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听昆曲 [打印本页]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7-12-10 07:11
标题: 听昆曲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7-12-10 08:59 编辑

昨天受朋友之邀去了一家茶艺馆,我暂且这么叫,因为很难界定它到底属于那个行业。这家茶艺馆经营范围是喝茶,听戏剧,据说还要增加相声打鼓等门类,还有餐饮。
进了门就看到很多人,其中包括年轻人,心里很纳闷儿,难道年轻人也要来听传统文化?
今天的节目是昆曲。
昆曲虽然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之母,百戏之首,我很难相信年轻人会喜欢,就是上岁数的人也未必听的惯。
怎么会这么多人,难道中国传统文化一夜之间就死灰复燃了?最后才得知,这些人都如我一般是被邀请的,上这来蹭茶来了,为的是装门面。
如果说京剧还有一些大家熟悉的唱段,多少还有观众的话,昆曲则是绝对的少数派。现在常演的剧目大概也不过是《牡丹亭》《秋江》一类,其中《游园惊梦》是常演的一折。如果你听不懂简直是活受罪。京剧有京胡,二胡,月琴伴奏,而昆曲就是一直笛子,演员咿咿呀呀的唱着,他的唱词没有字幕大多数人听不懂。
更何况,较比京剧来说,昆曲的唱词不光是韵味听不懂,就是唱词也很古怪,甚至有些字是很生僻的。
剧情也是一样,小姐和丫鬟进了花园要唱半个多小时,内容呢?鬼知道!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以这般都付断井颓垣。”
这都不是人话了,不但有些字一般人接触不到,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是谁也不挨着谁。
更何况,京剧的唱腔吐字是所谓“湖广韵”,也就是他的家乡话。昆曲则非常的混乱,有湖广韵,也有因为发源地苏州昆山的地方语言。慢说唱了就更听不懂,你听听苏州人说话你脑仁儿疼不疼?
坐那想走又怕失礼,勉强熬了一个多小时算是完了。朋友说:“你懂得点戏剧,多给说说。”
我连忙说,慢说是戏剧,就是这茶我都不知道是啥名儿。
“刚刚开业,几十万是扔进去了,前途如何还是未知。”朋友说。
“我说句实话行不行呢?”我说。
“行,当然行。”
“不是前途未知是已经知道了,你要是没别的法子,靠昆曲,京剧吃饭就得饿死。”我说。
“我们楼上就是餐饮,不过是专门为到这来喝茶和听戏的人预备的,要预定。”朋友说。
“大街上饭馆敞开门的经营都有倒闭的,你还预定?再说,你给听戏的人做,听戏的人少怎么办?”我说。
“国家振兴传统文化是个大趋势,我觉得这是个商机。”
“国家振兴的东西多了,凡是振兴的东西就是要完蛋的东西,况且你选择的这个东西是振兴不了的。”
“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这个做法不对?”
“我看是小刀擦屁股,悬乎。”
走出门外我就想,用不了半年,这个地方也许就变成一个饭馆,或者一个茶叶铺。[attach]477810[/attach]



作者: 小七爷    时间: 2017-12-10 12:06
小时候听过张继青的《游园惊梦》

直到现在也还没懂。。。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12-10 13:00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但靠唱昆曲,估计这经济营生有点悬,毕竟受众有限,感兴趣的更了了无几。。。。。。
作者: 小七爷    时间: 2017-12-10 18:46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7-12-10 13:00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但靠唱昆曲,估计这经济营生有点悬,毕竟受众有限,感兴趣的更了了无几。。。。。。



当地文化部如果有心,地方文化其实可以和经济挂钩的

整一个文化园区,昆曲可以发展周边商品

带动地方经济加改善专业人士的生活,不是梦

不说出口,内销的手机壳钥匙扣茶垫等等一系列,都可以做文章

传统和流行结合,让年轻人容易接受,会走的更远更久

作者: 小七爷    时间: 2017-12-10 18:54
“不是前途未知是已经知道了,你要是没别的法子,靠昆曲,京剧吃饭就得饿死。”我说。

--

大鹰,和你朋友说说,反正前期已经砸钱下去了

如果只是酒楼,可以做一批赠品

比方说手机壳,钥匙扣,打火机等等

就当广告,这些小东西比传单实用,不会被随意丢弃

其实还可以开放互动,让票友和专业人士一起过过瘾,钱多钱少意思意思,就当给专业人士外快机会

想过瘾的人多,再考虑培训班。短期的,也是一种方式

全靠政府扶持,难。大中国的地方传统文化,太多。还得自己找出路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2-10 19:17
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这说的都是昆曲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2-10 19:19
大鹰老师说的靠谱。

京剧我还算喜欢,样板戏都会唱,传统京剧也会几段:借东风,铡美案,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哇啊~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2-10 19:23
你给他们出一主意:让他们跟旅行社挂上勾,多找几家旅行社,老外来北京旅游的,领过来,给外国人介绍一下国粹。

这茶馆,昆曲,这都是国粹。


作者: 天兵    时间: 2017-12-10 20:01
昆曲保留了元杂剧的唱腔,是中国古典戏剧文学的活化石,虽不大众,现在江浙一带也有文化市场。这些东西一旦接触就会有人喜欢。
作者: 浣秋    时间: 2017-12-10 20:33
昆曲的发源地在吴中,虽然提及昆曲的起源人们会说是昆山,但是在太仓的民间则认为发源地是太仓。昆曲是吴语的再生与再造,它一方面保留了市井语言的小众,另一方面又在唱腔上极尽婉转悠扬。昆曲不容易听懂,特别是一句话咿咿呀呀地唱那么久,那么绕。听不懂昆曲非常正常,就算是说吴语的人听昆曲,也是要揣摩猜测的。我有段时间对昆曲的源起感兴趣,找了地方志和书籍来看,感觉挺有意思的。
作者: 天兵    时间: 2017-12-10 21:06
浣秋 发表于 2017-12-10 20:33
昆曲的发源地在吴中,虽然提及昆曲的起源人们会说是昆山,但是在太仓的民间则认为发源地是太仓。昆曲是吴语 ...


