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城隍爷被吓哭了---李阳冰《城隍庙碑》(学术贴,慎入。) [打印本页]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4-30 17:35
标题: 城隍爷被吓哭了---李阳冰《城隍庙碑》(学术贴,慎入。)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4-30 19:20 编辑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的某日,缙云县令李阳冰率领本县官吏以及耄耋老人,敲锣打鼓地把原来在西山谷里的城隍庙迁到了山顶,并刻碑记之。其碑文曰:城隍神,祀典无之,吴越有尔风俗,水旱疾疫必祷焉。有唐乾元二年秋,七月不雨,八月既望,缙云县令李阳冰祷于神,与神约曰:五日不雨,将焚其庙。及期大雨,合境告足。具官与耄耋群吏,乃自西谷迁庙于山巅,以答神休。
碑文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城隍神,祭祀的典籍中没有这么一位神仙,但吴越这个地方有这种风俗。百姓遇到水灾旱灾疾病瘟疫,都要到城隍庙里去祈祷一番。大唐乾元二年秋天,七月没有下雨,到了八月十六这一天,缙云县令李阳冰也到城隍庙为百姓祈雨。他和城隍爷约定说:五天之内再不下雨,我就烧了你的庙!到期果然下了大雨,县令就率领全县官吏和老人,把城隍庙从山谷迁到了山顶,来报答城隍爷的庇佑。
[attach]514984[/attach]
缙云城隍庙碑
这方碑就是小篆书法史上著名的《缙云城隍庙碑》。撰写碑文的正是当时的缙云县令李阳冰本人。李阳冰,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精工小篆,字体圆淳瘦劲,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李阳冰的小篆,师法李斯《峄山碑》,但在字体上又有所改变,线条变平直为曲折,使字体更加婀娜多姿。
书法史上著名的颜体楷书的创始人颜真卿,是与李阳冰同时代的人,据记载,当时颜真卿所书之碑,必请李阳冰作碑额,可见李阳冰篆书影响之大。李阳冰还是诗仙李白的族叔,李白晚年穷困潦倒时,投奔在当涂做县令的李阳冰,病重时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付李阳冰,李阳冰不负重托,在李白去世后把他的诗文编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亲自作序。李白对自己这位族叔非常尊崇,曾经写诗赞曰:“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缙云城隍庙碑》刻成后,一直在缙云供人瞻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就曾在他的《集古录》里记录过寻访此碑的事。直至宣和二年方腊造反,《城隍庙碑》遭遇刀兵之祸,碑体断裂。现存的石碑,是宣和五年缙云县令吴延年根据拓片重刻的。《缙云城隍庙碑》是李阳冰的小篆代表作,字体笔笔中锋,笔划虽细如玉箸,却仿佛力有千钧。
[attach]514985[/attach]
城隍庙碑碑文
我学小篆,也是从李斯的《峄山碑》开始的,《峄山碑》字体浑厚端庄,转折处皆是圆笔。后来看到清代邓石如所写的小篆,曲折蜿蜒多用方笔,感到十分困惑:一样的小篆字体,从秦到清,从朴茂到婀娜,这中间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有了如此大的变化。直到某一天我看到了《缙云城隍庙碑》,才恍然大悟,原来秦篆与清篆之间还有唐篆,李斯和邓石如之间还有一个李阳冰。观李阳冰的小篆,正是一种介于秦篆和清篆之间的小篆字体,它比李斯的小篆细腻,比邓石如的小篆粗犷。他的字体,上呈《峄山碑》,下启后世,在书法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我想,李阳冰必定是一位才高八斗又恃才傲世之人,不然也不会说出:“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的话来。能把前世篆书名家曹喜、蔡邕都不放在眼里的人,该是多么的自负啊。他的高傲在《城隍庙碑》的碑文中也有所表现,他在祈雨的时候和城隍爷约定:五天之内你若不下雨,我就烧了你的庙!城隍爷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冥界保护一方平安的神灵,论地位,应该和县令是平级关系。李阳冰竟然威胁人家:你若不听话,我就要烧了你安身立命的房子。结果呢,城隍爷真的被吓哭了,“及期大雨”了。呵呵,看来神仙也怕“恶人”呢。
记录完上面这段我临习《城隍庙碑》的感悟,附赠一点干货:李阳冰的“冰”字,不念bing,而是念ning,是“凝”的古字写法。千万不要读错哟。
[attach]514986[/attach]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4-30 17:36
自沙。
路过的版主,请帮忙把最后一张图删除。谢谢!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30 19:17
手机,不会删,我上电脑试试。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30 19:21
我想,李阳冰必定是一位才高八斗又恃才傲世之人,不然也不会说出:“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的话来。能把前世篆书名家曹喜、蔡邕都不放在眼里的人,该是多么的自负啊。
======================================================
这也是一种眼界吧。
无此眼界,也写不出那么好的作品。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4-30 19:51
眼界和自负有关系,但没有绝对关系。反正我觉得他这话有点狂傲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4-30 19:52
辛苦,谢谢!
作者: 榴莲酱 时间: 2018-5-1 09:52
看看学术帖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8-5-1 13:07
碑文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城隍神,祭祀的典籍中没有这么一位神仙,但吴越这个地方有这种风俗。
---
城隍爷属于守护城池之神,台北龙山寺有好大一尊镇着呢
三峡老街还是淡水老街,我忘记了,我还去钻了轿底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8-5-1 13:07
庙祝说,钻轿底可以保平安
我拉着诺哥一起钻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5-1 14:56
还可以吧,名副其实。
作者: 水烟 时间: 2018-5-1 21:25
佩服一个。
作者: 离离 时间: 2018-5-2 08:19
原来是讲了小篆的前世今生,受教。长学问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5
感谢酱油哥惠顾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6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爷,大都由当地的英雄来担当。
城隍神是唐代以后流行起来的,在李阳冰写这篇碑文的时候,城隍庙还不像后来这么普及。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7
内地经过建国初期破四旧等一系列活动,已经没有这些风俗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8
话虽如此,但由他自己说出来,就感觉有点那个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8
问好逻辑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9
不敢当,边学边思考而已。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09:39
谢谢赏读。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10:10
题目写上“学术贴,慎入”,就显得比较高大上,就是装了吗?那以后我每篇题目后面都写上。
乐死我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5-2 11:52
哈哈!
忽然来了兴致,我就写个学术帖吧。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8-5-2 11:57
我要不要也装一回高大上的学术呢?
等我有空也整一帖
作者: 肺话蛮多 时间: 2018-5-2 19:42
明月的小篆好看哦。要能是描一帧送给我收藏行不?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23:15
看到醉大人的学术贴了,还没有仔细研究,一会好好看看。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23:16
写吧写吧,干脆整个同题算了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23:16
这是红袖的哪位朋友啊?只要你不嫌弃,明月就敢送。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8-5-2 23:18
方明镜
这号之前叫啥,等她自己说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8-5-2 23:20
方明镜,有印象。但我一直以为是位男士,没想到是女的
作者: 重磅企鹅 时间: 2018-5-3 13:05
楼主有谈月色风骨和雅怀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