱定金,定了十几万的木料。林业局,工商局,物资局几方领导们都纷纷觊觎不已,父亲觉得他凭本事赚钱,为什么要给这些不劳而获的人分一杯羹?加上公司其他合伙人也舍不得掏钱出去活动,工商局用出口证卡住了所有木材的运输。这时父亲才打听到工商局长的父亲与其中一个合伙人的父亲有世仇,再去活动已经晚了。
     宏伟实业公司轰轰烈烈地成立了两年之后,悄无声息地散伙了。父亲惆怅地面对着刚刚接到身边的妻女,寂静无言。
可他的名声已经传遍了整个石台县,连县长在路上碰见他都会喊一声:老朋友了!他很快就被各个乡镇企业奉为座上宾,轮流请他去指点江山。他最终选择了与他性情相投的兰关乡的翟乡长。
     兰关乡有一个轮胎翻新厂,故名思议,就是将旧轮胎翻新成新轮胎再卖出去。在当时大家都没什么钱的情况下,翻新的轮胎还是很受欢迎的。当然后来国家统一了轮胎质检标准,这种小厂才生存不下去了。
     父亲只有四年级文化,数理化方面一窍不通,既然受命来当轮胎翻新厂的厂长,总不能外行领导内行。他身上勤奋好学的劲头很像宋运辉,硬生生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把与橡胶有关的化学知识全给吃透了。
      也不知道为什么兰关乡要办这个轮胎翻新厂,在深山老林里办这种厂,往哪里卖?谁又知道这里呢?我琢磨着是不是地方上要搞政绩才弄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厂出来。翟乡长也是新上任的外来户,和我父亲一样憋足了劲想干出一番天地来,于是他们俩就成了好搭档。
     父亲的长处就是跑销售,他出去跑业务的劲头跑雷冬宝一模一样,不惧人生地不熟骨头难啃,一家一家,一次又一次地跑,用诚意打动人家。那个年月的人还是比现在淳朴些,他的方法非常有效。轮胎翻新厂的订单一下子大大增加,在他的推动下,还规范了商标权,专利权和质检标准,连芜湖化工厂来帮忙的老师父都夸父亲是个内行人。
      小地方的人终究还是目光短浅,见识浅薄,眼见着两个外乡人把一个濒死的企业给救活了,眼红的人大有人在。翟乡长是个耿直不屈的性格,凡事讲原则,不弄权,很快就被本地的领导班子给架空了权力。他没了话语权,父亲就更势单力薄了,没过多久,就被乡政府强行收回了他轮胎翻新厂的承包权。这对于父亲来说简直就是夺子之恨,厂子是父亲辛辛苦苦给盘活的,说不给承包就不给承包了。父亲一夜之间几乎急白了头。
     之后就是漫长的诉讼之路,他异想天开要跟乡政府打官司,把乡政府给告上了法庭。这也当年也是个轰动一时的大新闻,自古哪有民告官府的先例?他还是个外乡人。没钱也没人敢出来帮他打这个官司,翟乡长也来劝他算了。
     他骨子里真是生来的倔劲,不服输,宁折不弯。为了打赢官司,他把所有法律的书籍都买了回来,一条一款地啃,一字一句地背。我中考那年考时政,他帮我辅导了半个月,我考了满分。官司足足持续了一年多,多方领导出面劝解,让他放弃,他说我没有错,为什么要放弃?我只要个公道。
     我长大以后听他喝酒时对我讲起这一段往事,讥笑他:你也太天真了,哪有什么公道?他微红着脸怔了怔,然后喃喃自语:是啊,我还没你看得透。他不是看不透,他是觉得委屈,怀才不遇。
     促使父亲撤诉的原因是妹妹生病。妹妹从一生下来就体弱多病,到两岁多时,嘴唇还是紫的。县医院一个医生说这孩子可能有先天性心脏病。这种病当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手术成功率,母亲哭得死去活来。父亲第二天就去撤了诉,他得赚钱给女儿做手术。
     后来父亲就一直做着小生意,走南闯北,寒来暑往,养活我们三个女人。妹妹后来查出是误诊,但她的性格却已经给宠溺坏了,至今还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们一天天长大,父亲也一天天衰老,在我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平平常常,严厉又慈爱的父亲。九七年春节过后没多久,我放学回家,看到父亲在客厅里挂了幅邓小平的大头像,还把电视台搬到五斗橱上,让我们全家人都在中央电视台的哀乐声中肃立着,他镜片后面的眼睛微红着对我们说:我最感谢的就是邓小平。
     父亲是改革开放后勇于闯荡的第一批人,他说他是一路被改革开放政策追赶到现在的人,没有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就没有他这前半生风云激荡的经历。我说那你现在也没混出个什么成功人士出来啊,他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
     事隔今日,他已故去多年,我再回忆起当年年少轻狂的自己,真是悔恨不已。人的一生,不能用简简单单的“成功人士”这四个字来概括形容。尤其是我的父亲,他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民出身,又没什么文化,可他却能徒手开公司,办企业,承包工厂,这份勇气和毅力,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我的叔叔,伯伯们,至今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小姨还是当时村里唯一的高中生,现在也就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
     农民们总是情愿守着小家小园,过着小富即安的小日子。有几个能有他这样的胆识和担当?难能可贵的是,他还非常注重家庭教育,我的很多优点都是他言传身教出来的。
      我看到《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宋运萍姐妹俩,在那么艰苦的环境里还能坚韧不拔地读书学习,就觉得他们一定有一对受过良好家风影响的父母。果然宋父宋母都是知书达礼的人,尤其是宋母,含莘如苦,识大体通情理。真正成功的人,就是不受任何环境,地位的限制,依然能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永不气馁。
    如是,以上。

作者: 疯老爷子    时间: 2019-1-2 13:58
我就不是做生意的料儿。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9-1-2 22:02
基本上每位父亲,都是一本大书。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9-1-3 21:52
看来也得追这部剧才能看懂这篇深度文了
作者: 云在眉梢    时间: 2019-1-5 11:49
莫父的强项在销售,而不是企业管理。生不逢时,不然也是莫老爷一枚!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