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好好活着 [打印本页]
作者: 闲散之人 时间: 2017-11-23 08:33
标题: 好好活着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17-11-23 08:44 编辑
[attach]474455[/attach][attach]474456[/attach][attach]474457[/attach][attach]474458[/attach][attach]474459[/attach]
好好活着
1.
两天前,我的一个曾经的同事走了,刚刚六十不到,心脏做手术后引发的合并症,在ICU一周还是终于不治。
听到噩耗,未免唏嘘。人生无常,生命就像一张纸那么薄,撕碎了,也就穿越了,回不来了。
这一生想一想能活出一个长度,也真的是相当之不容易。
老岳母卧床已经一年多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就靠着我们尽力的护理,靠着鼻饲,维持着生命,而且状态还可以。
其实,从内心而言,这种生存是真的没有质量的。
所以,一直以来,我主张安乐死,因为在我看来,这是最为人道,最符合文明和生死观的一种最合理的解脱。
我大概算了一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每天通过鼻饲注射平均每天是2500mm左右,一年多下来,算是一个很大的数值了。
老岳母在我家期间,我最大的长进是,医疗护理方面几近专业。家里的相关设备也是一应俱全。进口的纯物理制氧机,吸痰器,雾化器,频谱灯,林林总总,家里的护理设备也算准一流了。
最初的时候,社区医院还可以上门做更换鼻饲管这一类的事情。从今年年初起,社区医院拒绝做家庭病房了,理由是年纪太大,言外之意是怕给自己惹什么麻烦。这理由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是否能结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了。
换鼻饲管就成了大问题,这玩意儿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护理知识的。
不过,把人逼急眼了,也许不是什么坏事情,平时她们更换的时候我就在一边看,整个的套路也算清楚,既然人家不给换,那么只能自己动手了。夫人和她几个姐妹都做不来,只有我硬逼着上架了。
现在给老岳母用的都是德国的鼻饲管,一般说来,坚持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没问题,一般的鼻饲管最多一周(硅胶)。戴上听诊器,戴上消毒手套,准备好医用石蜡,相关的消毒,有一点我倒是自信,是因为德国的中鼻饲管,都是带导丝的,也就是管线内部有一根钢导丝,这样下管的时候,不至于那么难。
也许是心诚感动上苍,我一次下管,一次到位,很完美,用鼻饲针注入水,用听诊器听,或者回抽一下,胃液都清晰可见。
大问题就此解决,富有成就感。
2.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我买了部佳能的数码单反机身,算是中端的产品,也是心仪已久。个人觉得,也不想追求什么专业,喜欢就好。自己有个70-300的中焦头,买了一个50的人像头,算是配备齐全了。
还是那句话,尽管生活可能苦逼,可能尴尬,但是,要笑着。
文前的片子就是随手拍的。
做一个乐观达观的人,尽可能把有效的人生活的有自己满意的质量,别无多想。
任何的理想和主义,在我这样一个年龄里,都不重要,并非自私,也不是忘记初心,而是淡然。
看新闻,津巴布韦的老不死的总统穆加贝终于滚蛋了,尽管我们还在号称此货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说实话,对独裁者我素无好感。一个九十多岁的人,死死的把着权力不放,把国人弄成了“亿万负翁”,民不聊生,自己家财富盈门,我们真的认定这是我们的朋友吗?有没有搞错?
3.
昨晚晚些时候,接到一个当年同事的电话,说是想和我一起出去摄影拍片,我笑:这季节,好萧条啊。就等着2017年的第一场雪吧。
电话那头哥们也说:彻底退了之后,总得找点乐子做做,这我很认同。
有一姐们,日前出去爬山的时候我看到她脸色不是很好,问一下,她忧心忡忡,原来是肾方面出了问题,其实她的情况我多少知道点,完全是累的。照顾父母不说,女儿还有一双儿女也是她照顾,我对她说:你试着为自己活吧。我这么说并非自私,人最好少一点大包大揽。而且不要觉得你身前的世界离开你就不行,换一个角度和思维,离开你人家会可能更好。
生命毕竟是有限的,你生命银行多少财富,是和你的情绪有关的。在法则面前,也许我们都很弱势,但是要懂得尊从规律,善待自己。
因为照顾老人,总是醒的很早,清晨出门遛狗,看到瀚空之上星星点点的寒星。
于是欣然篡改大先生的一句诗:
寄意寒星荃不察,快意人生在明天。
怎么活都是一天,那就选择快乐吧!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1-23 09:04
写亲情那一段,很好的文字,感动真实。
一个九十多岁的人,死死的把着权力不放,把国人弄成了“亿万负翁”,民不聊生,自己家财富盈门,我们真的认定这是我们的朋友吗?
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品质和道德素质,不值一提。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11-23 13:42
延续以前红袖说过的一个话题
之前我说过,等诺哥十八岁有承担能力了,我就去健保局签一个放弃急救同意书
经过医生评量,是可以自己决定插管治疗或者好好走最后一程的。不需要家人同意的自行决定
还有器官捐赠。目前台湾的法律不是那么完善,希望过十几二十年等法律完善以后,也可以签署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11-23 13:46
从今年年初起,社区医院拒绝做家庭病房了,理由是年纪太大,言外之意是怕给自己惹什么麻烦。这理由和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是否能结合在一起就不知道了。
--
医闹太多
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的天秤抵不过医闹太多的独善其身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17-11-23 15:51
看闲散照顾岳母的那段就让人心中怵然,我们自己或者身边人这样了可咋办?
生老病死实在是太沉重的话题,小民承受不起...
作者: 野妞 时间: 2017-11-23 16:14
生老病死不是你受不受得了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来的时候你受不受得了都没关系,它不必经你同意,你该痛痛,该死死,该话活
作者: 笑流沙 时间: 2017-11-23 16:37
野妞 发表于 2017-11-23 16:14
生老病死不是你受不受得了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来的问题,来的时候你受不受得了都没关系,它不必经你同意 ...
当生老病死离我们还很遥远的时候,我们当然可以坦然豁达理直气壮。
如果家里真有个像闲散家岳母那样毫无自理能力的病人,该死死,该活活,该痛痛,还说得出来吗?对谁说?我见过好多病人没走,照顾的人先走的,身心的疲累。当然,所有的所有都是心态问题,心态的调试,不是人人都做得那么好的。
所以我说这个话题沉重。
往往那些嘴上说着不在乎的,事到临头可能最先乱阵脚,嘿嘿。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11-23 20:38
活好当下的每一天,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1-24 11:06
疏影轩主 发表于 2017-11-23 20:38
活好当下的每一天,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子的。
同意。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11-24 18:29
好好活着,活出自己的活色天香。。。。。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