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09
标题: 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读一本书了?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4-17 13:11 编辑

学校开了阅读课,给我安排了八节课。
今天上午就有两节阅读课。
因为没有教材,也没有固定内容,我也没备课。
我的教学设计是:带着三十本各种书进课堂,随便聊几句,然后跟学生一起看书。
今天第一节,我捧着一摞书走进教室,感觉课堂很异样,学生好安静。我扫了一眼,看见校长和教务主任等几个人坐在教室里。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13
我来这个学校两年了,校长听过我一次课。用教育行业专业的说法,叫“看课”。
校长看课从不打招呼,推门就坐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14
我若无其事地把书放下,开始上课,第一环节,师生问好,点名,
第二环节,课前五分钟。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19
这个环节,不是我的独特设计,但目前只有我还在坚持。
我在学校先后担任过语文,国学,德育课的教学。不论什么课,我都用这个环节开始上课。上课后,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诗,讲成语故事,甚至唱歌。
大部分同学都背诗。
然后再上课。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27
课前五分钟,三名同学背了三首诗。李商隐的《无题·锦瑟》,杜牧的《赤壁》,王昌龄的《出塞》。
还有一名同学背《木兰辞》,但背了几句忘词儿了,我跟全体同学一起背完了这首《木兰辞》。然后,结合《木兰辞》和《出塞》,简单讲了古诗词的“互文”手法。
这绝不是事先安排的,我也不知道课堂上学生会背什么作品。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32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4-17 14:00 编辑

因为今天学生背的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典型的“互文”手法,所以现场就给学生点出来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37
用了差不多十分钟,效果非常好。
然后开始发书,每人选一本书,开始阅读。
校长主任等人也各选了一本,静静地看书。
平时上阅读课,要不停维持课堂秩序,因为学生总是交头接耳。今天不用。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41
校长,主任,老师,学生共处一室,每人捧着一本书,静静阅读,沉浸其中。
那一刻的场面,挺感人的。
直到下课铃响。校长一边走一边说,我还真看进去了。好久没有这么安静地看会书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44
我感觉这个阅读课上的挺成功,有些踌躇满志。去厕所抽了根烟。第二节还是这个班的阅读课,我们的课程都是两节连上。进教室一看,卧槽。校长又坐哪儿了。
这咋还上瘾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50
继续阅读。
一边看书我一边想,不能让学生读到下课吧?怎么也得讲点东西啊。
读了二十五分钟,我叫停学生,今天就读到这里,请把书放下。我们来聊聊你今天看的这本书。
我随机提问,今天你看的什么书?谁写的?看进去了吗?看了多少?给大家分享一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3:52
随着学生的回答,我们现场交流,我寻找熟悉的话题,即兴发挥。
作者: 东湖    时间: 2018-4-17 13:59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4-17 13:44
我感觉这个阅读课上的挺成功,有些踌躇满志。去厕所抽了根烟。第二节还是这个班的阅读课,我们的课程都是两 ...

校长成醉老师粉丝了。
我估计是第一课那篇没看完,就坐那看了。

作者: 东湖    时间: 2018-4-17 14:02
这个校长真不错。听公开课,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促进。由此看出,这所学校必定很有前途。
作者: 暖春    时间: 2018-4-17 14:24
王老师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4:43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4-17 14:55 编辑

有个学生看的是《雾都孤儿》,我问她怎么样?她摇头,同学一阵窃笑。我说是时间和地域,还有文化背景拉开了我们和名著的距离。我简单介绍了狄更斯,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家人围在火炉旁读狄更斯的小说,就像现在我们一家人一起看电视一样。
要看懂欧洲古典小说,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欧洲的历史和文化,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了解狄更斯所处的时代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还有个同学说我看的《简爱》,觉得还可以,我说这本书借给你了,你把它看完。不过有个条件,下周一上阅读课,你得给我们讲讲这本书。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4:59
本帖最后由 榆园书话 于 2018-4-17 15:01 编辑

她说不会讲啊老师,讲啥啊?
我说你可以讲讲这本书写了什么人,什么故事,复述一下梗概。还可以讲讲你喜欢这本书中哪个人物,哪段故事?还有,你喜欢哪段文字?给我们读一段。校长憋不住了,插话说:下节课,你来讲《简爱》,我来听,好不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5:05
那孩子吓得脸都白了,嘴唇都哆嗦了,看着我说不出话。
我说这样吧,下周的阅读课,我们进行读书分享,找三五个同学一起分享,你算其中一个,给你十五分钟时间,给我们介绍一下《简爱》这本书。你先把书看完,然后来找我,我帮你梳理一下。然后再讲。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5:19
同学纷纷举手,表示愿意参加下周的读书分享。
不知道是真的这么爱读书,爱分享,还是当着校长的面这么捧场。
总之很给面子。我选了四名同学加上看《简爱》这名同学。下周阅读课,分享他们的读书感受。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5:21
下课了,校长意犹未尽地说,下周这节课我还来看,到时候你提前提醒我一下。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5:24
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的从头到尾的看一本书了?
作者: 东湖    时间: 2018-4-17 15:33
说不定会从醉老师班上走出一位著名的小说大家。

