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谈谈小说《德语课Deutsch stunde》 [打印本页]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5 12:20
标题: 谈谈小说《德语课Deutsch stunde》
  这是一本用温暖情调书写的小说,使用的文字平和,情节不过分追求奇异夸张,相反倒有一种刻意追求平稳的痕迹。
  总体感觉,如同保存在除湿剂里一般干燥的德国小说,这是阅读完后,在我头脑里得出来的总体印象。
  小说的情节不算复杂,但人物设计的很巧妙,而且紧紧缠绕在一起。小说故事的地理背景,发生在德国北部的一个普通乡村,靠近北海的沿岸。故事的历史背景是德国二次大战的初期到战争结束,这和作者本人曾经经历过的成长很近似。
  故事讲了这个乡村的片儿警,得到了柏林纳粹的通知,对他们村的画家发出了禁画令!那么负责通知并且监督的任务,当然落到了这位政府的公务人员的头上。片儿警对待监视的工作,做的很认真很有耐性。片儿警的一家子,女儿跟画家常有走动,并且做过画家的模特,著名的《海边的舞蹈》就是她的模特翻版。但后来,她的父亲发现了这幅画的症结,赶走了女儿,后来女儿到了汉堡,在饭店的做服务员。片儿警的大儿子逃避战争,自残了手后,又从医院逃跑出来,跑到了画家的画室,是画家把他保护起来,但后来片儿警再也不许他的大儿子踏进家门半步,他的大儿子后来做了摄影师。
  片儿警的小儿子跟画家关系很好,有鉴赏绘画的天分,在“禁画令”执行的初期,他“告密”帮助了片儿警父亲,后来保护画家的作品,跟父亲闹翻。结尾是因为小儿子为了更好的保护油画的安全,在偷盗时候,被发现后投入了少年劳教所。
  写作的章节结构不是我讲述的样子,而是从警察的小儿子被劳教所罚写作文《尽职的快乐》开始,到小儿子在作文中展开的回忆,最后回到现实,即警察的小儿子被特赦。
  我曾经很惊讶这样几个人物,居然被安排的出现了很多扭曲的关系,比如警察跟画家是对立的关系,而且警察禁止画家作画,执行的很彻底。而这两个人从小是好朋友,画家还救过警察的命。警察的女儿偏向画家,警察大儿子又被画家搭救了,警察和小儿子的关系更麻烦,从开始要求合作监视,到最后搜查小儿子偷藏的油画。关系从合作走向对立。
  以前也看过两本德国人的小说,有一本是德国新生代女作家写的,我感觉比较湿润,或者说更梦幻一点。
  这本伦茨先生的《德语课》倒很平实,甚至有一点古板在字里行间,这让我看惯了跌宕起伏的商业小说后,很有几分艰辛的阅读欣赏完毕。同样,也是描写画家相关的故事,我猛然想起了中国的一位女作家的小说,同样是牵扯到了画家的事情,对比来说,我还是受到了毒害,一种浅薄的毒害,过年只吃饺子的尴尬,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过年吃肉丸抄手的好吃食品呢。中国的这本小说叫《情爱画廊》,讲了一位画家如何潇洒的跟人恋爱的故事,说是恋爱到不如说诱惑更准确。
  读完《德语课》最后几行字,猛然想到了那本《情爱画廊》的小说读本,不是褒贬谁的问题,的确存在肤浅的现象,而且这两本小说的水准,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上,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天天在你身边播放连续剧,简直就是一种变相的感染,降低欣赏水准。如果一个地方人人裸奔,那里的人不认为奇特,但是有一天其中的一个人走出来,看到了服饰,你说他还能回去么?我不知道答案,也没答案。
  央视的一位名嘴曾经呐喊:停止商业文化的毒害。
  记不起来这位名嘴的原文了,懒得查询,但大体是这样的意思,对时下的一些商业文化要大胆的去割除,不让他们去毒害年老的或者年幼的心灵。其实,这是一种瞎操心,这是一种中国整体文化的滑坡,哪个人能阻挡得了呢,或者说这就是劣根,火星人都了解中国人喜欢看轻松搞笑的东西,一部拼凑的外传传奇,不也醉倒了很多人么,我总觉得学点东西挺费气力的,轻松搞笑的能出来啥东西?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战争刚刚结束的日本人的事情,大体是这样的,在中国一群日本战俘被带走了,树林中单单剩下很多年幼的孩子和几个日本妇女,妇孺的情绪笼罩在沉默中。于是,日本女人在树林中,把年幼的孩子组织起来,认真的学习日语课。这个文章,我记得有评论,感叹地说:这样的民族,怎么会消亡呢?我没有美化日本人的意思,但我想强调,有些问题需要反思,而且是摒弃浮躁后的认真地反思。
