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赵氏孤儿 [打印本页]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11-13 21:28
标题: 赵氏孤儿
                赵氏孤儿

        金灭北宋,大家都知道徽钦二帝被押到五国城。实际上当时被押至北国的不止二帝,还包括赵氏皇族的一千四百人,分七批北遣。风雪饥寒,岁月苍桑,这些赵氏子孙有能活下来的吗?他们后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二帝已死,其他人的命运没那么重要,也没有人再去提起。

        却说徽宗的三帝越王赵偲,是第四批被北遣的,中途病死在韩州,他的族人走到了目的地,金主令他们“居东边”,所谓东边是指金国的东部边境现在的珲春一带,他们就在这里安顿下来,等到元灭金时,他们已和女真通婚杂居成为了当地的土著,称为女真“东古氏”。

        和其他女真部落一样,东古氏在明朝时发生了西迁,他们来到栋鄂河流域定居下来,从此他们因地定名,称为栋鄂部,称栋鄂氏。实际上他们的族属是汉人,而且是汉人中的赵氏皇族。

        西迁、南迁的原因,和明朝与蒙元在东北地区的势力消长有关,总体来说当时的女真,北面西面受蒙古的压迫,南面和东面受着朝鲜的压迫,他们的迁徙就是能找到一个中间的地带在夹缝中聊以生存,他们的策略也就是在北元、明朝、朝鲜这三者之间时叛时附,怎么能活下去,就怎么活。

        也许是因为他们的血液里有汉族人的基因罢,栋鄂部在纷繁复杂的争斗中抓住了正确的思路,他们从不袭扰明边和朝鲜,明朝和朝鲜对这个部族有个好印象,在明朝会同朝鲜讨伐建州三卫时,各路大军都有意放栋鄂部一码,这样,栋鄂部就从一个弱小的部族,变成了发展壮大实力雄厚的部族,在建州女真各部遭受重大打击的时候,唯有栋鄂部未受损失。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起兵反明,栋鄂部又一次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栋鄂部部长伦布、何和礼率部归附努尔哈赤,在历次与女真各部、明军的大战中“以栋鄂子弟为多”,被称为后金的“兵赋之源”。

        这就是一个女真部落的故事,同时也是一个汉人融入外族的故事,更戏剧化的是——它还是个赵氏孤儿的故事。

        你能想到吗?当满族八旗战士奋勇攻打汉人的城池时,汉族的士兵没有料到,对面那个士兵是汉族里的皇族、大宋赵氏!

        悲乎?悯乎?懵圈乎?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11-13 21:33
三帝——三弟
作者: 耶律折腾    时间: 2017-11-13 21:45
称栋鄂氏——姓栋鄂氏。
作者: 疏影轩主    时间: 2017-11-13 22:12
悲乎?悯乎?懵圈乎?
--------------------------------
不知者不怪。
活得太明白反而累。
对吧?
作者: 榆园书话    时间: 2017-11-14 06:29
满汉也不要分那么清楚。

从原始部落时期开始,人类至今没有解决民族问题。
作者: 拍岸浪    时间: 2017-11-14 15:01
据说种族之间也有歧视对不?

好比说很多满人,其实打内心里就觉得比汉人高大上。。。
作者: 一池碎曲为谁弹    时间: 2017-11-14 20:58
人来到这世上
也不知道是偶然,还是必然。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11-14 21:24
正所谓:白云苍狗,世事沧桑。

历史有时就是重复的。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17-11-15 20:39
历史是自设的藩篱,当下是真,其他皆虚妄
作者: 翰林探花    时间: 2017-11-17 00:17
你能想到吗?当满族八旗战士奋勇攻打汉人的城池时,汉族的士兵没有料到,对面那个士兵是汉族里的皇族、大宋赵氏!-----------------折腾兄此帖涨姿势,真没想到历史会埋下这么多伏笔。。。。。
作者: 王小虎的老虎    时间: 2017-11-17 10:51
那么实质也是汉八旗咯?
作者: 跳梁老丑    时间: 2017-11-17 14:00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7-11-14 06:29
满汉也不要分那么清楚。

从原始部落时期开始,人类至今没有解决民族问题。

春秋之前,中国有三万多个小国,也就是部落。
到现在,谁知道谁的祖上究竟是哪个部族、民族?
所以世界大同,人文情怀,普世价值,这些才是大道。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