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著名的百度搜索网站一名,是否出自于“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由此可见找人之难。时间流逝到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找人应该不像古人那样兜兜转转着寻寻觅觅了吧?要找一个人,有了多种方式可供选择:比如手机,比如小灵通,比如QQ,所有的关系都罩在现代科技的天罗地网里,似乎牢不可破,密不可分。但是,这张由数字编织的网就真的那么牢固了吗?
很小的时候,看过那篇著名的《小王子》,作者调侃的说:“大人们喜欢数目字。当你对他们说起一个新朋友的时候,他们从不问你最本质的东西。他们从不会对你说:‘他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他爱玩什么游戏?他搜集蝴蝶吗?’他们问你的是:‘他几岁啦?他有几个兄弟?他的父亲挣多少钱呀?’这样,他们就以为了解他了……”在现代这个数码化、资讯化的时代,大伙对数字的依赖可比圣·德克旭贝里生活的时代高多了。人们了解彼此,除了那些传统的有关收入年纪的数字,还多了各种联系的数字号码。人们逐渐被“数字作风”同化,辗转在膨胀的数字里。想念一个人,想到的是他的数字;想和他联系,也要借助那一大串冰冷的各类号码。
我一女友,曾经有个极为倾心的异性朋友,她拥有他的手机号码,工作单位号码,QQ号码以及电子邮箱,也见过几面吧,彼此都有些好感。有了如此繁复的数字联系,她自以为情感故事的发生是水到渠成的事,可谁知道,他忽然像是人间蒸发一般,转了工作,换了手机,也不再上网。她徒劳的在那些已经被故人放弃的数字里“寻他千百度”,可是那人却不肯出现在她蓦然回首的“灯火阑珊处”。若是她真的大肆寻找,一定会找出他的下落和真相的吧?可女友终于还是放弃了。看着一脸可惜的我,黯然的女友轻声说起了“世说新语”:王子猷辛辛苦苦雪夜奔波几十里去访朋友,结果在朋友门口折驾而还,自云:“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退,何必见戴”。对着惆怅的女友,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古人可以为朋友雪夜奔波,今人却只肯敲击几个键盘来表示一下“众里寻他千百度”。 这数字背后的联系方式,方便了彼此的联络,也方便了彼此轻而易举的放弃。
轮子 发表于 2017-11-4 15:19
可女友终于还是放弃了:对,不找了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