其实,在我的学生时代,读的基本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名著。那个年代,在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也只有这些名著。后来回到县城,县立图书馆藏书量太小了,十万册都不到。基本上,除了西欧的巴尔扎克、狄更斯、大小仲马、司汤达,美国的海明威外,就是前苏联列夫·托尔斯泰、屠格列夫等人的了。而国内的,则是鲁迅、巴金、茅盾占统治地位。

直到多年后,才接触到现代主义与先锋小说。

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名著,是非常好读的,事无巨细都告诉你读者了,所有的架构与情节,都是严谨的,严丝合缝的,你读起来,根本不要用脑筋,需要的,是耐心,耐心读完,就行了。

但是现代小说(如果有这个词的话,那么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可以称为前现代小说,现代小说之后,又称后现代小说)阅读起来,你会觉得非常新鲜,但同时又非常烧脑,读起来很吃力,这就和吃牛排一样,需要很好的咀嚼力,需要好牙口。

如果从阅读的角度来讲,个人觉得,传统现实主义经典名著,是必须要读的,传统现实主义经典名著,大多都是催人向上的,向善的,而且向我们灌输的是宏大开阔的家国价值观,以及巨大的道义悲悯情怀。我们从这些传统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中获取的,是对于历史与现实的具象的认识与认同。

但是从写作的角度来看,窃以为,还是得让学生们多读读现代主义小说。如果说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经典更关注“大我”的存在,那末,现代主义小说则更关注“小我”即个人内心世界的灵魂与精神的存在,而且现代小说在表现手法上的新颖,是传统经典不可比拟的,这就犹如当今的时尚界时装界,总是有着丰富多彩的时代潮流被它们引领着。

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年代的学生,不能仅仅只向他们传播我们求学时代掌握的那些经典,还应该向他们推介一些现代主义作家的经典名著,比如詹姆斯·乔伊斯、卡夫卡、卡佛、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胡安·鲁尔福,余华、莫言、格非、残雪……等等。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5:49
东湖 发表于 2018-4-17 15:33
说不定会从醉老师班上走出一位著名的小说大家。

其实,在我的学生时代,读的基本是传统现实主义的小说名 ...

太精彩了。东湖真读书人。

建议另起一帖。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6:20
我想了好久,也没想起,我上一次完整地看完一本小说,是什么时候?
作者: 东湖    时间: 2018-4-17 16:4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4-17 15:49
太精彩了。东湖真读书人。

建议另起一帖。

没有没有,我是瞎忽悠。
但是,关于读书,醉老师说起这个话题,我个人的确也爱读书。

尽管读书(特别是读名著)不能给我带来一毛钱收入,可读书仍然成为我现在业余生活的最大嗜好。

现在每天早晚,我都会抽一两个小时静下心来读读经典,交叉读,有时三五本同时读。

说句实话,传统现实主义经典名著,确实有无与伦比的阅读魅力,前提是必须读进去,进入作者的节奏。

闲来无事,读读书,总比打麻将、玩游戏、胡搞感情,要有意义得多。好的书,是别人阅历与思想精华的结晶,读一读,看看别人的不同的生活以及对于生活的真知卓见,确实可以用“开卷有益”来形容。当然,读书只占我业余生活的一小部分,对于读书的投入与投资,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7 17:22
无比怀念,当年读书的情景。
作者: 榴莲酱    时间: 2018-4-17 18:28
读名著,这一节多课远远不够用
读读六星的帖子还差不多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8-4-17 22:45
好久好久没静下心看书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8 00:30
东湖 发表于 2018-4-17 16:40
没有没有,我是瞎忽悠。
但是,关于读书,醉老师说起这个话题,我个人的确也爱读书。

现在还能读书,真是又羡慕又佩服。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8 00:34
前段时间,曾经觉得无书可读。
太自大了,太轻狂了。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18 00:36
榴莲酱 发表于 2018-4-17 18:28
读名著,这一节多课远远不够用
读读六星的帖子还差不多

