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九年再见故宫 [打印本页]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05
标题: 九年再见故宫
故宫,九年没有去了,今天带着孩子看看,顺便解说故宫故事。

我像她这个年龄也是第一次去,而她是第二次去了。我这是第四次去了,每次去感受不同。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07


[attach]456158[/attach]

拍照的时候,恰好一个年轻美眉正在仔细观赏狮子,古老与现代、美眉与狮子,成为对比。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08

[attach]456160[/attach]

要知道,虽然今天是周一,但等一个没人的时刻有多难,太阳照的我脑门亮堂堂。。。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12

[attach]456161[/attach]

中国木结构的建筑,简直是建筑奇迹。

很多人都认可英国在1998年给武汉海关的电报,告诉使用单位,这个建筑寿命到期了,请不要在使用。当时作为外国管理的范例在各个企业政府机关讲解。。

那么我们的故宫六百多年屹立不倒,那么到底谁该学习谁?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13

[attach]456163[/attach]

雕梁画栋,极尽皇室的富丽堂皇。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15

[attach]456164[/attach]

想传这个照片的时候,犹豫了一下。

但我相信大家能理解我的意图。。。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18

[attach]456168[/attach]

北京的水再大,从未听说故宫哪个地方积水,哪个地方被水淹。

这些几百年的排水设施功不可没。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00:19
明天继续,今天呼呼。

晚安!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1 07:16
6楼那树身的树瘤,在向游人诉说着那苍茫的岁月。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1 07:17
片片拍摄角度极好,能显著故宫的华丽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1 07:18
等待继续的片片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8-1 09:06
片子拍的很精彩,故宫有取之不尽的拍摄题材,同一个机位,阴晴雨雪,朝阳落日都会有不同的呈现。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8-1 09:09
据说下大雨的时候,太和殿的排水口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壮观场面,但我没见过。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1 09:15
季风 发表于 2017-8-1 09:09
据说下大雨的时候,太和殿的排水口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壮观场面,但我没见过。

抽机会去见识下

作者: 季风    时间: 2017-8-1 09:21
若轩 发表于 2017-8-1 09:15
抽机会去见识下

很难,不但我没见到,很多摄影人都想见而没见到。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1 09:33
季风 发表于 2017-8-1 09:21
很难,不但我没见到,很多摄影人都想见而没见到。

老京儿的人说很难,像我难得进京那根本别想见到了..........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8-1 10:01
我也是两次去过故宫,每次都有震撼的感觉。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0:40

[attach]456223[/attach]

这是皇宫的锁,历经多年的风雨,磨蚀不掉本色,反而愈加光泽。

这个锁有一对母女用细绳子挂在上面来回用力拉动,我看了很惊讶,然后阻止。

我问:你们在干嘛?这是文物,要保护,要留给后人包括你的孩子们的。

回答:我想把这条绳子切断。

靠,这也行,用珍贵的文物当刀使用,你以为你们家厨房呢?当然这话我不能说。

只能默默掏出钥匙,问她:可以用这个切断吗?

回答可以,三秒不到,绳断;也许我不经意间保护了故宫的文物完整。

旁边女儿一句话让我立即陷入深渊:爸爸,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你保护文物,第一次做好事!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0:46

[attach]456230[/attach]

这是大殿前面的铜缸,三大殿和其他重要的其他殿的铜缸原来表明有一层金子,现在西方绅士的祖辈八国联军,厚颜无耻的把金子挂掉了,上面的刮痕犹在。

这个作用是灭火,下面的石头的炉灶一样的,冬天要点火,昼夜不停。

那时没有安监局,反正不要说故宫起火水结冰了,就是没有火,只要水结冰,估计就得有人掉脑袋。

十次事故至少八次人为,看来老祖宗的办法有时搬过来用用也不错,杀一个不作为或贪官至少能救很多人。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0:47

[attach]456235[/attach]

这个很凶猛,估计一般人都不愿意靠前,如果深夜无意中走到附近,看见得吓一跳。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0:52

[attach]456238[/attach]

这是 保和殿的匾额,是乾隆写的。

意思是天下法则由皇帝制定,但要不偏不倚。不说现在没人相信,当时估计信的人也不多,乾隆自己都未必信。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0:57
[attach]456240[/attach]

乾清宫顺治皇帝书写。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皇家继承的烛光斧影。。。

这也就是一个完美的笑话,皇帝的新衣。

这世界上最黑暗无耻无信的就是皇帝家族,缺什么就嚷嚷什么。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1:01
若轩 发表于 2017-8-1 07:16
6楼那树身的树瘤,在向游人诉说着那苍茫的岁月。


谢谢若版的理解。

其实,我在那里等了一段时间,我就是想找一个时尚的美眉,和古老的故宫、沧桑斑驳的古树对比,更有说服力。

但人太多,找到只有树和人两个元素的确实太难。

偶尔过一个人,我就抓拍了。

结果群里的意见,是我只想拍腿,拍树是偶然。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1:02
季风 发表于 2017-8-1 09:06
片子拍的很精彩,故宫有取之不尽的拍摄题材,同一个机位,阴晴雨雪,朝阳落日都会有不同的呈现。


谢谢季版,你上次拍的那个故宫才大气,显出皇家气派。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1:04
季风 发表于 2017-8-1 09:09
据说下大雨的时候,太和殿的排水口会出现“千龙吐水”的壮观场面,但我没见过。

试试这样行吗?