作者: 天兵    时间: 2017-12-10 21:33
京剧比昆曲直白的多,昆曲是文化底蕴最深、艺术价值最高的古典戏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2-11 10:46
色妞妞 发表于 2017-12-11 08:53
昆曲是地方曲种,有很强的地域性。
就跟黄梅戏、苏州评弹一样,出了江浙一带,便会水土不服。

清末,昆曲在北京大红大紫,大概因为老佛爷喜欢。出了一批成名艺人,后才被京剧逐渐取代。

也曾与京剧并列。


作者: 天兵    时间: 2017-12-11 11:08
本帖最后由 天兵 于 2017-12-11 11:10 编辑

昆曲不是一个小剧种,更不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是国粹
这个 我觉得舞老师比我们更有所了解

作者: 大尾巴鹰    时间: 2017-12-11 11:44
昆曲的历史比较长,当然这是指它成为了官方和皇家认可的剧种。实际上,如果细查地方戏剧的历史,我以为还不应该只有昆曲的历史是最长的。
戏剧的发源一定是地方戏曲为源头,例如我们都知道的“梆子”。梆子是北方地方剧种的统称,例如山东梆子,后来叫吕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晋剧),河南梆子(豫剧)等等,这些剧种的历史都很长,不过是无人考证而已。
南方的曲调也是地方戏种,不独昆山一个地方。
昆曲是明末到清初最为盛行,后来逐渐衰落。后起之秀的京剧盛行起来,以徽班进京为代表,出现了同光十三绝的代表人物。
其实京剧走向皇家也是经历过一段痛苦的历程的,过去皇宫里演出的都是昆曲,又叫“正戏”,为什么叫“正戏”呢,那个时候京剧已经流传,只是没有到了登大雅之堂的地步,所以,当时把京剧叫“乱戏”。现在有一句俗话叫“文武昆乱不挡”,形容一个人有多方面的才能,这里的“昆”“乱”指的就是昆曲和京剧。
元代曾经是中国戏剧发展的顶峰时期,也是中国戏剧的成熟期。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专业和系统化的分工,例如成熟的剧本,专业的导演等等。
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的戏剧,包括昆曲和京剧在内反而弱化了这个系统,一般的说剧目都是口传心授的流传下来。
京剧不光是借鉴了昆曲,其他的艺术剧中京剧也涉猎很多,无论是剧情还是唱腔。比如《穆桂英挂帅》就是从豫剧改编而来,《十五贯》则是从昆曲借鉴儿来。
不过由于昆曲对京剧的影响很大,不光是剧目还有唱腔曲牌等,过去,很多的京剧大家也是昆曲的好手,昆曲的大家也是京剧的名家。比如昆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他的《太白醉写》堪称一绝。所以有“南俞北姜”的说法,这里的“北姜”指的是京剧小生大家姜妙香。


作者: 天兵    时间: 2017-12-11 13:59
昆曲不是一个小剧种,更不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北昆、南昆、上昆、苏昆、湘昆、浙昆、永昆都不是独立的剧种,而是同一个剧种内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演出单位。北方昆曲剧院虽然属于同一个昆剧,但她有自己的艺术个性。据说北昆直接继承了一些北曲或者说元杂剧的内容。我们有时说昆剧的历史六七百年,显然包括宋金元杂剧。宋金杂剧的本子现在只能看到不完整的几个,但元杂剧却大量存在,不仅存在文学本,还存在曲谱。凡是能看到演出的剧目,在传承的过程中都是文学本和曲谱同时传承的。魏良辅创造水磨腔的时候,首先传承下来的是元杂剧和元散曲的曲,而不是撇开已有的东西,去磨民歌小调。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能被人普遍接受。但是在演出剧目上,各地、各团体有所不同,“大江东去浪千叠”气派的剧目,北方昆曲似乎更突出一些,这就形成了北昆的艺术个性。这种个性、特色、风格,北昆应该多保持,并且弘扬下去。

   
作者: 浣秋    时间: 2017-12-11 14:27
本帖最后由 浣秋 于 2017-12-11 14:29 编辑
天兵 发表于 2017-12-11 11:08
昆曲不是一个小剧种,更不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  是国粹
这个 我觉得舞老师比我们更有所了解

我觉得,不能因为昆曲以地方命名而认为是地方戏种,昆曲不被人们耳熟,不如京剧那样被人们所了解,是因为昆曲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沉默了,所以昆曲的曲目相较于其他戏种也就贫乏了一些。

作者: 浣秋    时间: 2017-12-11 14:38
色妞妞 发表于 2017-12-11 08:57
昆曲我没听过,只在电视上偶尔听几句。
倒是苏州评弹,小时候跟大人一起去吃茶的时候会听。大些,去苏州的 ...

嗯嗯,评弹现在在一些书场里也常可以听到。书场门口的小黑板上会用粉笔写上某日有评弹演出,很有些小桥流水的腔调。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