值得一看的好帖子,也不多。

作者: 许仙    时间: 2018-4-21 08:21
内文可能很正能量,但标题就替中国人悲哀了。
中国文化至少从建国开始,就是政治快餐和阅读快餐,而没有重磅文字出现。特别是智能手机之后。
在德国,看过很多人家里放着《老子》《庄子》,可是在中国,现在还没事翻翻这两本书的人请举手,或者,根本没读过全文的,请举手。
读书,是一个民族的根基。这句话不是夸大。书中自有啥啥啥的咱老祖宗说的很清楚了。开卷有益,哪怕是最无用最下流的书。金瓶梅翻多了都能了解宋代运河生活,甚至特么的对夫妻生活都有帮助。
至少对我而言,读书比吃饭勤,宁宁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书,随身带着的,三样,钥匙,用来回家;手机,用来联络,阅读器,用来读书,而且只要在家,还是喜欢翻纸质的,有抚摸感和亲切感,阅读器纯粹为了携带方便。
生而有涯学无涯,有涯与无涯,也是辩证关系。
不读书,活着干嘛?
这标题给了所有初中以上文字水平认字三千以上的中国人,一个嘴巴。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8-4-21 09:12
许仙 发表于 2018-4-21 08:21
内文可能很正能量,但标题就替中国人悲哀了。
中国文化至少从建国开始,就是政治快餐和阅读快餐,而没有重 ...

真高雅,靠

作者: 许仙    时间: 2018-4-21 09:17
本帖最后由 许仙 于 2018-4-21 09:44 编辑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4-21 09:12
真高雅,靠

读书不是为了装高雅。
真想装高雅谁躲屋里读书啊,都大庭广众之下喝咖啡就大蒜去了。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8-4-21 09:22
许仙 发表于 2018-4-21 09:17
读书不是为了装高雅。
真想装高雅谁躲屋里啊,都大庭广众之下喝咖啡就大蒜去了。

是你言谈间的自我感觉高雅,刺激了我

作者: 许仙    时间: 2018-4-21 09:33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4-21 09:22
是你言谈间的自我感觉高雅,刺激了我

高雅可以自我感觉。
我的高雅很低微,只是在不喝咖啡就大蒜的同时,多看书而已。
和一般人的高雅不太一样啊。


作者: 许仙    时间: 2018-4-21 09:38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4-21 09:22
是你言谈间的自我感觉高雅,刺激了我

我读书我特么吵吵了么?我又不以晒车晒月饼晒女朋友晒黄花梨为高雅。
我就读个书我招谁惹谁了?
只是就这帖回个帖而已。觉得标题这一问,有点尴尬。一个据说和自吹五千年文化的国家,还要问一句“你今天读书了吗?”,还要在路口标语写上“请走人行横道”,还要在国家级的层面上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还要在国家级的层面上标出“文明和谐公正法治”。这本身就是一个玩笑。


作者: 许仙    时间: 2018-4-21 09:41
日本人没说自己五千年文化,没说自己高雅,但是日本路口有几个闯红灯的上电梯有几个不主动在右侧排队站好空出左侧的?
哦买嘎达,说到日本又有人要骂我了。
闪。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8-4-21 11:28
生而有涯学无涯,有涯与无涯,也是辩证关系。
不读书,活着干嘛?-------------------红题置顶,附议醉姐和许仙所问。。。。。。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8-4-21 17:13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8-4-21 11:28
生而有涯学无涯,有涯与无涯,也是辩证关系。
不读书,活着干嘛?-------------------红题置顶,附议醉姐 ...

请去荒版投票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8-4-22 08:42
很久了,原因是现阶段比较忙。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7
我好长时间没认真看书了!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8
你上课还真是和别人不一样呢我!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8
你上课还真是和别人不一样呢我!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8
你上课还真是和别人不一样呢我!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9
这网连发了
作者: 竹溪兰亭    时间: 2018-4-22 20:49
上课很有特点
作者: 暖春    时间: 2018-4-23 10:38
老师好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3 12:07
许仙 发表于 2018-4-21 08:21
内文可能很正能量,但标题就替中国人悲哀了。
中国文化至少从建国开始,就是政治快餐和阅读快餐,而没有重 ...

我举手。

我没事就看《老子》《庄子》还有《孙子》。
老装孙子。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3 12:23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4-21 09:22
是你言谈间的自我感觉高雅,刺激了我

你是来砸场子的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3 12:24
许仙 发表于 2018-4-21 09:38
我读书我特么吵吵了么?我又不以晒车晒月饼晒女朋友晒黄花梨为高雅。
我就读个书我招谁惹谁了?
只是就 ...

还有“不要随地大小便”。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3 12:25
竹溪兰亭 发表于 2018-4-22 20:49
这网连发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作者: 蘸水笔    时间: 2018-4-23 13:12
每个人的文字都是书,得挑着读,很多印成书的反而宁可不读。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3 18:02
蘸水笔 发表于 2018-4-23 13:12
每个人的文字都是书,得挑着读,很多印成书的反而宁可不读。

是的,我从不读烂书,喜欢读名著。

作者: 信以为真    时间: 2018-4-24 06:56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8-4-23 12:23
你是来砸场子的么?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8-4-24 10:32
信以为真 发表于 2018-4-24 06:56

你倒是挺诚实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