哪天天气预报有大暴雨,就定那天的票,进去就准备拍这个。不过防雨措施一定要好。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1 11:06
井冈 发表于 2017-8-1 10:01
我也是两次去过故宫,每次都有震撼的感觉。


确实有敬畏感,建筑和礼仪都是这样体现。

堂堂的军机处,只有一排低矮的小房子,和皇宫完全不成比例。

皇帝真的是至高无上,别人都是奴才。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8-1 11:50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1 11:06
确实有敬畏感,建筑和礼仪都是这样体现。

堂堂的军机处,只有一排低矮的小房子,和皇宫完全不成比例 ...

呵呵,是这样的!!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8-1 11:51
拍的真好!!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09:42
跟着你游览故宫,谢谢分享!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01
碧天 发表于 2017-8-2 09:42
跟着你游览故宫,谢谢分享!

谢谢碧天老师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10:06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2 10:01
谢谢碧天老师

不客气!感谢你的美图,感谢你对行摄版的支持!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06

[attach]456313[/attach]

故宫中,门楼、照壁等,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精美的琉璃雕饰。

几百年了,不裂不损,不掉色,就是那样看着你。始终如一,感叹!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10:08
这两天大部分人都进不来六星论坛。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13

[attach]456314[/attach]

门和隔断上满满的都是雕饰,包金裹银,富丽堂皇,极尽皇家奢华,是绝佳的工艺品。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10:13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2 10:06
故宫中,门楼、照壁等,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精美的琉璃雕饰。

几百年了,不裂不损,不掉色,就是那 ...

你的拍摄视觉很独特!有见地!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14
碧天 发表于 2017-8-2 10:08
这两天大部分人都进不来六星论坛。


碧天老师,我也有时进不来,多试几次就行了。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16

[attach]456315[/attach]

雕龙画凤,但我仔细观察,发现龙尾比凤尾略高,龙头比凤头也是稍高一点。

看来皇帝别看有时很笨很昏,但对维护男性尊严还是满认真的。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17

[attach]45631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0:19

[attach]456318[/attach]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10:38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2 10:14
碧天老师,我也有时进不来,多试几次就行了。

你现在是在哪个地区用电脑上论坛啊 ?
有人说中国北方和南方不能上论坛,长江地区能上论坛。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2 11:13
碧天 发表于 2017-8-2 10:38
你现在是在哪个地区用电脑上论坛啊 ?
有人说中国北方和南方不能上论坛,长江地区能上论坛。


北京海淀,这里上网很少不能上六星的时候,有时上的时候确实有上不去的时候,但极少,而且不过几分钟后就行了。

作者: 碧天    时间: 2017-8-2 14:02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2 11:13
北京海淀,这里上网很少不能上六星的时候,有时上的时候确实有上不去的时候,但极少,而且不过几分钟后 ...

看来是地区网络问题。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8-3 22:55
木雕非常精美!!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16
[attach]456501[/attach]

御花园的大象的铸造,总感觉清代的塑像、雕像有些刻板呆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0

[attach]456502[/attach]

最后一个应该是螭吻(螭音吃):龙头鱼身,濧好在高处眺望,多用于殿堂屋脊上的装饰,以镇宅辟邪

最前面那个不知道是什么,一个人坐在上面,看来应该是仙道中人。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2

[attach]456503[/attach]

水池壁上吐水的龙,这个雕刻的精细,生动。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3
本帖最后由 愿言思归 于 2017-8-5 11:25 编辑

[attach]456506[/attach]

大殿顶部的雕龙装饰,几条龙几只凤没有数。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6

[attach]456507[/attach]

太精美了,自己欣赏吧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7

[attach]456508[/attach]

两个雕饰,一左一右。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5 11:28

[attach]456509[/attach]

这是左边那个,上图是右面那个,好像记忆中都是对着门。

作者: 若轩    时间: 2017-8-6 15:06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7-8-2 10:06
故宫中,门楼、照壁等,随处可见的就是这些精美的琉璃雕饰。

几百年了,不裂不损,不掉色,就是那 ...

这些精美的琉璃雕饰做得精致
拍得也蛮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09
[attach]456730[/attach]

如此宏伟堂皇的建筑,原来都是清朝后来复建,伟大的农民造反英雄李自成,推进历史前进的农民起义者,把皇宫烧毁了。这样的历史进步,我觉得还是少些好。
《李朝实录》载:“宫殿悉皆烧尽,惟武英殿岿然独存,内外禁川石桥亦宛然无缺。烧屋之燕,蔽天而飞。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0

[attach]456731[/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1

[attach]456732[/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6

[attach]456735[/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7

[attach]456736[/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8

[attach]456737[/attach]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8

[attach]456738[/attach]
作者: 井冈    时间: 2017-8-7 10:19
继续欣赏美图!!
作者: 愿言思归    时间: 2017-8-7 10:19
谢谢浏览
作者: 春天脚步    时间: 2017-8-7 15:42
拍得真好,跟着游故宫!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