  现在网上很多愤青,一提到日本就总是很激昂。不错,我也憋着打吖小日本呢。这样的情绪,跟过去的几万万同胞一样。但为何一个他奶奶的弹丸小国,在地图上也就是个桑蚕,凭什么吖就能够悍然出兵犯境,并且犯下了南京屠城血案呢?难道是国力的整体先进性么?除了几个主要的战役胜利外,中国当时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这总是实际情况吧。
  我对德国这个民族,总怀着点特殊的钦佩心理,也许是这个民族出了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的原因吧。这本《德语课》的作者叫Sigefrend·Lens,我就称呼他为伦茨。据说本书作者和德国小说《铁皮鼓》的作家君格拉斯齐名,后者是荣获诺氏文学奖大师,伦茨被公认为当代德语文学大师之一。
  小说的简介上,清晰的写着:……小说剖析了长期被作为德意志品质来宣扬的忠于职守的思想,激发人们对被纳粹践踏的公民义务进行反思。敢于对德意志品质说“不”字,在当代德国文学史上有里程碑的意义……
  查询了作者生平资料:伦茨生在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七日的东普鲁士的吕克城(luck),年轻时,伦茨从东普鲁士被驱逐后去了汉堡后定居。最初,在全国性日报《世界报》的副刊做编辑来维持生计。正如小说描写的那样,在法西斯统治下度过童年,四三年的二次大战,也就是他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在纳粹军队溃败时,逃往丹麦。战后,他入海德堡大学攻读英国文学、德国文学和哲学。也许是有良好的功底,伦茨在创作上自然也深受福克纳、陀思妥耶夫斯基和海明威的影响,可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他创作的启蒙老师,他的**作《空中之鹰》明显地带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色调。他的《被嘲笑的猎人》使人联想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写作方法。当然,伦茨在创作上也有其显著的艺术特色,他在作品中大多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避免使用异乎寻常的新奇的文体手段。在《德语课》中,我觉得还是有新的突破,比如现实和回忆的切换,还有较多的心理描述,甚至在后半部分总是用幻觉来代替现实的描述。
  一九五一年起成为职业作家,在他四十二岁时,也就是一九六八年,当时中国文革开始了,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德语课》并一举成名,成为战后德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最重要的作家。
  这本长篇小说表现出他独特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作品主题通过历史的影射、联想和回忆显现出来,在一定的程度上触及到德国社会的实质问题。伦茨的小说含义曲深,意蕴深远,荒诞怪异,充满讽刺意味。
  在小说里我能看到北海的乡村,还有很多平民百姓的身影,正如伦茨自己说的一样:“……我的故乡可以说是在历史的背面,它没有产生过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没有产生旱冰运动冠军或者总统。相反,在那里能找到的是人类社会不显眼的金子:伐木工、农民、渔民、领实物津贴的工人、小手工业工人和扎扫帚的人。他们与世无争,不急不躁,相安无事地过他们的日子……”
作者: 唐朝国庆    时间: 2010-2-5 12:20
新版的排版总感觉怪怪的。
作者: 竹林吹箫    时间: 2010-2-5 22:47
:handshake长见识了,国庆,外国小说还真的看的少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top/) Powered by Discuz! X3.1